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麥積山景點導游詞.doc_第1頁
甘肅麥積山景點導游詞.doc_第2頁
甘肅麥積山景點導游詞.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麥積山景點導游詞 中國大型石窟群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 藝術古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 之一。位于甘肅天水縣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北支 小隴山前山區的孤峰,相對高度142米。峰頂呈圓錐狀, 紅色砂礫巖層略近水平,因巖體形如農村麥垛而得名, 為隴原上麥垛式丹霞地貌。石窟創建于十六國姚秦時期 (約384),大興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 崖閣寺宇,北周造七佛閣,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閣 下雕出高達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為麥積山最大雕像。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帶發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 毀,分窟群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即五代時所謂東閣和 西閣。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 東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樓、上七佛閣、中七佛閣 和牛兒堂等最為重要,規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 的三大窟中以萬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號窟最小,皆 開鑿于6世紀。石窟高峻驚險,凌空鑿于2080米的懸崖 峭壁上,星羅棋布,層層相疊。有崖閣、摩崖窟、摩崖 龕、山樓、走廊及不同類型的窟形與窟龕等,是研究中 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及建筑結構 演變發展的重要依據。石窟以精美泥塑藝術著稱于世, 還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國歷代雕塑藝術特點。 現存窟龕194個,塑像7800身;壁畫1100平方米,僅占原 有壁畫3/10。 麥積山早為隴右名山,歷代著名學者詩人多有賦詩 題銘者。石窟實為雕塑藝術博物館,為研究中國文化藝 術、科學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53年成立文物 保管所。1955年修成天水市-麥積山直達公路。1973年 以后加固整修,成為全國旅游勝地。此外,還有可供游 覽的綜合性大型樹木園。 導游詞功能 1.引導游客鑒賞 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游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 傳統文化知識即向游客介紹有關旅游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游客增長知識。 3.陶冶游客情操 導游詞的語言應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游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