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語文詩三首教案 下面是由的詩三首教案,歡迎閱讀。更多相關高一語文教案文章,請關注實用資料欄目。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鑒賞漢、魏、晉詩歌的情趣和藝術魅力。 2.了解五言詩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這三首詩。 二、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可以突出重點,不必求全。 三、德育滲透目標 引導學生接受詩中高尚而純真的情感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涉江采芙蓉 一、 導入 (板書“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 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痹u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自由朗讀 3、個人朗讀 四、(一)讀完這篇文章,你認為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確:游子思鄉之情。 (二)具體分析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達出這種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對全詩意境的營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荷花給人以清幽、高潔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視“荷”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潔的品質。為文章奠定了高潔、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采摘花草送給遠方的親人,這種舉動在古代詩歌常有出現。例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還有灞橋折柳,現實生活中情人節送玫瑰,母親節送康乃馨。 采摘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達對親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這芙蓉并沒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問自答可以看出來作者的情緒出現了變化。由歡欣轉為失落,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這兩句既有人物動作描寫,也有心理刻畫,你能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么?“還顧”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的?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感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的表現主人公孤獨、憂愁、愁悵的形象和心情。表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最后兩句,除了表達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情感,想愛卻不能相守,讓人有“憂傷以終老”的擔憂,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這種分離是不同與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個是永久的分離,一個是讓人產生距離產生美。 總結:對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種方法: 1 、通過誦讀,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過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尋找文中關于文章主旨的表達情感的語句。 五、本文的表達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結 “涉江采芙蓉”這首詩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一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起首四句是平緩的敘述?!败饺亍薄疤m澤”“芳草”等語,讓人頓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潔以及所表達的感情的純潔、美好。“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兩句自問自答,語氣也是較為緩和的,不過“遠道”一詞已為下面的情緒轉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兩句承“遠道”而來,“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將“遠道”的意思說盡。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讀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立在船頭,徒勞地往故鄉的那個方向張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細計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故鄉在哪兒?“所思”在哪兒?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極點??墒?,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效果。最后兩句也并沒有順接上面兩句,而是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擔憂是,如果兩個相愛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憂傷以終老”了。黯然的情緒真是令人消魂! 短歌行 一、導語:毛澤東在沁園春 雪里以吐納風云的氣勢,睥睨歷代君主:“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誠然,以毛澤東的文治武功,的確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去俯視封建君王。如果歷史上只有一個人可以與他相提并論,這個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紹: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將其刻畫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臉譜也將曹操勾成白臉,這與歷史的真實面目頗有出入。實際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對歷史的發展有不可泯滅的功勛。 作為政治家:曹操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后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成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并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任人唯賢,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當時四方知名的文士幾乎網羅無遺,而具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更是濟濟一堂。 作為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了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其詩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 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招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鄴下,公讌倡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操自己的文學路線和寫作態度對于其他作家起著更具體的領導和倡導作用,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 二、 朗誦課文。 三、 整體感知: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 明確:人生短暫、人才難求。 四、 具體分析詩歌。 第一節:作者把人生短暫以“朝露”來比,“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 驅車上東門) 討論:憂人生短暫,因而作者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 明確:不然。作者的這種憂思,源于內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暫,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為已所用,建功立業。 第二節:這一節八句中只有兩句是作者自己寫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將之嫁接到這里,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地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边@四句選自詩經?小雅?鹿鳴?!把拧笔菍m廷樂曲歌辭,小雅?鹿鳴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選句意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蘋。我有高貴佳賓客,吹笙鼓瑟悅賓朋?!边@四句詩信手拈來,卻與全詩融為一體,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第三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字面意為“天上那明亮皎潔的月亮,什么時候才可以摘取呢?”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哈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已時的歡快場面。 第四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環境描寫。相傳這首詩寫于曹操與孫權對戰前夕,曹操在長江邊宴請諸將,其實月近中天,使詩人豪興大發。同時這也是社會環境描寫。