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18學年徐匯區初中學業考試能力診斷理化試卷 15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 化學部分)分滿分60 ( 35.5 C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12 N-14 O-16 S-32 Cl- Al-27 K-39 Ca-40 Fe-56 Cu-64 -65 Zn Na-23 Mg-24 分)六、選擇題(共20 27.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鋅元素符號是是一種益智的營養元素 B. Mn C. Zn A Si D Al 28. 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 A.石油與煤 B.水銀與汞 C.碘酒與酒精 D.氧氣與臭氧 29. 廚房中常用的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 A食鹽 B自來水 C蔗糖 D
2、金屬刀具 30. 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學反應的是 A.用砂皮紙打磨去鐵銹 B.用鉛筆芯粉末放入鎖芯開鎖更靈活 C.用天然氣作燃料煮飯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31. 農業生產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質是 A燒堿 B熟石灰 C氯化鉀 D硝酸銨 32.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33.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2Fe+6HCl2FeCl+3H BCuSO+2NaOHCu(OH)+NaSO 422234 C3Fe+2OFeO DHOH+O 224223 34.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一氧化碳工業用于煉鐵 B A石墨用作電極材料 用金剛石作鉆頭 C用銅制造導線 D35. 某種“酒
3、精檢測儀”利用的化學反應原理為:CHOH+4CrO+6HSO2X+2CO+9HO , 2242352 反 的化學式應為X轉變為綠色的化合物X。則CrO應中紅色的3 )(SO OACr BCrSO CCr DCrS323342 36.能用于區別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的是 溶液 B 酚酞試液A AgNO 色石蕊試液紫C 溶液CuSOD 43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37. 綠色化學的核心理念是要求原料物質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 38. 反應類型是中,工業生產中,若要符合綠色化學核心理念,優選的 化合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B.分解
4、反應 C.A. 39.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黃色氯化鐵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B.電解水一段時間后,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C. 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物生成D.(說40. 已知甲、乙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丙與丁,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示中的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根據反應條件推測,該化學變化還伴隨著能量變化B 該反應原子種類與分子種類都不變,因此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1 11D圖示中的反應物、生成物質量比為1 41. 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5、SO、KCO、H NaNO B. NaClA. HCl、Ca(OH)、 342223CONaD. KNO、NaOH、 C. HCl、BaCl、CuSO 23423 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下關系,對下列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42. 單質與游離態屬于并列關系 B A化合物與單質屬于重疊關系 D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C混合物與溶液屬于交叉關 把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鹽酸中,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取濾液加入43. 少量鐵粉,有氣泡。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濾渣中含氧化銅與銅 A濾渣含銅和鐵 HCl 和 D濾液中肯定含FeCl FeClB濾液中肯定含和CuCl 222 44. 除去下列物質中
6、的少量雜質,所選用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溫度(括號內為雜質) 物質/ 0 20 選用試劑 40 60 80 操作方法 100 A /g 溶解度 CO(CO)236.0 35.7 NaCl O適量 238.4 37.3 36.6 點燃39.8 稍過量稀鹽酸 蒸發NaCl溶液(NaOH) B 過濾過量Ba(NO)溶液 KNO溶液(KSO溶液) C23432 過濾足量水 CaO(CaCO D)3,分別加入到盛有不含結晶水)45.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不與水反應的固體物質(,甲、乙兩種物質的2時現象如圖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 溶解度曲線如圖3。則下列說法中錯
7、誤的是 中1圖A 中兩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圖2 B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都會析出2中兩溶液降溫至30D C圖圖3中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線 晶體 46用N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分子總數為N的NO和CO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4NA A2A2 6N常溫常壓下,92g的NO和NOB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數為A422 C1molSO中含有的分子數目為4N A323 D含有3.0110 的分子數為0.5NN個原子的氮氣中,A2 )七、填空題(共19分是我們熟悉的物質,他們對人類生活有重要的影響,請回答下列47空氣、水、二氧化碳 問題。態存在的;從宏觀組成(1) 從元素
8、存在的形態看,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是以 元素;從分子、原子等微觀構成角度看,二氧化 (2) 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 構成的。) 碳、水都是由 (3和水等發生的緩慢氧化反應,向空 4) 鐵在空氣中銹蝕是由于鐵與空氣中的 ( 。 (5) 氣中過量排放二氧化碳會引起 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是我國古代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征。其工藝”48“卓筒井 煎鹽。請回答下列問題:曬鹵濾鹵流程包括下面五個步驟:鉆井汲鹵 結晶的原理相同。(7)煎鹽6)與實驗室過濾的原理一樣,“”和實驗室 上述步驟中,(,10%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大約為7%鹵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與氯化鉀,“汲鹵”獲得檢 (9) ” ;“煎鹽得到
9、的食鹽中含有氯化鉀,實驗室可用 ) ”“曬鹵目的是 (8 。 ) (10 驗,操作方法是 下列數據是氯化鈉和氯化鉀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56.7 45.5 KCl 27.6 34.0 40.0 51.1 氯化鉀溶解度(填:大于、 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40時,氯化鈉溶解度 (11)鹵100g;20時,小于、等于);氯化鈉與氯化鉀溶解度相同的溫度范圍是 (12) ,開始有氯化 g)1.00g,蒸發掉水大于 (13 水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含氯化鉀 鈉析出。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實驗后的混合粉末(其中含有銅、氧化銅、49. 少量木炭粉)回收銅,實驗流程設計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
