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綜合練習題.doc_第1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綜合練習題.doc_第2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綜合練習題.doc_第3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綜合練習題.doc_第4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綜合練習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高一地理同步測試人口的變化第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11999年10月12日被聯合國定為( )A50億人口日B60億人口日C70億人口日D80億人口日2下列不屬于人口增長模式指標的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長率D人口生育率3下列關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B不同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特點相同C19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 D世界人口增長在地區上是平衡的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請讀圖1回答45題。4(圖1)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 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 ( ) A93% B23% C13% D60%5與 10年前相比,我國人口中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根據圖2回答下列67題6(圖2)圖中所示a國家可能是(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國 D德國7圖中表示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B C D8下列關于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增長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總的來說,世界人口增長模式屬于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C美國人口世代更替緩慢,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自然增長率為負值D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已經進入現代型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長率是0.4%,其人口增長模式是 ( ) A原始型B傳統型 C現代型D以上都不是10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廣東省人口數量增長高于全國其他省區,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長快D人口遷移造成的11下列屬于人口遷移現象的是( )A山東的大學生畢業后由長沙到北京工作 B中國的學者到美國進行學習訪問C華裔科學家回國探親D國慶節到外地休假自然環境因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影響人口遷移及空間分布的重要因素,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據此回答1213題。12影響美國第四次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產力潛力大B西部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制造業的發展C西部、南部離海洋近,水資源豐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氣潔凈、環境優美1320世紀80年代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的設立,導致大量的人口遷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經濟條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訊的發展D深圳、珠海自然條件的改善讀“四個國家人口老齡化趨勢示意圖3”,回答1415題14圖中與曲線排序相應的一組國家是 ( )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國 B瑞典、日本、中國、墨西哥C中國、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國15有關四個國家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瑞典是北歐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后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B墨西哥屬于北美洲,二戰后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加劇C中國20世紀70年代控制人口增長數量,目前我國沒有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D 日本是工業發達國家,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16影響當今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土壤的肥力狀況 C經濟因素D宗教因素17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正確敘述是( )A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人們估計的環境人口容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B環境人口容量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是永遠不變的C隨著科技的發展,資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環境人口容量是無限的D確定什么樣的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產生較大的影響18關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B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地區的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個理想的,難于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規模19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發展水平B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C人口的生活消費水平 D資源20原始社會的環境人口容量( )A比現在小得多B比現在大得多C與現在相當D無法比較21目前上海面臨的最主要的人口問題是( )A衛星城鎮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齡化,青壯年贍養照顧眾多老人負擔過重C人口基數大,自然增長率高 D人口年齡構成輕,生育高峰壓力大 22環境對人口容量的限度一般用 來表示 ( )A環境人口容量B環境承載力C人口合理容量D適度人口2004年3月“兩會”在北京召開,40多名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盡快制定選擇性別中止妊娠法規的提案。其中人口的性別結構是這一提案中涉及的關鍵詞,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兩性人口數量的比例關系,通常用性別比這個指標加以度量。性別比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量。圖為四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性別比例曲線,讀圖4判斷2324題:23在這四條曲線中,人口性別比較為合理的是( )ABC D24若圖中的曲線代表珠江三角洲工業區的性別比例,造成20世紀80年代以來性別比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業發達,大量男性勞動力遷入B輕工業發達,大量女性勞動力遷入C不同性別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種自然現象 D當地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 25近年來,我國東部大城市中出現的“民工潮”現象是( )A城市化的表現B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C大城市勞動力短缺造成的D城鄉差別過大造成的第卷(非選擇題,共50分)27將下列因素的代號按因果關系填入圖6相應的空格。(8分)A科技水平 B獲取資源數量 C環境人口容量 D生活消費水平 28圖7,分別表示美國、日本、俄羅斯人口遷移情況,讀圖7和圖8回答:(13分) (1)A、B、C三圖同時反映了國內移民的目的是 。 (2)A、B、C哪一幅圖表示的是圖8的國家? 。 (3)在圖8中畫出該國老年人口遷移的具體路線,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人們形象地把遷入地叫做“ ”。 (4)圖8中你畫的遷出地是該國的 工業區,外遷的原因主要是 。 (5)在資本主義早期,該國人口向 部聚集;影響其人口遷移的主要是 因素。 (6)目前,該國城市化引起的人口遷移的方向是 。29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3分)資料1:據1999年10月13日中國環境報報道:1997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1億多人,占總人中的10%,到2040年預計將達2.5億以上,占總人口的23.79%,60歲以上的人口數將是20歲左右人口數的23倍。資料2:據有關部門統計,1984年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9485萬人,到1994年上升到2億人,2000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約3億人。據估計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資料1反映出,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出現了 現象,這一問題將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是 (選擇填空)。A產業結構將從以第一、二產業為主,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為主B青壯年勞動力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C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等城市環境問題會更加突出D國家的社會福利負擔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顯下降(2)資料2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選擇填空)。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人口始終以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大批農業勞動力被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國已完成了從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的轉變ABCD(3)近20年中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是 ,產生這種流動最根本的原因是 。(4)簡要回答我國大規模人口流動和遷移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回答) 。三、思維拓展與探究學習(10分)30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人口司用婦女總和生育率預測人口發展。假定全球每個婦女總和生育率在2個小孩的補充水平上,每年人均糧食400千克,則2050年、2140年全球人民 需糧食如圖9所示。據此回答:(10分)(1)總和生育率即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中國的人口發展是否應該與聯合國人口司預測的總和生育率持平? 。原因是 .(2)提高環境承載力的措施(至少寫三點)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5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多選、不選或錯選,該題不得分,選對一題得2分)1B 2D 3A 4B 5B 6A 7A 8B 9C 10D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D 18C 19D 20A21B 22B 23C 24B 25B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 ,共計40分)27(8分)一A 一C 一B 一D28(13分)(1)國土開發(2分) (2)A(2分) (3)圖略(1分) 氣候(1分) 陽光地帶 (1分)(4)東北部(1分) 這里緯度教高,氣候寒冷,工業發達,環境污染嚴重(2分) (5)東北 (1分) 礦產資源 (1分) (6)城市到農村(1分)29共13分1)人口老齡化(2分) B(2分) 2)B(2分) 3)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貧困落后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2分,答出一點即可給分)我國城鄉和地區間在經濟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別(2分)(合理即給分)4)有利:彌補了人口流入地區勞動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區的城市化水平;緩解人口流出地區的就業壓力;促進了人口流入地區與人口流出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