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vc++.doc_第1頁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vc++.doc_第2頁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vc++.doc_第3頁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vc++.doc_第4頁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vc++.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31 畢畢 業業 論論 文文 I 31 摘摘 要要 當今時代 網絡技術與計算機軟件技術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人來社會 的各個方面 運用計算機管理系統不僅可以簡化企業中職工工資傳統的管理模 式 使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方便地利用企業內部信息對職工工資進行全面管理 更重要的是利用計算機的技術可以使職工工資管理規范化 制度化 數字化 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處理 減輕工作強度 提高工作效率 使企業以高效 率運轉 計算機技術在企業單位中的應用順應了我國的國情 運用職工工資管 理系統來管理職工的工資是企業適應高科技社會的必然之舉 本文首先分析了職工工資管理系統的應用現狀 闡述了本工資管理系統的 開發背景和目的 同時通過對 C 語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分析 結合系統 開發語言及工具的穩定性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分析最終確定了系統的開發平臺 接著闡述了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系統的基本理論 并在此 理論的指導下 詳細給出了從工資管理系統分析到總體設計 詳細設計與功能 模塊的實現及測試的各個環節 最后對本職工工資管理系統做出了客觀的評價 指明了該系統的現實意義 現存的缺點以及系統將來的升級方向 關鍵詞關鍵詞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 管理系統 系統開發 MIS I 31 ABSTRACT Nowaday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all aspects of society The use of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wages of workers in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l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internal informa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wages more importantly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llows employees wages and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the system digitization improve management reduce costs by reducing the intensity and improve efficiency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operate efficiently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he enterprise unit conforms to China s national conditions Management system used to manage the wages of workers the wages of workers to adapt to high tech society is a necessary business move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ff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status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in Beijing and purpos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 language and the analysis of trends combined with system development language and tool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choice of a range of issues to finalize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n gives a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the basic theory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given in detail from th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to design detailed design and functional modules and test each link Finally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ages for workers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e on pointing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and to upgrad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Staff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development MIS I 31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緒緒 論論 1 第二章第二章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概述職工工資管理系統概述 2 2 1 系統的主要功能 2 2 2 工資管理系統的現狀分析 2 2 2 1 職工工資管理的應用現狀 2 2 2 2 本管理系統開發的目的 2 第三章第三章 系統平臺的選用系統平臺的選用 4 3 1 C C 語言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4 3 1 1 C C 語言的發展現狀 4 3 1 2 C C 語言的發展趨勢 4 3 2 職工相關數據安全對系統的重要性分析 4 3 3 系統開發工具的選擇 5 第四章第四章 MISMIS 系統基本理論系統基本理論 6 4 1 MIS 系統的概念 6 4 2 MIS 系統的開發梗概 6 4 2 1 MIS 系統的開發原則 6 4 2 2 MIS 系統的開發步驟 7 4 2 3 開發方法的選擇 7 第五章第五章 工資管理系統分析工資管理系統分析 9 5 1 系統開發目標 9 5 2 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 9 5 3 需求分析 9 第六章第六章 總體設計總體設計 11 6 1 系統功能模塊圖 11 6 2 功能說明 12 6 3 系統的運行要求 12 第七章第七章 詳細設計與實現詳細設計與實現 14 7 1 數據存儲設計 14 7 2 系統主菜單設置 14 7 3 系統各具體功能模塊設計 17 第八章第八章 系統測試系統測試 18 II 31 8 1 系統開發環境 18 8 2 系統測試 18 8 3 系統運行與維護 20 8 4 系統的轉換方案 21 第九章第九章 系統評價系統評價 22 9 1 系統的特點 22 9 2 系統的缺點 22 9 3 將來可能提出的要求 22 結結 論論 24 致致 謝謝 25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26 1 31 第第一一章章 緒緒 論論 