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馬基07-08春季試題.doc_第1頁
燕山大學馬基07-08春季試題.doc_第2頁
燕山大學馬基07-08春季試題.doc_第3頁
燕山大學馬基07-08春季試題.doc_第4頁
燕山大學馬基07-08春季試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班級姓名學號時間燕山大學試卷密封線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分數一、單項選擇題答題框題號12345678910答案DADCAACBB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BCDBBB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DBDBDADC二、多項選擇題答題框題號12345答案ABCEBCDECDECDEACDE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首頁表格內,否則不給分。1.在哲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對哲學基本問題作出完整概括和論證的是( )A.黑格爾 B.費爾巴哈 C.馬克思D.恩格斯 E.列寧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來直接改變物質結構,就是信奉( 4 )A.主張精神主宰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唯心主義 B.主張精神是脫離人腦獨立存在的客觀唯心主義C.認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質的機械唯物主義 D.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實踐唯物主義3.“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 4 )A.主張物質和意識具有統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主張思想就是物質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C.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外化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夸大了意識能動性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4.中國古代哲人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是一種( 2 )A.機械唯物論觀點 B.宿命論觀點C.樸素唯物論觀點 D.唯意志論觀點5.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核心和理論結論是( )A.科學社會主義 B.馬克思主義哲學C.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D.無產階級革命的學說6.在下列命題中,屬于人本主義觀點的是( 7 )A.存在先于本質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統一于存在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7.在貨幣的各種職能中,以觀念上的貨幣即可執行的職能是( )A.流通手段 B.世界貨幣C.價值尺度 D.支付手段8.資本總公式為( )A.GWG B.GWGC.WGW D.WGW9.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心不在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這段話表明人的意識具有( )A.客觀性 B. 能動性C.對象性 D. 任意性10.階級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69 )A.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奪 B.社會產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產品的出現 D.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形成11.先有工程設計圖,然后施工建成大廈。這一事實說明( )A.意識產生物質 B.意識轉化為物質C.意識決定物質 D.意識創造物質12.人工智能的出現對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是( 19 )A.否定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 B.根本改變了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主體性C.降低了人在意識活動中的主體性 D.表明意識活動與其他物質運動形式的同一性13.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競爭到壟斷階段的變化是( )A.根本性的質變 B.單純的量變C.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 D.質變過程中的量的擴張14.堅持真理的客觀性是( )A.真理觀上的辯證法 B.真理觀上的唯物論C.真理觀上的唯心論 D.真理觀上的相對主義15.對于社會制度的性質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應當從( )A.地理環境中去尋找 B.意識形態中去尋找C.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中去尋找 D.人口因素中去尋找16.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 )A.矛盾的 B.運動的 C.發展的 D.實踐的17.一個國家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 )A.生產產品質量的優劣 B.用什么勞動工具進行生產C.勞動對象的豐富程度 D.生產產品品種的多少18.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边@句話強調了( 26 )A.人們對每一件事情都要細心觀察 B.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C.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D.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19.矛盾的基本屬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爭性C.具體性和現實性 D.絕對性和相對性20.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 48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2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和全部作用,一億年以前的情況和一億年以后的狀況,都可以精確無誤地演算出來,因為未來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誕生時便已完全被確定了。”這是( 21 )A.唯心主義決定論的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的觀點C.非決定論的觀點 D.機械決定論的觀點22.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所見所思往往各不相同,這說明( )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造 B.意識不受認識主體的制約C.意識受主體狀態的影響 D.意識的內容和形式是主觀的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所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C.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24.認識的主客體之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 )A.相互依存的關系 B.改造與被改造的實踐關系C.反映與被反映的認識關系 D.服務與被服務的價值關系25.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是因為( )A.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 B.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前進的C.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D.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26.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所體現的關系是( )A.自然和社會的關系 B.人和自然、人和人的關系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D.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關系27.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式是( )A.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 B.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生產資本C.不變資本、可變資本、流通資本 D.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28.下列各組社會意識形式全部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是( 70 )A.法律思想、哲學、藝術 B.政治思想、邏輯學、語言學C.哲學、藝術、管理科學 D.道德、宗教、環境科學29.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A.普遍性 B.絕對性 C.客觀實在性 D.直接現實性30.某資本家工廠在一次生產過程中支付工人工資是40萬元,耗費的不變資本是20萬元,生產出商品的價值是100萬元。該資本的剩余價值率是( )A.100 B.0 C.200 D.66.7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首頁表格內,否則不給分。1.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缺陷在于( )A.