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灼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講解_第1頁
4.灼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講解_第2頁
4.灼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講解_第3頁
4.灼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講解_第4頁
4.灼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灼燙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編號:版本號:BXA Y-05-2010A鄧文兵石鐘貴編審批制:核:準:陳禹2010年7月1日發布2010年8月1日實施江蘇省鑌鑫特鋼材料有限公司灼燙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已經 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討論通過,現予以發布,望各部門、各單位認 真貫徹執行。總經理:灼燙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類型灼燙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設備故障或違章操作,引起設備遺漏、高溫液體噴出等類 型事故。如煉鋼爐、鋼水罐、鐵水罐、混鐵爐等滿溢;鐵、鋼、渣液遇水發生的物理化學 爆炸及二次爆炸;過熱蒸汽管線穿漏或裸露;改變轉爐爐膛的火焰和廢氣方向時噴出熱氣 或火焰;軋制線上的紅鋼

2、穿出導衛等。發生事故的類型:灼燙發生事故的場所:軋鋼廠軋制線周圍, 煉鋼轉爐出爐口周圍,煉鐵高爐出鐵口周圍,蒸汽鍋爐及其管道。事故的危害程度:造成生產設備損壞,生產癱瘓、財產損失和人員皮膚燙傷甚至毀容,嚴重時會導致死亡事故。1.2危害程度分析按照事故后果及危害程度,重大危險源分為三級:一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 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的事故。二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嚴重的事故。三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或其他性質嚴重的事故。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灼燙應急救援工作應貫徹統一指

3、揮、分級負責、分工協作,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灼燙事故特點,合理運用搶救戰術,把員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將灼燙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見附錄一。3.2指揮機構及職責見附錄二。4預防與預警機制4.1危險源監控4.1.1危險源監控方式定期對各煉鐵、煉鋼、軋鋼的高溫區,鍋爐及其鍋爐管道定期檢查和評估,通過預 測、預報和預警的方式逐級上報,分級管理。4.1.2危險源監控方法1) 各廠按照關于規范重大危險源監督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協調字2005 125號)對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重大危險源進行監控和信息分析。2) 各廠在本單位高溫區采用國標安全標志(GB2894-1996)

4、給定的標示方法, 設置警告、禁止、指示等信息(警燈、警報器、安全標志)等。3)各廠對本單位的危險源進行分級管理。4.1.3預防措施1)各單位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對本單位的監控,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制,提高員 工的防灼燙意識,增強抵御灼燙的綜合能力,防止灼燙事故的發生。2)定期檢查、檢修煉鋼爐、鋼水罐、鐵水罐、混鐵爐、鍋爐、高爐等設備及其吊運 設備、運輸線路和車輛,并加強維護,避免穿孔、滲漏,以及起重機斷繩、罐體斷耳和傾 翻;3) 搞好個人防護:正確使用防護罩、護目鏡、防火工作服(衣扣要系牢)、勞保鞋 (鞋帶要系緊),防護手套和安全帽,并保證個人防護用品質量可靠。4)法蘭、閥門應定期檢修,容易漏氣

5、的法蘭、閥門要定期更換。5)仔細預防鐵水、鋼水、渣等熔融物與水接觸發生爆炸、噴濺事故。-4-6)過熱蒸汽管線、氧氣管線等必須包扎保溫,不允許裸露;7)盡可能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減少人員燙傷的機會。4.2預警行動421預警的條件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4.2.2預警的方式建立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預警,各單位務必建立完善的安全檢查、安全例會等 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對高溫區進行安全檢查,每季度第一個月的第一 周召開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會議,通過上季度安全工作總結,研究完善下季度安全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當事故發生時,任何人員接到可能發生的灼燙事故信息后,應立

