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平因素溫度C壓力Pa加堿量kg符號TPm1T1 (80 )p1(5.0)m 1(2.0)2T2(100)P2(6.O)m2(2.5)3T3(120)P3(7.0)m3(3.0)6因素3水平的試驗,就需 36= 729次實驗,顯然第5章正交試驗設計方法5.1試驗設計方法概述試驗設計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多數數理統計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已經得到 的數據,而試驗設計卻是用于決定數據收集的方法。試驗設計方法主要討論如何合理地安 排試驗以及試驗所得的數據如何分析等。例5-1某化工廠想提高某化工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對工藝中三個主要因素各按三個水平進行試驗(見表 5-1)。試驗的目的是為提高合格產品的產
2、量,尋求最適宜的操作條件。對此實例該如何進行試驗方案 的設計呢?很容易想到的是全面搭配法方 案(如圖5-1所示):此方案數據點分布的均勻性極 好,因素和水平的搭配十分全面,唯一的缺點是實驗次數多達 33= 27次 (指數3代表3個因素,底數3代表 每因素有3個水平)。因素、水平數 愈多,則實驗次數就愈多,例如,做一個 難以做到。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試驗設計方法。試驗設計方法常用的術語定義如下。試驗指標:指作為試驗研究過程的因變量,常為試驗結果特征的量 (如得率、純度等)。例1的試驗指標為合格產品的產量。因素:指作試驗研究過程的自變量,常常是造成試驗指標按某種規律發生變化的那些 原因。如例1的
3、溫度、壓力、堿的用量。水平:指試驗中因素所處的具體狀態或情況,又稱為等級。如例1的溫度有3個水平。溫度用T表示,下標1、2、3表示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別記為T1、T2、T3。常用的試驗設計方法有:正交試驗設計法、均勻試驗設計法、單純形優化法、雙水平 單純形優化法、回歸正交設計法、序貫試驗設計法等。可供選擇的試驗方法很多,各種試 驗設計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點。所面對的任務與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選擇的試驗設計方法 表5- 1 因素水平圖5-1全面搭配法方案也應有所不同。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們只討論正交試驗設計方法。5. 2正交試驗設計方法的優點和特點用正交表安排多因素試驗的方法,稱為正交試驗設計法。其特點
4、為:完成試驗要求 所需的實驗次數少。數據點的分布很均勻??捎孟鄳臉O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 回歸分析方法等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引出許多有價值的結論。從例1可看出,采用全面搭配法方案,需做27次實驗。那么采用簡單比較法方案又如何呢?先固定Ti和pi,只改變 m觀察因素 m不同水平的影響,做了如圖 2-2 (1)所示的三 次實驗,發現 m= m時的實驗效果最好(好的用 表示),合格產品的產量最高,因此認為在后面的實驗中因素 m應取m水平。固定Ti和m,改變p的三次實驗如圖5-2 (2)所示,發現p= P3時的實驗效果最好, 因此認為因素P應取卩3水平。固定ps和m,改變T的三次實驗如圖5-2
5、( 3)所示,發現因素 T宜取Ta水平。因此可以引出結論: 為提高合格產品的產量,最適宜的操作條件為 T2psm。與全面搭配法方案相比,簡單比較法方案的優點是實驗的次數少,只需做9次實驗。但必須指出,簡單比較法方案的試驗結果是不可靠的。因為,在改變m值(或p值,或T值)的三次實驗中,說 m (或p3或T2 )水平最好是有條件的。在T豐Ti,p豐pi時,m水平不是最好的可能性是有的。在改變m的三次實驗中,固定 T = T2,p = ps應該說也是可以的,是隨意的,故在此方案中數據點的分布的均勻性是毫無保障的。用這種方法比較條件好壞 時,只是對單個的試驗數據進行數值上的簡單比較,不能排除必然存在的
