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導學案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關系。 2掌握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能將重點句子進行翻譯。 3讀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點、排比句的運用。 4體會荀子對天人關系的思考。學習重點: 1. 掌握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能將重點句子進行翻譯。2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關系。 學習難點: 體會荀子對天人關系的思考。學法指導: 1、討論法 2、點撥法 【引入話題】本文文題選取荀子天論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認為上天偉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當成物來畜養并且控制它呢。表現了人類積極探索自然規律,并力圖掌握規律,一更好地讓自然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在古
2、代,人們又對自然采取一種什么態度呢? 一、 自主學習1閱讀“單元概覽”“荀子簡介”和“話題引入”。回憶荀子的勸學荀子: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漢宣帝時稱。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現存32篇。他的思想學說中“人道觀”提出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2給下列字注音、注義。a注音蕃長于春夏(fan)輟廣(chuo)啜菽(chuoshu)穢稼惡(hui)糴貴民(di)雩而雨(yu)卜筮然后決大事(shi)楛耕傷稼(ku)禮義之不愆兮(qian)b重點字義天作高山,大王荒之(開墾,引申為發展)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停止,引申為廢止)
3、君子有常體矣(體統,規矩,引申為準則或法則)禮義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愆,犯過錯恤,憂慮,擔心)若夫志意修(美好)是節然也(節制,指時勢,命運的制約)上暗而政險(昏暗)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光明,顯耀)大天而思之(思慕)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治理,整理)3誦讀串譯。4用自己的話概括荀子在本文中的觀點。 人定勝天5翻譯下列句子1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禹憑借這些條件使天下安定,桀憑借這些條件使天下混亂,天安定或混亂不是有天決定的2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不因為有人厭惡寒冷廢止冬季,地不因為有人厭惡遼遠廢止寬廣,德行好的君子不因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擾
4、廢棄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舉錯不時,本事不理,勉力不時政府發布的法令不明確,舉動違背時節,具有根本意義的農業生產管理不好,不顧農時而讓百姓服勞役4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認為天偉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當成物來畜養而控制它呢!順從天而歌頌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規律而利用它呢!【問題生成】二、引領探究1怎樣認識荀子所說的“天”,是否等同于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自然”?荀子所說的天為自然之天,為自然的運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無預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運,人也不能依賴“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順應和利用“天”和規律而
5、生存發展。2荀子認為人應當在哪些主要的方面發揮自己的努力?在荀子看來,我們應該慎重對待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情,不放棄自己的努力;對于君臣之間的道義父子間的親情,夫妻間的區別,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講究而不能舍棄了;在天面前不“錯人而思天”。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勝天,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文章開始以設問的形式指出,人類社會的治亂與自然界的變化沒有直接聯系,大自然有其運行的規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兇禍福。從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確結論。然后又從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強調對人事應該重視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最后作者得出“放棄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違背了萬物的實情”的結論,告誡人們應“制天命而用
6、之”。 三、訓練檢測 1.下列選項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b )a.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 瑞:吉祥b.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 數:數字c.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 文:修飾,文飾d.禮義不加于國家,則功名不白 白:顯著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d )a.是天地之變 文王康之b.強本而節用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c.非以為得求也 則王公不以為寶d.應之以亂則兇 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3.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b )a.楚王后車千乘,非知也 b.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c.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 d.其說甚爾,其災甚慘4.下列句子中加點
7、詞語的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c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猶不雩而雨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大天而思之 孰與騁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a./ b./c./ d./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c )a.地有常數矣 b.勉力不時c.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 d.政令不明,舉錯不時,本事不理6.下列文言特殊句式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b )例句:此之謂也a.是禹、桀之所同也 b.禮義之不愆兮c.物之已至者 d.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四總結升華 概括文章內容 本文客觀地分析了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正確地指出了天與人之間的關系,認為人類應在掌握自然規
8、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駕馭自然,征服自然,讓自然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五、作業反思作業: 學習資源中的對應習題【課堂小結】總結本課文言現象1.通假字:(1)縣,同“懸”,指有較大懸殊或差距。 (2)本事,指農事。 (3)白,顯著。 2.判斷下列句式 待添加的隱藏文字內容3a.治亂非天也 判斷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禮義之不愆 賓語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語后置句 3.一詞多義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詞,規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詞,方法 c.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名詞,道理 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名詞,風尚 4.特殊句式,寫出判斷依據 (1)判斷句 治亂非天也 也
9、,表判斷 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斷 (2)省略句 禹以治,桀以亂 “以”后省略賓語“之” 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語“是” (3)賓語前置句 此之謂也 “此之謂”賓語前置,應為“謂此”,說的就是這 禮義之不愆 否定句賓語前置,應為“不愆禮義” (4)狀語后置句 繁啟、蕃長于春夏 “蕃長于春夏”狀語后置,于春夏生長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狀語后置,比太陽月亮 (5)定語后置句 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應在“物”前 【我的收獲】“人定勝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觀點,她激勵著人們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人類也曾為取得的成果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我們如果進一步
10、思辨一下,人類真的能戰勝自然嗎?人類可以毫無節制地向自然索取嗎?這樣去逆向思考就會寫出觀點新穎,思想深刻的文章。 【我的疑惑】“人定勝天”嗎 “人定勝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號召人們增強征服自然是信心。許多年來,這句話一直被視為一種唯物主義的氣壯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勵下,人們大規模地開始了征服自然的斗爭。但是,就在人類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發起進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時,一場生態失衡和環境污染的悲劇開始了。 在人類的干預下,2000年前曾與荀子同時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種哺乳動物,139種鳥類現已蕩然無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滅絕的。可見,人口的急劇膨脹,是以生物物種滅絕為代
11、價是。科學家估計,目前全世界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有406種,鳥類593種,爬行動物209種,魚類242種,其他低等動物不計其數。到本世紀末,估計僅僅是估計:全球現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將可能永遠告別我們的世界! 我們當然不能歸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腦海里縈繞著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的動人故事,于是頗有氣魄地喊出“人定勝天”。但當他極目四望,只見到人類尚未進入封建社會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類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極度發揮時,大自然所造受是破壞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環境污染是日益嚴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綠色植被的減少,溫室效應以及臭氧層的破壞;我們不應歸咎于荀子,我們又該歸咎于誰呢?還是將懺
12、悔的十字架戴在“人類”的胸前吧! 【我的反思】上述現象,僅是人類無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罷了。現代工業社會人類的目光開始轉向生物技術了。但是,技術不應當毀壞生物圈的組織原則。過去,人們正是過高地估計了技術的作用,把這種估計和唯意志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對自然的“征服論”。“人定勝天”本來已不適應現代生產的發展狀況,結果在震天響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下,山河飲泣,大地呻吟。其實,恩格斯早就預言了這種可怕的結局:“我們不嚴過分地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請注意,我們是在一艘飄蕩于無限空間的“飛船”上,這艘飛船目前已是千瘡百孔。如果我們五十多億乘客都“義憤填膺”地掄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開戰”,我們這艘飛船還能安全航行嗎?如果人人競相盲目地去“勝天”,我們會不會遭到滅頂之災?設想一下:因為要征服自然,我們失去了新鮮的空氣,明朗的清晨,恬靜的湖泊和綠色的山巒,失去了云雀的歡歌,孔雀的彩屏,皎潔的月光和兩岸的猿聲那么最后,是我們征服了自然,還是自然剝奪了人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