設備管道保溫規范[共10頁]_第1頁
設備管道保溫規范[共10頁]_第2頁
設備管道保溫規范[共10頁]_第3頁
設備管道保溫規范[共10頁]_第4頁
設備管道保溫規范[共10頁]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備管道保溫規范一、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的設備和管道(含管子、管件、閥門等)必須保溫。1)、外表面溫度大于 50;2)、表面溫度不大于 50,但工藝需要保溫的管道;3)、介質凝固點或冰點高于環境溫度的管道二、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或管道可不保溫 :1)、要求散熱或必須裸露的管道;2)、要求及時發現泄漏的管道法蘭;3)、內部有絕熱,耐磨襯里的管道;4)、須經常監視或測量以防止發生損壞的部位;5)、工藝生產中的排氣、放空等不需要保溫的管道。三、防燙傷保溫表面溫度超過 60但工藝要求不保溫設備或管道, 需要經常維護又無法采用其它措施防止燙傷的部位,應在下列范圍內設置防燙傷保溫:1)、距地面或操作平臺面

2、高 2.1m 以內;2)、距操作面小于 0.75m。四、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管道必須保冷:1)、需減少冷介質在生產或輸送過程中的溫升或氣化的管道;2)、需減少冷介質在生產或輸送過程中的冷量損失的管道;3)、需防止在環境溫度下,表面凝露的管道五、保溫前具備的條件1)、管道及設備的保溫應在防腐及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如需先做保溫層,應將管道的接口及焊縫處留出, 待水壓試驗合格后再將接口處保溫。2)、建筑物的吊頂及管井內需要做保溫的管道,必須在防腐試壓合格,保溫完成穩檢合格后,土建才能最后封閉,嚴禁顛倒工序施工。3)、保溫前必須將地溝管井內的雜物清理干凈,施工過程遺留的雜物,應隨時清理,確保地溝暢通

3、。(一)、保溫層材料的選擇1、保溫工程所用材料及其制品, 必須具備產品質量證明書或出廠合格證,其規格、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保溫材料的選擇應根據管道介質溫度、管道材質及所處環境選擇。3、選擇不同材質的保溫材料,保溫厚度應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表格 1材料名稱 密度 抗壓強度 含水率 吸濕 增水 最高使用MPa率 率 溫度%3kg/m% %硅酸鈣管殼 240 0.5 7.5 650巖 管殼 100150 300(礦)縫氈 60120 5 98 400棉 板 80160 400硅酸鋁卷毯 120200 8000.5硅酸鎂鋁制品 200220 0.4 800巖棉- 硅酸鋁復合 120200 700

4、管殼表格 2材料 巖棉 硅酸鈣板 硅酸鋁卷毯 巖棉硅酸鋁復縫氈 合卷氈(板)介質溫度 保 溫 厚 度 mm 150 70 80 60200 80 90 70250 100 100 90300 110 110 100350 120 120 110 30/80400 130 130 120 30/90450 140 130 30/100500 150 140 30/110(二)防護層材料的選擇1)軟質、半軟質絕熱材料的保護層宜選用 0.5mm鍍鋅或不鍍鋅薄鋼板;2)、硬質絕熱材料的保護層宜選用 0.5mm0.8mm鋁或合金鋁板,也可選用 0.5mm鍍鋅或不鍍鋅薄鋼板。一)、一般規定1)、當采用一種

5、保溫制品保溫層厚度大于 100mm,保冷層厚度大于 80mm時應分為兩層或多層逐層施工 .各層的厚度宜接近, 當采用兩種或多種絕熱材料復合結構的絕熱層時每種材料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2)、保溫制品的拼縫寬度當作為保溫層時不應大于 5mm.當作為保冷層時不應大于 2mm.在保溫層施工時,同層應錯縫上下層應壓縫,其搭接的長度不宜小于 50mm,當外層管殼絕熱層采用粘膠帶封縫時可不錯縫.3)、水平管道的縱向接縫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線45 度范圍內,當采用大管徑的多塊硬質成型保溫制品時,保溫層的縱向接縫位置可不受此限制但應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位置。4)、保溫設備或管道上的裙座、支座、吊耳