6、試驗數據誤差的 干擾。運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不僅兼有上述兩個方案的優點,而且實驗次數少,數據點分 布均勻,結論的可靠性較好。正交試驗設計方法是用正交表來安排試驗的。對于例1適用的正交表是L9 (34),其試驗安排見表5-2。所有的正交表與L9 ( 34)正交表一樣,都具有以下兩個特點:(1)在每一列中,各個不同的數字出現的次數相同。在表L9 (34)中,每一列有三個水平,水平1、2、3都是各出現3次。(2) 表中任意兩列并列在一起形成若干個數字對,不同數字對出現的次數也都相同。在表L9( 34)中,任意兩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數字對共有9個:(1,1),( 1,2),(1,3 ),(2,1),(2
7、,2),(2,3),(3,1),(3,2),(3,3),每一個數字對各出現一次。時,試驗指標隨因素p變化的規律也發生變化,或反過來,因素T的數值和水平發生變化 p的數值和水平發生變化時,試驗指標隨因素T變化的規律也發生變化。這種情況稱為因素T、p間有交互作用,記表5-2 試驗安排表列號1234試驗號因素溫度C壓力Pa加堿量kg符號Tpm11 (T1)1 (P1)1 (m)121 (T1)2 (P2)2 (m)231 (T1)3(P3)3 (m)342 ( T2)1 (P1)2 (m)352 (T2)2 ( P2)3 (m3)162 (T2)3(P3)1 (m)273 ( T3)1 (P1)3
8、(m)283 ( T3)2 (P2)1 (m)393 (T3)3 (P3)2 (m)1這兩個特點稱為正交性。正是由于正交表具有上述特點,就保證了用正交表安排的試 驗方案中因素水平是均衡搭配的,數據點的分布是均勻的。因素、水平數愈多,運用正交 試驗設計方法,愈發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如上述提到的6因素3水平試驗,用全面搭配方案需729次,若用正交表 L27( 313)來安排,則只需做 27次試驗。在化工生產中,因素之間常有交互作用。如果上述的因素為 TX p。使用正交設計方法進行試驗方案的設計,就必須用到正交表。正交表請查閱有關參考書。5.3.1各列水平數均相同的正交表各列水平數均相同的正交表,也
9、稱單一水平正交表。這類正交表名稱的寫法舉例如下:L 9 (3 4)各列水平均為 2 的常用正交表有:L4 (23), L8 (27), L12 (211), Li6 ( 215), L20 (219), L32 ( 231)。各列水平數均為3的常用正交表有:L9 ( 34) , L27 (313)。各列水平數均為4的常用正交表有:L16 (45)各列水平數均為3的常用正交表有:L25 (56)532 混合水平正交表各列水平數不相同的正交表,叫混合水平正交表,下面就是一個混合水平正交表名稱 的寫法:正交表的列數 每一列的水平數 實驗的次數正交表的代號L 8( 41x 24)I I|_ 2水平列的
10、列數為4_ 4水平列的列數為1| _實驗的次數| _ 正交表的代號L 8 (41 24)常簡寫為L 8 (4 X 24)。此混合水平正交表含有1個4水平列,4個2水平列,共有1 + 4 = 5列。5.3.3選擇正交表的基本原則一般都是先確定試驗的因素、水平和交互作用,后選擇適用的L表。在確定因素的水平數時,主要因素宜多安排幾個水平,次要因素可少安排幾個水平。*(1) 先看水平數。若各因素全是2水平,就選用L(2 )表;若各因素全是 3水平,就 選L(3 )表。若各因素的水平數不相同,就選擇適用的混合水平表。(2) 每一個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應占一列或二列。要看所選的正交表是否足夠大,能 否容納得
11、下所考慮的因素和交互作用。為了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或回歸分析,還必須 至少留一個空白列,作為“誤差”列,在極差分析中要作為“其他因素”列處理。(3) 要看試驗精度的要求。若要求高,則宜取實驗次數多的L表。(4) 若試驗費用很昂貴,或試驗的經費很有限,或人力和時間都比較緊張,則不宜選 實驗次數太多的 L表。(5) 按原來考慮的因素、 水平和交互作用去選擇正交表,若無正好適用的正交表可選, 簡便且可行的辦法是適當修改原定的水平數。(6) 對某因素或某交互作用的影響是否確實存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選擇L表時常為 該選大表還是選小表而猶豫。若條件許可,應盡量選用大表,讓影響存在的可能性較大的因素和交互
12、作用各占適當的列。某因素或某交互作用的影響是否真的存在,留到方差分析 進行顯著性檢驗時再做結論。這樣既可以減少試驗的工作量,又不致于漏掉重要的信息。5.3.4 正交表的表頭設計所謂表頭設計,就是確定試驗所考慮的因素和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該放在哪一列的 問題。(1)有交互作用時,表頭設計則必須嚴格地按規定辦事。因篇幅限制,此處不討論, 請查閱有關書籍。(2) 若試驗不考慮交互作用,則表頭設計可以是任意的。如在例5-1中,對L 9 ( 3 4)表頭設計,表5-3所列的各種方案都是可用的。 但是正交表的構造是組合數學問題, 必須滿 足5.2中所述的特點。對試驗之初不考慮交互作用而選用較大的正交表,空
