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空氣處理工況的分壓_第1頁
全年空氣處理工況的分壓_第2頁
全年空氣處理工況的分壓_第3頁
全年空氣處理工況的分壓_第4頁
全年空氣處理工況的分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66定風量雙風道空調系統一、定風量露點送風雙風道空調系統1.工作原理:圖620是定風量雙風道(雙參數)系統。有兩條送風道,分別送冷風和 熱風。冷風和熱風在每個房間的混合箱內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室內。混合箱功能:根據房間設定的溫度和負荷調節冷、熱風比例;保持送風量恒定。圖621是一種混合箱示意圖。混氣閥由 TC根據室內溫度調節冷、熱風混合比,風量由 風量控制風門保持恒定。2.夏季與冬季處理過程:在 h-d圖上表示見圖622( a)(b)過程發如下:夏季:新風O混合M混合S & R、混合* S2名嚴回風R /冷卻去濕 M吿/冬季處理過程如下:加熱H新風0預熱0混合M加濕D- -回風R在圖622

2、中,為把主要的過程表示清楚。均未表示風機溫升。風管的傳熱及吸收燈光熱 量的溫升。圖中R1R2分別為公同房間室內狀態點,R為平均狀態點3.各房間送風溫度由于各房間熱濕比及負荷不一樣,即使房間溫度的設定一樣,而各房間送風濕度和各房間濕度不一樣。圖6 22 (a)中房間R的送風溫度就等于冷風溫度,不與熱風混合。房間1.2 由于冷負荷小而與熱風混合,送風溫度等于冷風溫度。4.系統特點該系統在夏季送風是新風與回風的混氣空氣,即有一部分新風未經冷卻去濕處理。當室外 空氣潮濕或個別房間濕負荷大時,無法滿足夏季調節要求。為此這種系統不宜用于室外濕 球溫度超過25 C的地區,為保證系統有一定除濕能力。夏季冷風(

3、處理后)的露點通常 比單風道的低,不宜高于13 C。最小新風不宜超過總風量的 35%40%,否則會導致送風 濕度過高。5.冷風的風量:按設計條件下最大冷負荷和大部分區域是全冷風運行(即不混合熱風)確 定,并考慮風機,風管的溫升。還需考慮熱風閥漏風溫升。冷風管尺寸可按此風量。熱風 管面積可取冷風管面積80%,低速系統(風速不超10m/s)。二、定風量再熱式雙風道空調系統上述雙風道系統中夏季在部分負荷時圖 622 出現房間濕度過高,為避免,可采用定風量 2再熱或雙風道系統。1工作原理:如圖 623 所示,與圖 620系統不同之處是夏季熱風是經表冷器冷卻后的 冷風,經再加熱后得到。加熱后熱風( H

4、點)與冷風( D 點)的含濕量相同,混合后送風 狀態點含濕量也與冷風一致。保證了送風的除濕能力。2空氣處理過程在h-d圖上表示:圖623 (b),房間具有最大冷負荷,進入房間空氣全 部是冷風,室內狀態點為Ri;房間工具有部分負荷,送風為冷熱風混合后的空氣(狀態S2); 室內狀態為 R2; S、R 為該系統的平均送風狀態和平均室內狀態。冬季處理與圖620 系統一樣。能耗要比圖 620 大一些。三、多區機組系統1定義:采用多區的空調系稱為多區機組空調系統,是雙參數系統的一種形式。 2工作原理:每個房間或區域的送風都集中于多區機組內由冷、熱風混合而成。如圖6-24所示。(a)為機組內部結構示意圖,內

5、設表冷器和加熱盤管。3空氣處理:夏季部分空氣通過表冷器冷卻去濕冷風,另一部分未經處理(通過上部加 熱器)熱風;冬季,部分空氣經加熱盤管熱風,各一部分未經處理(通過表冷器) 冷風。有 2 個風倉冷風倉(下部)和熱風倉(上部) 。冷、熱風倉均沒有若干個出口,裝 有混合風門,如圖(b)所示,控制冷熱風混合比。達到要求。工作原理與圖 620區別不 大。67 變風量空調系統1.定義:變風量(Variable Air V olume-VAV)系統是利用改變送入室內的送風量來對室內 溫度調節的全空氣系統 ,送風狀態保持不變 .2.類型光型:單風道,雙風道,風機動力箱式和誘導器四種。一、變風量單風道空調系統1

6、工作原理:圖 625 是工作原理圖。空氣處理機組與定風量空調系統一樣。送入每區或 房間的送風量由變風量末端機組(VAV Termi nal U nit)控制,當室內負荷變化時,由 末端機組根據室溫調節送風量。2夏季調節:圖 626為夏季調節過程。由于室內顯熱冷負荷與濕負荷變化不一定同步,隨負荷變化,熱濕比在變,根據溫度調節,不一定滿足溫度調節要求,如圖中R1R2 濕度偏離了原 R 點的溫度。3小負荷問題:當房間負荷很小時,有可能使送風量過小,不滿足最小新風要求,或導致 室內氣流分配不均勻。因此末端機組有定位裝置。限制風量減少到一定值。通常可減少 到 330%50%。但在最小風量時,還有可能出現

