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f you want to rise, there are two things, that is, you must be an eagle or a reptil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頁眉可刪)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錦集10篇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1一、說教學總體設計理念本節課著重體現化學學習內容的現實性,同學們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應用意識。二、說教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燃燒和滅火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第七單元第一節的內容。在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燃燒的現象;在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燃燒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的化學變化。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燃
2、燒”的意義進行深入了解并且應用于實際之中。對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是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座橋梁。2、教學目標分析a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3)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b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于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3)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重點、難點、疑點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對著火點的理
3、解疑點:著火點是否可以降低三、說教法1引導探究法: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中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應當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還應當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動來實現教育目標。引導探究法能很好的體現標準中的思想,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得,而且還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其模式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系生活。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將探究的方案,討論的情景提前準備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動手、思考、討論。四、說學情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師生條件不同而異。我校是湖南省高級示范性中學,學生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實
4、驗的動手能力強,討論的思維活躍。同學們非常適應和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新知識。我校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濃厚興趣,我將教材的內容略為拓展,增加了火災自救常識。使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相互滲透。真正做到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上完這節課后,我們學校還組織過學生進行火災逃生的演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一門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識。這次活動還在我省電視臺新聞中報道,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好評。五、說學法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出滅火的原理,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3自主學習法:對于較簡單的內容,同學們通
5、過閱讀教材、聯系生活自主學習。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六、說教學程序設計過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師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新課1提出問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燃燒,燃盡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燃燒,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燃燒。請同學們談談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燒的現象。2演示小魔術“燒不壞的手帕”生 回答提出的問題師 演示小魔術,設問“為什么手帕燒不壞”。導入對燃燒條件的探究。從生活中發現化學,體會到化學無處不在;從小魔術引入課題,體會到化學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課堂,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燃燒條件的探究1探究實驗步驟一:如下圖步驟二:將薄銅片上的紅磷與小石頭分別放在酒精
6、燈上加熱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三者必須同時滿足。3引導得出著火點的定義生 1全班分為六個小組,按照投影的步驟完成“燃燒的條件”實驗。2根據實驗現象一起討論燃燒的條件。師 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指導同學們安全、正確的完成實驗。引導同學們得出正確的結論。提示步驟1能得說明什么。步驟2又能得說明什么。兩者相結合得出正確的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生 八分鐘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的結果,大家一起評出最佳的結果。師 鼓勵同學們的積極的動手和思考問題。提出探究時出現的小問題。避免再犯。生 根據燃燒的條件,思考小魔術中的手帕為什
7、么燒不壞。師 小魔術大解密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在嘗試中感悟,從而激發了同學們對探究的熱情。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探究內容在教材的演示實驗中略有改進。增加了對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學們得出燃燒的條件。根據所學的內容,解釋魔術的奧秘,同學們初嘗掌握新知識的喜悅。燃燒的條件的應用1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燃燒”。裝置如下圖:2有關煤爐的討論(1)如果不繼續往爐子里添柴火,爐火還能繼續燃燒么?為什么?(2)如果把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么?為什么?(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柴夾出來,柴還能繼
8、續燃燒么?為什么?3利用燃燒的條件,思考怎樣燃燒會更旺呢?可舉出具體的實例。師 了解了燃燒的條件后,思考怎樣能使剛才實驗中水里的白磷燃燒呢?生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師 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下燃燒”。生 根據燃燒的條件討論后回答第2題和第三題。1改進演示實驗優點:向水中通入氧氣,硬紙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處游動,不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可以用一個螺帽代替硬紙片,白磷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并且能清楚的觀察到燃燒的現象。2從化學走向生活。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燃燒條件的理解。3在新知識的運用中形成發展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同學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1實驗探究用盡可能多
9、的方法將燃著的蠟燭熄滅。并思考為什么該方法有效。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三者任滿足其一。師 燃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當將演變成無情的火災。同學們例舉生活中的燃燒時,有人就提到了火災。多媒體展示 衡陽113特大火災。有20名消防隊員壯烈犧牲,11名消防隊員光榮負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消防官兵撲救火災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師 我們應掌握有效的滅火方式,將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滅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生1分為六個探究小組進行實驗探究。2完成教師所給的表格師 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發現他們的問題,給予適當
10、的提示,讓整個探究過程順利進行。生 8分鐘后,派一個代表交流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和完善。師 鼓勵各組的實驗方法。歸納總結出正確的滅火原理。以衡陽特大火災過渡到燃燒有利還有弊。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待事物。給定實驗目的,請同學們自主設計實驗。開放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分組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培養了大家的默契,為以后的探究學習打下基礎。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應用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應該怎樣滅火,其原理是什么?(1)炒菜的鍋起火了;(2)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3)由于電線老化,短路起火;(4)鄰