13、列較多時,最好仍與有交互作用時一樣,按規定進行表頭設計。只不過將有交互作用的列先視為空列,待試驗結束后再加以判定。表5 3 L 9 (3 4)表頭設計方案列 號1234方案1TPm空2空Tpm3m空Tp4pm空T5. 4正交試驗的操作方法(1) 分區組。對于一批試驗,如果要使用幾臺不同的機器,或要使用幾種原料來進行,為了防止機器或原料的不同而帶來誤差,從而干擾試驗的分析, 可在開始做實驗之前, 用L表中未排因素和交互作用的一個空白列來安排機器或原料。與此類似,若試驗指標的檢驗需要幾個人(或幾臺機器)來做,為了消除不同人(或 儀器)檢驗的水平不同給試驗分析帶來干擾,也可采用在L表中用一空白列來安
14、排的辦法。這樣一種作法叫做分區組法。(2) 因素水平表排列順序的隨機化。如在例5-1中,每個因素的水平序號從小到大時,因素的數值總是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按正交表做試驗時,所有的1水平要碰在一起,而這種極端的情況有時是不希望出現的,有時也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在排列因 素水平表時,最好不要簡單地按因素數值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從理論上講, 最好能使用一種叫做隨機化的方法。所謂隨機化就是采用抽簽或查隨機數值表的辦法,來 決定排列的別有順序。(3)試驗進行的次序沒必要完全按照正交表上試驗號碼的順序。為減少試驗中由于先 后實驗操作熟練的程度不勻帶來的誤差干擾,理論上推薦用抽簽的辦法來決
15、定試驗的次序。(4)在確定每一個實驗的實驗條件時,只需考慮所確定的幾個因素和分區組該如何取 值,而不要(其實也無法)考慮交互作用列和誤差列怎么辦的問題。交互作用列和誤差列 的取值問題由實驗本身的客觀規律來確定,它們對指標影響的大小在方差分析時給出。(5)做實驗時,要力求嚴格控制實驗條件。這個問題在因素各水平下的數值差別不大時更為重要。例如,例 5-1中的因素(加堿量) m的三個水平:m1= 2.0, m2=2.5, m3=3.0, 在以m= m2=2.5為條件的某一個實驗中,就必須嚴格認真地讓m2=2.5。若因為粗心和不負責任,造成 m2=2.2或造成m2=3.0,那就將使整個試驗失去正交試驗
16、設計方法的特點,使極 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的應用喪失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因而得不到正確的試驗結果。5. 5正交試驗結果分析方法正交試驗方法之所以能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視并在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原因不 僅在于能使試驗的次數減少,而且能夠用相應的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引出許多有價 值的結論。因此,有正交試驗法進行實驗,如果不對試驗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并引出應 該引出的結論,那就失去用正交試驗法的意義和價值。5.5.1極差分析方法 I j1 ”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數值之和IjHjkI j/ kj/ kjDj試驗指標的加和值=ny,試驗指標的平均值y,,以第j列為例:下面以表5-4為例討論L4 (23
17、)正交試驗結果的極差分析方法。 極差指的是各列中各水平對應的試驗指標平均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從表5-4的計算結果可知,用極差法分析正交試驗結果可引出以下幾個結論:(1)在試驗范圍內,各列對試驗指標的影響從大到小的排隊。某列的極差最大,表示該列的數值在試驗范圍內變化時,使試驗指標數值的變化最大。所以各列對試驗指標的影 響從大到小的排隊,就是各列極差D的數值從大到小的排隊。(2)試驗指標隨各因素的變化趨勢。為了能更直觀地看到變化趨勢,常將計算結果繪 制成圖。(3) 使試驗指標最好的適宜的操作條件(適宜的因素水平搭配)。(4)可對所得結論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進行討論。第j列同一水平出現的次數。等于
