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XXXXX2015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DBJ50/TXXX2015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COMPOSITEFOUNDATION2015XXXX發布2015XXXX實施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DB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COMPOSITEFOUNDATIONDBJ50/T2015主編單位重慶大學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批準部門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施行日期2015年月日2015重慶前言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4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定項目計劃(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4259號)的要求,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技術,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本規程。本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和符號、構造、設計、施工、檢查與驗收及附錄等。本規程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大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本規程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至規程編制組(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北街83號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郵編400045;EMAILDXMHHU163COM),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程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人員主編單位重慶大學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參編單位重慶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浙江省地礦建設有限公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審查人員目次1總則22術語和符號321術語322符號43構造和材料631構造632材料74設計841一般規定842漿固散體材料樁設計104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設計135施工1951施工準備1952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205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施工246檢查與驗收2561成樁質量檢查2562樁身質量檢測2663工程質量驗收27附錄A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原始記錄29本規程用詞說明31引用標準名錄32條文說明3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22TERMSANDSYMBOLS321TERMS322SYMBOLS43STRUCTUREANDMATERIAL631STRUCTURE632MATERIAL74DESIGN841GENERALREQUIREMENTS842DESIGNOF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1043DESIGNOF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COMPOSITEFOUNDATION135CONSTRUCTION1951CONSTRUCTIONPREPARATION1952CONSTRUCTIONOF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2053CONSTRUCTIONOF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COMPOSITEFOUNDATION246CHECKANDACCEPTANCE2561PILINGQUALITYINSPECTION2562PILEQUALITYDETECTION2663ACCEPTANCEOFCONSTRUCTIONQUALITY27APPENDIXACONSTRUCTIONORIGINALRECORDOF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2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31LISTOFQUOTEDSTANDARDS32EXPLANATIONOFPROVISIONS331總則101為規范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技術要求,在設計和施工中做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保證質量、保護環境、技術先進,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施工凈高度在6M以上的、施工場地空間受限、臨近周邊建筑物的建筑、公路、軌道、港口及市政等工程的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也適用于常規場地的地基處理。10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設計應綜合分析地基土層性質、地下水埋藏條件、上部結構類型、使用功能、荷載特征和施工技術等因素,并應重視地方經驗,因地制宜,優化布樁,節約資源。