11、居吸煙,不慎引燃被子發生火災;(5)森林在打雷閃電時起火。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著火點的方法將其熄滅是否可行。為什么?(本課疑點)3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滅火范圍(見教材127頁)。分組做“人人都當消防員”的實驗。生 根據滅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題、第二題。師 “著火點是否可以降低”是本節課的疑點。可將著火點比喻成鐵、銅等物質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質固有的物理性質,不能隨便降低。生1自學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2分組做簡易滅火器滅火的實驗(如圖),人人都當消防員。1將理論用于實際,鞏固滅火的原理。情感上認識火災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滅火方法能防止發生火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
12、社會的責任感。2以提問的形式提出本節課的疑點。形象的比喻使同學們更容易接受著火點不能降低。3根據教材步驟,自主完成滅火實驗。學生感到學有所用的喜悅。掌握易燃易爆安全知識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2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師 火災無情,滅火不如防火。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積極主動的自學“易燃易爆安全知識”。2認識圖7-12的圖標表含義3聯系生活,思考應當在哪些地方張貼這些圖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更關心生活,關注消防安全。火災自救常識看影片學習“遇到火災如何自救”生 認真看影片。遇到火災,學會自救。學會一門自救常識,激發同學們對化學學習的熱情。總結總結本課的重點1燃燒的
13、條件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生 一起回顧兩個重點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總結本課的重點。同學對本課的重點由短時記憶過渡到有效的長時記憶。作業電影院、學校、幼兒園、網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較大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損失慘重,請任選一地,根據其特點,設計預防火災的方案或考察該場所的預防火災的方案。(包括萬一發生火災時需要采取的滅火和自救措施)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2一、說教材1. 教材分析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構知識的擴展。對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業生產等的緊密關系,在學生了解了水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和防止水
14、源污染的重要意義之后,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節中去,而把本節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本節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通過本節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通過實驗現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作出鋪墊。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b、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了解水的化學式;c、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系,并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
15、能力;b、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探究能力。德育目標: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b、通過觀看有關水資源和水的污染的錄像,增強環保意識。3.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分析。二、說教學實施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1. 以問題導入新課,簡潔明了 在講授新課前,通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系實際的問題,然后進入新課。2. 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杯水,培養學生從觀察
16、中發現問題,學生結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3. 分析實驗現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后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于學生主動根據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物氧氣和氫氣,然后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屬于化合物,重點知識得以解決。(展示課件)分析了水的組成后,接著展示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從討論中發現
17、,問題得到解決,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也得以突破。4. 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5. 觀看錄相:有關水資源及其污染三、介紹教法和學法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博采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織,并體現以下特點:1.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屏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象都展現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2. 充
18、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于哪類物質?水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結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生樂學情緒,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征的求知欲望。3. 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
19、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水資源和水污染”的錄像,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4. 優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通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和最佳狀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總之,我在設計本課教學程序時,力求符合探究學習的三個特征:(1)學習者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2)學習者通過觀察、假設、實驗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解釋;(3)學習者通
20、過表達和交流,檢驗或修正自己的解釋。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3【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從教材體系上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這個課題是繼上一單元里所學的元素符號,化學式等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并與元素符號、化學式構成了九年級化學三個重要的化學用語。它在本單元中是聯系質量守恒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中介”,是進行化學計算的基礎,也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和保證,更是解決化學問題的有力武器。2、教學目標分析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識與技能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步驟,初步學會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觀
21、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工具的習慣和能力;通過游戲與練習,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鞏固和掌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以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教學重難點及關鍵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本節的教學重點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教學關鍵是創設恰當的情景,組織好活動與探究,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法分析】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結合教材,考慮到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可能會出
22、現的錯誤(如化學式寫錯、沒配平、未標條件、箭頭使用不當或遺漏等)。本節課主要采用以學生的活動探究為主線,結合使用談話法,歸納分析法、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學流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新知識,并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效率。【學法指導】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我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析,培養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
23、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程序】第一步:想一想(溫故導新)(多媒體顯示)1、煤餅燃燒后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么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2、p2+02 點燃 p202 這個式子能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怎樣才能使它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呢?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多媒體顯
