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_第1頁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_第2頁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_第3頁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_第4頁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 (共5課時)課題第七章 第一節 質量執教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物體的質量、質量的國際單位,質量的單位換算。2知道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二、能力目標:1培養觀察能力觀察天平的構造,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觀察游碼的初始位置,觀察游碼在標尺上任一位置所對應的質量數。2培養實驗能力通過實驗學會調節天平,學會使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知道使用天平時應注意的問題3培養分析概括能力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概括出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4培養思維能力利用實物的對比,通過形象思維抽象出質量的概念。三、德育目標:我國遠

2、在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稱量質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統一的稱量物體質量的單位,在教學中應通過這些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天平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平衡美、對稱美的教育。重點質量單位及單位間換算,天平使用方法難點質量的概念,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一引入新課問:自行車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鋼、鐵、橡膠等材料制成的,教師接著說明:一般我們把自行車稱為物體,鋼、鐵、橡膠等稱為物質。這樣我們可以說:自行車這個物體是由鋼、鐵、橡膠等物質構成的,其它物體如:鐵釘、鐵錘、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學生回答二教學過程設計1 質量(

3、1)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鐵釘和鐵錘含有鐵這種物質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這種物質我多少不同,物理學里為了表示這性質就引入的質量這個物理量,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用符號:“m”表示。(2)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2 質量的單位(1) 國際單位:千克(kg)(2) 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3) 進率: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3質量的測量天平(1) 介紹常用測質量的器具:案稱;桿稱;臺稱;電子稱;天平(2) 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4、(3) 天平的使用A 天平的調節: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橫梁平衡。B 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C 這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教師強調:1、調節平衡螺累母按:指針左偏就向右調;右偏向左調。2、天平調節平衡后,左右盤不能對調,平衡螺母不能再動。 3、取砝碼時一定要用鑷子。4、往盤里加砝碼應先估計被測物的質量,再從大到小加砝碼,當加到最小一個砝碼時太重了,則應改用移游碼。 5、游碼的讀數是讀游碼的左邊所對標尺的刻度值。(4)

5、 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A不能超過稱量(天平的稱量=所配砝碼總質量+游砝最大讀數)。 B取砝碼要用鑷子,并輕拿輕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潔。觀察實物回顧小學學的重量單位查看表中一些物體的質量觀察天平構造,對照書本,指出每一組成部分三思考與作業如何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四板書第七章 第一節 質量一 質量1什么叫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2單位:國際單位:千克(kg) 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二 質量測量1實驗室測量質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1) 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 調節橫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3) 物體放在左

6、盤,砝碼放在右盤,并調節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 物體質量=砝碼總質量+游碼讀數五說明課題第二節 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執教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二、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2培養實驗能力三、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重點托盤天

7、平的使用,量筒的讀數難點正確使用游碼,正確讀出游碼指示的質量數教具演示托盤天平和砝碼、燒杯兩個,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水,量筒學生托盤天平和砝碼、燒杯兩個,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水,量筒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一引入1 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2 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今天我們就利用天平來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卮饐栴}二教學過程設計1 明確實驗目的:熟悉使用天平的步驟和規則,學習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學會使用量筒2 觀察(1)讓學生說出天平的主要構成部分。(2)引導學生觀察天平的“銘牌”提問:銘牌上標的:“稱量”和“感量”是什么意思?明確:稱量表示天

8、平每次最多允許稱的物體質量;感量表示天平能稱出的最小質量,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準確度就越高。 (3)引導學生觀察標尺的稱量范圍和標尺上的最小刻度值。3明確天平使用方法 (1)提問:使用天平前首先要對天平進行什么操作?(調節) (2)提問:用天平稱物理質量時,被測物體放在哪個盤?砝碼放在哪個盤?用什么方法取砝碼?4實驗步驟:(1) 先把天平調節平衡(2) 測固體(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把數據填入表1(3) 測液體(水)的質量(把數據填入表2中)A 測空杯的質量m1B 把水倒入杯中C 再稱杯和水的總質量m2D 計算出杯中水的質量m5小結本節的知識,及指出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6問題討論(1)

9、 將一段1cm長的棉線放在天平的左盤里,能稱出它的質量嗎?想一想怎樣才能測出這段棉線的質量?(2) 怎樣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3) 容器里盛有質量為1kg的飽滿的大米,如果給你一架天平,你能測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數大約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方法。7講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紹量筒和量杯,mL是體積單位“毫升”的符號,1mL=1cm3。學生觀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觀察天平并回答問題回答做實驗教學過程設計學生觀察圖76、圖77量筒或量杯使用時怎樣放?怎樣讀出液體和體積?看樣測固體的體積?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1)測量時量筒或量杯使用時應放平穩(2)讀數時社,視線要與筒內或杯內液體液面相平,(如

10、:測水的體積,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凹面相平;如測水銀的體積,由于水銀面是凸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凸面平。)(3)測固體體積的方法:在量筒內倒適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1;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讀出此時水和待測固體的總體積V2用V2V1,得到侍測因體的體積。思考討論三思考與作業P119 1、3四板書第二節 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一 實驗目的:學習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掌握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方法。學會使用量筒或量杯二 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水,燒杯2個,量筒三實驗記錄五說明課題第三節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執教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1、: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國際單位以及單位間的換算2掌握密度的計算公式3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在一定條件下,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二、能力目標: 1培養分析概括能力(1)在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概括出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體積不同(2)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不同體積的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對于不同的物質來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3)通過以上分析,概括出密度的定義2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種物質密度三、德育目標:通過本節教學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問題,積極主動進行探究的良好品質通過密度概念的教學,培養學生欣賞均衡美的能力重點

