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聲聲慢學習目標1.了解詞作風格與社會環境、個人遭遇的關系。2.體會疊詞的表達效果。3.通過反復誦讀,體味詞中營造的意境以及詞中凝聚的感情。1.字音辨識(1)尋覓()(2)戚戚()(3)乍暖()答案(1)m(2)q(3)zh2.詞語解釋(1)戚戚:_(2)將息:_(3)憔悴損:_(4)乍暖還寒:_答案(1)悲愁、哀傷的樣子。(2)調養,保養。(3)枯萎,凋零殆盡。(4)忽暖忽冷,氣候變化無常。3.古今異義(1)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古義:_今義: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古義:_今義:次序;一個挨一個地;依次。答案(1)枯萎,凋零。(2)光景,狀況。4.名言警句(1)
2、課文名句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2)課外名句李清照名句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蝶戀花 永夜懨懨歡意少一、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她通曉音律,長于詩詞,工散文,能書畫,是位才華出眾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為界,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生活的變化
3、而變化著。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清新明麗,意境優美。南渡后,悲傷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故而其作傷時感世,悼亡思鄉,沉郁感傷。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二、背景展示聲聲慢寫于南渡之后。金兵南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時夫妻倆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李清照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從此以后,李清照孤身一人輾轉漂流于杭州、越州、金華一帶,獨處異鄉,品嘗著背井離鄉之苦和國破家亡之悲,在孤苦中度過了晚年。聲聲慢就是這種深愁慘痛的最真實寫照。三、文學常識易安體李清照的詞一方面繼承了
4、婉約派的創作風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創新和發展。她的詞于蘇豪、柳俗、周律之外別樹一幟,婉約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新自然,流轉如珠,音調優美,故名噪一時,號為“易安體”。四、文化常識古詩常見意象1.梧桐更兼細雨梧桐: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葉茂,在詩人的筆下,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征。2.楊柳“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3.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4.流水水在中國
5、古代詩歌里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化為杜鵑鳥,暮春啼鳴,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文白對譯聲聲慢她是“亂世中的美神”,是一個勇敢率真的女人,大膽地以己之情,抒己之懷;她又是一個柔情萬種、愁若苦海的女人,無論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日子,還是動亂的時代,變遷的年華,都使她的詩歌中充滿了愁緒;她更是一個豪情萬丈的女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她的英雄觀。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是本詞結構思維導圖,讀后思考圖后問題。請列舉聲聲
6、慢一詞中除“淡酒”外所出現的其他主要意象,并將其填入圖中處。答案飛雁黃花梧桐細雨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三句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答:_答案(1)連用七組疊字,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美。(2)這些疊字表達出了詞人復雜而深細的感情。“尋尋覓覓”表現了詞人由于遠離故鄉、漂泊異地而產生的一種前路渺茫和孤立無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寫了詞人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單、清苦的生活狀況;“凄凄慘慘戚戚”則是對自己內心情感的直接抒發。這七組疊字,從精神狀態到生活處境,再到整體的內心世界,層次清晰地概括了靖康之難后,詞人的不幸經歷和生活狀況,以及身體和心靈上所受到
7、的摧殘。2.為什么大雁飛過會讓詞人感覺是“舊時相識”?表現了詞人的什么感情?答:_答案(1)那似曾相識的雁兒再度飛過,丈夫卻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2)詞人避居江南,遠離故土,看到北來的大雁便認為這是家鄉來的大雁,因而說是“舊時相識”,可見,雁兒還勾起了詞人的“懷鄉之思”。3.詞中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結尾有哪些妙處?答:_答案(1)詞人用口語的形式,直抒胸臆:這情形、這光景,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承擔得了、說明得了?(2)“這次第”三字極其有力,一筆收住,總括上述種種情景;“怎一個愁字了得”又放開一步,開拓出一種含蓄的境界,讓人想象,引人深思。詞人滿紙嗚咽
8、,筆筆寫愁,這里除了悲歡離合的個人“私”愁外,更有時代的、民族的、國家的“公”愁在,真可謂人生大悲哀,社會大悲痛。(3)這結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對前文的概括,又把詞意推進一層,使通篇余音裊裊,言盡而意不盡,從而擴大并深化了主題。詩歌鑒賞之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兩種,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自己態度的抒情方式。即詩人在其詩作中直接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感時、惜別、懷鄉、思親、憤世、諷喻、憐己、憶友、言志、賞譽、激情、快意或愁緒等情感。這種方式比較直觀。間接抒情是作者把愛憎、好惡、喜怒、哀樂、褒貶等感情滲透到敘述和描寫之中