7、室溫過低(負荷小) 。可設再加熱器 4末端機組,主要設備、有節流型和旁通型兩類。節流型工作原理:利用節流機構(風門)調節風量。旁通型工作原理:將部分風送風旁通到回風頂棚或風道中,減少送風量,浪費冷熱 量,系統總風量不變,不節能。節流型再熱式變風量末端機組結構示意。圖 6 27,內貼保溫吸聲材料,蝶型風門 調風量調節還有文丘里管式雙套筒式和 氣囊式,再加熱器是一或兩排熱水盤管。 出口端不同方位有出口接管,還可外接多出口靜壓箱或直接接風道。5調節方式:兩類 壓力有關型和壓力無關型。 壓力有關型:恒溫控制器直接控制風門的角度,末端機組的送風量將隨系統的靜壓 變化被動。 壓力無關型:風門角度根據風量給

8、定值(有上、下限)調節。在入口處設風量傳感 器(如圖 627)。傳感器由兩根測壓管(全壓和靜壓)組成,可測質速(即流量) , 風量控制器根據實測風量與給定值之差值來控制風門,而恒溫控制器根據溫度變化 設定風量給定值。不因系統靜壓變化而變化。6.調節的不利后果及處理:調節后,使整個管道系統阻力增加,風量減少,管道內靜壓增 加,導致漏風增加,還可能使風機處于不穩定狀態工作;還因閥門關的過小而調節失靈。 過度節流導致噪聲,處理:同時對系統風機進行調節,使總風量適應變風量所要求的風 量,且維持一定的靜壓。風機風量調節方法:變風機轉速,變風機入口導葉角度,出口風門調節,旁通風量調節。 出口風門調節:增加

9、阻力,不改變風機特性,可能會導致風機在不穩定區工作。旁通調節:不節能。改變風機入口導葉角度,使空氣進入葉輪時預旋一個角度,從而改變風機特性。變轉速:變頻,也改變特性。后兩種方法好,尤其變轉速。7系統總風量的控制:兩種策略:定靜壓控制一保持風道內靜壓恒定,根據靜壓控制風機轉速或入口導葉的角度實際上只能保持安裝靜壓傳感器處的靜壓恒定,目前通常安裝 在風機到最遠端的2/3處。變靜壓控制一風道內靜壓根據末端機組風門開度來調整。 自控系統測定每個末端機組閥位,風道內靜壓應使最大開度機組的風門接近全開位置。 當之開度小于某一下限值時,減少風道靜壓設定值;反之,當開度大于某一上限值時, 4則增加靜壓設定值。

10、風機轉速式入口導葉角度根據靜壓變化的設定值調節 控總風量控制法,不通過靜壓控制總風量,而根據壓力無關型VAV機組設定的風量。確定系統總風量。計算出風機的轉速,調節。8回風機的控制:當系統回風機時,應進行控制,使回風量與送風量匹配,維持正壓,幾 種策略:回風機由同一個系統靜壓控制,使回風量與送風量按同一比例變化。隨負荷 變化,新回風量差值減少,房間適壓將變化。因此,此法只宜用于變風量調節比例不太 大的場合。根據室內正壓控制。缺點是房間靜壓差(正壓)很小,易受干擾,測量靜 壓差困難。測量送回風風量,控制回風機使送回風差值在一定范圍內。但風量測量有 時測不準。9. VAV系統根據室外氣象參數的運行調

11、節。除了適應負荷調節,還需根據室外參數調節。 策略與單風道定風量系統類似。假設系統冬、夏都有冷負荷,并采用表冷器冷卻去濕。當ho hR時,采用最小新風,當ho hR,采用全新風,而后將混氣風或全新風冷卻到恒定的送風溫度。當t0 : ts時,可調節新回風混氣比來保持一定的送風溫度。當to下降,新風量降到最小新風量時,應采用最小新風,用加熱盤管來保證送風溫度。當冬季無冷負荷而有熱負荷時,可送熱風。這時 VAV末端機組轉換控制模式一室溫升高 時,減少風量。若VAV既為周邊壓又為內壓服務,冬季送風溫度仍根據內區冷負荷來確 定,周邊區送最小風量,用加熱盤管向室內供熱。10單風道VAV系統優點:在部分負荷

12、下工作,可節省風機能耗。一個系統可同時對 很多負荷不同。溫度要求不同的房間或區域實現溫度控制。各房間高峰負荷參差分布 時(時間上)系統的總風量及相應設備(冷卻,加熱盤管)和送風管路都較小。當某 房間無人時,可停止送風,節省冷、熱量;又不破壞系統平衡。不影響其他房間送風量。當實際負荷達不到設計負荷或系統有余量,可很容易增加新空調區域或房間,不影響 原系統風量分配,也容易適應建筑格局變化對系統改造。11 系統缺點:低負荷時,送風量減少會造成新風量不足影響氣流分布。造成溫度不均 勻,影響舒適感。末端機組有噪聲,主要在全負荷時,宜取稍大機組;或使機組負擔區域小一些,可造小機組,噪聲水平低。初投資較高。