104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漿固散體材料樁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漿固散體材料樁是利用鉆機成孔,在孔內下放注漿管,投入碎石、碎磚等散體材料后注入水泥漿液固結形成的樁。如果采用的是碎石,又可稱為碎石注漿樁。212復合地基COMPOSITEFOUNDATION部分土體被增強或被置換后,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人工地基。213既有障礙物EXISTINGIMPEDIENTBUILDING施工前就存在于建筑場地、影響正常施工的建筑物。214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SINGLEPILE單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到達破壞狀態前所能穩定承受的或出現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時所對應的最大荷載。215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SINGLEPILE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除以安全系數后的承載力值。216樁側阻力SHAFTRESISTANCEOFPILE樁頂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樁身側表面所發生的巖土阻力。217極限樁端阻力TIPRESISTANCEOFPILE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樁端所受到的巖土阻力。218地基承載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SOILBEARINGCAPACITY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線性變形段內規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219褥墊層CUSHION設置于基礎和復合地基之間用以調整樁土應力分擔比、減小樁土不均勻沉降的傳力層。2110復合土體壓縮模量COMPOSITECOMPRESSIONMODULUS將增強體和加固區土體視為一復合土體的等價壓縮模量。22符號221作用和作用效應0P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的基礎底面處的附加壓力;B作用在下臥層頂面的荷載;S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沉降量;S1漿固散體材料樁處理深度內復合加固層的沉降量;S2下臥層的沉降量。222抗力和材料性能IES基礎底面下第I層天然地基的壓縮模量;FCU邊長150MM立方體試塊標準養護28D的抗壓強度平均值;FPK樁體單位截面積承載力特征值;FSK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FSPK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QPK樁端地基土的承載力標準值,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SIK樁周土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泊松比。223幾何參數D樁身直徑;A樁身截面面積;A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寬度;B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長度;D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H復合地基加固區厚度;M面積置換率;N樁長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U樁身周長;0復合地基壓力擴散角。224計算參數1考慮注漿作用的側阻力提高系數;2樁間土的承載力折減系數;3考慮漿液擴散的樁周土承載力提高系數;S沉降計算經驗系數;P樁端阻力修正系數。3構造和材料31構造311漿固散體材料樁的直徑宜為300MM800MM,樁長不宜大于35M。312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樁頂宜設置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混凝土蓋板,蓋板宜為正方形或圓形,厚度不宜小于20CM,正方形蓋板邊長不宜小于1000MM,圓形蓋板直徑不宜小于1000MM。313樁頂和基礎之間應設置褥墊層,褥墊層的厚度宜為300MM500MM,當樁距大時褥墊層厚度宜取高值。314褥墊層內宜設加筋材料12層。32材料321漿固散體材料樁填充料宜采用16MM325MM的不連續級配的骨料。可采用碎石、鵝卵石或建筑廢棄粗粒料等。322散體材料中的泥塊、淤泥、細屑、硫酸鹽、硫化物和有機雜質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規定。323樁頂褥墊層材料宜采用無機穩定材料、中砂、粗砂、級配砂石或碎石等,級配砂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夯填度不得大于09。褥墊層設置范圍宜大于基礎范圍,基礎邊緣至墊層邊緣的距離宜為200MM500MM。324加筋材料可選用土工格柵、鋼塑格柵、土工編織物等,其抗拉強度不宜小于100KN/M,延伸率應小于10。325水泥宜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4設計41一般規定411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適用于處理黏性土、粉土、松散或稍密砂土及已完成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等地基。對厚度較大、靈敏度較高的淤泥和流塑狀態的黏性土等軟弱土層,應按地區經驗或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412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設計應具備下列基本資料1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內容應包括1)場地工程鉆孔位置圖、地質剖面圖;對于填土,應注明填土材料的構成、厚度及填筑時間;2)場地各層土物理力學指標、承載力特征值和EP曲線;3)標準貫入試驗、靜力或動力觸探試驗等原位測試資料;4)根據相關試驗分析提供各土層樁端阻力、樁側阻力特征值;5)水文地質資料,包括地下水類型、水位標高或埋深、地下水是否對填充料具有腐蝕性等;6)抗震設防區應按設防烈度提供擬建場地的抗震設計條件,包括場地土的類型、建筑場地類別、地基土有無液化等的判定。