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課件.ppt_第1頁
髕骨骨折課件.ppt_第2頁
髕骨骨折課件.ppt_第3頁
髕骨骨折課件.ppt_第4頁
髕骨骨折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髕骨骨折,髕骨骨折,髕骨骨折,一、解剖及生理二、定義三、病因及發病機理四、分型五、臨床表現六、治療七、護理及健康教育,主要內容,髕骨:是體內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頭肌腱內,為三角形的籽骨,底朝上,尖朝下,參與膝關節的構成。是股四頭肌伸膝作用的主要支點,與股骨髁上部位形成髕股關節,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股四頭肌肌腱沿髕骨的前方向下形成髕韌帶,止于脛骨結節上,其兩側為髕旁腱膜,是膝關節重要支持帶。,一、解剖及生理,伸膝作用,增強肌力,保護膝關節,髕骨解剖,髕骨骨折:是較常見的損傷,以髕骨局部腫脹、疼痛、膝關節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膚擦傷為主要表現的骨折。,二、定義,三、病因及發病機理,髕骨骨折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所致。1、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直接打擊在髕骨上,如撞傷、踢傷等,骨折多為粉碎性,其髕前腱膜及髕兩側腱膜和關節囊多保持完好,亦可為橫斷型骨折。,2、間接暴力:多由于股四頭肌猛力收縮,所形成的牽拉性損傷,如突然滑倒時,膝關節半屈曲位,股四頭肌驟然收縮,牽髕骨向上,髕韌帶固定髕骨下部,而造成髕骨骨折。間接暴力為橫行骨折,移位大,髕前筋膜及兩側擴張部撕裂嚴重,三、病因及發病機理,1.骨折無移位2.骨折有移位:上極骨折移位下極骨折移位中段橫斷骨折3.髕骨完全粉碎并移位,臨床分類,髕骨骨折,骨折類型,護理及健康教育,1、膝部擦傷、腫脹、疼痛、壓痛、皮下淤血、瘀斑、關節內積液,膝關節不能自主伸直。2、有時可在髕骨面摸到骨折裂隙。3、X線攝片可明確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臨床表現,治療,(一)目的:恢復伸膝裝置功能,保持關節面完整光滑,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二)方法1、無移位髕骨骨折的治療:可選用石膏托、管型固定、單長腿夾板固定患膝于伸直位,,2、輕度移位(分離小于1mm)髕骨骨折1)復位(1)抽吸盡膝關節內的血腫(2)膝關節處于伸直位(3)雙手推擠骨折塊復位(4)亦可采用經皮撬撥法復位,治療,治療,2)固定(1)體位:膝關節伸直位(2)器材:抱膝圈、抱膝兜、抓髕器,3、移位明顯(分離大于2mm)骨折,需手術治療(1)開放復位內固定術絲線荷包縫合術鋼絲環形加8字固定術張力帶固定術(2)髕骨部分切除術(3)髕骨全部切除術,治療,護理及功能鍛煉(保守),骨折后如關節腫脹明顯、積液較多應抽盡膝關節內積血積液,并用無菌輔料加壓包扎,再用直夾板固定4周,抬高患肢臥床休息,可直退下地行走,避免負重,每日行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傷后4-5周:每天去夾板練習屈膝到50,每天10分鐘,時間不要太長,一次即可。練習完后將夾板帶上。傷后5-6周:每天屈膝練習到60,練習時間和次數同上。練習完成后帶上夾板。傷后7周:屈膝關節練習到80,可以考慮去除夾板,但決定前應先拍X線片。傷后8周:徹底去除夾板,屈曲關節可以達到90。傷后9周:屈曲可到100。傷后9周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的膝關節活動度。,術后護理,(一)一般護理妥善安置床位,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各管道通暢,交代飲食、用藥、鍛煉、疼痛等注意事項,協助并落實各項生活護理。(二)患肢護理1、術后患肢給予抬高,高于心臟,以利血液回流,防止患肢腫脹。2、觀察患肢血液循環、皮膚溫度、神經感覺情況、踝關節及足趾活動、足背動脈搏動情況。3、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術后護理,(三)疼痛護理1、切口疼痛遵醫囑使用止痛劑,如杜冷丁、強痛定、洛芬待因等。2、若為傷口包扎過緊所致疼痛,止痛藥療效不理想,松解繃帶后疼痛會迅速緩解。(四)引流管護理引流管放置要合理,避免折疊、扭曲、受壓,定時予擠捏,平時需仔細觀察,如發現漏氣應及時更換,更換時嚴格消毒,嚴格記錄,引流管留置24-72H后,如24小引流量小于50ml,引流液呈黃色,即可拔除引流管。,術后護理,(五)石膏、夾板、支具護理1、術后觀察支具/石膏/夾板的松緊度,觀察末梢血液循環、皮膚色澤,溫度、感覺、活動以及患肢腫脹情況,2、若有肢端劇痛、發紺或蒼白、皮膚溫度低、感覺減退、不能主動活動或被動活動時疼痛,都是缺血的表現,可能是繃帶壓迫所致,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如有局限性松動、肢體疼痛、切勿隨意使用止痛劑,如疑有局部受壓,可及時檢查、或重新固定。3、石膏、夾板、支具避免污染、潮濕。,護理及功能鍛煉,術后第1天:可嘗試股四頭肌收縮練習,并進行踝泵練習;術后第2天:患者持拐下地行走,只是去廁所及必要的日常活動。術后第3天:后抬腿練習,方式為俯臥位,后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術后1、2、3周:要繼續練習踝泵及股四頭肌力量。4周內絕對不可以進行直抬腿練習;術后4周:根據情況由醫生決定開始關節活動度練習,屈膝練習時在0-60的范圍,如有關節內有明顯的發熱、發脹感,即刻冰敷20分鐘左右。如平時有關節內明顯的發熱、發脹感,可再冰敷,2-3次/日。開始使用單拐,扶于健側行走,如關節無明顯不穩,室內行走可以脫拐。術后5周:屈膝關節練習達60。術后6周:屈膝關節練習可達70,睡眠時可不戴夾板,完全脫拐行走。術后7周:屈膝關節練習到80,可考慮去除夾板,但要以X線的檢查結果決定。術后8周,去除夾板,屈膝關節練習到90度。術后9周,屈膝關節練習到100度。要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在功能恢復中,不能忽視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1.術后恢復期應進高熱量,高蛋白,營養豐富,含鈣量較高的飲食,禁油膩辛辣食物;以促進骨折早期愈合。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