9、,使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抒情方式。其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情本無形、無影、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不直接寫,只好借助描寫與這“情”有相似或相關點的景、物、人、事。因此間接抒情可分為借景抒情、借物(人)抒情、借事抒情等。聲聲慢中的“愁”,具有什么樣的廣闊的社會內容?答:_答案詞人寫此詞時,南宋已偏安一隅,不思恢復中原,她的丈夫趙明誠也不幸病故。她從此成為一個寡婦,一直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煎熬。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偏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不幸遭遇接踵而來,李清照的詞擴大了意境,感情更加悲痛深沉。此時的詞作反映了時代的苦難,具有較大
10、的社會意義。詞中所抒發的沉痛悲涼的感情不但是作者個人的感情,也是當時無數流離失所的婦女的共同感情。詞人的遭遇和痛苦是時代造成的,因此這首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性。妙用疊詞聲聲慢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三句都在表現女主人公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重,第一句寫神態,第二句寫環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果。再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全詩運用了六組疊詞: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使人產生一
11、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手之秀美,織布繁忙,形聲兼備,繼而生情,水清淺,人含情。由景及人,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內容更細膩委婉,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寫荷塘的四面景象,作者用了“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疊詞,可見作者眼中的荷塘,雖然美麗清幽,卻也朦朦朧朧不能仔細分辨,巧妙地烘托出作者此時的特殊心情“頗不寧靜”。要想把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或動人的情景展示給讀者,疊詞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技巧點撥疊詞,是我們漢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手法,是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多個疊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一個詞重疊后可能會增添某些附加意義,甚至可能會改變原來那個詞的詞性和詞義
12、。所以說,運用疊詞,不僅在形式上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且在內容上也豐富了語言的涵義,有強調的作用。遷移運用請運用恰當的疊詞寫一段話,要求文段意思明了,語言生動,不少于150字。答:_答案(示例一)抬頭遠望,果然,明媚的陽光下一片片的綠色在田野上閃動,那是盛夏稻田的顏色,密密叢叢的稻子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搖擺擺,把那深深淺淺的綠色一直推向遠處,那樣的綠色仿佛是畫家故意調和過的,那綠得發黑的深色讓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由此過渡,那最淺的顏色大概就是那沒有洗脫綠色的油菜花了。而這之間沒有讓你感覺到缺少了任何一種色調。(示例二)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
13、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里風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節選自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一、課本素材點擊素材作為一個學富五車的才女,一個處于社會思想制高點的知識分子,面對國家的半壁江山頓失,國君被攆得抱頭鼠竄,她怎能不“憔悴損”呢?與她同時期的岳飛、陸游以及稍后的辛棄疾,這些須眉男子上可入朝議政、馳騁疆場,下可飲酒罵座、痛飲拍案。她上溯數千年
14、的歷史,卻始終無法找到一位知音,這“怎一個愁字了得”!于是,一個纖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詩句,寫出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抒發具有須眉般悲壯的愛國情懷。運用示例李清照,你的傲岸征服了所有人。人世、命運,在歷經風雨之后早已不堪一擊,聚也罷,散也罷,年年歲歲,紅杏枝頭的盎然春意,葉落知秋的蕭索情味,都在悠悠簫聲、錚錚琴音中化作了無情。誰說她不曾明白:這葉落知秋的玩味,不正也預示了她命運的索然?沒有了金石錄的映襯,漱玉詞如何能夠獨放異彩?她不是一般女子,她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瑟瑟秋風中的她,卻胸懷家國黎民,那聲聲詠嘆之下,是一個怎樣堅毅執著的靈魂!葉落知秋,縱然秋已
15、盡,然心無秋意,命運,便不會有秋。二、課外素材張愛玲:個性的才女張愛玲,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劇本太太萬歲,學術論著紅樓夢魘,譯文海上花列傳等等。張愛玲的小說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的悲涼的人生態度在當時亦是十分罕見。作品主題多描寫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張愛玲自稱:“我甚至只是寫男女之間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沒有戰爭也沒有革命,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是比在戰爭或革命的時候更樸素也更放肆的。” 在父親娶了姨太太之后,母親勇敢地沖出家庭的牢籠,而且更勇敢地與姑姑一起出洋留學。后來,張愛玲離開父親逃到了母親那里,母親給了她兩條路,讓她選擇:
16、“要么嫁人,用錢打扮自己;要么用錢來讀書。”張愛玲毅然選擇了后者。這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是難能可貴的。選材感言李清照與張愛玲,雖然所處時代不同、遭遇也不同,但是兩者都是才女,都是歷經磨難,都是非常有自我的個性之人。有自己的個性,人生可能就有別樣的風采。亂世中的美神(節選)梁衡李清照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聲聲慢被人們記住的。那是一種凄冷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她便被當作了愁的化身,而對她的解讀又“怎一個愁字了得”。其實李清照在寫這首詞前,曾經有過太多太多的快樂。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層樓。夫婿趙明
17、誠是一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他們二人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蜜一樣的生活,滋養著她綽約的風姿和旺盛的藝術創造力。請看兩首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減字木蘭花)金人一錘砸爛了都城汴京的瓊樓玉苑,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也樹倒窩散,一家人開始過漂泊無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趙明誠急病而亡。一個叫張汝舟的人走進她的生活
18、。剛結婚之后張對她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這些東西李視之如命,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當然不能失去。無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條絕路,魚死網破,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隨之入獄。由于友人幫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一個女人心中愛的火花就這樣永遠地熄滅了,這怎么能不令她沮喪犯愁呢?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趙構又棄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華。國運維艱,愁壓心頭。有人請她去游附近的雙溪名勝,她長嘆一聲,無心出游: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
19、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已漸入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著孤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十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愿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她覺得一陣暈眩,手扶門框,才使自己勉強沒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里,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
20、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所尋尋覓覓的是什么呢?身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飛那樣馳騁疆場,也不能像辛棄疾那樣上朝議事,甚至不能像陸、辛那樣有政界、文壇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罵座,痛拍欄桿。她甚至沒有機會和他們交往,只有獨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華和勤奮,又借著愛情的力量,在學術上完成了金石錄巨著,在詞藝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個社會不以為奇,不以為功,連那十歲的小女孩都說“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還有什么話可說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
21、的凄涼。隨著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著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讀后啟悟亂世中的美神是當代作家梁衡的一篇歷史散文,李清照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之一,作者筆下的李清照優美凄涼。梁衡先生評價李清照為美神,可見他對李清照有極好的印象。行文中,作者以時間為順序,多處引用李詞,對其進行深刻的剖析,當寫到李清照悲慘的命運時,抒發了無盡的感慨。一、基礎知識檢測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凄凄慘慘戚戚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B.怎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將息:調養,保養C.怎敵他、晚來風急 敵:抵擋D.如今
22、有誰堪摘 堪:忍受答案D解析堪:能,可以。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李清照紀念堂是個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紅瓦青磚,拱門漏窗,翠竹青青,古樸雅致。_,_。_。_。_,_。是苦苦地思考著人生,還是又將覓得佳句?我不得而知。再往里走,便是“漱玉堂”了她右手托腮,臉面輕俯,雙眉微蹙,就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暗暗贊嘆:郭老不愧是一代文豪。如果在他的題詞中像許多人習慣那樣再多個“女”字,那會是何等減色和遺憾東西廂有人物介紹和她的書畫展,正房里迎面有兩米多高的李清照雕像立在正中。那雕像通體潔白如雪,裙袂飄然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塊長方形的灰青色大理石上面醒目地刻著郭沫若先生遒勁、
23、奔放的手書“一代詞人”A. B.C. D.答案D解析語段主要是按游覽的順序來介紹的,明顯承接,不能做首句,故排除A、B兩項。主要講大理石上的題詞;后面主要介紹“漱玉堂”及李清照的雕像,根據橫線后面的內容可知,尾句應該是。故選D。3.下列對聯不是寫李清照的一項是()A.紅雨飛愁千秋絕唱銷魂句黃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詞B.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個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C.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綠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D.八百里河山空入夢,流水凝愁,怎奈此身囚獄室三十年故國最傷心,釀詞寄恨,忍聽千古斷腸聲答案D解析D項是寫李煜的。4.我們學習古典詩歌,徜徉在詩
