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堰工程監理細則_第1頁
圍堰工程監理細則_第2頁
圍堰工程監理細則_第3頁
圍堰工程監理細則_第4頁
圍堰工程監理細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圍堰工程監理實施細則一、編制依據本細則依據工程建設合同文件規定內容,工程設計文件、圖紙要求,參照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及其他有關標準和規程規范編制,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GBJ30188)2、地基與基礎工程驗收規范 (GBJ20283)3、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范 (SL2231999)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SL3032004)5、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20183)6、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規范 (SDJ213-83)7、土工試驗規程(SD12887)8、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TJ03395)9、圍堰設計導則 DL/T5087-1999二

2、、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廣陵區杭集圩位于揚州市區東部,杭集圩西依廖家溝,東臨芒稻河、南瀕夾江,呈半島狀。本區地處淮河尾閭, 江淮交匯處, 廖家溝、芒稻河、夾江均屬于淮河入江水道的歸江河道,與長江直接連通,其水位既隨長江潮位漲落,又受淮河行洪影響。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面4.6 6.6m(廢黃河基面,下同),南部 2.5 3.6m。圩區面積 32.08km2,圩內現有 10 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57 萬人。杭集鎮杭集排澇站分別位于杭集圩廖家溝東岸的杭集村。該泵站建設于上世紀 70 年代,經多年運行,水泵、線路等設施嚴重老化,已嚴重制約地方經濟的迅速發展。為改善區域防洪排澇的現狀,減輕

3、洪澇災害的威脅,根據原邗江區杭集鎮防洪排澇規劃的有關規劃要求,擬對該泵站進行拆建。三、開工許可證申請程序3.1. 承建單位在具備了圍堰填筑的開工條件時,承建單位應根據合同文件技術條款,設計文件和相應技術規范,結合自然條件和施工技術水平編制施工技術方案報監理部審批。施工技術方案應包括下述主要內容:( 1)圍堰工程的施工總布置圖;( 2)施工準備及程序和方法;( 3)圍堰的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設備;( 4)勞動力的組合及安排;( 5)材料供應計劃及安排;( 6)圍堰施工進度計劃及安排;( 7)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措施;( 8)其他需要報告和說明的事項。3.2. 承建單位應在圍堰填筑工程施工前,完成施

4、工放樣工作,并將其報監理部批準,其內容如下:( 1)工程簡況,施工范圍布置圖;( 2)放線依據及對原點檢測校核情況;( 3)施測方法,使用的儀器和人員配備;( 4)放線成果(包括記錄和平面布置圖) 。3.3. 上述報送文件連同審簽意見單一式四份,經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簽署后遞交,監理部審閱后,限時批復,原件不退回。3.4. 除非承建單位接到的審簽意見為“修改后重新報送”否則可及時按監理單位批復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3.5. 監理部在接到承建單位申報施工技術方案后,48 小時內對工程施工方案進行審批, 若承建單位在限期內未收到監理部應返回的審簽或批復意見,視為已報經審閱。3.6. 如果承建單位未能

5、按期向監理部報送上述文件,由此而造成施工工期延誤和其他損失,由承建單位承擔合同責任。四、施工過程監理4.1. 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應按報經批準的施工計劃及施工方案,采用從兩邊向中間采用進占法進行圍堰的填筑,按章作業,文明施工,安全生產,并不得影響其它工程的施工。4.2 圍堰施工時應按施工方案要求進行填筑,圍堰填筑就按直線進行,并在圍堰中部向上游方向形成拱度,以保證圍堰及施工的安全。4.3. 圍堰填筑土料應采用合格土料,不得含有樹根、草皮和有機物,鋪土厚度為 30cm 分層壓實、相鄰標段搭接要符合相關施工規范要求,否則監理工程師有權令施工單位返工處理。4.4. 料場的開采必須合理安排,合理開挖,

6、不得隨意開挖。4.5. 每層填筑體的施工應在下層碾壓結束并經監理工程師認證后方可進行。4.6. 施工過程中,發現施工技術措施的效果不符合或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及時向監理部報告,提出調整措施報監理部批準后實施。4.7. 監理部的巡視和監理工程師的旁站、監督和檢查,發現施工違反設計及技術要求時,有權采取口頭違規警告,書面違規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由此而造成的工期延誤與經濟損失由承建單位承擔合同責任。五、施工過程質量及安全運行控制5.1. 填筑施工應遵循下列原則:( 1)堰體各部位的填筑必須按設計斷面進行;( 2)填土料種類、級配、含水量、填筑部位及相應壓實標準應符合設計要求;(

7、3)必須嚴格控制壓實參數,壓實合格后方準鋪筑上層土料;( 4)圍堰施工應統一管理、嚴密組織、保證工序銜接,分段流水作業,層次清楚和大面平整,均衡上升,減少接縫;( 5)各施工標段在填筑時,各段土層間應設立標志,以防漏壓、欠壓和過壓。上下層分段位置應錯開;( 6)施工應采用進占法鋪料、平料,以避免顆粒分離。分離嚴重部位應摻混或挖除處理。( 7)填筑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保證圍堰的斷面符合設計及施工要求。5.2. 圍堰壓實:在圍堰水下部分完成后, 承建單位在對水面以上50cm使用輕型機械將堰體壓實,注意不要用重型機械,避免對圍堰造成破壞。壓實面超過設計邊界0.5 米,圍堰完成由承建申報監理, 由監理

8、組織設計、業主、施工參加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投入使用。5.3. 圍堰填筑施工技術要求(1)設計要求圍堰填筑的壓實度要求不小于0.92,并根據試驗室提供的最大干密度及最優含水量作為施工控制指標。具體施工中要根據料場劃分、土料種類、壓實機具、壓實方法,通過試驗決定最優含水量、最大干容重、鋪土厚度、碾壓遍數。( 2)碾壓機械應按平行堰軸線方向行進,不得垂直堰軸線方向碾壓,并在堰軸線呈弧形段處應特別注意防欠壓、漏壓。( 3)相鄰兩標段交接處,碾跡彼此搭接,順碾壓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 0.300.50 米;垂直碾壓方向搭接寬度應為11.5 米。各施工段之間的縱向和橫向接縫的結合坡度不應陡于13,

9、高差不宜大于0.5m。( 4)施工圍堰的標高應達到施工技術方案的圍堰的設計標高,堰頂標高應預留 10%12%的沉降。5.4.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當氣候干燥,土層表面水分蒸發較快時,鋪料與壓實表面均應適當灑水潤濕,以保持施工含水量。( 2)為保證土層之間結合良好,除用羊足碾壓實外,均應在鋪土前將壓實結合面灑水濕潤并刨毛 12cm 深。( 3)為配合碾壓施工,鋪筑應平行壩軸線順次進行,及時平料并鋪筑均勻、平整。( 4)機械碾壓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a. 行車速度以 12 檔為宜;b. 氣胎碾、羊足碾、振動碾可采用進退錯距法壓實。(5)鋪料與碾壓工序必須連續進行。如需短時間停工,其表面風干土層應經常灑水濕潤,保持含水量控制在范圍內。如需長時間停工,應據氣候條件設保護層,復工時予以清除,并檢查填筑面。5.5. 圍堰的運行安全(1)圍堰在合攏后承建應對圍堰進行觀測。5.6. 圍堰的拆除( 1)圍堰的拆除應在水下工程全部完成后進行。( 2)圍堰的拆除須按照先中間后兩邊、先水深部位后水淺的方法進行,對開挖不到的水下部位應采取水下清除的方法進行。( 3)圍堰的開挖后的過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