6、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擴大。4.2.3預警的方法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要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 案,通知有關部門迅速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并通知各職能部門進行預警狀態,并 連續跟蹤事態發展。4.2.4信息發布的程序各職能部門及各單位接到可能導致灼燙事故的信息后,按照預警信息及時研究確定解決方案,通知相關部門啟動相應預案。公司辦公室負責對外發布信息。5信息報告程序5.1信息報告與通知灼燙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及時、主動準確地報告給廠領

7、導和應急救援指 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值班人員應及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 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指揮部副總指揮或總指揮特別重大灼燙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副總指揮或總指揮報告。5.2信息上報1)事故信息上報采取分級上報原則,逐級報告,特殊情況可越級報告。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簡要經過, 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 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及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5.3信息傳遞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本單位應急救援隊公司應急救援指 揮部辦公室一一公司應急救援指

8、揮部6應急處置6.1響應程序6.1.1應急指揮事故發生后,該單位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報告事故基本情況,事故現場人員要 及時發出事故警報或信號,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6.1.2應急行動應急預案響應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采取措施,組織和指揮應急救援隊實施 救助。6.1.3資源調配在應急指揮和應急行動過程中,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使 灼燙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6.1.4應急避險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員傷害,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在積極采取搶救措施的同時, 米取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險措施,防止次生事故發生。6.2處置措施1)發生灼燙事故后,現場人員現場員工除按程序上報外,

9、要積極進行現場急救,對身上著火的受害者,要迅速撲滅或脫掉燃燒衣物,。2)搶救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積極按照灼燙搶險分工各負其責,并根據燙傷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一度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應立即脫去衣襪后, 將創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時,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創面。二度燙傷是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針刺破水 泡邊緣放水,涂上燙傷膏后包扎,松緊要適度。三度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并呈灰或紅褐色,此時應用干凈布包 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切不可在創面上涂紫藥水或膏類藥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嚴重灼、燙傷病人,現場人員可直接撥打急救電話(1

10、20),迅速準確說明出事地點及 傷者情況,在轉送途中可能會出現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 臟按摩。傷員煩渴時,可給少量的熱茶水或淡鹽水服用,絕不可以在短時間內飲服大量的 開水,而導致傷員出現腦水腫。3)水火燙傷的處置水火燙傷處理的原則是首先除去熱源,迅速離開現場,用各種滅火方法,如水浸、水 淋、就地臥倒翻滾、立即將濕衣服脫去或剪破、淋水,將肢體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 失為止。還可用濕毛巾或床單蓋在傷處,再往上噴灑冷水。不要弄破水泡。然后對燙傷進行創面處理。燙傷的創面處理最為重要,先剃除傷區及其附近的毛發, 剪除過長的指甲。創面周圍健康皮膚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凈, 再用0.

11、1%新潔爾滅液或75% 酒精擦洗消毒。創面用等滲鹽水清洗,去除創面上的異物、污垢等。保護小水泡勿損破, 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針抽出血泡液,或在低位剪破放出水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污染較重者, 應剪除泡皮,創面用紗布輕輕輾開,上面覆蓋一層液體石蠟紗布或薄層凡士林油紗布,外 加多層脫脂紗布及棉墊,用繃帶均勻加壓包扎。水火燙傷面積過大時,不能用涼水沖洗,可在患處敷上冷毛巾,此外,不要涂任何藥 物,只需保持患部清潔,以免送醫院后為清洗藥物而耽誤時間。4)為保證救護車順利到達事故現場,現場負責人要派專人在廠門口前接車。5)灼燙搶救結束后,現場員工還要保護好現場并協助事故調查分析。7應急保障7.1管理和維護每日值班的崗位員工按照職責分工對所負責的設備轄區每小時巡檢一次,加強日常檢查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灼燙事故應急方案,明確分工,定期演習,熟練掌握。7.2正確使用通過技術培訓,使應急救援隊等部門的相關人員掌握灼燙事故的正確救護方法,通過定期演練,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備發生灼燙事故時,能有效、安全和快速地進行灼 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控制灼燙事故的發展勢態,盡量將灼燙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8培訓與演練8.1應急演練計劃1)各單位應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