18、試驗的次數(n)除以第j列的水平數第j列“T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平均值;第j列“T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平均值;第j列的極差。等于第j列各水平對應的試驗指標平均值中的最大值減 最小值,即Dj = max I j/ kj , n j/ kj ,-min I j/ kj , n j/ kj ,5.5.2方差分析方法5.5.2.1計算公式和項目列號123試驗指標yi1111y1試驗號2122y23212y3n= 4221y4I jI 1= y1 + y212=y1 + y313= y1 + y4n jn 1= y3 + y4n 2 = y2 + y4n 3= y2+ y3kjk1= 2k2 = 2
19、k3 = 2I j/kjI 1/ k1I 2/ k2I 3/ k3n j/kjn 1/ k1n 2/ k2n 3/ k3極差(Dj)max -min max -min max -min 表5 4 L4 ( 23)正交試驗計算注:第j列“T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數值之和; 第j列“2”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數值之和;)總的偏差平方和n_ 2s總yiyi 1(15)總的偏差平方和等于各列的偏差平方和之和。即 Hj “ 2”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數值之和 kj同一水平出現的次數。等于試驗的次數除以第j列的水平數/kj“1”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平均值Hj/ kj“1 ”水平所對應的試驗指標的平均值
20、以上7項的計算方法同極差法(見表 5-4)。偏差平方和fj 自由度。fj =第j列的水平數一1。 V 方差。V = S /fj。(11)ve 誤差列的方差。ve = Se /fe。式中,e為正交表的誤差列。(12)Fj 方差之比F = V /V。(13)查F分布數值表(F分布數值表請查閱有關參考書)做顯著性檢驗。m5總=Sjj 1式中,m為正交表的列數。若誤差列由5個單列組成,則誤差列的偏差平方和 S等于5個單列的偏差平方和之和,即:S = Se1 + Se2 + Se3 + Se4 + $5 ;也可用 S = S總+ S,來計算,其中 S,為安排有因 素或交互作用的各列的偏差平方和之和。5.
21、522 可引出的結論與極差法相比,方差分析方法可以多引出一個結論:各列對試驗指標的影響是否顯著, 在什么水平上顯著。在數理統計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顯著性檢驗強調試驗在分析 每列對指標影響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某列對指標影響不顯著,那么,討論試驗指標隨它的 變化趨勢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某列對指標的影響不顯著時,即使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 該列水平變化時,對應的試驗指標的數值與在以某種“規律”發生變化,但那很可能是由 于實驗誤差所致,將它作為客觀規律是不可靠的。有了各列的顯著性檢驗之后,最后應將 影響不顯著的交互作用列與原來的“誤差列”合并起來。組成新的“誤差列”,重新檢驗各列的顯著性。5. 6
22、正交試驗方法在化工原理實驗中的應用舉例例5-2為提高真空吸濾裝置的生產能力,請用正交試驗方法確定恒壓過濾的最佳操作條件。其恒壓過濾實驗的方法、原始數據采集和過濾常數計算等見過濾實驗部分。影 響實驗的主要因素和水平見表5-5 (a)。表中 p為過濾壓強差;T為漿液溫度;w為漿液質量分數;M為過濾介質(材質屬多孔陶瓷)。解:(1)試驗指標的確定:恒壓過濾常數K ( m2/s)(2)選正交表:根據表 5-5 (a)的因素和水平,可選用L 8 (4X 24)表。以第2列為例說明計算過程:4一 4一 4一 3X 10 + 4.83 X 10 + 5.11 X 10= 1.92 X 104一 33一 3X
23、 10 + 1.02 X 10 + 1.10 X 10= 2.97 X 10112 = 2.93 X 10k2= 4I 2/ k2= 1.92 X 2/ k2= 2.97 X4D2= 7.42 X 10工 K = 4. 88 X 10(3) 制定實驗方案:按選定的正交表,應完成8次實驗。實驗方案見表5-5 (b)。(4) 實驗結果:將所計算出的恒壓過濾常數K ( m2/s)列于表5-5 ( b)。表5-5 ( a)過濾實驗因素和水平因素符號壓強差/ kPa P溫度/CT質量分數w過濾介質M12.94(室溫)18G2*23.92(室溫+ 15) 33稀(約5%)G3*水平34.90濃(約10%)