13、控制復雜,包括室溫控制,送風和排風量控制,送回風匹配控制和送風溫度控制,這些控制互相影響,有時產生控 制不穩定。二、 風機動力型變風量系統( Fan Powered)1定義 :在單風道 VAV 系統的變風量末端機組上串或并聯風機的 VAV 系統,稱為風機 動力型變風量系統。52工作原理: 圖 628 是串聯型風機動力箱示意圖。 由一套壓力無關型變風量裝置和一臺 離心風機組合而成。一次風與吸入箱內空氣混氣后,由風機送出。一次風風量根據室溫 進行控制,變風量;由動力箱送出風量是恒定的,從而保證了室內氣流分布的均勻性。如果一次風不經箱內風機,而與風機并聯,風機只抽吸室內空氣,移為并聯型。風相出 口裝

14、加熱盤管,即為再熱型。3優缺氣盤:系統變風量、送風恒定,避免小負荷時送風量小帶來氣流分布不穩定和溫度分布不均。但此常規變風量系統能耗高。有噪聲。4串并聯型比較:并聯型箱內風機可間歇運行。即只在一次風量達到某一最小值才運行。減少不利因素。串聯型適合用于低溫送風空調系統,如冰蓄冷,這種系統送風溫差大, 風量小,風機動力箱正好彌補。三、 雙風道變風量系統1、工作原理:圖6-29為系統及末端裝置示意圖,系統產生兩種參數的空氣-冷風和熱風,通過變風量混氣箱送入室內。混合箱工作原理如圖 B 所示,箱內有風量調節風門 VR 和 最小風量控制風門 MVC2、負荷變化調節:當夏季室內冷負荷大時,混合閥使冷風口全

15、開,熱風口關閉。此時恒溫 控制器控制風量調節風門(VR)開大關小,隨冷負荷減小,VR減小,最終關閉。這時 風量將由最小風量控制風門保證風量不小于最小送風量。若室溫繼續下降,恒溫控制器 將控制混合閥,使熱風門開大,冷風門關小,以維持室溫。從變風量混合箱的工作原理 可看到。對每一個房間,在冷負荷大時按變風量運行;當風量降到一定值時按定風量、 雙風道運行。可避免單風道變風量系統在冷負荷很小時送風量大小帶來的氣流不穩和溫 度場不均勻問題。3、空氣處理過程:圖 6-30 表示了雙風道變風量系統的空氣處理過程, R 為房間 1 的室內狀態點,該房間有較大冷負荷; R2 為房間 2 室內狀態點。冷負荷小,保

16、持最小送風量;6冷卻去濕P94R為系統的平均回風狀態點,系統空氣處理過程如下:房間2 D D、混合S ;2R24、系統特點:雙風道變風量系統中冷風的送風溫度保持某一恒定值,通過調節冷凍水流量 或新回風混合比來保持冷風送風溫度。熱風直接利用回風,禾U用了室內熱量。回風熱量不 能滿足要求時,在加熱。圖 6-29 (A )中3臺風機都按可能的最大風量取。冷風,熱風送 風機風量可按靜壓控制;回風機風量通過測定送風量及回風量控制。寒冷地區,新風設置 預熱盤管(如圖6-20) 6-8全空氣系統中的空氣處理機組1.空氣處理機組(空調機組):在機房內,對送入各個區(或房間)的空氣進行集中處理的 設備。2分類:

17、不帶制冷機的主要有兩大類,組合式空調機組、整體式機組。組合式:由各種功能的模塊(稱功能段)組合而成,用戶可根據需要選取不同的功能段進 行組合,按水平方向組合稱臥式空調機組,也可疊置成立式機組,圖6-31為一個臥式機組外型圖。該機組由風機段、空氣加熱段、表冷段、空氣過濾段、混合段等組成。最小規格風涼 2000m3/h,最大 200000 m3/h.整體式:在工廠中組裝成一體,有固定的功能,臥式和氣式。結構緊湊、體積小,適用于 對空氣處理的功能不多,機房面積小的場合。介紹組合式機組中個功能段,同樣用語整體 機組,不過可能只用于其中幾種。一、空氣過濾段1.功能:對空氣中灰塵進行過濾。2.分類:初效過

18、濾:板式過濾器(多居金屬網,合成纖維或玻璃纖維和無紡布袋式。中效過濾:無紡布袋式過濾器3清洗.更換.維修袋式過濾段長度比板式長。過濾器有的可從側部抽出。有的設檢修門。詳見冷風處理過程。房間1 D7二、表冷器(冷卻盤管)段1、功能:對空氣冷卻去濕2、構造:鋼管鉛片 4、6、8 排3、風速:迎面風速一般不大于 2.5 米每秒,否則會使冷卻后空氣帶水滴,而使空氣濕度增 加。當迎風風速大于 2.5 米每秒時,出風側設擋水板。4、維護:從側面抽出,上游功能段設檢修門。三、噴水室1、功能:對空氣進行冷卻,去濕或加濕處理。原理是利用水與空氣直接接觸。2、優缺點:只要改變內水溫即可改變對空氣的處理過程。可實現