24、示)1、廣告:“水變汽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同學們,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請談一談你的想法?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思考,得出一個化學反應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而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絕對不能憑空想象。(多媒體顯示)2、教材p93圖片猜一猜:第一幅圖片揭示的一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嗎?第二幅圖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么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第二幅圖片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設計意圖:從圖片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h2和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讓學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又很輕松地接觸到本節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下一步
25、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究)1、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目嗎?現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說,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p+02p02請同學們指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哪些?(學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對,沒有反應條件,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2、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出化學方程有哪些步驟?(先讓學生們熱烈討論,找錯誤,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步驟。) 4p+502 點燃 2p205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02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四個氧原子,兩數的最小公倍數10,所以在
26、氧氣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適時點撥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3、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4、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能,在氧氣下的化學式后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淀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在氫氧化銅的化學式后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5、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不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
27、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多媒體顯示)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么?fe+02點燃 fe02 fe+02 點燃 fe3042、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鋁在氧氣中燃燒(2)鐵在氧氣中燃燒(3)水通電分解(4)一氧化碳(c0)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重點。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什么?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什么?(多媒
28、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口訣1、寫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2、配 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3、注 短線改引號,條件要著明。氣體和沉淀,箭頭要分明。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第六步:做一做(課節鞏固)1、游戲。將學生分成六組,每組領取一塊小黑板和一個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種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數字、符號等。每個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個完整的化學方程式。14組盒子里有干擾卡片,56組提供反應的文字表達式。14組分別拼出了硫、鋁、鐵、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56組拼出鋅與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
29、化學方程式。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紙筆練習,讓學生鍛煉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將理論學習知識搭上趣味,愉悅、競爭的載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2、教材p99:1題、3題、4題。3、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1)汽車尾氣中含有c0、n0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雙氧水(h202),它們混合時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
30、。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布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4一、說教材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四單元課題三水的組成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繼空氣之后,學生學習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物質之一,對于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看待物質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從宏觀到微觀的跨越奠定基礎,單質化合物的學習不僅豐富了物質分類的內容,也是將物質進一步分類的依托。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二、說學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掌握他們的情況有利于課堂的教學。九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大腦機能顯著發展并趨于
31、成熟,首先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系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其次是知識基礎: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的對水的物理性質有所了解。最后是能力水平: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與人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好本節課的知識和能力。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認識水的組成;知道單質、化合物的區別以及氧化物的含義。2。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和思維的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3。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增強科學探究的欲望,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四
32、、說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難點】準確區分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確定這樣的重難點,是我在對教材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并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五、說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尤為重要。在教法方面,我將采用啟發誘導的方式,通過創設情境、演示實驗與提問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新知,鞏固新知。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探究學習法、多種感官協同法、小組討論法。六、說教學過程接下來我來重點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
33、。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環節一:導入新課在這一環節中,我采用創設情境法:上課伊始,首先我將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空氣一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是人體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物質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歷史上人們一直認為水是一種單一的物質,他們認為水不可以繼續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這樣設計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化學、發現化學,培養學科興趣。環節二:新課講授導入之后就是新課講授環節,這一環節我將重點講解電解水實驗與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關于電解水實驗,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知識內容,在講解時,我會首先演示電解水的實驗,讓學生注意觀察,電