2工程場地與環境條件的有關資料1)工程場地的現狀平面圖,包括交通設施、高壓架空線、地下管線和地下構筑物等的分布;2)相鄰建筑物安全等級、基礎形式及埋置深度;3)周圍建筑物的防振、防噪音的要求;4)附近類似工程地質條件場地的樁基工程試樁資料和單樁承載力設計參數;5)泥漿排放、棄土條件;6)建筑物所在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和建筑場地類別。3建設工程的有關資料1)工程總平面布置圖;2)工程基礎平面圖和剖面圖;3)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和變形控制值;4)工程的結構類型、荷載,工程的使用條件和設備對基礎豎向及水平位移的要求;5)對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的基底壓力和對應于荷載效應永久組合時的基底壓力;6)工程的安全等級。4施工條件的有關資料1)既有障礙物狀況;2)施工機械設備條件,動力條件以及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3)水、電及有關建筑材料的供應條件;4)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出場及現場運行條件。41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設計應進行下列計算和驗算1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2復合地基沉降計算;3復合地基軟弱下臥層承載力和沉降驗算;4樁身強度驗算;5坡地或軟弱地基基底傾斜時,應進行整體穩定性驗算。414對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規定需要進行地基變形計算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經地基處理后,應進行沉降觀測,直至沉降達到穩定為止。42漿固散體材料樁設計421漿固散體材料樁宜在復合地基范圍內布樁,邊樁軸線至基礎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1倍樁徑。422漿固散體材料樁的樁長應根據承載力和沉降要求確定,樁端宜位于承載力較高或壓縮性較低的土層中。423漿固散體材料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的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采用單樁靜載荷試驗時,應按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05倍取值;2當無單樁載荷試驗資料時,對于初步設計可按下式估算UKA1QKR(4231)PSKP1SIUKAQLNI(4232)式中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N);A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K安全系數,取K2;U樁身外周長(M);N樁長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P端阻力修正系數,與注漿量、注漿壓力、持力層厚度、土的性質、樁長和截面尺寸等因素有關,可取0910,樁端土為高壓縮性土層時取低值,低壓縮性土層時取高值;QSIK第I層土(巖)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當無當地經驗時,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關于泥漿護壁鉆孔樁的規定取值;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當無當地經驗時,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關于泥漿護壁鉆孔樁的規定取值;LI樁穿過的第I層土的厚度(M);1I考慮注漿作用的第I層土側阻力提高系數,宜根據工程經驗取1012;424樁身強度應符合式(4241)要求。當復合地基承載力進行基礎埋深的深度修正時,增強體樁身強度應滿足式(4242)的要求。PSACUARF442414242SPAMPSACUFDF501式中FCU漿固散體材料試塊(邊長150MM立方體)標準養護28D立方體抗壓強度平均值(KPA)。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KN/M3),M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D基礎埋置深度(M)。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可按地區經驗取值。FSPA深度修正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4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設計431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可采用梅花形或方格形布樁,樁間距應根據基礎形式、復合地基承載力、土性、周邊環境條件等綜合確定。432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也可按下式估算SKPSASPKFMARF132(4331)MD2/(4332)E式中FSPK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M樁土面積置換率;D樁徑(M);D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M),按等邊三角形布樁時,DE可按105D0取值;正方形布樁時,DE可按113D0取值;矩形布樁時,DE可按113取值;D0、D1、D2分別為樁間距、2縱向間距和橫向間距(M);2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地區經驗時,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載力較高時取大值;3考慮漿液擴散的樁周土承載力提高系數,宜取1011,土層滲透系數較小時取低值,滲透系數較大時取高值。