可理解為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也可理解為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似乎后者更貼切一些,因為詩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詩人的心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爸芄虏浮笔浅鲎允酚?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總結: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嘆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五、討論鑒賞 1、討論分析“名句”。 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奮發進取,不懈追求的理想?!皩飘敻琛?,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于消失,賢士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 在這四句詩中,詩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的地步?!俺睢边@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頹廢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而苦苦追求。這個“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遠大理想還沒有實現時所產生的煩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能突出地表現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確“憂”和“求賢”的思想情感內涵。 (1)提問:你以為在本詩第一段中曹操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憂)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呢?憂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書:對酒當歌,憂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從本詩后三段來看,作者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感情呢?(求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為了什么而“求賢”呢?(求賢才為己用,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壯志) (板書:求賢若渴,求的是一統天下) 3、解決“憂”和“求賢”的統一問題: 既然曹操那么“憂”,又深知“人生苦短”,為什么沒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還要那么辛苦地“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還要去“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呢,還要去“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呢,還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統一大業”呢?豈不很苦嗎?因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較安逸的人。(曹操何許人也?) 講講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對曹操的評價,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態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結論: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書:英雄之慷慨悲歌) 4.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巧用典故?!扒嗲嘧玉啤倍?,因子鄭風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里詩人化用詩意,比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 巧用比興?!盀貔o南飛”一句,以烏鵲比喻賢士;“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比喻賢士徘徊選擇明主之意;“山不厭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 六、思想教育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笔前?,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處亂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業的堅定信念,我們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發憤圖強,鑄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歸園田居其一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A 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 B 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A 做官,有名有利 B 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舍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時候該舍,什么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為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東晉(朝代)田園詩人,潯陽柴桑人。后人稱之為“靖節先生”,又自稱作 “五柳先生”。 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明對現實很失望。他不愿在紛亂黑暗的現實里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后,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后的生活,表現農村風物,勞動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后,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后,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指出重點:陶淵明的這次辭官回家是最后一次,從此再也沒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后的愉悅心情。課本中所選是第一首。 三、解題 1、文章和詩歌的題目就好像一個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的標題往往也能傳達或暗示許多有效信息。 提問:“歸園田居”這個標題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題眼是哪個字? 明確: “歸 ” 2、提問:既然“歸”字是題眼,標題只是明確告訴我們要回到園田生活,那么在這個明示信息下面還潛藏著哪些隱性信息和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呢?(以“歸”字為核心來解讀詩歌) 討論、明確: 1、從何而歸? 2、為何而歸? 3、歸向何處? 4、歸去如何? 1、從何而歸? 明確:塵網、樊籠 追問:塵網、樊籠比喻什么? 明確:官場生活( “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 追問: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 用上“塵網”一詞,足見他對 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罢`”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我為上層統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也不愿我為政治野心家爭奪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卻將他緊緊束縛在野心家們政治斗爭的羅網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實應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數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2、為何歸來? 明確: A、性本愛丘山(本性) 追問: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出仕? 明確:“誤落塵網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誤。 (注意煉字 “誤”) 養家糊口 大濟蒼生。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實現政治理想,只能當官,走仕途。但是,當時的東晉政治腐敗,社會動亂,門閥勢力飛揚跋扈,統治階級熱衷的是爭權奪利,在這樣的政治局面下,想實現進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淵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選擇離開,選擇歸隱。 “韻”指人們的氣質性情的素養。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適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追問:據我所知,陶淵明一生多次辭官做官,難道是僅僅用一“誤”字所能辯解的嗎? 明確:1、矛盾心態: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大濟蒼生的抱負;仕途不得志,難以施展抱負. 2、徹底悔悟3、也許是一種托詞. 追問:所以“性本愛丘山”也許是陶淵明“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關鍵的原因呢?請同學們繼續尋找文中信息.(提示:點題句是哪一句?) B、守拙歸園田 提問:歸園田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 “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歸園田就不能守拙) 明確:反對機巧圓滑,反對官場生活中的八面玲瓏、爾虞我詐,怕自己受到官場不良環境的影響而失其本心,官場是個是非之地,沒有那種當官的本領,很難往上爬(即使是現在,也有類似的現象)。