把質上無限多樣的物質世界歸結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B.把某種特殊的物質形態誤認為物質的一般特征C.不了解人類對物質的認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D.沒有以科學的材料作為依據,純屬自發的猜測E.割裂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2.中國古代哲學家方以智指出:“氣凝為形,蘊發為光,竅激為聲,皆氣也”。這句話在哲學上表達了( 12 )A.多元論的思想 B.萬物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的思想C.樸素辯證法的思想 D.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的思想E.物質運動形式多樣性的思想3.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類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這段話應理解為( 14 )A.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現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C.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 D.自在自然日益轉化為人化自然E.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4.下列例子中屬于否定之否定現象的有( )A.冰水汽 B.麥株麥粒麥株C.團結批評團結 D. 生產糧食糧食被消費生產糧食E. 光的微粒說光的波動說光的波粒二象性5.科學家對1994年夏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象進行了準確的預報和大量的觀察研究,這一事實表明( 40 )A.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B.人類已能預測一切自然現象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 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無止境的E.現代空間技術在認識宇宙中有著巨大作用三、判斷題(在你所認為正確的命題后面打“T”,錯誤的命題后面打“F”,每小題1分,共10分)1.偶然性是科學的敵人,因為偶然的、零碎的、稍縱即逝的現象無本質可言。(25)2.在辯證思維中,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46)3.認識的主體和客體與主觀和客觀是等同的。(36)4.沒有理性,眼睛是最壞的見證人。(45)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50)6.眼下,計算機網絡所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成為社會的基本關系。(62)7.歷史發展的總的合力是人民群眾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不包含個人意志。(71)8.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劇中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劇作者”。(71)9.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71)10.剩余價值的產生,既在流通領域又不在流通領域。(T)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5分)1.簡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辯證關系。 答案要點: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前者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需要的某種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后者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其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2.簡述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答案要點: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3.簡述真理檢驗標準及其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答案要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即離開了實踐,再也沒有另外的標準。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不確定性即相對性,則是指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的條件性。即任何實踐都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制約,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五、材料分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相傳古時候,兩個窮鄉僻壤的樵夫相遇,在勞動的間隙,遙想著皇帝的生活說:“皇上每天上山砍柴,用的恐怕是金斧頭吧”。請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有關原理分析上述故事。答案要點:上述故事貼切地說明了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人們的認識包括想象,歸根到底都來自實踐。故事中的樵夫,他們頭腦中關于富裕生活的認識,來自于其有限的相對落后的生活生產實踐。他們對于皇家生活,既無直接的感性經驗,也沒有其他方面的間接經驗,所以他們對皇家生活的想象與實際情況是大相徑庭的。2.伊索寓言有一則故事說,有個放羊娃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歡說謊,開玩笑,時常大聲向村里人呼救,謊稱有狼襲擊他的羊群。開始兩三回,村里人都驚慌得立刻跑來驅狼,卻發現這不過是放羊娃搞的惡作劇,大家都很氣惱。后來有一天,狼真地來了,沖進羊群,大肆咬殺。放羊娃對著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卻認為他又在像往常一樣說謊,開玩笑,便沒有人理他。結果,他的羊群全都被狼吃掉了。請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原理,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有人從這則故事得到啟發說,“謊言重復一萬遍,也就成了真理”。請分析故事的本意,并對以上觀點進行駁斥。答案要點:這則故事的本意是說,放羊娃多次撒謊,失去了人們的信任,最終使自己受到損失,自食其果。這則故事主要是說明在社會生活中誠信等道德準則的重要意義。“謊言重復一萬遍,也就成了真理”的觀點,是對這則故事的誤解。它違背了真理觀的基本原理。真理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具有客觀性,真理的內容、檢驗標準、作用等都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轉移的。真理有其客觀的確定的內容和標準,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或者“重復一萬遍”得來的。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謬誤、謊言可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真理,但決不是考主觀意志或者“重復一萬遍”來實現。“謊言重復一萬遍,也就成了真理”是真理觀上的相對主義,這種相對主義詭辯論抹殺了真理和謬誤的區別,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有害的。放羊娃多次撒謊而失去了人們的信任,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說明“誠信”等道德準則的重要性。答案要點:“誠信”等道德準則屬于意識形態。它又稱思想上層建筑或觀念上層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形式。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又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包括反映社會存在、維護或批判現實社會、調控社會和人的活動以及觀念創新等。先進的意識形態推動社會的發展?!罢\信”等道德準則,作為人類社會積極的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人類和諧共存的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它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關系,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推動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這則故事也說明,人類社會要堅持和弘揚“誠信”等道德準則。六、論述題(15分)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在談到他的科學研究體會時說:“20世紀70年代,人們已經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種夸克組成的。我的問題是,為什么只有3種夸克?為了尋找新夸克,我決定建造一個高靈敏度的探測器。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只有3種夸克,因為3種夸克可以解釋所有的現象,所以這個實驗被費米國家實驗室和西歐核子中心拒絕了,認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間,我們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用一個比較低能的加速器來做這個實驗,終于發現了一種新夸克。這就表示,以前說只有3種夸克的觀念是錯誤的,有第4種夸克。有了第四種,就有可能有第5種、第6種,把以往的觀念改變了?!保ㄒ?000年5月2日人民日報)上述科學發現過程在認識論上對我們發現和發展真理有哪些啟示? 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