FSK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KPA),宜按當地經驗取值,如無地區經驗時,可取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43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沉降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21S(4331)(4332)(4333)011SNIIIPSZAEAKSPF(4334)IIEASS(4335)式中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沉降量(MM);漿固散體材料樁處理深度內復合加固層1S的沉降量(MM);加固區下臥層的沉降量(MM),按分2層總和法計算,作用在下臥層土體上荷載按式(4336)計算。按分層總和法計算的復合加固層沉降量1S(MM);S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根據地區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確定;無地區經驗時,可按表433的規定取用;0P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的基礎底面處的附加壓力(KPA);IZ、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I層土、I11I層土底面的距離(M);IA、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I層土、第1II1層土底面范圍內平均附加應力系數,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規定取值;IES基礎底面下第I層天然地基的壓縮模量(MPA);基礎底面下地基壓縮模量提高系數;AKF基礎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SE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MPA);基礎底面下第I層土的計算壓縮模量IS(MPA),樁長范圍內的復合土層按復合土層壓縮模量取值;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IA積分值(M)。表433沉降計算經驗系數SMPASE2540701502001110070402計算下臥層的沉降量時,作用在下臥層頂面的荷載可按下式計算(4336)200HTGDTBPPB式中作用在下臥層頂面的荷載(KPA);B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寬度(M);D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長度(M);H復合地基加固區厚度(M);0復合地基壓力擴散角,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和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50047的規定取值(RAD)。434地基沉降計算深度應大于復合土層的厚度,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關于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的有關規定。435當地基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規定驗算下臥層承載力。436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的規定。5施工51施工準備511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施工前應具備下列資料1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施工設計圖紙。3總平面圖或樁基的平面控制圖。4施工現場的地理位置及相鄰建筑、道路、管線、高壓輸電線、構筑物、邊坡等相關資料。512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現場電通、水通、道路通暢。2施工場地的平整,場地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樁機施工的要求。3落實與場地相鄰的建筑物、道路、管線、高壓輸電線、構筑物、邊坡等的保護措施。513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開工前應進行設計技術交底。2應根據施工圖紙、設計技術交底、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場地環境等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3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應經審核確認。4應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落實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技術措施。514施工工藝參數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正式施工前應施工試樁,并根據設計要求的數量進行施工工藝參數試驗。2試打樁的規格、長度、數量及地質條件應具有代表性,試驗樁與工程樁的條件應一致。3應根據試樁的參數調整設計、并相應調整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515施工機械的選擇和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成孔設備選擇應滿足工程地質條件及設計圖紙要求。成孔設備凈高應滿足施工場地條件,宜選擇旋挖取土機械,在不良地質條件下可采用回旋成孔鉆機。2注漿設備應選擇高壓注漿泵,注漿設備最大額定注漿壓力宜為810MPA,流量宜為615M3/H。連接注漿泵的管路宜采用高壓柔管,并安裝自動灌漿記錄儀。水泥砂漿攪拌機宜采用高速攪拌機和低速攪拌機。3施工現場應配備電焊機、吊車等其它施工機具。4施工機械選定后應核實現場地基承載能力是否滿足樁機施工的要求,如不滿足應預先采取相應處理措施。52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521漿固散體材料樁的施工工藝流程宜按圖521進行。施工步驟應包括施工準備、場地平整、定位放線、成孔設備就位、成孔、護筒埋設、下注漿管、投石洗孔、壓力注漿、移機就位。圖521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流程522漿固散體材料樁成孔應符合下列規定1成孔工藝宜選擇旋挖取土工藝,成孔孔壁不穩定地層也可采用回旋鉆進工藝。