6、、儀表管座、支架、吊架等附件,當設計無規定時可不必保溫。5)、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應敷設保溫層并應密封。6)、施工后的保溫層不得覆蓋設備銘牌,可將銘牌周圍的絕熱層切割成喇叭形開口,開口處應密封規整二)施工工藝1)、保溫層采用鍍鋅鐵絲、包裝鋼帶捆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硬質保溫制品的保溫層, 可采用 16 號-18 號鍍鋅鐵絲雙股捆扎 .捆扎的間距,不應大于 400mm.但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 600mm 的管道或相應的設備.應在捆扎后 ,另用 10 號-14 號鍍鋅鐵絲或包裝鋼帶加固 ,加固的間距宜為500mm.、半硬質及軟質保溫制品的保溫層,應根據管道直徑及設備的大小,采用包裝鋼帶 14號16

7、號鍍鋅鐵絲進行捆扎 ,其捆扎的間距對半硬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 300mm.對軟質氈墊不應大于 200mm.、每塊保溫制品上的捆扎件,每延長米不得少于三道。、不得采用螺旋式纏繞捆扎。2)、雙層或多層的保溫層保溫制品,應逐層捆扎。并應對各層表面進行找平和嚴縫處理。4)、當彎頭部位保溫層無成型制品時,應將直管殼加工成蝦米腰敷設,公稱直徑等于小于 70mm 的中低溫管道上的 ,短半徑彎頭部位的保溫層 ,當加工成蝦米腰,施工有困難時,可采用軟質氈墊綁扎敷設。三)保護層施工工藝及要求1、直管段金屬護殼的外圓周長下料,應比絕熱層外圓周長加長 30-50mm.護殼環向搭接一端應壓出凸筋 .較大直徑管道的護殼 ,

8、縱向搭接也應壓出凸筋,其環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 50mm.2、管道彎頭部位金屬護殼,環向與縱向接縫的下料裕量,應根據接縫型式計算確定。3、方形設備的金屬護殼下料,長度不宜超過 1m.當超過時,應根據金屬薄板的壁厚和長度 ,在金屬薄板上壓出對角筋線。4、彎頭與直管段上的金屬護殼,搭接尺寸高溫管道應為 70mm-150mm.中低溫管道應為 50mm-70mm.保冷管道應為 30mm-50mm 搭接部位不得固定.5、在金屬保護層安裝時,應緊貼保溫層。硬質保溫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處可進行咬接,但不得損壞里面的保溫層或防潮層。半硬質和軟質絕熱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可采用插接或搭接。6、水平管道金屬

9、保護層的環向接縫應沿管道坡向,搭向低處。其縱向接縫,宜布置在水平中心線下方的 15-45 處,縫口朝下。當側面或底部有障礙物時,縱向接縫可移至管道水平中心線上方 60 以內.7、垂直管道金屬保護層的敷設,應由下而上進行施工接縫應上搭下。8、管道金屬保護層的接縫除環向活動縫外,應用抽芯鉚釘固定。保溫管道也可用自攻螺絲固定。固定間距宜為 200mm,但每道縫不得少于 4 個.9、靜置設備和轉動機械的絕熱層,其金屬保護層應自下而上進行敷設。1 0、環向接縫宜采用搭接或插接。縱向接縫可咬接或插接,搭接或插接尺寸應為 30mm-50mm.1 1、在已安裝的金屬護殼上嚴禁踩踏或堆放物,對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應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六、保溫工程驗收1、保溫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按本規范規定進行工序的質量檢查,按照公司制定的保溫工程質量驗收表填寫,保溫層驗收不合格嚴禁下道工序施工。2、質量檢查的取樣布點為;設備每 10 ,管道每 10m 應各抽查 2 處,當工程量不足 10 或 10m 的 ,抽查其中有一處不合格時 ,應在不合格處附近 ,加倍取點復查 .仍有 1/2 不合格時 ,應認定該處為不合格 .3、保護層的外觀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管道金屬護殼的環向接縫應與管道軸線保持垂直,縱向接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