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人糕教學設計(共10頁)_第1頁
6、千人糕教學設計(共10頁)_第2頁
6、千人糕教學設計(共10頁)_第3頁
6、千人糕教學設計(共10頁)_第4頁
6、千人糕教學設計(共1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印江自治縣實驗小學2018年春季學期集體備課教學設計(終級)學科:單元計劃:單元目標:課題:6、千人糕主備教師:田偉鴻教材分析:千人糕通過媽媽的話,告訴我們:稱重陽糕為“千人糕”的道理,從而使我們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本篇課文計劃2個課時完成。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

2、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教學重點: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揭示的道理。教學和學法:教法:引導法、點撥法學法:自讀自悟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及時間分配:第一課時:投影畫面,揭示課題(4分鐘)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5分鐘)識記生字,指導書寫(15分鐘)課堂回顧,教師小結(jié)(6分鐘)第二課時:復習生字,質(zhì)疑導入(4分鐘)自讀自悟,合作探究(15分鐘)小結(jié)全文(15分鐘)布置作業(yè)(6分鐘)教學過程(設問或活動):第一課時一、投影畫面,揭示課題。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美食千人糕。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 質(zhì)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 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復;標出自然段序號。 2.我會讀生字。(多媒體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nn wi mi j n zh tin ci lo 能 味 買 具 甘 汁 甜 菜 勞 (1)讀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讀。同桌讀有困難的地方幫助他糾正,讀得好的地方表揚他并向他學習。師生共同訂正: “甜”三拼音節(jié),“菜”是平舌音,“汁”是翹舌音,“甘”是前鼻音,“能”為后鼻音。 代表讀,開火車讀,齊讀。出

4、示:o t m zh o sun xio shu d qu yn 糕 特 嘛 蔗 熬 算 銷 售 的 確 應 (2)指名讀第二行生字,糾正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翹舌音。 “應”:整體認讀音節(jié),后鼻音。 (3)檢查評價。誰能大膽、響亮地讀給大家聽?指生讀。 大家覺得他讀得怎樣?評價后再讀。 3.再讀課文,初知內(nèi)容。(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義內(nèi)容,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2)自由讀文,小組交流。(3)匯報交流,師。 課文寫了聽爸爸講千人糕的復雜制作過程。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1.出示生字:能 味 買 具 甘 汁 甜 菜 勞 讀一讀生字,并擴詞。 2.

5、這些生字,你們是怎么記住的?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字: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艸+菜”是“菜”。減一減:“實”減掉寶蓋頭上的的兩個點,就是“買”。“熊”減掉“灬” 就是“能”。“真”減掉“十”就是“具”。換一換:“葉”去掉“口”,換成“氵”,就是“汁”。猜謎語:“草橋飛云動”,是“勞”;“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組合學習生字,觀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他們寫正確、美觀?4. 讓學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說,師適當補充。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課件:能 味 買 具 甘 汁 甜 菜 勞 。“能”;右邊的兩個“匕”,是先寫撇,再寫豎彎鉤。

6、“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橫。“勞”注意不要漏掉中間的“冖”。 另外,“汁”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菜”上下結(jié)構(gòu),上窄下寬。“甘”是獨體字,橫基本壓住橫中線上。5.當小老師教,說說生字的筆順,教師范寫。 6.學生書寫生字。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7.交流反饋,展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說說好在哪里。 8.游戲鞏固識字。 “找朋友”。出示形旁和聲旁,根據(jù)形旁和聲旁組成生字。(1) “我指你認”。一個學生指生字,一個學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詞或句子。四、課堂回顧,教師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千人糕的復雜制作過程,還認識了許多生字朋友,收獲可真不小。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學習課文講了什么。第二課時一、復習生字,質(zhì)

7、疑導入。 1檢查認讀生字詞。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復雜的,到底有多復雜呢?下面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自讀自悟,合作探究。1. 精讀課文第1-5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2)比較句子,指導朗讀。A 出示: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B 討論:這句話是什么句式?誰能把這句話換個說法?(這句話是反問句。它可以改說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別。)C 指導讀句子。讀出反問的語氣。D 指名試讀,齊讀。2.精讀第6-9自然段。(1)指名讀6-9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自由讀6-9自然段。回答下列提問:A 種大米需要哪些東西?(板書: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