19、冷卻去濕,冷卻加濕(降 焓等焓或增焓)、升溫加濕等多種處理過程;水對安全還有凈化作用。缺點、體積大以為表冷的 3 倍,水系統復雜、開式。易對金屬腐鈍。水易受污染,需定期 換水、耗水多目前民用建筑少用,主要用于有大濕度或對濕度控制要求考檢場所。如紡織 車間,恒溫恒濕。3、噴水室結構 如圖 6-32四、空氣加濕段1、功能:對空氣加濕2、加濕方法( 1)噴蒸汽加濕,對空氣直接噴蒸汽、近似等濕加濕過程。目前都采用加濕 器。工作原理如圖 6-33 所示(2)高壓噴霧:用水泵將水加壓到 0.30.35MPa (表壓)進行噴霧,可獲粒徑為 2030um 的水滴,吸熱氣化,接近等焓過程。優點:加濕量大,燥聲低

20、,耗功小,費用低,缺點: 水滴析出,使用未經處理的水會出現“白粉”現象(鈣、鎂雜質的析出) 。目前應用較多的 一種方法。3、 濕膜加濕: 又稱淋水填料層加濕, 利用濕材料表面向空氣中蒸發水汽。 可利用玻璃纖維, 金屬絲,波紋紙板做填料房。接近等焓過程。優點:設備結構簡單,體積小,有過濾灰 塵的作用。缺點:濕表面可滋生微生物,易產生水垢,填料房可被灰塵堵塞,需要定期 維護4、 透濕膜加濕:利用膜蒸餾原理的加濕技術。水與空氣被疏水性的微孔濕膜隔開。在兩側 不同水蒸汽分壓差大作用下水蒸汽通過透濕膜傳遞到空氣中,加濕空氣。水、鈣、鎂和 其他雜質不能通過設備結構簡單,運行費用底、節能、干凈加濕。5、超聲

21、波加濕:電能通過壓電換能片轉化成機械振動,向水中發射1.7MHz 的超聲波,使水表面直接霧化,水霧吸熱汽化接近等焓。要求使用軟化水或去離子水,防止換能片結 垢。霧化效果好,運行穩定、噪聲低,反應靈敏而易于控制,正極產生負離子,耗電不 8變。價格高。對水質要求高。目前國內空調機組當無現成的超聲波加濕段。6、其他加濕方法:電熱式或電極式,紅外線, PTC 蒸汽,離心式。前四種都以電能轉變熱 能使水汽化,耗電大,運行費用高。空調機組少用。五、空氣加熱段1、類型:熱水盤管(水、空氣)蒸汽盤管(汽 氣)電加熱,熱水盤管與冷卻盤管結構一 樣,有 1、2、4 排蒸汽盤管銅管鉆翅片繞片等六、風機段1、功能:用

22、向空氣提供流動動力,克服系統管道阻力2、選擇:根據系統總風量和總阻力選型號、轉速、功率以及配用電機。管路系統的阻力應 小于所選機組的機外等壓。后彎葉片或前彎葉片離心風機,后彎效率高噪聲低,應優先 選擇,風壓高選前彎。3、布置:有四種出風方向,如圖 6-344、回風機段:用作回風機時。圖 6-35 新,回,排風比例由風門進行控制。七、其他功能段:輔助功能段1、混合段:上部和側部開有風管接口,以接回風和新風通過入口風門調節新回風比例。2、中間段(空段),側面有檢修門,但當主要設備可抽出(表冷器,加熱盤管、過濾器等) 可不設中間段。3、二次回風段:開口回風入口接管。4、消聲段:通常不設在機組出口風管

23、上裝消聲器69 空氣水風機盤管系統1、定義: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應用廣泛。2、負荷承擔特點:風機盤管與新風系統共同承擔房間冷熱負荷和新風負荷。一、新風系統的功能與劃分1、新風系統功能:向房間提供新風,稀釋人群及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及呼吸需求。有時也 承擔室內冷熱負荷。2、新風量確定:根據規范和手冊按人數和建筑面積確定。3、新風系統劃分原則 1)按房間功能和使用時間劃分系統,即相同功能和使用時間基本一 致的可合為一個系統; 2)有條件時分樓層設置系統; 3)高層建筑中,可幾樓層合為一 9個新風系統但不要太大,否則房間風量分配很困難。二、房間中新風的送風方式兩種方式: 1、直接送到風機盤管吸入端

