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塑料件結構設計塑料件結構設計 2010年5月壁厚壁厚 基本設計原則一般塑料件的厚度為23mm,如我們油煙機大面板壁厚就是23mm,熱塑性塑料最大設計壁厚為4mm。壁厚的大小取決于:a 產品需要承受的外力;b 是否作為其他零件的支撐;c 承接柱位的數量;d 加強筯的多少;e 選用的塑料材料。產品過厚從經濟角度來看,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長生產周期冷卻時間,增加生產成本。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增加導致產生空穴氣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產品的剛性及強度,增加產品的縮痕。壁厚壁厚 對一般熱固性塑料來說,太薄的產品厚度往往導致操作時產品過熱,形成廢件。此外,纖維填充的熱固性塑料于過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夠填充物的情
2、況發生。塑料的流動性越好,產品的壁厚就能做得越薄。如聚丙烯、尼龍、ABS等料的流動性較好,聚碳酸酯的流動性較差。 我們設計產品壁厚時一般根據經驗值或參考相類似的產品,如不能確定時,可先按較薄的壁厚設計,等產品做出來后如強度不夠,修改模具加厚產品壁厚比較方便,也可以添加或增加加強筯或對材料進行增強改性來達到使用要求。平面原則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無疑是切面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為滿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變總是無可避免的。壁厚的地方比旁邊壁薄的地方冷卻得比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澆口凝固后出現收縮痕。更甚者導致產生收縮印、熱內應力、撓曲部份歪曲、顏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壁厚的地方漸
3、變成壁薄的是無可避免的話,應盡量設計成塑料由壁厚的地方流向壁薄的地方,不同平面過度要漸次的改變,并且在不小于壁厚3:1的比例下。下圖可供參考。平面原則轉角準則 壁厚均一的要訣在轉角的地方也同樣需要,以免冷卻時間不一致。冷卻時間長的地方就會有收縮現象,因而發生部件變形和撓曲。此外,尖銳的圓角位通常會導致部件有缺陷及應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也常在電鍍過程后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積。集中應力的地方會在受負載或撞擊的時候破裂。較大的圓角提供了這種缺點的解決方法,不但減低應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動的塑料流得更暢順和成品脫模時更容易。下圖可供參考之用。轉角準則轉角準則 轉角位的設計準則也適用于懸梁式扣位。因這種扣緊
4、方式是需要將懸梁臂彎曲嵌入,轉角位置的設計圖說明如果轉角弧位R太小時會導致其應力集中系數(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過大,因此,產品彎曲時容易折斷,弧度R太大的話則容易出現收縮紋和空洞。因此,圓弧位和壁厚是有一定的比例。一般介乎0.2至0.6之間,理想數值是在0.5左右。轉角準則壁厚設計 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流動性。壁厚過厚的地方會有收縮現象,壁厚過薄的地方塑料不易流過。以下是一些建議的塑料厚度可供參考。 熱塑性塑料的壁厚設計參考表:壁厚設計 熱塑性塑料簡稱最薄(mm)平均(mm)最厚(mm)聚甲醛POM0.41.63.2ABSABS0.82.33.2聚甲基丙烯酸甲
5、酯(有機玻璃)PMMA0.62.46.4尼龍PA0.41.63.2聚碳酸酯PC0.12.49.5低密聚乙烯LDPE0.51.66.4高密聚乙烯HDPE0.91.66.4乙烯/乙酸乙烯酯EVA0.51.63.2聚丙烯PP0.62.07.6聚苯醚PPO0.82.09.5聚苯PS0.81.66.4硬聚氯乙烯硬PVC1.02.49.5聚氨酯PU0.612.738壁厚設計 其實大部份壁厚的設計可使用加強筋及改變橫切面形狀取消它。除了可減省物料以致減省生產成本外,取消后的設計更可保留和原來設計相近的剛性、強度及功用。下圖的金屬齒輪如改成使用塑料物料,更改后的設計如下圖。此塑料齒輪設計相對原來金屬的設計不但
6、減省材料,消除因厚薄不均引起的內應力增加及齒冠部份收縮導致整體齒輪變形的情況發生。壁厚設計壁厚設計加強筋加強筋 基本設計原則 加強筋在塑料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它能增加產品的剛性和強度而無需大幅增加產品切面面積。加強筋最有效的形狀如工字鐵般,對一些經常受到壓力、扭力、彎曲的塑料產品尤其適用,但如工字鐵般形狀有倒扣,難于脫模,一般設計成字形。此外,加強筋更可充當內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對幫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節部份很大的作用。加強筋加強筋 加強筯的布置 加強筋一般被放在塑料產品的非接觸面,其伸展方向應跟隨產品最大應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選擇加強筋的位置也受制于一些生產上的考慮,如塑料流動方向
7、、收縮方向及脫模方向等。 加強筯的形狀 加強筋的長度可與產品的長度一致,兩端相接產品的外壁,或只占據產品部份的長度,用以局部增加產品某部份的剛性。要是加強筋沒有接上產品外壁的話,末端部份也不應突然終止,應該漸次地將高度減低,直至完結,從而減少出現困氣、填充不滿及燒焦痕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發生在排氣不足或封閉的位置上。加強筋加強筋 加強筋加強筋 加強筋最常用的形狀 及尺寸如下圖一般。加強筋加強筋 加強筋底部的寬度須比相連外壁的厚度為小,一般底部的寬度為壁厚的0.60.75倍,過厚的加強筋設計容易產生收縮紋、空穴、變形撓曲及夾水紋等問題,也會加長生產周期,增加生產成本。 加強筋高度一般為產品壁厚的
