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_第1頁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_第2頁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_第3頁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_第4頁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湖北大學圖書館信息咨詢部 陳穎 LOGO 基本內容 一、信息素養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二、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三、信息素養的評價標準 LOGO 一、信息素養發現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人類創造了全新 的數字化生存環境。在這樣的文化視野中,信息素養正在成 為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生存條件之一,成為每個社會成員能 否進入信息時代的通行證。 但是,信息素養具體包括哪些內容?怎樣才算具備一定 的信息素養? LOGO (1)信息素養是一種基本能力. 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2001年第4季度報告提出21世紀的 能力素質,包括基本學習技能(讀、寫、算)、信息

2、素養、創 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精神、實踐能力。信息素養是 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它是一種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 (2)信息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 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 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 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 (3)信息素養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LOGO 信息素養概念的發展: 信息素養的起源應該是早期的圖書館檢索,這時期的 信息需求相對簡單,檢索是由人們手工完成的。主要 是強調圖書館手工文獻檢索技能。(“圖書館素 養”) LOGO 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的發展和 信息需求的日益膨脹,信息檢索需要借助計算

3、機輔助 來完成.開始強調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檢索的技能。 (“計算機素養”) 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i率先提 出了信息素養這一概念,并解釋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 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能。” 信息素養概念一經提出,便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 LOGO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信息環境的變化,很多學者對 信息素養概念的界定、內涵和評價標準等提出了一系 列新的見解。 LOGO 1987年信息學家PatrieiaBreivik將信息素養概括為一 種“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統并能鑒別信息價值、選擇獲取 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 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

4、(ALA)下設的“信息素養總統委 員會”在其年度報告中對信息素養的含義進行了重新概 括:“要成為一個有信息素養的人,就必須能夠知道何時 需要信息并且能夠有效地查尋、評價和使用所需要的信 息”。 LOGO 1992年,Doyle在5信息素養全美論壇的終結報告中將信 息素養定義為: “一個具有信息素養的人,他能夠認識到精確的和完整 的信息是做出合理決策的基礎,確定對信息的需求,形成 基于信息需求的問題,確定潛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檢 索方案,從包括基于計算機和其他信息源獲取信息、評 價信息,將新信息與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融合以及在批 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用信息。” LOGO 信息素養不僅強調

5、了信息檢索的技能(信息處理), 還關注于 信息素養中人的社會屬性(如交流信息、傳播 信息的能力),充分重視了人的態度和意識、批判性思維 能力和評價信息能力、創造性的應用信息的能力,并強 調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的必然要求。 LOGO 我國學者認為,信息素養是指在信息化社會中人所 具有的基本素質,是傳統文化素養的延伸和拓展。信息 素養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 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4個方面。信息素養的4個 要素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信息意識是先 導,信息知識是基礎,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 證。 LOGO 信息素養的構成要素 信息意識 信息知識 信息能力 信息道

6、德 LOGO 1.什么是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Informational Consciousness)是指人 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即人的信 息敏感程度,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 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評價。 通俗地講,就是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 去尋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尋求答案 ,這就是信息意識。 LOGO 信息意識的具體表現: 具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自覺性和敏銳性。 具有運用、駕馭各種傳播媒介、傳播形式轉換、 宣傳信息的能力。 具有判斷信息真實性和適用性的意識。 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內容往往會失真,傳遞的時間越 長,失真的可能性就越

7、大;另外,真實可靠的信息未 必適用,只有滿足真實性和適用性,信息才能創造價 值。因此,在收集整理和使用信息時,必須對信息的 真實性和實用性進行甄別:一要審查信息來源渠道是 否可靠;二要審查信息有無摻雜傳遞者個人的期望; 三要審查信息是否過時;四要審查信息有無適用性。 LOGO 2.什么是信息知識? 信息知識(Information Knowledge) 是指與信息有關 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包括信息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知識 等。 LOGO 信息知識的內容主要包括: 1傳統文化素養。傳統文化素養包括讀、寫、算等能力,信息素養 是傳統文化素養的延伸和拓展。 2信息的基本知識。包括信息的理論知識(信息的

8、基本概念、信息 處理的方法與原則、信息的特征等),對信息、信息化的性質、信息 化社會及其對人類影響的認識和理解,信息的方法與原則(如信息分 析綜合法、系統整體優化法等)。有了對信息本身的認知,就能更好 的辨別信息,獲取、利用信息。 3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包括信息技術的原理(如計算機原理、網絡原 理等)、信息技術的作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未來等。 4外語。信息社會是全球性的,在互聯網上有80的信息是英語, 此外還有其他國語種。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應掌握12門外語,適應 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 LOGO 3.什么是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 1974年美國信息上會協會主席Paul Zurko