12、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難點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教具演示天平砝碼,木塊2個,石塊2個,量筒,水學生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一引入新課怎樣識別物質?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分、鑒別不同的物質。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二教學過程設計1 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數據如下:質量(克)體積(厘米3)質量/體積 (克/厘米3)木塊15

13、100.5木塊210200.5石塊11042.5石塊22082.5 (2)分析數據A 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B 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C 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 B密度公式:=m/V;m 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

14、g/cm3)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求:解: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分析練習的寫法練習單位的化法計算與速度的物理意義對比說出密度的物理意義思考,討論完成練習教學過程設計 (3)公式的物理意義。4鞏固練習: 5小結三思

15、考與作業P123:2、3四板書第三節 密度1 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表示2 密度公式:3 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 密度物理意義: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5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它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因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五說明課題第四節 阿基米德原理執教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2知道用實驗研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驟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公式和適用條件

16、4能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推導阿基米德原理5能應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和解決簡單問題6能用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解簡單的綜合題二、能力目標:通過并進式實驗,培養學生用實驗研究物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探索的興趣三、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通過實驗去驗證猜想的科學研究方法重點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難點會運用此原理解答和計算有關浮力的問題。教具演示溢水杯、彈簧秤、小桶、燒杯、細線、石塊。學生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計一引入新課: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將會怎樣?但如果抱著救生圈就不會下沉。這些現象都與浮力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浮力的知識。二、探究實驗:實驗探究一

17、:什么是浮力? 結論: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力叫浮力。 實驗結果:實驗探究二: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結論: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僅與液體的密度有關,還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教學過程設計實驗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 學生進行實驗,填寫P126的表格。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實驗:(P126圖7-24浸沒在水中石塊受到浮力)(1)介紹實驗器材。 (2)觀察的現象。(2)分析實驗:F浮=GF0.93牛0.33牛0.6牛 G排G總G桶0.85牛0.25牛0.6牛(3)實驗結論的歸納和分析:F浮= G排 G排液gV排結論:通過實驗

18、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板書:F浮= G排=液gV排)(1)理解原理的內容(2)適用于液體和氣體。(3)從F浮=液g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質量等無關。(4)講清物體的體積V物與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的關系。4驗證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有什么關系? 實驗P179圖12-7:結論:F浮= G木=G排5例題分析(介紹分析法:從問題已知) F浮= G排=液gV排三小結四布置作業:P127 2、3 本節達標訓練回答問題計算出浮力課題第五節 物體的沉浮執教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物體的沉浮條件;知道魚、潛水艇、飛艇和密度計的沉浮原

19、理;能應用沉浮條件解釋一些簡單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觀察雞蛋的下沉、上浮和懸浮,使學生建立起三種狀態的概念,并且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產生三種狀態所需的條件;通過邏輯分析的方法,解釋魚、潛水艇的浮沉原理;通過動手制作,讓學生自己制作“自制潛水艇”和“熱氣球”;通過在網上查閱,讓學生設計出打撈中山艦的方案。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魚、潛水艇和熱氣球的沉浮原理這些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現象的學習,讓學生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緊密聯系;通過制作“自制潛水艇”和“熱氣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學習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 教具演示雞蛋、水杯、鹽水、注射器、試管、膠塞、膠管、玻璃管

20、、鐵絲、水、輕紙帶、膠帶、酒精、棉花、火柴等。學生雞蛋、水杯、鹽水、水、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計一、物體的沉與浮( 1 )演示實驗:石塊和塑料空心球 把它們分別浸沒在水中,叫同學們觀察現象; 提問:浸在水中的物體,有的上浮,有的下沉,這是為什么呢?( 2 )今天的課上完以后,你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演示實驗: 取一只新鮮雞蛋,放在清水中,觀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況,向水中慢慢加些鹽,并輕輕攪拌,觀察到雞蛋怎樣運動?如果再加些清水,觀察到什么現象? a) 雞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還是下沉?b )加鹽輕輕攪拌的目的是什么?(以下是一種引導方案以供參考) 鹽水溶于水后,變成鹽水,密度比水的密度

21、大; 加鹽會導致液體的密度的增大;學生提出各種解釋。(a)學生觀察回答。(b)教師引導得出攪拌的目的,一步一步讓學生建立起加鹽水是改變液體密度的概念。教學過程設計c )隨著不斷地往水里加鹽,有什么現象出現?d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以下是一種引導方案以供參考) 可以對雞蛋做受力分析; 這里有兩個狀態,一個是雞蛋下沉的狀態,另一個是雞蛋上浮的狀態; 當它下沉的時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當它上浮的時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在兩個狀態過程中,雞蛋的重力沒有發生變化; 雞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沒有變,那么肯定是浮力的變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 不斷加鹽,導致液體的密度增大,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 當浮力小于重力時,雞蛋下沉;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二、認識三種狀態雞蛋所處的三種狀態: 下沉:浮力 重力懸浮:浮力 = 重力(平衡)三、生活中的下沉與上浮( 1 )對于海洋生物來說,浮力非常重要,浩瀚的海洋中,許多生物用不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