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相信未來》_第1頁
高一《相信未來》_第2頁
高一《相信未來》_第3頁
高一《相信未來》_第4頁
高一《相信未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相信未來教學設計 課 題相信未來課 型 現代詩新授課課 時第1、2課時 教 具 多媒體教學目標知識點1. 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朦朧詩的意境美,并能背誦前三段。2. 了解詩人食指及其詩歌創作能力點1. 學會鑒賞詩句,掌握一些鑒賞的方法和技巧。2. 探究與活動,走近食指,走進食指的心靈。教育點1. 加強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永懷對未來的執著、對生命的熱愛、對真善美人生追求的教育。重難點1. 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2. 理解詩歌中意象的含義;學生能在活動體驗中增強自我的質疑意識和具體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文本研習與對話)一、激趣導入

2、,檢查預習(PPT)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陽光就有陰霾,有歡樂就有痛苦,有幸福就有苦難,因此挫折和困難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中的必修課。 師:大家說一下你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是什么?生1:考試成績落后生2:運動會上的失利生3:精心準備的制作落選了師:大家所經歷這些時是怎樣做的呢?生:大吃一頓,大哭一場師:呵呵!吃過、哭過之后,困難仍然擋在我們面前,所以我們還要堅定信念,去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不能因為一次的失利或者一時的不如意就自暴自棄。所以,我們要像本文的作者食指一樣堅定信念,相信未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這首詩歌相信未來。(板書)。我們先來展示一下我們預習的成果:1.(PPT)為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3、 灰燼( ) 搖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悵( ) 脊( )骨 給( )予 不屈不撓( )2.作者簡介: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如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現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食指依

4、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下面就請大家認真欣賞一下課文的錄音(播放錄音),并注意語句的節奏,注意斷句位置二、 目標導航,自主閱讀 (PPT展示教學目標)1.(教師預設)播放錄音,結合課下注釋與課后文本研習,請回答:文中最能觸動你的語句是 。理由是 。 (積累知識,走進文本,觸摸語言,形成語感)提示自讀要求:用鉛筆在不認識的生字詞下面畫上三角號,借助工具書查出字音或詞義(遵循文本自然界順序回答,逐段解決相關問題。)三、合作學習,交流探究 (對話文本,學會審美)1. 每節的主要意思及文章的結構脈絡是怎樣的?2.教師與學生對話: 學生1:12節:惡

5、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 痛斥現實 學生2:第3節: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 表明信念 學生3:第4節:相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來學生4:第5節:面對表層的創傷,繼續前進,任人評說 學生5:第6節: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點明題旨,發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 決心戰斗3詩歌意象的運用: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 蜘蛛網黑暗勢力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 紫葡萄希望的果實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鮮花收獲的果實第4節: 腐爛的皮肉創傷是表層

6、的,困難是暫時的第5節: 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4.第三小節的前三句的如何斷句?并試分析這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關于比喻的用法)學生1:第三節前兩句有人讀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薄W生2:這里“掌”不好解釋,有人說是“拍”的意思,我覺得牽強,讀起來也很生硬。學生3: “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且是本體喻體的關系,是一只長著排浪一般的手指和能托住太陽的大海一般的手掌搖曳著“曙光”這枝“筆桿”,寫下了“相信未來”,讀來氣勢磅礴,境界博大。且三句句式一致,意象關聯

7、,整飭自然師生共同明確:應該讀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朗讀指導:前三節收尾的“相信未來”要逐次遞進的聲音表現,與第四節前兩句的情感貫通)學生朗讀品味5.朗讀第四、五、六小節,思考詩人想向我們傳達什么內容?明確:向我們說出了相信未來的原因。詩人告訴人們未來有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她”能去掉“腐爛的皮肉”看到“我們的脊骨,從而能“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6.詩歌中出現的“我”“我們”“她”三個形象如何理解,她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確:詩歌中的“我”是抒情主體即作者本人,“我們”包含作者以及千千萬萬對生活失望的人們,“她”泛指

8、未來覺醒的人們;“她”就是未來,從未來看到現在,現在就變成歷史。(朗讀指導:第五、六兩節,不能阻礙每句詩后都作停頓,以免阻滯情感的表達,要抓住“不管是還是”“我堅信一定會”幾個關鍵詞,一氣呵成,在語氣對比中表現堅定地信念)學生朗讀展現7閱讀最后一節,體會感悟內容?師生交流明確:直抒胸臆,告訴我們么不管人生多么艱辛,命運多么坎坷,都應該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來,熱愛生命。(朗讀指導:句式短促有力,節奏明顯加快,用真誠而高昂的語氣讀出第七節。)學生朗讀體會四、重點講解,深度研習問題探究:1. 剛才我們誦讀中發現,詩歌中頻繁出現“相信未來”這句話,思考這是什么表現手法,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本