9、wski首次使 用信息能力這個概念。他認為:一個人通過培訓能把信息 資源應用到其工作中,便可被認為具備了信息能力。 進入80年代,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到信息處理過程, 因此專家們都認為,信息能力首先是要具備利用計算機了 解和獲取信息的過程,包括:能為不同目的選擇最佳的獲 取信息的渠道;了解各種信息資源系統和鑒別信息的價值 ;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其基本點是具備信息 處理技術,具備篩選,鑒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90年代,專家們認為信息能力是一個含義廣泛和綜合 性的概念,這種能力必須終身學習才能獲得和不斷發展。 LOGO 信息能力(Information Ability)是信息素養的核心,指

10、 理解、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及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理解信息即對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和決策。具體來 說就是分析信息內容和信息來源,鑒別信息質量和評價信 息價值,決策信息取舍以及分析信息成本的能力。 獲取信息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搜集、查找、提 取、記錄和存儲信息的能力。 利用信息即有目的地將信息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或用 于學習和科學研究之中,通過已知信息挖掘信息的潛在價 值和意義并綜合運用,以創造新知識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即利用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等工具 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發布信息和表達信息的 能力。 LOGO 信息能力的具體構成: (1)收集信息的能力:指對于給定的目標,能選 擇適當

11、的手段,自主地、不遺漏地收集信息的能力。 收集信息對于我們認識問題、理解問題、明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認識問題、理解問題、明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前提)。 收集信息應有明確的目標,以實現信息的有效收集。 對于收集到的信息,應進行有效地評價,還應評價收集信息的方 法、效果,然后基于評價的結果去完善信息收集。評價是實現有效收集 信息的重要步驟。 LOGO (2)判斷信息的能力:指從眾多的信息中,選擇 必要的信息,判斷其內容,并從中引出適當信息的 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的發布、修改、傳遞變得越來越 容易,這使得因特網上有許多片面的、不實的、無用的甚至是虛假的信 息。在這種情況下,必須

12、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判斷和識 別是十分重要的(認識問題、理解問題、明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條件和 前提)。 LOGO (3)表現信息的能力: 是指以一定的表現方法, 采取一定的形式,對信息進行整理、表現的能力。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僅要接受信息,而且還要以一定的 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和看法,這就需要表現信息。 表現信息應根據表現信息的目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和表 現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有效地表現信息。 LOGO (4)處理信息的能力 是指對于收集到的信息,能通過適當的處理, 讀取其中隱含的、有意義的信息的能力。 在我們閱讀的大量信息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內容并不是顯性的

13、, 不是很容易發現的。對于這些有意義的內容,只有通過對信息進行適當 的處理后,才能從中讀取到這些更為重要、更加深層次的內容。 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在我們對信息進行理解和分析時,是十分重 要的。 LOGO (5)創造信息的能力 所謂創造信息的能力,是指基于自己的認識、 思考、意見,去創造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會是一種創新型的社會,創造信息對信息社會的發展具 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創造信息的實例,例如,發表一篇論文,發表一篇 演講,撰寫一份報告,又如,發表一篇小說,拍攝一部電影等,這些都 是基于自己的一些認識、思考所創造的新信息。 LOGO (6)發布與傳遞信息的能力 指能基于信息接受者受眾的立場,在信息

14、 處理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發布與傳遞的能力。 信息社會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發布信息、傳遞信息的手段。 人們可以十分便利地發布、傳遞信息。發布、傳遞信息時,應根據受眾 的情況、特點,選擇發布、傳遞信息的手段和形式。 在發布信息時,應對信息進行適當的處理,負責任地予以發布。 LOGO 信息能力的作用: 1信息能力是開拓與創造的基礎。 信息能力是科學研究有力的助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涌現出大 量的科技信息,要開拓新的研究課題,往往需要依靠他人的經驗,借鑒 他人的成果。 2信息能力對人的成才具有幫助作用。 信息能力是一種綜合的能力,可以促進人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 提高。 3信息能力是區分現代人

15、才與傳統人才的關鍵。 傳統教育培養的人才以知識型為主,他們所接受的狹窄的專業知識, 逐漸被新的知識替代。信息時代新知識不斷涌現,能夠適應這種發展潮 流的人被稱為現代人才,也稱之為“信息人”。只有具備了一定水平的 信息能力,才能在信息的浪潮中游刃有余。 LOGO 判斷自己是否具有這些信息能力: (1)能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術來獲取和處理所 需的信息; (2)遇到問題時,知道需要某種信息,樂意去 查找和使用信息; (3)掌握查找信息的各種途徑和方法,具備組 織、分析、鑒別、評價信息價值的能力; (4)能有效地利用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LOGO 4.什么是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Information