34、極上發生什么現象?兩支玻璃管內的液面有什么變化?接著讓學生通過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引導學生猜想電解水后會生成什么物質,然后讓學生根據小組的猜想結果進行驗證實驗。實驗完成后,分別用火星的木條和點燃的火柴靠近兩極氣體進行檢驗。通過水的電解實驗鞏固氧氣的檢驗,練習氫氣的驗純,分析實驗現象,并在此基礎上推斷水的組成。即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最后讓學生書寫電解文字表達式鞏固新知識,完成電解水實驗的學習。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元素、氧氣等知識,從它們組成上的區別歸納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在講解時,教師可展示水分子分解示意
35、圖,并提問學生“水電解生成氧氣和氫氣兩種氣體,能不能說明水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混合物”,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水、氫氣、氧氣雖然都是純凈物,但它們的組成卻各不相同。接著讓學生思考它們的區別,從而引出單質、化合物的概念。接著引導學生觀察co2、p2o5、fe3o4、mno2、co、so2等物質的組成有什么特點引出氧化物的概念。經過以上過程便完成了電解水實驗以及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學習。之所以采用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教學,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灌輸,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環節三:鞏
36、固提升新課講授后就是鞏固提升環節,我會讓學總結物質的簡單分類及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概念中的注意點。即單質和化合物都必須是純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在鞏固新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所學的知識內容。環節四:小結作業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由學生總結課堂內容。最后布置作業:課后收集歷史上科學家們對水的組成的研究都經歷了哪些過程,下節課來談談從這些探究歷程中自己有什么啟發。七、說板書設計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5一、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酸和堿的反應,第一部分內容:中和反應。是在學生學習常見的酸和堿的一些性子后,又把酸和堿
37、的反響單獨列為一節,這就闡明白:一是評釋中和反響的重要性,二是由酸堿中和反響的產品引出鹽,切合由淺到深的了解紀律。課本通過學生的運動與探究引入中和反響,爾后又通過交換與討論的方法了解中和反響在一樣尋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親昵了化學講義知識與天然生活的接洽,同時又富厚了學生的將來生活。2、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1)知識與技能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2)過程與方法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加工處理會用觀察的方法辨析事物(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理論聯系實際
38、,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3、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是:酸堿之間的中和反應難點是: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二、說學情:我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對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學習過程中,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才華的機會,因此,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知識。三、說教法:一位教育家說過:“科學知識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為此,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學生的年
39、齡特征及本校的學生情況,我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其模式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系生活。同時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這樣,不但使學生始終處干主動的學習狀態中,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四、說學法: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依據本課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從以下方法進行學習:1、實驗探究法。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3、自主學習法。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
40、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五、說教學過程: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同學們想看魔術嗎(激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教師播放課件:向盛有無色溶液的燒杯中,滴入幾滴無色的溶液,燒杯溶液變紅。再向變紅溶液燒杯中滴入無色溶液,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燒杯溶液剛好變成無色時停止。驚奇的顏色變化,會引起學生發出疑問;有了這“奇”“疑”的問題情境,我就自然地提出了:你們想知道這個奧妙嗎?要想揭開這個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三節酸和堿反應中和反應。2、引導實驗,自主探究前面同學們已學過酸、堿各自具有一些化學性質,那酸與堿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嗎?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用事實說話,請同學們進行活動與探究(p193)。接著引
41、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3、歸納總結氫氧化鈉是堿,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顯示紅色,隨著鹽酸的加入紅色逐漸消失變成無色,所以此時的溶液不是堿性溶液,說明有新的物質生成,進一步說明了酸和堿發生了化學反應。(借助flash動畫展示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過程),其他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課件展示酸與堿的反應方程式,請同學們總結反應的特點,反應都生成了水和另外一種化合物(鹽),這類化學反應叫中和反應。4、聯系生活:理解了中和反應的概念,下面我們看幾則資料。課件展示:(讓學生真正理解在人類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中處處離不
42、開化學)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例如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造成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用于醫藥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教師引導:這些資料說明了什么?(中和反應用途很廣)5、交流與討論(p
43、194)6、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和反響,簡樸認識了中和反響的原理,會寫一些中和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并認識了中和反響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7、課外作業:查資料,生活、生產中哪方面用了中和反響。8、板書計劃第三節酸和堿的反應一、中和反應1、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堿鹽和水的反應2、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6一、教材分析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屬于高一課本第三章第五節,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第二課時講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學好這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初中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
44、,又為第三冊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高考中重現率達標100%。本課時的教學目的:知識方面:1、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含義。2、學會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能力方面:1、培養學生利用實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3、培養學生使用對比,歸納,總結的研究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出事物變化規律。認識到事物變化過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之所以這樣確定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學法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5、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二、教法方面本課依教材特點,采用螺旋式發展,循序漸進,探究式、問題討論式教學。具體解決重、難點的方法如下:1、“由舊引新,以舊帶新”的方法:學生新知識的獲得,必須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如果學生對新知識課缺乏必要的知識基礎,就難以理解新知識。由于上節課已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生條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培養目標。我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采用探究式教學,由實驗復習舊知識,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應的實質,使學生深刻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定義。并通過關鍵詞的點拔,鞏固了定義的外延和內涵。2、正確理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改”是