9、詩的前三節,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通過這種反復的手法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2三次“寫下”“相信未來”有什么變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先是在“失望的灰燼”上寫,再是“在凄涼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寫,表現出詩人什么都被剝奪了,處于極端貧困之中(也可以理解為精神),最后“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表明詩人有孩子似的純真,仍然對未來存有不滅的希望和信心。3我們了解了詩歌背景,又反復朗讀了詩歌,你能體會出作者寫作這首詩歌時的情感嗎? 生1:對現實沉痛的反思,對未來堅定的信念:錯的不是“我”,是這個顛倒黑白的時代。 生

10、2:“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相信未來的人們會給予“我”“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生3:也表現詩人對人性中真善美的渴盼和堅信。師生共同明確:食指是一個用心靈歌唱的詩人,在承受種種磨難,迎著風雪一步步走來時,他說:我之所以活著/活到現在/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于是,他的詩篇充滿生命中最撼人心魄的力量,如山濤般叩響了眾生的心靈。課后,大家可以再去讀他的熱愛生命等篇章,進一步感受詩人深沉的情感 第二課時(練習與反饋)五、當堂達標,拓展提高(PPT)(一)話題:你所了解的現當代詩人有哪些?能否朗誦一下他們的名篇名句?同學小組討論,談到的話題主要有

11、:1.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2北島: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3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我遇見你在這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4徐志摩: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5卞之琳 :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6余光中:鄉愁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7戴望舒:雨巷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

12、、 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8. 顧城: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二)布置作業(PPT)1. 小組競賽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誦本詞(比一比并評出最佳朗誦者)2.閱讀梁小斌的中國,我的鑰匙丟了,回答以下問題。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著紅色大街瘋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歡叫, 后來, 我的鑰匙丟了。 心靈,苦難的心靈,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找開抽屈、翻一翻我兒童時代的畫片, 還看一看那夾在書頁里的 翠綠的三葉草。 而且, 我還想打開書櫥, 取出一本海涅歌謠, 我要去約會, 我向她舉起這本書,做為我向藍天發出

13、的 愛情的信號。 這一切, 這美好的一切都無法辦到,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天,又開始下雨, 我的鑰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風雨腐蝕了你, 你已經銹跡斑斑了。不,我不那樣認為, 我要頑強地尋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太陽啊, 你看見了我的鑰匙了嗎? 愿你的光芒, 為它熱烈地照耀。 我在這廣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著心靈的足跡尋找, 那一切丟失了的, 我都在認真思考。 1980年8月注:2005年中央電視臺新年新詩會上,梁小斌被評為年度桂冠詩人。推薦理由是“詩人梁小斌,一個磨難時代的詩歌童話,他堅韌而堅持地持續寫作,在生活的邊緣依然把詩歌完全融入了生命的狀態。新時期文學啟蒙時這位詩人堅實、清澈、透

14、明而深遂的詩句,在中國所有城市的曠野呼嘯而過,他樸素而寓意深切的詩歌依然影響著現代的人們。 朦朧詩派的背景:以稱新詩潮詩歌。是新詩潮詩歌運動的產物,鼓起在藝術形式上多用隱喻象征性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而被稱為“朦朧詩”。產發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進入80年代后,在中國詩壇及完整的文學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并為歷代文學史帶來深刻的思想變革。其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于堅等。1鑰匙到底指什么?2文章開頭的“十多年前”如何理解?3詩歌中的抒情主體“我沿著紅色大街瘋狂的奔跑” ,“畫片、三葉草”,“海涅歌謠”,“整個環境中”等分別指什么,如何理解它的不停轉換?4 .請簡單概括詩歌的

15、主旨 ?參考答案:1(提示:詩人選擇了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孩子脖子上的鑰匙。這是家與溫暖,是正常、有序生活的體現。詩人把這一生活用具意象化、精神化,使它的物質功能延伸、擴展到精神世界,這鑰匙便成了打開心靈、精神乃至歷史之門的象征。有了它,可通向孩子純潔的心靈之門;有了它,可步入睛朗、寬闊的歷史之門,而現在,這一切都失去了)明確:從生活現象上即孩子脖子上的鑰匙;從淺層象征上即家、溫暖、正常、有序的生活;從精神世界上可以打開心靈之門,精神之門,歷史之門 。2明確:把鑰匙與中國并列,把丟失它與在紅色大街上瘋狂奔跑相連,是將內涵擴展到廣闊的背景之中,使人聯想到文革的歷史災難,這樣詩的深厚的歷史內涵就產生了

16、。3. 明確:抒情主體的不確定性是朦朧詩的一個特點:我沿著紅色大街瘋狂的奔跑指自己;畫片、三葉草指兒童;海涅歌謠指青年;整個環境中指所有青年。 明確:這樣抒情主體不斷變換,使抒情性更加強烈。 在朗讀中理解并感悟詩歌的感情基調,進一步理解詩人的情感4. 明確:詩人用瘋狂-失落-悵惘-焦慮-尋找-思考的情感流程灌注到“鑰匙”這一復現語上,通過抒情主體的不斷變換,揭示文革的歷史災難,展示生命內部的沖突,使詩歌具有深厚的歷史內涵。附:板書設計12節: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 痛斥現實第3節: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 表明信念 第4節:相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來第5節:面對表層的創傷,繼續前進,任人評說第6節: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點明題旨,發出召喚,為未來努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