16、Morality)又稱為信息道德倫理, 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儲、傳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動 各個環節中,用來規范其間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道德意 識、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的總和。 還有學者將其歸納為,信息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 個人和社會之間信息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信息時代人類最基本的社會行為是信息行為,信息道 德便是信息制造者、信息服務者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行為 的規范。 LOGO 信息道德的特征? 信息道德以傳統道德為原型,是信息時代社會倫理道 德的重要內容,約束著人們在信息空間的各種行為。 信息行為既包括網絡行為,也包括基于傳統媒體(如 報紙、雜志、書籍等)和其他電子媒體(如電視、廣播等)

17、的 信息行為,所以信息道德包含網絡道德,網絡道德是信息 道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當前最受關注的一部 分。 LOGO 正確認識自己在信息活動中對他人、對社會應負的責任, 從而規范自己的信息行為: (1)尊重知識產權 (2)尊重個人隱私 (3)不發布、不傳播虛假信息、不道德信息 (4)不發布、不傳播非法信息 LOGO 二、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 在信息社會,人類所利用的在信息社會,人類所利用的主要技術手段是信息技主要技術手段是信息技 術術,利用的,利用的主要資源是信息資源和知識資源主要資源是信息資源和知識資源。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是 信息時代的新概念,是信息時代的人才特征,是信息時代的新

18、概念,是信息時代的人才特征,是現代社會現代社會 成員的基本生存能力成員的基本生存能力。 開展信息教育、培養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經成為開展信息教育、培養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經成為 當今世界教育的必然趨勢和重大問題。當今世界教育的必然趨勢和重大問題。 LOGO 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快捷,信息量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快捷,信息量 更大,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使得信息質量更加良莠更大,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使得信息質量更加良莠 不齊。不齊。這些都要求我們具備這些都要求我們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保證我良好的信息素養,保證我 們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可以有效地獲取信息們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可以有效地獲取

19、信息、選擇信息、選擇信息、 利用信息,利用信息,掌控好人生的航向,使生活更加簡約美好。掌控好人生的航向,使生活更加簡約美好。 LOGO 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指的是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根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指的是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根 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接受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接受學校教育學校教育 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和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 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LOGO 三、信息素養的評價標準 了解國內外對信息素養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可 以幫助我們為自身信息素養的培養確定有效的目

20、 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可以以此督促自 己在學習實踐中學以致用,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 能力。 LOGO 1.1.國外主要信息素養標準國外主要信息素養標準 國外的信息素養標準很多,其中以國外的信息素養標準很多,其中以美國美國ACRL標準、標準、 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澳大利亞與新西蘭ANZIIL標準以及英國標準以及英國SCONUL標準標準最最 為著名。為著名。 LOGO (1)ACRL標準。標準。美國的大學與圖書館協會美國的大學與圖書館協會(AC-RL)在在2000年頒布的年頒布的美美 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共包括,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個二

21、級指標 和和86個個具體的三級指標構成。具體的三級指標構成。 (2)ANZIIL標準。標準。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高校信息素質聯合工作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高校信息素質聯合工作組 (ANZIIL)在在2004年頒布的年頒布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 體系體系,它由,它由6個一級指標,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和個二級指標和67個三級指標組成。個三級指標組成。 (3)SCONUL標準。標準。英國的國家與大學圖書館標準協會英國的國家與大學圖書館標準協會(SCONUL)在在 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質能力模式,該模式在名稱上不是指標體系,年提出的信息素質能力模

22、式,該模式在名稱上不是指標體系, 但實際上是一個但實際上是一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的指標體系高校信息素質能力的指標體系,由,由7個一級指標和個一級指標和17 個二級指標組成。個二級指標組成。 LOGO 2.2.國國內內主要信息素養標準主要信息素養標準 北京地區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北京地區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作為北京市作為北京市高高 校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校學生信息素養評價的重要指標,由的重要指標,由7個維度,個維度,19項標準,項標準, 61條具體指標組成,是我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系統的信條具體指標組成,是我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系統的信 息素養能力體系。息素養能力體系。 LOGO 3.3.國內外主要信息素養標準比較國內外主要信息素養標準比較 美國ACRI(2000年)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ANZIIL(2004年) 英國SCONUL (1998年) 北京地區高校信息素養標準 信息意 識 能夠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養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價值與力 量 信息需 求 能確定所需信息的種類和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