46、教學中的難點。可采用問題討論式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書中給離子方程式下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合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從而得出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3.課堂上要有計劃地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強酸、強堿、可溶性的鹽要寫離子形式,再由學生設計實驗,分析實驗來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論轉化為生動,形象的一堂以實驗為主的新課。既強化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實現教學目標。三、學法方面(1)在
47、本節教學中我著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舊知識為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基礎知識應該扎扎實實鞏固。在學習過程培養了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2)這節課我盡可能用實驗來引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3)通過授課過程中一系列發散性的設問,使學生明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好理論重在要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將知識真正靈活地融入腦海之中。四、教學程序1.談談實驗的導入:由于上節課已經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生條件。這部分知識對于高
48、一學生來講并不難,若從定義上復習會使學生感到乏味。但對于溶液中反應本質的深入,他們還非常薄弱。故做以下兩組實驗:a.鹽酸,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b.鹽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提問:(1)為什么會產生同一種沉淀,或產生同一種氣體?(2)是離子反應?(3)是什么離子參加反應?結論:agcl=agclco322h=h2oco2教師指出上述兩條就是離子方程式。引出離子方程式的定義,指出定義中的關鍵字“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并且引導學生得出離子方程式不僅表示某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這樣導入課使學生對定義有本質理解。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景之中,產生了學習的
49、動力。2.談談離子方程式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改”是教學中的難點。書中給離子方程式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而書寫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離子反應中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實際參加反應的微粒是什么?事實上無論是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只要是酸堿鹽電解質,溶于水的部分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它們之間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例:caco3和鹽酸溶液反應,caco3(s)=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隨著反應
50、的進行不斷促使碳酸鈣的溶解,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使反應趨于完成。但這樣書寫跟課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在教學中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是這節課教學上的一個升華點,也是書寫離子方程式的關鍵。故在教學中可這樣引導:(1)碳酸鈣在鹽酸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參加微粒是離子。(2)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碳酸鈣在溶液中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故用化學式。這樣同學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不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2)石灰乳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根據微溶物主要
51、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離子狀態,在濁液狀態或固態時就寫化學式。這時為了使學生所掌握知識具體化,師生可共同討論歸納出: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氧化物,單質,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視,可提問學生應查什么?可用幻燈片:判斷正誤(1)fe2cl2=fe32cl(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這兩條方程式學生還沒學過,但能用現有知識去判斷,高而可攀,使學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獲得學習的樂趣。查:(1)質量守衡(2)電荷守衡(3)電子得失守衡(是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具體問題上找出答案,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52、。3.談談練習選用:由于學生剛剛掌握了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為了鞏固知識并能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安排這樣一組問題:(1)ba(oh)2溶液能否導電?(2)能否用實驗來證明?學生一方面進行知識回顧,另一方面進行思維發散。讓學生提出幾個方案,分析,比較。然而展示實驗裝置并演示小燈炮發亮。(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質能使電燈熄滅?這一問題不僅鞏固離子反應知識,而且使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得到訓練。師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幾個方案,如用鹽酸,硫酸,硫酸鈉。(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課本p74練習6實驗裝置并演示,請學生觀察現象并分別寫出離子方程式。提出鹽酸,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離子方
53、程式能否都用“hoh=h2o”來表示?(5)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應(b)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c)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利用這一系列擴散性問題,讓學生產生多種獨創性的想法,改變習慣性單純吸收,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在學習中獲得樂趣。4.談談總結:對于離子方程式定義的總結,可與電離方程式定義,化學方程式定義進行對比,使定義進一步深化。對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著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書寫過程中的注意點。說明并不是所有電解質之間都能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狀態的反應就不能表示。如濃硫酸和固體氯化鈉反應,濃硫酸和銅反應,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反應。體現事物發展規律中
54、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5.談談應用:離子反應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離分析,水的凈化,電鍍,醫藥,染料,“三廢”處理和生命活動中都有存在。中學階段主要應用在離子的分離和檢驗。如: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和氯離子的檢驗。五、板書設計(用幻燈片)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一、離子方程式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2意義:不僅表示某一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附:鞏固練習1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a碳酸鈣跟醋酸反應caco32h=ca2co2h2ob鐵跟稀鹽酸反應fe2h=fe3h2c碘化鉀溶液跟適量溴水反應ibr2=2brid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cu2fe=fe2cu2采用四種不同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零部件購銷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非金屬礦物制品:耐火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沼氣專用發電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醫療機構設備購貨合同模板
- 2025房產評估委托合同
- 2025年新型全液壓鉆機項目合作計劃書
- 七年級地理結業考試高考銜接型選擇題(100 題)
- 2025年智能電能表及配件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兒童心理咨詢師考試試題及答案展示
- 2025年高壓自動重合器合作協議書
- 黑臭水系治理工程監理大綱
- 溫度顯示與報警課程設計
-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評估與出讓管理
- 延髓梗死護理查房課件
- 2023年標準化工程師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402題)
- 8.1陶瓷器及宋代五大名窯(全國導游基礎知識-第五版-)
-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托管專項施工方案
- 汽車產品可靠性工程框架
- 風電項目開發流程教學課件
-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一病一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