10、列問題: 在操作1、操作2、操作3中,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14)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15) 。 濾液1中加入過量鐵粉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16) ; 加入試劑A的作用是 (17) 。 . 按照實驗流程操作回收到的Cu不純的原因是 (18) 。 八、簡答題(共21分) 50.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取10g石灰石樣品,用足量的稀鹽酸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假設石灰石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測量5分鐘內生成CO質量的數據如下表: 2 時間/ 分鐘 1 2 3 4 5 /g 的質量生成CO3.3 2.5 3.3 1.5 3.0 2 請回答下列問題:CaCO石灰石中
11、的 。( 1) mol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3CaCO該石灰石中 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根據化學方程式式計算)3 。 (2) 。(3) .請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你能發現數據背后的化學反應規律是 化學興趣小組用X氣體與氧化銅反應制取銅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51. 。 )(4 .實驗開始時,先通一會兒X氣體,再加熱的目的是 .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之后,A玻璃管內觀察到的黑色固體變紅色,B干燥管中無明顯現象, 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為 (5);寫出A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 。 . 若用氫氣與氧化銅反應,則B干燥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7) ;用金屬鋅粒
12、與 。 )8( 與理由是(填編號)你選擇的實驗裝置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化學式氣體和氧化銅反應不僅能生成銅,還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氧化亞銅(.實驗過程中,X 為 處殘留固體的組成進行探究,則殘留固體可能的組成有 (9Cu)O)。如果要對反應后A 種。2探究酸堿鹽之間的反52.化學實驗課上,教師讓同學們用實驗臺上五瓶無標簽的無色溶液,溶液、稀應。五瓶無標簽的無色溶液是:Ca(OH)NaCO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223 鹽酸與其他兩兩混合實驗,甲同學用A、B、C、D、E給五瓶無標簽的無色溶液編號,做E 四種物質混合的實驗現象記錄如下: D A B CE 無色氣泡 無現象 無現象白色沉淀無色溶
13、 ,不能確定的(10) (寫化學式),還能確定 (11) 由此實驗確定E是 試劑鑒別。液可用 (12) 乙同學探究酸堿鹽之間反應的實驗如下圖所示。 實驗中觀察不到明顯現象,不能判斷反應有沒有發生,乙同學是如何改進該實驗的? (13) ,當觀察到 (14) 時,說明恰好完全反應,寫出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 (15) 。根據實驗,結合的改進實驗,可得出酸堿鹽之間如 果發生反應,要有 (16) 生成。 . 實驗后,丙同學將的改進實驗與實驗中的廢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燒杯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并得到了無色溶液。則燒杯中廢液一定還含有的溶質 (17) ;可能有的溶質是 (18) ;為確定可能有的溶
14、質,簡單的實驗方案設 計是 (19) 。 201904學年徐匯區初中學業考試能力診斷理化試卷 參考答案 六、選擇題 題號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C DC C B B B BC C A C D B D D DB D B 七、填空題((合理的給分)分共19) 氧 化合 47(1) (2)(O) (3))(5) 氧氣(分子(4) O 溫室效應 2 提高鹵水中氯化鈉的濃度(蒸發水分),減小煮鹽時的能耗(8) 蒸發(7) 濾鹵(6) 48 用鉑絲蘸取試樣,在無色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 (1
15、0) (9)焰色 (13) 65 (12)20t 40(11)小于 SOFeSO + H(16) Fe +CuSOCu + FeSO Fe + H(15)49(14) 漏斗引流 24444 2、中碳粉沒有除去)3合并(濾渣2 (18)濾渣2沒有經過處理與濾渣(17)除去鐵粉 或鐵表面覆蓋置換出的銅,鐵與酸沒有充分反應。 )共21分八、簡答題( (1) 0.075 50 。的物質的量x molCaCO (2) 解:設石灰石中 3 1 CaCl2HCl+ CaCO+HO+CO 22231 1 0.075 X 1 x = 0.075 (mol) g)( m(CaCO)= 1000.075=7.5 3 1 = 7.5 /10=75% CaCO的質量分數 3 答:略。 (3)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鹽酸濃度變稀,二氧化碳的生成變慢 (5)CO 51(4)排去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混合氣體爆炸 Cu+CO(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費縣聯考2024年數學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積余中學九上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服務機器人標準化-洞察及研究
- 【正版授權】 ISO/TS 24815:2025 EN Exchange formats for audit data collection - Customs and indirect tax extension: XML and JSON
- 【正版授權】 ISO 21364-21:2025 EN Domestic gas cooking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gas hobs,gas grills and gas griddles
- 【正版授權】 ISO 16827:2025 E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 Characterization and sizing of discontinuities
- 【正版授權】 ISO 12176-2:2025 EN Plastics pipes and fittings - Equipment for fusion jointing polyethylene systems - Part 2: Electrofusion
- 2025年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二級造價工程師之土建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自測模擬預測題庫(名校卷)
- 大理州2025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和筆試最低控制分數線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GB/T 45920-2025鐵鋁酸鹽水泥
- 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
- 北京海淀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2025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
- 醫德培訓課件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五五”規劃》全文
- GB/T 38315-2019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
- 接力初三贏在暑假-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家長會課件
- 提升零售戶店鋪形象煙草QC課件
- 消防安全常識培訓內容(通用14篇)
- 系桿拱橋橋梁上部系桿拱的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