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化練習蘇教版_第1頁
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化練習蘇教版_第2頁
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化練習蘇教版_第3頁
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化練習蘇教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化練習蘇教版班級:_ 姓名:_1.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王戎_虎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注釋 縱:任憑。承間:趁機。辟易顛仆:驚慌閃躲,摔倒伏地。湛然:冷靜沉著的樣子。1根據古文內容將題目補充完整。2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_3當“虎承間攀欄而吼”時,其他百姓的反應是_;王戎的反應是_。(用原文回答)4你覺得王戎是個怎樣的人?_2. 重點段落品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2、東海。譯文: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在東海游泳,被淹沒無法回歸(回家),于是化為精衛,時不時銜西山的木、石,來堵塞東海。1解釋詞語。曰_溺_堙_故_2本文選自_,炎帝是_,精衛是_。3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內容。_3. 閱讀小古文,回答問題。啖蔗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1解釋下列字詞。(1)啖(_) (2)尾(_)(3)云(_) (4)漸至佳境(_)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_(2)人問所以。_4. 閱讀理解。囊螢夜讀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1解釋下列字詞。(1)恭_(2)囊_(3)博

3、學_(4)練_2解釋下列多義詞。(1)囊螢夜讀_則練囊盛數十螢火_(2)以照書_以夜繼日你_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_4回答下列問題。(1)我們應該向車胤學習什么?_(2)你還知道哪些苦讀的故事?舉23個例子,用一句話來概括其中蘊含的道理。_5. 小古文閱讀。勿貪多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注釋)汝(r):你。矣(y):了。1下列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瓶中有果。B.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C.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2“取之滿握”中的“之”指的是

4、()A.瓶子B.瓶中的果子C.瓶口D.拳頭3對“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緊拳頭就可以出來了。4這篇小古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6. 課內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釋下列詞語嘗:_ 競走:_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選自世說新語雅量,主要講了王戎在其他孩子爭著去摘路邊的李子時不為所動,并推斷李子必苦的故事。B.讀文言文,要注意音節的變化,適當停頓。“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兒競走

5、/取之,唯/成不動”這句話的朗讀節奏劃分無誤。C.看到路邊李樹果實累累,諸小兒“競走取之”,而王戎“不動”,兩相對比并結合王戎的回答可以看出王戎是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3王戎為什么說“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_4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7. 閱讀理解。鐵杵磨針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釋媼(o):年老的婦人。杵(ch):棒槌。卒業:完成學業。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還(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

6、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_8. 閱讀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中帶點詞語“折枝”的意思是_,“競走”的意思是_,“唯”的意思是_。2文中加點的三個“之”意思分別是:第一個“之”是指_,第二個“之”是指_,第三個“之”是指_3用自己的話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從回答的話中可以體會到王戎是個怎樣的人?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_9. 默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胤恭勤不倦

7、,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選自晉書車胤傳1聯系課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恭勤:_ 通:_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_10.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_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zu)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1整體感知:給這則小古文加標題,下面最合適的是哪個( )A.囊螢映雪B.尊師重道C.程門立雪D.雪中送炭2字詞理解:對照譯文,照樣子解釋加點字的意思。例:楊時見程頤于洛(求見)(1)時與游酢侍立不去(_) (2)頤既覺(_)3遷移運用:你從楊時的行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這樣的成語故事

8、你還知道哪些?試著再寫出三個。_11.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日:“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1這則寓言可以用一個成語作為題目,請你把這個成語寫在文前橫線上。2下列對文中句子理解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子無敢食我也!你不敢吃我!(_)天帝使我長百獸上天派我做百獸之長。(_)子以我為不信。你不認為我說謊。(_)吾為子先行我與你先走。(_)3這則寓言的寓意是:_。4請你評價一下寓言中的狐貍,要言之有據。_12. 閱讀

9、古文,完成練習。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解釋下面的詞語。故:_ 堙:_2翻譯句子。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_3讀完這個神話故事后,精衛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_4課外你還讀過哪些有關神話故事的書籍呢?請列舉兩部。_13. 閱讀理解。吳起守信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注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昔:從前。止:留住。求:尋找。俟(s):等待

10、。為:堅守。1“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A.吳起B.朋友C.食物D.軍隊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A.恐懼B.恐慌C.擔心D.使害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現吳起守信的一項是()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A.B.C.D.4吳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A.朋友告訴吳起不要先吃。B.吳起不想在答應別人后又食言。C.吳起要在軍隊里樹立威信。D.吳起怕被人說閑話。5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_14. 閱讀課文片段,按要求做題。炎帝(d d)之少(sho sho)女

11、,名曰(r yu)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ru n)而不返(fn fn),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n mi)于東海。(精衛填海1本文選自_。2給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注音,用“”畫出。3解釋句子加點字以及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故:_。句意:_。(2)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湮:_。句意:_。15. 閱讀與理解。共工怒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zhun x)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注釋)選自淮南子天文訓。共工;相傳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顓頊:相傳是黃帝的后裔。維;繩子。絕;斷。焉;這,這里。潦:路上的流水、積水。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共工與顓頊爭奪天帝之位,顓頊失敗了。(_)(2)不周山把支撐著天的柱子撞折了。(_)(3)因為天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_)(4)因為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方向流去了。(_)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