24、歌長廊中,感受魏晉風骨,領略大唐氣象我們仰視歷史天空燦爛的詩星,我們鑒賞詩歌,解讀人品,體驗真情。請以古代詩歌為內容仿照例句續寫兩個句子,與之構成排比句。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盞啜飲,用閑愁涂滿生命的黃昏;_;_。答案(示例)蘇軾在赤鼻磯頭的浪濤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讀了如夢的人生白居易在琵琶聲的嗚咽里,淚濕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謫遷的無奈5.“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詩詞中常用的意象,請以李清照為寫作對象,寫一段含有這三種意象的文字。要求:語句通順,語意連貫,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不少于60字。答:_答案(示例)在烏江河畔,在群雁往返的地方,李清照一個比黃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節里愁
25、苦寂寞。紅燭搖影,播出一片昏黃;梧桐低泣,滴滴滴到天明;微風低拂,飄落一地菊花。解析本題考查擴展語句的能力。擴展時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想象一個關于李清照的場景,用上“菊花”“梧桐”“雨”這些具有凄楚愁涼情調的意象;二是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力求語言生動感人。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聲聲慢一詞中,從動作、環境到心理感受多層次地表現出寡居老人悶坐無聊、茫然若失而四顧尋覓的恍惚悲涼心態的句子是“_,_,_”。(2)聲聲慢中,詞人化繁為簡,化多為少,將所有的凄苦、孤獨、無奈的思緒,用“_,_”直接抒發了出來。答案(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課內閱讀強化
26、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7.對聲聲慢一詞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用七組疊字構成了三句話,統領全詞的內容,委婉細致地表達了作者在遭受深創巨痛后的愁苦之情,營造出一種凄涼、蕭條的意境。B.詞的上片從秋天里氣候多變、酒難御寒和北雁南飛等幾個角度,寫自己滯留南方的孤獨生活和悲苦心情。在詞的下片又進一步推進,更具體地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
27、而這種情景,哪里是一個簡單的“愁”字所能概括得盡的。C.聲聲慢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她處境極其凄慘,心境極其惡劣。她用這一曲抒情長調,藝術地表現了自己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D.全詞展現出作者失落、孤單、凄涼、悲哀的心靈世界。我們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礎上來讀這首詞時,不能不對她產生深深的理解與同情。這也正是李清照這首抒情詞的動人力量之所在。答案C解析是晚年的作品。8.“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幾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答:_答案這幾句是環境描寫,用以烘托詞人內心的孤獨與寂寞。點點滴滴的雨打在自己的心上,是那么強烈地敲擊著、震撼著作者的心扉。三、課外閱讀拓展(一)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28、。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注,不慣起來聽。注北人:北宋滅亡,李清照從故鄉山東濟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稱“北人”。9.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片描述芭蕉樹的“形”與“情”。芭蕉樹長在窗前,但卻能夠“陰滿中庭”,這就間接地寫出了它樹干的高大、枝葉的繁茂、樹冠的伸展四垂。B.下片寫夜聽雨打芭蕉聲。由于“余情”是深遠綿長的,所以詞人直到夜晚臥床時仍處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輾轉反側,無法成眠。C.詞人將“點滴霖霪”,組成疊句,不但從音韻上造成連綿延長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涼凄絕的氣氛。D.結句用“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煞住,看似平淡,實極深刻,寫出了對亡夫的深刻思念,這一句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余地。答案D解析通過“北人”一詞來看,更主要的是一種飄零淪喪的異鄉之感。10.作者在這首詞里寫到“雨”的意象,她的聲聲慢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足球協議合作協議書
- 起訴履行諒解協議書
- 鄰居房屋修繕協議書
- 酒店直營轉讓協議書
- 設備安裝使用協議書
- 道路保潔人員協議書
- 門店合作銷售協議書
- 業務員推廣合同協議書
- 超市顧問聘用協議書
- 鏈家賣方委托協議書
- GB/T 5080.1-2012可靠性試驗第1部分:試驗條件和統計檢驗原理
- LY/T 1279-2020聚氯乙烯薄膜飾面人造板
- GB/T 5370-2007防污漆樣板淺海浸泡試驗方法
- GB/T 17215.321-2021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靜止式有功電能表(A級、B級、C級、D級和E級)
- 學生自主重修申請表(模板)
- 課件:第二章 社會工作項目申請(《社會工作項目策劃與評估》課程)
- 2023年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福建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教學課件】微專題一:探究鄭州暴雨事件
-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之江匯“空間站”:校本研修資源利用的載體創新探索
- (完整版)鋼樓梯施工方案
- 裝飾裝修工程監理細則詳解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