這樣,一個正直清高的人就會感到精神上很壓抑,沒有自由,所以詩人把自己比作“羈鳥”、 “池魚”(結合陶辭官原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結:所以“歸園田”是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3歸向何處? 明確:歸向園田 問:詩人筆下的田園景色有何特點?請抓住詩中幾組意象分析。 明確: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 概括追問:非常普通平常的農村生活場景,在陶淵明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 明確:恬靜、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是美似仙境的田園,讓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農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的走向農村(文明的異化)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四句寫近景,從自己的住宅寫 起。你看,住宅周圍有十畝土地,八九間草屋,地方雖不廣,房屋雖不多,但畢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國。榆樹柳樹的陰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屋子前邊,環境是多么幽雅美麗!這里襯托出了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情緒,這正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遠景,遠望村莊輪廓模糊,炊煙裊裊,一切是安詳的、 舒緩的、柔和的?!肮贩蜕钕镏小睂戇h聞,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出鄉間的寧靜、和平。“雞鳴桑樹顛”寫近聞,沒有混亂,雞才能在桑顛得意地啼叫。 總之,這八句話,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美畫畫,有近有遠,有聲 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有生機,有樸拙自然的趣味。而這一切又與詩人在官場上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里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官場的傾軋、爭斗、混亂、險惡,表明了詩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 4、歸去如何?請從詩中找出蘊涵作者情感的詩句詞語。 明確: “無塵雜”/有余閑/久/復(注意煉字)-自由、安逸、喜悅。 追問:從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 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最后兩句收束全文,詩人似乎在回答人們的疑問,為何對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雞鳴狗吠津津樂道,如數家珍呢?原來是作者“久在樊籠”的緣故,作者一旦沖出羅網,返回大自然的懷抱,那就其樂無窮、觸處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親切而欣慰,可以說,這兩句詩,是對以前誤入塵網中的官場生活的形象的總結,也是對已經開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5、小結: 歸園田居,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情緒,用一個詞組來概括叫做“返樸歸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偽,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樸”,處世要樸實,不造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這是一種與污濁的官場生活相對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歷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五、 總結全文。 這就是陶淵明。他的歸來,他的舍得,在我們心中留下了許多:“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氣,鄙棄官場,厭惡功名的高潔情懷,他不僅創作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詩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獨特藝術個性及偉大品格深刻影響著并將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詩三首練習 分層訓練 積累與運用 1.按要求用課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現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潔,情感純潔美好的詩句是_,_。 (2)短歌行中以_,_喻自己胸懷寬廣,招攬人才越多越好。 (3)歸園田居中表現詩人厭惡官場,回歸自然的心情的詩句有_,_。_,_。_,_。 2.給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釋義。 (1)采之欲遺誰( )_ (2)青青子衿( )_ (3)何時可掇( )_ (4)周公吐哺( )_ (5)羈鳥戀舊林( )_ (6)榆柳蔭后檐( )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錯別字。 (1)采之欲為誰_ (2)長路慢浩浩_ (3)越陌渡阡_ (4)榆柳陰后檐_ (5)暖暖遠人村_ (6)雞鳴桑樹巔_ 4.運用所學知識填空。 (1)涉江采芙蓉選自南朝梁蕭統的_。 (2)短歌行是_舊題,屬相和歌平調曲。 (3)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文學家和漢末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他的詩全部是_,就內容而言,一部分樂府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另一部分表現了他_的雄心和頑強的進取精神。 (4)陶淵明,一名_,著名_詩人,世稱“_”,自號“_”。 閱讀與品味 5.再讀涉江采芙蓉,對該詩賞析不恰當的是( ) A.首句,“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寫自己在一個幽靜清美的環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貽贈遠人之念。 B.“采之欲遺誰”中的“遺”讀wi,是饋贈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贈與相親之人的習俗。 C.“所思在遠道”,所思念的人尚在遠地,表現了對遠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離居”五字,說出了社會中長期存在的人生遺憾,也表現了主人公思鄉懷友的真摯之情。 6.從短行歌中可看出,曹操憂人生短暫,因而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說說你的看法。 _ 7.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_ 8.仔細品味下列陶淵明的詩句,說說它們在動詞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點。 (1)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2)有風自南,翼彼新苗。(時運(其一) (3)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擬古(其七) (4)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蔭。(和郭主薄(其一) (5)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_ 9.歸園田居(其一)里描寫的農村生活景象,實際上很普遍,很常見,在作者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 _ 10.陶淵明的詩中寫到“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詩句中的“舊林”“故淵”與陸機的詩中“孤獸思故藪,離鳥悲舊林”,以及王贊的詩中“人情懷舊鄉,客鳥思故林”提到的“故林”“舊林”“故藪”是否相同?為什么? _ 高一語文 制作:王志軍 共3課時。 第一課時 涉江采芙蓉 一、學習目標 1.了解五言詩的特點; 2.朗讀并背誦; 3.鑒賞漢、魏、晉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藝術魅力。 二、預習檢查 1.“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意思嗎? 2. 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 代 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 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評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誦讀課文 自由讀、齊讀課文,讀出詩韻與節奏。 四、問題探究 (一)讀完這篇文章,你認為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二)具體分析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達出這種情感的!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伊能靜簽下器官協議書
- 鄰里房屋間隔協議書
- 酒店經營轉讓協議書
- 體教聯辦訓練點協議書
- 邊界聯防聯控協議書
- 購貨解除合同協議書
- 金婚佟志手術協議書
- 營銷廣告合同協議書
- 酒店接機服務協議書
- 迅雷支持旋風協議書
- 人才盤點與人才儲備計劃設計合同
- 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課件
- 2024年廣東省普寧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警務崗筆試題帶答案
- 《農業機械操作培訓》課件
- 2025委托維修服務合同模板
- 廣告設計師項目實操試題及答案
- 企業安全環保責任體系構建與實施路徑
- 陜西電網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5下半年廣東省東莞市事業單位考試筆試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屆浙江省六校聯盟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