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4 歸去來兮辭 并序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對文言文閱讀的考查要求是: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分為從易到難 2個能力層級,7個考點:2.理解 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共有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
2、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2017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秦廢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燕、齊、荊地遠,不置王無以鎮之,請立諸子。” 始皇下其議,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蘇子曰:圣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圣人之所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三代之興,諸侯
3、無罪不可奪削,因而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衰,諸侯相并,齊、晉、秦、楚皆千馀里,其勢足以建侯樹屏。至于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侯。久矣,世之畏諸侯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當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士大夫多非之。漢高帝欲立六國后,張子房以為不可,李斯之論與子房無異。高帝聞子房之言,知諸侯之不可復,明矣。然卒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豈獨高帝所為,子房亦與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昔之論封建者甚眾,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圣人復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說而附益之,曰:
4、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1】以來,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于襲封而爭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諸侯王子孫,其馀卿大夫不世襲者,蓋未嘗有也。近世無復封建,則此禍幾絕。仁人君子,忍復開之歟?故吾以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論,當為萬世法也。(取材于宋蘇軾東坡志林)注釋:【1】書契:指有文字記載。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然后屬疏遠 屬:親屬B諸侯更相誅伐 更:交替C子房亦與焉 與:參與 D不能易也 易:交換 【答案】D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
5、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以有侯王 爭必以利B三代之興 知諸侯之不可復C而學士大夫多非之 而諸子之論廢矣D襲封而爭位者 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虛詞的用法,A項的“以”是“因為”的意思;B項“之”為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項的第一個“而”有轉折之意,第二個為順承;D項的“者”均為助詞,意為“的人”。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請立諸子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B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諸皇子和功臣們皆封侯并用國家的賦稅重賞他們C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封侯的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D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分封諸侯的制度不是圣
6、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答案】B【解析】B項中“皆封侯”在“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一句中找不到對應的內容,屬于無中生有。4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時非圣人之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答案】時勢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時勢,不違背時勢罷了。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達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 5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題“秦廢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廢除了三代以來分封諸侯的國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說出己見,而讓群臣議論丞相的諫言,群臣多贊成丞相的意見。C廷尉李斯深諳時移
7、世變,以史為鑒,力排眾議,反對恢復分封諸侯的制度。D蘇東坡學養深厚,縱論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劣。【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題干要求選出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篩選區間遍布全文。D項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劣”不當,該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無過多的論述,此處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話做出的判斷。請用自己的話具體說明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答案】漢高帝和張子房是反對分封諸侯的,但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封韓信等人為諸侯王,所以說“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8、解析】考生解答此題時要看清題目的要求,題干中明確說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作者判斷的直接依據”,根據文中“故柳宗元曰”可知,前面的分析,即柳宗元說這句話的依據,也是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而前面的內容即漢高帝和張子房分封諸侯王的事情。考生可概括表達為:漢高帝和張子房是反對分封諸侯的,但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封韓信等人為諸侯王,所以說“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名師點睛做這類題目首先要樹立全局觀念,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內容,包括人物、事件等。其次要看清題干,明確篩選指向,什么人,什么事,范圍是整個選文還是某個片段。最后到文中篩選信息,看清楚是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還是用原文回答,抑或兩者皆可。