2開孔應采用慢速鉆進,鉆頭中心位置對準樁位中心、鉆桿保持垂直穩固。3鉆進過程中應及時清理孔口積土和地面散落土,防止掉落孔內;發生孔內坍塌后應停止鉆孔,查明部位后及時回填粘土并搗實,過段時間或重新成孔。4鉆進至設計深度后進行清孔并檢查孔底,清孔后泥漿比重須小于105,孔底沉渣須小于10CM。523漿固散體材料樁注漿管放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注漿管宜采用直徑不小于25CM的鍍鋅管,采取絲扣連接分段下放;2安裝注漿管前應清除管內雜物,防止堵塞,注漿管底部與孔底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30CM;3注漿管下放到位后,應在管內注清水進行洗孔。524投放散體材料時,孔口應放置投料漏斗,散體材料應填滿樁孔。525漿固散體材料樁注漿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前應做好水泥砂漿的配合比試驗。2宜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嚴禁使用過期或受潮的水泥;砂子應采用細砂。3注漿前應對注漿泵、灰漿攪拌和注漿管線進行檢查,使其處于完好狀態。4拌制水泥砂漿必須采取計量投料。5注漿前先拌制03M305M3純水泥濃漿注入孔內,充填孔底2M左右長度骨料間隙,并潤滑注漿管道。6注漿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斷時應立即處理,盡快恢復注漿。7注漿壓力應控制在2MPA5MPA,注漿時應做好注漿壓力、注漿量、注漿時間及其它異常情況的記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8應根據實際注漿量計算注漿面上升高度,應及時拔出注漿管,但應保證拔管后注漿管埋深仍保持3M以上。9在壓漿過程中應逐步補填碎石到樁頂。10當水泥砂漿充分溢出孔口后應停止注漿,并應預留3M注漿管在孔內,待30MIN60MIN后進行二次補漿,拔出注漿管,最后用插入式振搗器插入樁體15M左右進行振搗,使樁頂砂漿充填密實。11當出現穿孔導致砂漿大量流失時,可采用跳孔施工或間歇施工等措施。526漿固散體材料樁作為復合地基使用時,應在樁頂鋪設褥墊層。527在施工過程中應按本規程附錄A表A的要求做好記錄,及時匯總并辦理驗交、簽證等手續。528施工安全生產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安全生產標準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規定。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崗,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3施工現場應做到三通一平,做好施工場地排水、排污工作。4鉆機操作時注意加桿和提鉆的安全,統一指揮,密切配合,防止機械傷人和物體打擊。5每臺樁機設置一只配電箱,做到一機一閘確保用電安全。53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施工531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后樁頂標高大于設計標高時應進行樁頭清理。挖土和截樁時應保護樁身及樁間土,不得造成樁身開裂、樁間土擾動等。532漿固散體材料樁樁頂宜設置樁帽,樁帽宜現澆。樁帽高出地表時,樁帽之間應采用砂土、石屑等回填。533漿固散體材料樁頂面應根據設計要求鋪設褥墊層,墊層中宜鋪設12層加筋材料。534加筋層的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復合地基技術規范GBT50783的規定。535加筋之上鋪設的墊層應選用較高強度的碎石、卵礫石等填料,不得混有泥土和石屑,碎石最小粒徑應大于加筋材料孔徑尺寸,應鋪設平整。當鋪設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時,可不碾壓,大于30CM時應分層靜壓壓實。536填土應分層壓實填筑,并達到規定壓實度。6檢查與驗收61成樁質量檢查611漿固散體材料樁的成樁質量檢查應包括成孔、散體材料投放及注漿等工序過程的質量檢查,并填寫相應的質量檢查記錄,應符合表611的規定。612漿固散體材料樁樁位、樁徑、垂直度偏差應按表611的規定檢查。表611漿固碎石樁質量檢驗標準允許偏差或允許值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單位數值檢查方法1樁長MM100查施工記錄或抽檢2散體材料質量粒徑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每400M3進行篩分試驗和含泥量試驗3注漿量設計要求查施工記錄或抽檢4范圍、數量、布置形式和施工工藝設計要求觀察和尺量主控項目5承載力設計要求載荷試驗允許偏差或允許值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單位數值檢查方法1樁位MM100開挖后量樁中心2垂直度1測成孔垂直度3樁徑MM50開挖后實測樁頭直徑4樁頂標高MM100,0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5拔管速度M/MIN0503根據注漿量,查施工記錄或抽檢6泥漿比重105左右查施工記錄或抽檢7注漿壓力MPA2050查施工記錄或抽檢8成孔至投放碎石時間MIN30查施工記錄或抽檢一般項目9投料量設計要求查施工記錄或抽檢62樁身質量檢測621樁施工后,應在成樁14D后現場開挖檢查樁身質量,開挖深度不宜小于12M。檢查數量宜為總樁數的0205,且每個單項工程不得少于3根。622樁身完整性應采用低應變法檢測,檢測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和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范DBJ50/T136的有關規定執行。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抽檢數量不得少于總數的30,其它情況下不得少于總數的10。623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應采用復合地基和單樁靜載荷試驗方法進行檢測。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和單樁載荷試驗應在樁身強度滿足加載要求且施工結束28D后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數量應為總樁數的0205,且不應少于3根。單樁載荷試驗數量應為總樁數的0205,且不應少于3根。