8、B 糖是怎么來的?(從甘蔗、甜菜中熬出來。)C 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D 米糕做好后,怎么賣出去?(包裝、送貨、銷售)E 指導朗讀.提醒學生要用談心的語氣讀,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話要讀出感嘆的語調(diào),“還”要重讀。齊讀第6-9自然段。3. 精讀第10、11自然段。(1)默讀第10自然段。(2)出示句子: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A 比較詞語:平常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強調(diào)了米糕的平常)B 指名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一塊普通的糕,都要經(jīng)過成許多的勞動,那么,一個不平凡的東西不更是如此嗎?看來,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都要許多人共同勞動

9、,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C 練習說話。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樣東西為例,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說說這東西也是成許多人共同勞動出來的。(一張普普通通的白紙,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 三、小結(jié)全文。 1.齊讀課文。2. 指名說說學習過這篇課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四、布置作業(yè):(如下“作業(yè)設計”)板書設計練習設計:第一課時: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平平常常( )的確( )2米糕是用什么做成的?它們是怎么來的? _3選擇:這糕叫“千人糕”是因為()A這糕是一千個人做的。B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

10、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C這糕夠一千個人吃。第二課時:一、千人糕的樣子1查字典,填空。“糕”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部,再查()畫。“糕”在字典里的解釋有:用米粉、面粉或豆粉等蒸烤而成的塊狀食品;姓。“千人糕”的“糕”應選解釋( )。2爸爸說,千人糕是( ),孩子想,( ),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 )。(選擇,填字母)A這糕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B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C它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3當聽到“千人糕”這個詞時,你會想:_ _像這樣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有興趣,用文中的詞來說,就叫“_”。4“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這句話中,“_”表示肯定,“_”表示猜想。二、千人

11、糕的做法1“孩子說: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還加了糖。”從這個句子中可以看出,千人糕制成的材料有_和_。其中,大米要磨成_。2大米和糖分別是怎樣被做出來的?請連一連。大米 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糖 用稻子加工出來3下列句子中,()不能反映千人糕是經(jīng)過很多人勞動才制作出來的。A農(nóng)民種稻子需要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B就算米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售。C爸爸端來一塊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時吃的糕沒有什么兩樣。板書設計:6、千人糕米粉 米 稻子 農(nóng)民糖 甘蔗 甜菜 農(nóng)民熬糖 鍋 煤 工人米糕 包裝 送貨 銷售 商人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協(xié)作,才能使社會更美好! 作業(yè)設計:1.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可以

12、跟爸爸一起自己動手做一做米糕。反饋小結(jié):千人糕是一篇文淺情深,易于理解的課文而作為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在對學生文化的認識,知識的積累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從這三方面加以理解。1、文化認識,共同努力互相協(xié)作。全文的中心是贊美合作精神,要讓學習懂得任何一樣東西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結(jié)果,怎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熱情,我首先從導入上設懸,讓學生帶著思考步入對課文的認識,基于這一點,學生能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從而從客觀上實現(xiàn)時文章的突破,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我注重口語訓練,表達情感,因為口語表達訓練是語文能力的外?在讀中加以認識,在認識中

13、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2、知識積累。所謂知識積累,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同舊有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鏈接,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產(chǎn)生興趣,加深理解。比如我在教學時,注重啟發(fā)學生頭腦中舊有的知識,在學習課文時,注重同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從真正意義上體現(xiàn)了新課標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讓語文學習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3、情感熏陶。本節(jié)課我認為最好的設計就是在于對學生情感的熏陶,讓學生通過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豐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拓展,不僅僅體現(xiàn)為知識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實現(xiàn)情感的接受,我發(fā)現(xiàn)當我打開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學生眼中充滿著新奇,這不是我們教學收到的最佳效果,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用心的老師才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情感上得到滿足的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