24、45.88* G2、G3為過濾漏斗的型號。過濾介質孔徑:G2為3050卩m、G3為1630卩m。表2-5 (b)正交試驗的試驗方案和實驗結果列號j = 123456因素 PTwMeK (m2/s)試驗號水平1111114.01 X 1042122222.93 X 1043211225.21 X 1044222115.55 X 1045312124.83 X 10 46321211.02 X 10 37412215.11 X 1048421121.10 X 10 3(5)指標K的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分析結果見表5-5 (c)。4I 2 = 4.01 X 10 + 5.214+ 5.55310-
25、 /4 = 4.79 X 10一 3410 /4 = 7.42 X 104 4-4.79 X 10 = 2.63 X 10一3 K 6. 11X 1042 2S= k2 (I 2/ k2 K ) + k2 ( 2/ k2 K )=4 (4.79 X 10“一 6.11X 104 ) 2 +4 (7.42 X 106. 11X 10_4 ) 2 = 1. 38X 10一7f2 =第二列的水平數 1 = 2 1 = 1V2= S2/ f2= 1.38 X 107 /1= 1. 38 X 1072 2Se= S5 = k5 (I 5/ k5 K ) + k5 ( 5/ k5 K )=4 (6.22
26、X 1046.11X 104 ) 2 +4 (5.99 X 104 6.11X 104 ) 2 = 1. 06X 109fe= f5= 1Ve= Se/ fe= 1.06 X 10 9/ 1= 1.06 X 10 9F2 =V2/Ve= 1. 38X 107/z1.06 X 109= 130. 2查F分布數值表可知:F (a =0. 01,f1= 1,f2= 1)=4052 F2F (a =0. 05,f1= 1,f2= 1) =161.4 F2F (a =0. 10,f1= 1,f2= 1)=39.9 F2F (a =0. 25,f1= 1,f2= 1) =5. 83 F2(其中:f1為分子
27、的自由度,f2分 母的自由度)所以第二列對試驗指標的影響在=0. 10水平上顯著。其他列的計算結果見表2-5( c)。表5 5 ( c)K的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列號因素項目j= 1 p2T3 w4M5e6K (m2/s)I j6.94X 10 41.92 X 1033.04 X 10 32.54 X 10 32.49X 10 3n j1.08X 10 32.97 X 1031.84 X 10 32.35X 10 32.40X 10 3山j1.50X 10 34444IV j1.61X 10 34.79 X 1047.61 X 10 46.35 X 10 46.22X 10 4k27.42 X 10 44.61 X 10 45.86X 10 45.99X 10 4Ij/ kj3.47X 10 42.63 X 1043.00 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計師就業合同協議
- 購房違約賠付協議書格式
- 訂購塑鋼門窗合同協議
- 貨到付款購銷合同協議
- 訂單農業生產合同協議
- 購房墊資擔保合同協議
- 設備維修搬廠合同協議
- 資產反擔保抵押合同協議
- 2025網絡購物的消費者合同
- 京津冀互通合作協議模板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3年7月N2真題及答案解析
- MOOC 商務英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集裝箱七點檢查表
- 宏力天揚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
- 明代文人《西廂記》重寫接受
- 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圖入庫(技術培訓)
-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量表
- 毛澤東思想完整版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內停車位設置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