24、, 與房間回風混合后, 再由風機盤管加熱 (或冷卻) 后送入室內。優點是比較簡單,缺點是一旦風機盤管停機后,新風從回風口吹出,而把過 濾器上的灰塵吹入房間;若新風以冷卻到低與室溫,導致盤管進風濕度降低,降低盤管出 力。一般不推薦這種送風方式。 2、新風與盤管送風并聯,可混合后送出,也可單獨送入室 內。安裝稍微復雜,但避免上述兩條缺點,衛生條件好,應優先采用。三、新風處理狀態點的分析 顯熱冷負荷和濕負荷(包括新風負荷)由風機盤管與新風共同承擔。如何分配,經考慮目 前有 3 種設計方案: 方案一,新風處理到低于室內含濕量,承擔濕負荷。這時風機盤管只承擔室內部分熱負荷, 在此工況下運行。為了使盤管在

25、干工況下進行,必須提高冷凍水溫度一般在14-16C以上。該方案優點: 1 、盤管表面干燥,無霉菌滋生,衛生條件好 2、冷凍水溫度高,如果盤管冷 凍水單獨有冷水機組制備,制冷系數高,耗能低; 3、在室外濕球溫度低時可利用冷卻塔做 冷源或采用地下水做冷源降低耗能。缺點: 1、新風需要低溫冷凍水而盤管需要較高溫度冷 凍水,冷凍水系統復雜,可能需要兩套冷源; 2、盤管干工況運行制冷能力大約只有標準工 況下()攝濕度冷凍水的 60%以下,盤管負荷減少了,但規格不能減小。而新風系統設備 因負荷增加而需要加大規格, 3、一些不可預見的原因使室內濕負荷增加,盤管也可能出現 不希望的濕狀況。 方案二、新風處理到

26、室內空氣的焓值,風機盤管承擔室內人員、設備和維護結構冷負荷。 新風與盤管的空氣處理過程以及送風在室內的狀態變化過程在 H-D 圖上表現圖 6-36。室外 新風0被冷卻處理到機器露點D;此點的溫度根據設計的室內狀況點的焓值線與相對溫度 90%-95%線交點確定,一般可取 17-19 攝濕度。實際工程中就按確定的溫度控制對新風的 處理,而不因室內焓值的變化修正控制的溫度。 風機盤管處理到F點。與新風混合的M點。 MR 為處理后空氣送入室內的狀況變化過程。10R)是確定的。因此要(6-27);FC等于或稍小于,則可滿足圖 6-36方案不足之處:不一定滿足對房間溫度的控制。原因:在確定的條件下冷負荷和

27、濕負荷是一定的,即室內熱濕比( 求風機盤管處理后狀態點F與新風處理后狀態點D混合后狀態點M剛好落在;R線上,才 有可能最終達到要求的狀態點 R。但盤管處理過程熱濕比(;FC )在一定水溫水量進風系數和風機轉速下是一定的,并不一定滿足上述要求。如果M點在;R左側,室內相對濕度會比設計的低,這在夏季有利。反之在 ;R右側相對溫度會高,太高則不能滿足舒適性要求。計 算表明(本節例6-2 )對于人員密度小的房間此方案可達設計要求。方案三、根據室內的冷負荷、濕負荷和盤管的熱濕比確定新風的處理狀態點。假設室內全熱冷負荷為Qc,濕負荷為M w ,新風量V室內狀dR態點比焓hR,含濕量(dR),新風處理 后參

28、數為比焓(hD),含濕量(dD )。新風處理后,將浴室內帶入全熱冷負荷 PVo(hhR) 和濕負荷V(hD -hR)*10 ;上述負荷若為負值,表示新風承擔了部分房間冷負荷或濕負 荷。綜合考慮新風帶入負荷后的室內熱濕比應為=Qc +PV(hD -hR)r Mw WdD 5*10冷.式中為新風密度。如果風機盤管的空氣處理過程熱濕比 設計要求即=100%11FC - r =平均顯熱比2500FC1 -SHF根據室內參數,=7864,滿足(6-28)MwV(dD -dR)*10對某品牌盤管,在一定水溫水量進風參數,轉速條件下,他的;FC是已知的,可由樣本獲得。 但是即使已知宜和室內冷負荷、濕負荷,也

29、無法由式(6-28 )確定新風處理后狀態點,因 為含有兩個未知數hD和dD,必須補足條件。大多數地區,夏季需要對新風冷卻去濕處理, 用4排管以上表冷器,可把新風處理到 =90%-95%在該等線上hD與dD有一確定關系, 可用式(6-28)確定新風處理后狀態參數。對于夏季室外含濕量do : dR的干燥地區,可對新風進行干冷卻處理,即含dD = do也可由式(6-28)確定出新風處理后的狀參。例6-2,一標準客房室內全熱冷負荷為 1.4KW濕負荷為200g/h送入新風量為80m3/h,室內設計參數為25 T和 50%求新風處理后應有的狀態。解:當風機管樣本,在冷凍水熱水為 7C,額定流量和室內條件