9、【參考譯文】秦王剛剛吞并天下的時候,丞相王綰等說:“燕國、齊國、楚國之地偏遠,如果不設置藩王就無法鎮守這些地方,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秦始皇把這條建議交給大臣們討論,群臣都以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來的親屬日益疏遠,(他們)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各諸侯國更是互相征戰,最終達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現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統一成為秦朝的郡縣,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賦稅分別重重地賞賜他們,很容易控制他們。能夠使天下人沒有異心,這就是使天下安寧的正確辦法,(所以說)設置諸侯不利。”秦始皇說:“天下一直都苦于戰斗不止,正因為有諸侯王。現在
10、依靠大秦宗廟的福佑天下剛剛安定,又再設立諸侯國,這是建立(分立的)部隊,要想天下安定,豈不是太難了嗎!廷尉的意見是對的。”于是就劃分天下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分別設置守、尉、監。 蘇子(蘇軾)說:圣人不能創造時代,也不能違背時代。時勢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時勢,不違背時勢罷了。三代興盛的時候,諸侯如果無罪就不可剝奪(他們的封國),因而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分封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這就是所說的不能創造時代。周朝衰落了,諸侯互相吞并,齊國、晉國、秦國、楚國都達到方圓一千余里的國土,他們的勢力足夠來分封諸侯樹立屏障。到了七國都稱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終究不能分封諸侯。(這是已
11、經被驗證)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諸侯造成的災禍,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這一點。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劃分郡縣,設置郡縣的守吏,道理本來就應當這樣,(這就)像冬天穿皮襖夏天穿葛衣,是時令所應當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個人智慧或獨到見解,(一般)所說的不違背時代的情況,求學者和士大夫大多認為它不對。漢高帝想封六國的后人,張良認為不行,李斯的意見與張良的意見沒有什么不同。漢高帝聽了張良的話,知道分封諸侯不可恢復,這是非常明顯的了。然而最終還是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盧綰,(這件事)難道只是漢高帝做的事情嗎,張良也參與了。所以柳宗元說:“分封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過去議論分封諸侯的
12、人,柳宗元的議論一出,而其他諸人的議論都被廢棄了,即使是圣人再復活,也不能改變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說法,又增補了一些,說:凡是有血氣的人一定會爭奪,爭奪一定會因為利益,而利益沒有比分封諸侯再大的了。分封諸侯,是爭戰的開端、戰亂的開始。從有書面文字記載以來,臣下弒殺他的國君,兒子弒殺他的父親,父子兄弟互相殘殺,有不是因為襲取封國和爭奪王位的情況嗎?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達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到漢代以來,君臣父子互相殘殺的情況,都是諸侯王的子孫,其余的不能世襲的卿和大夫,從未有過。近世不再分封諸侯,所以這種禍事差不多絕跡了。仁人君子,難道忍心再開始
13、這種禍事嗎?所以我認為李斯、秦始皇的意見和柳宗元的意見,應當成為萬世萬代的法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愚溪詩序 柳宗元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定,土之居者猶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
14、以愚辱焉。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透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詩,紀于溪石上。 (原文
15、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予家是溪 家:安家B今是溪獨見辱于愚 愚:我C漱滌萬物,牢籠百態 牢籠:涵蓋D寂寥而莫我知也 寂寥:孤獨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可以染也/余以愚觸罪B余雖不合于俗/紀于溪石上C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灌水之陽有溪焉 D睿而為愚者也/昏然而同歸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2)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4作者說愚溪“適類于余”,請概述其理由。 1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D項,“寂寥而莫我知
16、也”意為“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了解我”,因此,“寂寥”應為古今異義詞,意思是“寂寞清靜”。 2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C項,兩個“焉”都是語氣助詞,不譯。A項,前一個“以”,介詞,憑借;后一個“以”,介詞,因為。B項,前一個“于”,介詞,表引進對象,不譯;后一個“于”介詞,在。D項,前一個“而”,表轉折,可譯為“卻”;后一個“而”,表修飾,不譯。3(1)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巖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奇特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來使它們受到屈辱。(2)如今我遇到賢明的君主,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大凡愚蠢的人沒有誰比得上我的了。4(1)愚溪“無以利世”,
17、我“不合于俗”,都于世無補。(2)對世道不公、美丑不分、智(賢)愚顛倒的憤懣不平(批評)。【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本題所需要的信息主要在后三段,作者在第三段說“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在最后一段又說“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余雖不合于俗”據此可分析出作者認為自己與愚溪的相似之處。另外還要考慮到作者寫此文是為了抒發心中的郁悶之氣,愚溪并不愚,而作者也是一個真的智者,所以作者說愚溪“適類于余”隱含著對世道不公的批判。【參考譯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作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作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為積蓄,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公司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加答案可下載
- 20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5年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2025年浙江省事業單位勞動合同書范本
- 2025職場維權:大學生就業招聘需審視合同細節
- 2025標準酒店員工合同范本
- 2025短期勞務合同模板
- 2025年溶栓藥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房屋租賃合同樣本下載
- 2025年度網站廣告服務合同協議范本
- GB/T 19632-2005殯葬服務、設施、用品分類與代碼
- GB/T 16457-1996超硬磨料制品切割石材和建筑物用鋸片鋼基體尺寸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內停車位設置規范
- 《食品包裝學(第三版)》教學PPT課件整套電子講義
- 焊縫質量檢驗標準匯總
- 單代號網絡圖和雙代號網絡圖(習題)
- 小學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4篇(一)
- 教學改革項目立項評審指標體系參考
- 2023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數學試卷及答案(word版)
- 訂單評審記錄表
- 第二章導體周圍的靜電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