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_第1頁
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_第2頁
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_第3頁
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_第4頁
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解題方法歸類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二、表現手法(寫作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 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弓I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 語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

2、(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R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 比喻論證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

3、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二十二、弓I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 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 小說)(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 )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對象+特性。2、排比:有氣勢、

4、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3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三)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 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 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 ,與

5、事實不符。(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 )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六)段意的歸納1 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 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 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說明文文體常識及答題技巧、說明文的定義: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 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或闡事

6、理為主要內容,介紹事物 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或者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向讀者傳授相關知識的文章。說明文范圍比較廣泛,女口 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等均屬說明文。二、說明文三特點:內容的科學性、說明的條理性 語言的準確性。三、說明文的分類:、按說明對象分為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指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征,例如:核舟記、中國石拱橋、蘇州 園林、看云識天氣等等。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指在解釋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內部的規律,(2)按語言風格分 (說明語言的特色、說明語言的生動程度等):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語言。平實說明文:平實說明文常常是

7、直截了當地說明對象。不描寫,不 理、生物等教科書。平實說明文動說明文(文藝性)長,沒有弦外之音,像數學、物生動說明文:(3)按說明特點分四、說明文的順序:動說明文又叫 文藝性說明文(或科學小品文、知識小品文)。 i自然科學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社會科學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eg:(1)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后,左到右,整體到局部等)核舟記就是按照船體一一船頭一一船尾一一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2)邏輯 順序(先結果后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 “

8、首先、其次”)。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 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都適用于以邏輯順序 來說明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系或其他邏輯關系,按邏輯順序寫作最為適宜。(3)時間 順序(說明事物發展、演變,如介紹工作程序的文章等)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 如說明生產技術、產品制作、工作方法、歷史發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 序。五、說明文的中心句:R說明文的中心句有全文的中心句和自然段的中心句之分。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全文或整個自然段的開頭或結尾。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對策:(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

9、,還要注意次要的。(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六:說明文的方法及作用: .舉例子:具體真切 地說明了事物的XX特點。例如: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的盧溝橋。 . 分類別:條理清楚 地說明了事物的XX特點。例如:.按屏的建造材料極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 . 列數字:具體而準確 地說明該事物的XX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例如:.

10、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 9米。 .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XX特點(地位、影響等)。例如: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岀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打比方:(在記敘文中叫比喻) 生動形象 地說明該事物的XX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例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 /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 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 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女口:石拱橋就是用石頭做拱圈的一種橋梁。 .列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 直觀形象 地說明的事物的XX特點。 .作詮釋 :對事物的特征/事理

11、加以具體的 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例如:.大拱的兩肩上,各有 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注意: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下定義要求完整,而 作詮釋并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顛倒。 . 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 具體生動形象。例如:這些石刻石獅子,有 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引資料 (引用):能使說明的內容 更具體、更充實。用引

12、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例如:.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七、說明文的常考重點題型: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類型2、能否替換 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對策:(1)不可以。(2) 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 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 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對策:(1)表態(刪還是不刪)。右”等表估(2) 定性。口:“比較”“幾乎”

13、“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 “可能”“左 計,“多” “有余”等表數量。(3) 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4) RR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 性、周密性、科學性。記敘文常考題型及答題技巧。作用題都從結構和內容上考慮一、詞語:(1)賞析加點詞語:分析:詞本義文中義句義(把詞語文中的意思表述出來)表達好處。是意思,在此處說明了,表現了的感情。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后 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1)(2)(3)(4)模式:(2)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分析: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文章概括(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析:時間、地點、

14、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2 )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模式:寫了 RR人的RR事。說明道理文章內容的概括方法:模式:“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義(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結構上貫穿全文,內容上點明中心。三、賞析句子題。分析:(1)修辭或者特殊句式(2)具體分析修辭或者特殊句式(3) 寫出的內容(注意作用詞)(4) 這樣寫的好處(有明顯的感情也要點出來)知識點: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表達了情感。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特點,使之人性化,達到形象生動的特點。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反復,夸張:突出了(強調了) (的情感)

15、,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2).表現了什么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即此句運用了從而表現了表達了四、記敘順序及作用?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 一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倒敘彳作用: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結構上根據具體情況說一下。R插敘的作用:(1) 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2) 有時會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3) 使文章脈絡清晰。(4) 推動情節發展

16、,更好的突岀人物的性格。(5) 突岀主題。(6) 為下文作鋪墊。(1) 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2) 對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作鋪墊。(3) 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2、 內容上:開篇點題、氣氛渲染、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等等。3、寫法上: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六、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1)、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外貌1) 、語言描寫作用: 刻畫人物性格;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揭示人物的身分與社會地位 預示并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反映作品的主題與時代特點2)

17、、心理描寫作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 人物思想感情;深化作品主題3) 、肖像描寫作用: 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4) 、動作描寫作用: 顯示人物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表現變化的姿勢、感情或者態度 ;創造生動的畫面和活躍的場景5)、神態描寫作用: 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反應人物品質;、側面(間接)描寫:其他的人或事側面描寫的作用:首先,側面描寫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力。其次,側面描寫是對正面描寫的有益補充。再次,側面描寫有利于表現人物的性格。側面烘托岀該人物的XX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