30、下,FP3.5和FP5風機管的SHF (顯熱/全熱)=0.75,則風機管的處理過程的熱濕比為= 10000kj/kg在 h-d圖上查得hR =51kj/kg dR =10.1g/kg帶入式子(6-27) 得1.4+2.22*10,*1.17仇-51);r5235.56*102.22*10 *1.17(dD -10.1)*10用試算法取hD =51.2 ,: =95%,dD =12.9g/kg帶入上式得;r =10950 ;FC要求新風處理 后出焓值 hD : hR,方案二可行。例6-3中餐廳面積100卅,就餐人數50人,冷負荷16041cw(包括人員,食物燈光和建筑負荷),濕負荷2.5g/s

31、(人員,食物)新風量 20X 50= 1000 m2/h,室內設計干球 適度為27E,濕球20 C。解:某廠FP10風機 管在進水溫度7C,額定流量和室內設計的參數條件下,其顯顯比SHF=0.667,可求得;FC = 7500kj/kg,查得 hR = 58.2, dR = 12.2g/kg 用例子 6-2方法,求出新風處理到 hD = 26.5 kj/kg , d = 6.9 , = 95%時,12;FC乞;r ,由于室內濕負荷,新風必須有除濕能力 dD ::: dR冬季工況,新風一般可 加熱到室內溫度或者更高,根據濕負荷加濕寒冷地區,設電動保濕密閉閥,與風機連動。四. 空氣-水風機盤管得運

32、行調節1.調節對象:風機盤管和新風系統2.盤管調節:供冷量或供熱量根據房間溫度,方法見3-9.23.新風系統調節:更季-將新風冷卻并恒定在設計確定得新風溫度(tD ),當室外新風濕度to : tD .且室內有冷負荷時,新風可不經冷卻或加熱直接進入,但當to較低時,不能直接近入,有吹冷風感,舒適性空調,當送風高度在5m以下時,送風溫度不宜低于14-15 C,當在5m以上時,不宜低于10-11 ,當溫度低時,有冷負荷也需對新風加熱,冬季 -有熱 負荷,將新風加熱到室內溫度,或加濕,負擔區域有供冷同時有供熱,處理到制冷工況所 需狀況,需供熱區由盤管承擔。五. 空氣-水風機 管系統的優缺點第三章給出了

33、全水風機盤管優缺點,空氣-水與之相同,但解決了無組織新風供應問題, 與空氣系統比,風量小,設備小,占空間小。 6 - 10誘導器系統類型:空氣-水誘導器系統,全空氣誘導器系統。一:空氣水誘導器系統1.類型:空氣水系統2.負荷承擔:房間負荷由一次風(通常是新風,與誘導器盤管)共同承擔3.工作原理與結構形式:圖6-37給出集中典型結構,經過處理的一次風進入誘導器,經 過噴嘴高速噴出,產生負壓,室內空氣(二次風)通過盤管吸入,冷卻(或加熱)后與 一次風混合,送入室內,旁通風門用于提調節通過盤管風量。4.安裝:臥式在頂棚上,上出風立式窗臺上,一次風風管和水管通常在下屋頂棚內,下送 風立式靠內墻明裝,吊

34、頂式在吊頂上5.誘導比:誘導器是一個重要參數。用 N表示,定義為二次風流量VRA與一次風流量V PA之比,即 n二VRAVPA13噴嘴流速高的n=3.2-5.6,低的n=2-4。4, n值反應在同樣一次風量情況,冷卻(或加熱) 能力大小,n增加,冷量增加,同樣也反映噪聲和一次風壓力損失大小,當 噪聲變大, 一次風阻力變大,對一定型號規格誘導器,可配不同型號噴嘴,有幾種 n可供選擇。6.性能指標:一次風量,n, 一次風壓力損失,噪聲,制冷量,供熱量,水阻力等,可查產 品此說明書。7.空氣處理過程,與空氣-水風機盤管中新風與盤管并聯送風一樣。房間負荷由一次風與誘導器共同承擔,由兩者匹配問題。需確定

35、一次風量和處理狀態,分配一次風和誘導器 負荷,再選誘導器。一次風原則上用新風,風量按衛生要求確定,當負荷大時,加大一 次風量,如果加大量不大,仍用新風作一次風,否則用新風加部分回風做一次風。8.負荷分配:正常認為誘導器上只負擔顯熱負荷, 干工況運行。冷凍水溫度應在1416C。 而一次風含濕量dpA應小于室內空氣的含濕量dR,消除濕負荷,而這時也給室內帶來顯 熱制冷量,選用誘導器時應考慮這部分冷量,誘導器干工況運行優缺點與盤管一樣,當 然也可濕工況進行,制冷能力將增加,要選有積水盤者。9.運行調節:通常只對水系統調節,用二通電動閥根據查溫進行雙倍控制。一次風根據室 外氣溫進行季節新性調節。如一次

36、風是新風,全年調節與空氣-水盤管系統調節方案類 似。10.優缺點:與全空氣系統比較,與空氣水系統相似,與空氣水比較,優點有:(1)誘導器不需要消耗風電機功率(2)噴嘴速度小時噪聲低,(3)無運行部件,壽命長。缺 點有:(1)制冷能力低,相同制冷量體積比盤管大,(2)無風機,只能用效率低過濾網, 易積灰,(3) 一次風停運,無法工作,(4)高速噴嘴,一次阻力大,耗工大。二. 全空氣誘導器系統1.類屬:單風道變風量系統中一種形式。2.工作原理:圖6 38為示意圖,也是一個變風量末端機組,故也稱變風量誘導器。根據 室溫調節一次風的風量(PA,同時開大二次風(即回風 RA的風門,保證送風量的穩定。3.