8、3們以內,加強筋的高度是受制于熔膠的流動速度及脫模頂出的特性(收縮率、摩擦系數及穩定性),較高的加強筋要求塑料有較低的熔膠黏度、較低的摩擦系數、較高的收縮率。 加強筋的兩邊必須加上出模角以減低脫模頂出時的摩擦力,出模角最少為0.5,增加加強筋的出模角一般有助產品頂出,不過,當出模角不斷增加而底部的闊度維持不變時,產品的剛性、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在頂出的方向打磨光潔也有助產品容易頂出;加強筋加強筋 底部連接產品的位置必須加上圓角以消除應力集過分中的現象,圓角的設計也給與流道漸變的形狀使模腔充填更為流暢,底部圓角為壁厚的1/4; 當使用多條加強筋時,加強筋之間的距離必須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一般兩條
9、加強筯之間的間距大于壁厚的3倍。 加強筯的數量 使用大量短而窄的加強筋比使用數個深而闊的加強筋好。模具生產時加強筋的闊度(也有可能深度)和數量應盡量留有余地,當試模時發覺產品的剛性及強度有所不足時可適當地增加,因為在模具上去除鋼料比使用燒焊或加上插嵌件等增加鋼料的方法來得簡單及便宜。出模角出模角 基本設計原則 塑料產品在設計上通常會為了能夠輕易的使產品由模具脫離出來而需要在邊緣的內側和外側各設有一個傾斜的出模角。否則如果產品垂直外壁并且與開模方向相同的話,模具在塑料成型后需要很大的開模力才能打開,而且,在模具開啟后,產品脫離模具的過程也相信十分困難。另外如果強行脫模的話,會在產品上留下頂拔痕。
10、如果該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已預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觸產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過程當中經過高度拋光的話,脫模就變成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慮在產品設計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出模角出模角 因注塑件冷卻收縮后多附在凸模上,為了使產品壁厚平均及防止產品在開模后附在較熱的凹模上,出模角對應于凹模及凸模是應該相等的。不過,在特殊情況下若然要求產品于開模后附在凹模的話,可將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盡量減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適量的倒扣位。出模角出模角 出模角的大小 出模角的大小是沒有一定的準則,多數是憑經驗和依照產品的深度來決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選擇也在考慮之列。一般來說,高度拋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
11、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織紋的產品要求出模角作相應的增加,習慣上每0.025mm深的織紋,便需要額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和邊位深度之關系表,列出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的關系,可作為參考之用。此外,當產品需要長而深的肋骨及較小的出模角時,頂針的設計須有特別的處理,見對深而長加強筋的頂針設計圖。出模角出模角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和邊位深度之關系表出模角出模角對深而長加強筋的頂針設計支柱支柱 基本設計原則 支柱是用以裝配產品、隔開物件及支撐承托其他零件之用。空心的支柱可以用來嵌入件、收緊螺絲等。這些應用均要有足夠強度支持壓力而不至于破裂。支柱盡量不要單獨使用,應盡量連接至外壁或與加強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強支柱的強度及使塑料流動更順暢。 支柱支柱 支柱支柱 支柱形狀 支柱的高度:過高的支柱會導致塑料部件成型困難,所以支柱高度一般是不會超過壁厚的3倍。加強支柱的強度的方法尤其是遠離外壁的支柱,除了可使用加強筋外,三角加強塊的使用也十分常見。 支柱的直徑:一般支柱的壁厚小于產品的壁厚,支柱的外徑是內徑的2倍以上。從裝配的考慮來看,局部增加支柱厚度是有需要的。但是,這會導致不良的影響,如形成收縮痕、空穴、或增加內應力。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TR 24935:2025 EN Road vehicles - Software update over the air using mobile cellular network
- 江蘇蘇州昆山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冊綜合能力測評數學試題學生卷
- 植物固醇在健康脂肪攝入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印刷設備操作安全操作規程實施效果評估考核試卷
- 民族音樂教學實踐考核試卷
- 低溫倉儲生態設計理念探索考核試卷
- 仿古瓷器培訓課件
- 2025年中國PVC密封膠條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H型鋼生產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D-氨基葡萄鹽酸鹽數據監測報告
- 病理科生物安全培訓
- 2025年立普妥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185650
- 家庭教育中的創客教育與孩子創新思維
- 葫蘆絲社團活動總結3篇
- 固體廢棄物課程設計 垃圾填埋場設計
- 光伏項目運維服務承包合同5篇
- 流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護理查房
-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質量監測數學試卷
- 五育并舉-立德樹人始于行潤品育心成于思
- 安全策略優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