63工程質量驗收631當樁頂設計標高與施工場地標高相近時,樁基工程驗收應在樁身質量檢測完畢后進行;當樁頂設計標高低于施工場地標高時,樁基工程驗收應在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進行驗收。632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應具備下列驗收資料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樁基施工圖、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紀要、設計變更等;2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和復驗報告;3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樁位線復核簽證單;4混凝土質量檢驗報告;5施工記錄及檢驗記錄;6樁體質量檢測報告;7復合地基或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8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的樁尺寸和成型情況檢查記錄、基樁竣工平面圖;9工程質量事故及事故調查處理資料。633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要求1原材料質量合格;2各檢驗批工程質量驗收合格;3應有完整的質量驗收文件;4低應變檢測結果合格,復合地基載荷板試驗或單樁靜載荷試驗檢測結果符合設計要求。附錄A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原始記錄表A漿固散體材料樁施工原始記錄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合同號里程樁號樁徑鉆機型號施工日期砂漿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細砂水減水劑成孔時間清孔時間MIN注漿時間樁號設計樁長M實際樁長M開始結束沉渣厚度CM泥漿比重投料數量T砂漿稠度S砂漿注入量M3開始結束備注成孔時間注漿時間樁號設計樁長M實際樁長M開始結束清孔時間MIN沉渣厚度CM泥漿比重投料數量T砂漿稠度S砂漿注入量M3開始結束備注自檢意見監理員意見監理員施工負責人質檢員施工員本規程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引用標準名錄1國家標準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3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4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5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6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7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500478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范DBJ50/T136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OUTEDGRANULARMATERIALPILECOMPOSITEFOUNDATIONDBJ條文說明2014重慶目次1總則352術語和符號363構造和材料374設計385施工416檢查與驗收471總則101在施工工程地基處理施工中,經常會遇到施工場地上方有高壓電線或者高架路橋等施工機械限高(既有障礙物),臨近既有建筑物,也會遇到施工場地周圍空間狹小、存在精密儀器等復雜施工環境,常規施工機械和方法無法進場施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研發新的地基加固技術。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技術是為了滿足既有障礙物環境下建筑、公路、軌道、港口和市政等工程地基加固而研發的一種新型地基加固技術。該技術具有適應復雜施工環境,無擠土,無噪音,施工方便快捷及工程造價低等技術經濟優點。目前已經在京滬高速鐵路、滬寧高速鐵路、沿海高速鐵路及高速公路等地基處理工程中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在今后工程中更好地推廣應用,為設計、施工、監理、檢驗及工程驗收提供依據,使設計做得更加合理,質量更加可靠,經過多年的應用和實踐研究總結,編制本規程。一般施工場地上部凈高在6米以上皆可實施。目前樁徑可控制在300MM800MM之間。102本規程適用于施工場地空間受限條件下建筑、公路、軌道(包括鐵路、城市地鐵等)、機場、市政(包括道路、煤氣柜、油罐、水池等)等工程地基處理。施工場地空間受限是指施工場地上方存在高壓電線、高架橋等既有障礙物,施工場地狹小(長度和寬度在3M以下),施工場地周圍有重要建筑物,施工場地附近交通不便使大型設備和材料難以進場等情況。104本規程未作規定的按相關規范執行。2術語和符號211漿固散體材料樁樁身可根據設計要求形成不同強度的漿固材料。散體材料指的是復合一定級配要求的碎石、卵石、廢棄鋼渣、城市廢棄建筑磚石等,既保證了工程實施,又節約材料,保護了環境。漿固散體材料樁直徑一般為300MM800MM。漿固散體材料樁主要針對施工場地上方存在既有障礙物而研發。典型工程應用如滬寧城際鐵路以路基型式下穿既有道路立交、高壓線25處,而通過區域廣泛分布的淤泥及淤泥質黏土等軟弱土層,工程性質不良,地基承載力低,沉降量大,需要采取適當的加固措施后,才能滿足建(構)筑物使用要求。由于受到場地限制以及既有設施安全使用的要求,常規的軟基處理方法難以滿足施工安全,而采用鉆孔樁則造價太高。為了提高地基土承載力、控制工后沉降,在調研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經多方案比較,采用漿固碎石樁新技術有效地解決了特殊施工環境條件下深厚層軟土地基加固的難題。通過對滬寧城際鐵路27個路基工點的應用,累計完成漿固碎石樁286萬延米,經過質檢全部合格,工后沉降控制滿足鋪設無砟軌道要求,滿足高速列車舒適運營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及社會效益。自2010年竣工通車以來,路基穩定。212復合地基最初是指采用碎石樁加固后形成的人工地基。近年來復合地基技術在我國工程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隨著水泥土攪拌樁加固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發展了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的概念。