37、空氣狀態變化:如圖6 39所示一次風在空調機組處理到 D,考慮風機及管道溫升到D, R為各房間平均狀態,R1R2為兩個典型房間的過程,R為峰值負荷房間狀態,此時一次風;i4量最大,送風狀態點Si即D,虛線S1R1為送風進入室內后變化過程,Ri為部分負荷房間 的散熱,二次風狀態點為R2 一,二次風混合有狀態點為S2虛線S2R2為送入室內后過程。4.風量控制:與單風道 VAV系統一樣,保持了常數 VAV系統的優點又避免風量小影響氣流 分布缺點。5.缺點:風門又漏風,總風量比 VAV稍大,壓力損失比VAV大,噪聲也大些。6ii 空氣水輻射板系統1 定義:輻射板系統加新風系統,解決單純輻射板無除濕能力

38、和新風供應問題。2負荷承擔:濕負荷由新風系統承擔,處理后露點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歐洲經驗表明,對人員密度不大的辦公建筑,輻射板的供水溫度不低于16C,而新風露點低于14C,應根據室內濕負荷確定新風處理后含濕量。3新風送風方式: i 混合式送風方式。送入新風充分與室內空氣混合,以稀釋污染物和使 室內溫度均勻。空氣 -水輻射板系統的新風量通常很小,難于達到上述兩個要求,2 置換送風,低溫新風靠地面緩慢送出,沿地面彌散,遇到熱源(人體,設備) ,向上流動, 人處于干凈新風中,應優先采用。4房間濕度的均勻性:與輻射板和新風之間負荷分配有關,試驗證明,冷卻頂板負荷占總 負荷的比例愈大,豎向濕度愈均勻,但墻

39、壁濕度低,導致冷氣流下降,在工作區產生強 烈混合,污染物濃度高,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綜合考慮,冷頂板宜占總負荷5060。5新風除濕:采用冷卻方法,新風具有潛熱冷量(除濕能力)還由顯熱冷量,對濕負荷大 的場所,為使新風有大的除濕能力,必然導致新風有較大顯熱冷量(溫度低) ,為抵消 多余冷量,需再熱處理,或采用基地除濕方法,即把除濕與冷卻分離,如利用吸收式除 濕(詳見 i2-4)。6濕度控制:調節輻射板冷量,正常控制冷凍水流量,采用恒溫控制器控制開/ 關型電動閥,另外,冷凍水應測量水文不低于室內露點的保護控制,關閉水路或調高水溫,新風 系統只作季節性調節。7.優缺點:室內環境舒適度高;可用自然冷源(

40、冷卻水,地下水)冷凍水獨立人工 制冷(溫度高)。 COP 值高,比常規高 25%。節能,缺點:除濕能力和供冷能力弱,可用 于單位面積冷負荷和濕負荷均較小場所。612 空調系統的自動控制一概述 空調系統在運行中都需調節,工作原理不同,調節方案不同 1,調節方法: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方式:集中,局部 2,手動控制優缺點:投資少,但運行人員多,勞動深度大,調節質量依賴于管理人員 15專業水平,經驗和責任心,質量不高。3,自控優缺點;(1)保證按照最佳預定方按進行,能耗和運行費低。(2)保證室內達到要求的條件(3)系統運營安全,可靠。如冬季運行盤管凍結;(4)管理人員少,勞動深度底 缺點:投資高4,兩

41、種方法適用:人工控制只適用小型,簡單,要求不高,系統精度要求高,恒溫恒濕工 藝性通常采用自控,大中型舒適性自控也得到廣泛應用, 。建筑現代化,正常有中央監控系 統對整個建筑進行監控,管理,包括暖通空調,照明,動力,給排水, 消除保安等,本節主要介紹調節自控方按。附節介紹暖通方面。 二自動控制系統的基礎組成 組成:傳感器,控制器,執行調節機構,之間關系如圖 6-40 所示1.調節對象與被調參數調節對象:指室內熱濕環境,空氣品質,潔凈度,冷熱源制冷量和傳熱量被調節參數:表正調節對象特征的可以被測量的量或物理特征暖通空調中被調參數種類:房間溫濕度,冷水機組冷凍水供水溫度,汽/水或水 / 水加熱器熱水

42、供水溫度, CO2 濃度。水箱水位,風量,水量。熱量,導致調節對象的被調節參數發生變化的干擾因素如房間內人員,燈光增減,室外 氣象參數變化,分內擾與外擾2傳感器 又稱敏感元件,變送器作用:測量被調節參數的大小并輸出信號。輸出信號可以是被調節參數的模擬量。如電 壓,電流,壓力等。按控制參數分類:溫度,溫度傳感器,壓力和壓差,流速,焓值,溫濕量傳送器。 CO2 /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傳感器等。按照安裝位置分類:室內型,室外型,風管型,水管型等3.控制器調節器作用: 接受傳感器信號與給定只進行比較, 按設定的控制模式對執行調節機構發生調節 信號控制模式: 任一時刻被調參數的實測值與給定值之差為偏

43、差, 控制器對偏差按照一定的 模式進行計算給出調節量(輸出信號) ,這種計算模式即為控制模式。16常用感控制模式:開關控制(雙位控制),比例控制(P)調節量正比與偏差對時間的 積分,微分控制(D)調節量正比于偏差對時間的導數。后良種不單獨使用,常見組 合有比例積分(PI)。比例積分微分控制(PID)現代控制器:應用與微處理技術,稱為數字式控制器或微處理控制器。可按數字模型和 推理進行控制,可控制多個被調節參數,可實現連鎖,延遲,邏輯推理,運營模式或功 能切換,焓值和含濕量計算等多種功能。4.執行調節機構 作用:接受來自控制器的調節信號,對被調節介質進行調節 組成;由執行機構和調節機構組成,執行

44、機構將控制器的調節信號轉換成角位移或線位 移,再驅動調節機構(調節閥)實施對被調節介質的調節。 種類:電動和氣動,氣動需要氣源,應用上受限制,暖同空調常用電動三. 自動控制系統實例1.散熱器恒溫控制法 組成:溫度傳感起,控制器,調節閥組成一體的自動式比例調節裝置。自動式指閥門動 作不需外力(電或壓縮空氣) 安裝:散熱器入口,根據室溫調節熱水流量。 精度;溫度最底,最高差在 2C以內2.風機盤管(冷 /熱共用)的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圖 6-41 第三速開關的恒溫控制器裝有溫度傳感器, 測量溫度并與給定值比較, 控制開/關電動閥門開或關實現對溫度調節用戶手動選擇風機轉速(高、中、低) ,供冷時。溫

45、度高于給定值,閥開,反之關閉,供熱時,溫度低于給定值,通電閥開,反之,關斷。還有直接自控風機轉速-三速或無級工作原理圖6-42設有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控制送出新風的溫度和濕度,溫控器(TC)根據安裝在送風管上的溫度傳感器(T)的信號,控制電動調節閥v1 (供熱)和 v2 (供冷)的動作,保證送風給定值,溫度控制器(HC)根據濕度傳感器(H )的信號, 控制蒸汽管上電動調節閥V3的動作17為防止冬季凍壞設備盤管,在熱盤管空氣出口側裝低溫斷路開關 (TS)當風溫低于額定值 (一般在2-7C)時,切斷風機電路,并使新風入口電動調節風門(b)關閉和發生警報 設備 調節閥門聯鎖: 風機V1 V2和D通

46、過連鎖開關連鎖,風機運轉他們打開,風機停止,他們關閉。過濾器報警:壓差控制器中感應過濾器前后壓差,超過給定值報警,提醒更換或情況。 上述控制方案各控制器單設,也可采用數字式控制器( DC)集中控制。4單風管定風量空調系統的控制系統 工作原理:圖6-43該系統是舒適性空調的控制系統,采用直接數字控制,數字式控制器(DC)有多個模擬量和數字量輸入輸出,內置計算模塊,邏輯模塊,各種模式的控制模塊; 帶有顯示裝置,可與建筑中的中央監控系統連接。進行遠程監控,新風,回風,送風都有 溫濕度傳感器,可獲得溫濕度信息,通過運算獲得了他們的焓值,及含濕信息,從而控制。 CO2/VOC傳感器可測室內CO2或VOC

47、的濃度,控制新風量,即保證室內空氣品質,又防 止當室內人員減少時過多引入新風。 串聯調節: 冷卻盤管(或加熱)有一定熱惰性 且系統有較長風管 若直接根據溫室對盤管的電動調節閥進行調節(稱為單回路調節)滯后較大,時間常數大,導致超調量較大,室溫波動大,為此可采用串聯調節,串級調節有主,副兩個調節環路。主環根據室溫變化 來調節送風溫度,(副環的被調參數的給定值),副環是根據實測溫度與給定值的偏差來控 制盤管的電動調節閥,濕度也可如此。 預制運行模式:DC可事先設置運行模式,如預置夜間值班采暖,預冷或預熱,自然冷 量應用模式。自然冷量應用模式-針對室外溫度日較差大的地方,在夜間進行全新風運行, 利用低溫空氣對房間預冷卻,蓄存冷量。5.變風量系統的風量控制系統VAV風量控制工作原理:圖6-44數字控制器既用于風量控制,又用于溫,濕度及其他 工況轉換的控制。DC根據送風管的靜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