碎石樁是散體材料樁,水泥攪拌樁是粘結材料樁。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的應用促進了柔性樁復合地基理論的發展。隨著高強度樁、CFG樁復合地基等新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概念。3構造和材料313褥墊層設置在樁頂和基礎之間,是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關鍵技術之一,是保證樁、土共同作用的核心內容。根據大量的工程實踐總結,褥墊層的厚度取30CM50CM,一般上部填土較高時取高值,樁間距大或樁間土較軟時取高值。314褥墊層內設土工格柵12層,褥墊層厚度大時取2層。321填充料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碎石、鵝卵石,也可采用建筑垃圾、礦渣等材料。散體材料的粒徑不得小于16MM,粒徑過小會造成孔隙率小影響砂漿流動使得砂漿充填不密實,影響樁體膠結質量。325水泥宜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可根據水泥摻入量的多少、水灰比等形成不同強度的樁體材料。4設計412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目前已在公路工程和鐵路工程中得到應用。由于不同的工程對地質條件有著不同的具體要求,所以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時,除遵守本規程外,尚需符合國家及其他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423由于壓力注漿作用,漿液向樁周土擴散,改善了樁周土的性質,同時也使樁土接觸面的性質得到改善,因此考慮了側摩阻力提高系數。424試塊應在注漿完成后及時預留。431通過現場試驗,綜合考慮漿固散體材料所形成不同樁體強度的樁型,以及復合地基承載力、土性、位置和施工工藝等因素,漿固散體材料樁間距宜為2550倍D,樁徑大時宜取小值。432漿液擴散范圍與土體滲透系數有著密切的關系。研究表明,砂土中漿固碎石樁注漿對樁周土的改善主要以滲透后膠結為主。粘性土中漿固碎石樁注漿對樁周土的改善主要以擠密為主。通過原位測試及前人研究成果確定了漿固區內土體的性質,在此漿固區內,土體的強度大于原狀土而小于樁體。經漿固碎石樁處理后的地基樁間土的強度一般會提高1030。本規程為保守起見,將樁周土承載力提高系數上限設置為10。433樁身加固層內的沉降,一般按照復合模量法進行計算,對于碎石樁、水泥土攪拌樁這類柔性樁來說,由于樁土應力比較低,故按照復合模量法計算結果較合理。但對于樁土應力比較大的剛性樁來說,復合模量法計算得出的沉降僅在毫米量級,與現場實測的結果嚴重不符。研究結果表明,采用BOUSSINESQ應力解與MINDLIN應力解聯合求解地基中的附加應力,然后用分層總和法計算基礎沉降的方法較為合理。本規程漿固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沉降計算參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方法和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有關規定執行。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應結合地方經驗和工程實際情況取值,S本規程表433參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下臥層的沉降按分層總和法計算,作用在下臥層頂面的荷載按應力擴散法(圖1)計算。HZ下臥層加固區荷載BPB圖1應力擴散法計算示意圖將復合地基視為雙層地基,由加固區土層和下臥層土層組成,復合地基范圍內作用荷載P,通過加固區土層,壓力擴散角為,作用在下臥層上的荷載計算式如下B式所示2HTGDTBPPB式中B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寬度;D復合地基上荷載作用長度;H復合地基加固區厚度。對平面應變情況,上式可改寫為2HTGBPB5施工511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地基處理設計方案與施工的依據。當場地地質情況較復雜時,應做必要的補充勘察,以便調整設計。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施工前必須查清地上、地下管線及障礙物并進行妥善處理。515成樁所使用的機械已有專業的生產廠家生產,選擇合格的施工設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施工機械應向智能化、標準化、科技創新技術方向發展。漿固散體材料樁機具設備表見表1。表1機具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數量用途1成孔設備(鉆機或樁機)SJ55/GPS10/XY41成孔施工2灰漿高速攪拌機16M3/H1水泥漿攪拌3注漿泵SGB610/BW2502壓力注漿4灌漿自動記錄儀GJY2灌漿記錄5比重計2測比重成孔設備宜選擇SJ55型旋挖取土機械,在不良地質條件下可采用GPS10型回旋成孔鉆機,其技術參數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成孔機械性能參數6潛水泵1KW1供水7汽車5T1材料運輸8吊車16T1重物吊裝9千斤頂25T4施工安裝10全站儀TC18001測量11水準儀S31測量設備名稱型號鉆孔直徑(MM)鉆孔深度(M)主機功率(KW)鉆桿轉數(R/MIN)扭矩(KNM)旋挖取土機SJ5530080055302015GPS10300800603044/77/1396回旋成孔鉆機XY4300800603013515885注漿設備宜采用SGB610型或BW250型注漿泵,其技術參數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注漿泵性能參數521漿固散體材料樁的施工工藝(如圖2)包括以下步驟1、施工準備根據設計要求和地質條件,設定施工工藝參數,并確定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人員、設備、材料進場,組織施工技術與安全交底。2、場地平整根據現場情況,將場地進行平整,清除表面障礙物。如遇軟土地基無法承受樁機設備,應先將土層表面用碎石、宕渣鋪墊,以便施工設備就位及靈活移機。3、定位放線根據設計圖,確定樁位軸線和樁位點,用12鋼筋插在樁位中心點上,并撒上白灰做明顯標記。樁位偏差小于2MM。4、成孔設備就位、成孔成孔可以采用鉆機或樁機。設備進場后,按照裝配圖設備名稱型號額定壓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