21 世紀是個一日萬變的尖端高科技社會 隨著計算機在人類日常社會的普 及 電腦技術已經運用到人類社會的各方面 如曾經的銀行工作只能靠各大錢 莊的紙質記錄來運作而如今是全國聯網式的微機統一管理 以前人口管理方面 靠行政單位用紙本記錄現在也是用全國聯網的微機記錄等許許多多 可以說現 在的人類社會離開了計算機是不可想象的 因為現在只要是涉及一般的管理方 面工作都已經用上專門的管理軟件代替傳統式了 各式各樣的軟件應運而生 同樣本職工工資管理系統的設計也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由于此項技術如今相當 成熟 前人在本系統方面做出的貢獻給我此次畢業設計給了相當多的借鑒 我 在設計過程中想到的是當今社會中銀行管理系統的模式 再者考慮到自己所學 的編程語言熟悉程度 我采用計算機程序語言中最最基礎的 C 語言作為系統的 開發語言 不言而喻 我所完成的這個職工工資管理系統不能運用到日常生產 中 因為軟件開發是個團隊的集體性工作 開發過程不是單個人所能為的 軟 件從開發前的構思到設計再到完工是個較長的階段性工作 軟件開發完還需要 定期升級 使用過程中出現相關功能方面的欠缺還需繼續完善 作為一個應屆的普通高校畢業生 生長在科技發達的 21 世紀 對身邊數不 勝數的軟件接觸甚多 對前人的軟件成果深感欽佩 想到自己也是個計算機專 業人士 這些種種也更堅定了自己對所選專業的正確性 此次所完成的這個工 資管理系統正是在畢業之際的時候完成的 雖不能當作軟件產品拿到市場發行 然而相信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任務還是可行 畢竟也是自己花了將近半年的時 間所完成的成果 該管理系統完成過程中大部分借鑒于網絡上前人的成果作品 結合自己所 學及設計要求在時間任務的限制和初次接觸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等等的相關前 提下完成這個職工工資管理系統和論文 不足及有誤之處望各位讀者指正 2 31 第第二二章章 職職工工工工資資管管理理系系統統概概述述 2 1 系統的主要功能 企業職工工資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用計算機對各種工資信息進行日常的 管理 如查詢 修改 增加 刪除以及存儲等 迅速準確地完成各種工資信息 的統計計算和匯總工作 針對系統服務對象的具體要求 設計了職工工資管理 系統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大功能 1 對單位人員的變動進行處理 一個單位的職工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總是在 不斷的變化 有調出 調入 也有職工在本單位內部調動 因此 設計系 統時應必須考慮到這些情況 2 對職工的工資進行計算 修改 可以對職工的工資檔案進行個別 部分和 批量修改 同時能對各職工的工資進行計算 即計算出應發金額 應扣金 額及實發金額等 3 查詢統計功能 要求即可以單項查詢 比如查看某個職工的工資情況 也 可以按檢索方式查詢所有符合要求的相關數據 查詢過程中須保證職工 編號的唯一性 2 2 工資管理系統的現狀分析 2 2 1 職工工資管理的應用現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的迅速完善 各個行業都在積極使用現代化的手段 不斷改善服務質量 提 高工作效率 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給企業提出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對企業體系 無論是在行政職能 企業管理水平以及優質服務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設一 個科學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經之路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是 該企業運用現代化技術創造更多更高的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工資管理作 為企業內部的一種財務管理也是如此 由于企業職工人數較多 每一位職工的 具體實際情況也不盡相同 各項工資條款的發放 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管理系 統來進行管理 那么勢必會給管理人員帶來種種麻煩 因此類似工資管理系統 之類的財務軟件的開發是勢在必行 2 2 2 本管理系統開發的目的 本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事業單位工資管理實現計算機管理 使管 理員能夠有序的管理每一位職工的各項工資條款的發放以及員工個人臺帳的生 成 使企業運用現代化技術創造更多更高的經濟效益 同時使用計算機進行工 3 31 資發放 不僅能夠保障工資核算無誤 快速輸出 而且還可以利用工資數據對有 關的各種信息進行統計 服務于上級財務部門的核算與賬務處理 從而提高工資 管理發放的效率 實現企業職工工資管理的系統化 規范化和自動化 與此同時 對作為一名高校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而言 此次職工工資管理 系統的設計也是對自己三年來所學知識的考核和集中鞏固 這在將來從事相關 專業工作的我來說也是個比較難得的軟件開發經歷 4 31 第第三三章章 系系統統平平臺臺的的選選用用 3 1 C 語言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 1 1 C 語言的發展現狀 C 語言在操作系統 軟件工具 圖像處理 數值分析 人工智能 數據庫 管理系統等許多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是極有發展前景的計算機高級語言 具 有數據結構豐富 數據流控制靈活 應用面寬 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 目標程 序效率高等高級語言的優點 適合應用程序設計 又具有低級語言與系統接口 的能力 使程序員幾乎能書寫他所需要的人和程序 還具有自身擴充分塊編譯 方便的管理大型項目 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復勞動 目前 C 語言大有應用市場 國內知名的四家電信制造企業巨龍 大唐 中興 華為無不熱招 C 語言的開發 人才 各大外貿 世界 500 強信息產業亦是如此 為何市場如此推崇 C 語言 首先 C 語言使用一些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應用領域 如系統軟件開發 設備 驅動開發的 其次 各種語言的編譯器 包括 java 虛擬機 都是用 C 語言開發 的 再次 各種嵌入式設備 如手機 PDA 也都是 C 語言開發的 3 1 2 C 語言的發展趨勢 C 語言從 1972 年問世 至今已經近 40 年了 在此期間 信息技術得到迅 猛發展 誕生了眾多優秀的程序設計語言 然而 C 語言仍是軟件百花園中的 奇葩 在系統開發 軟件工程 軟件測試等領域獨領風騷 特別在程序設計 數據結構等教學方面已成為事實上的 標準語言 C 語言能保持經久不衰 是與其一系列突出的有點分不開的 簡潔 靈活 可移植性好 應用面廣 是 第三代語言的杰出代表 隨著計算機應用在我國的飛速發展 C 語言的重要性 越漸凸顯 總之 C 語言在計算機軟件中就可用 經久不衰 四字來形容它的 未來 3 2 職工相關數據安全對系統的重要性分析 對該系統來說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就是相關數據的安全性 本職工工資 管理系統中 初步考慮了以下若干個職工信息元素 職工編號 職工姓名 基 本工資 扣款 獎金 這些基本信息中憑借編號的唯一性可定位到某個具體職 工 在系統日常操作中涉及修改職工工資 查詢職工工資 瀏覽職工工資 刪 除插入及排序等等 這些操作是在保證提供進入系統密碼成功登錄后才能完成 的相關操作 這些信息都是今后企業中職工工資分發的具體記錄 所以這些基 5 31 本信息的安全可以說是本系統的重中之重 在該系統的具體開發過程中無疑需 要考慮這一點 否則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3 3 系統開發工具的選擇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管理系統的開發工具 如 Visual Basic Delphi ASP 等等 數據庫開發工具又有很多種 如 Access SQL Sever Oracle 等等 這些都是很出色的管理信息系統及數據庫的開發工具 不過相比而言 C 語言有 著以下的幾項獨特之處 1 C 語言是面向結構化程序設計的語言 有良好的通用性 可以在各種硬 件平臺上運行 它可以直接處理字符 數字和地址 可以完成通常由硬件設備 實現的算數 邏輯運算 可以充分反映出當前計算機的性能 2 C 語言在表示方式上力求簡單易行 另外 C 語言把一般語言的許多成 分都通過顯示函數調用來完成 使得編譯程序相對小而精 例如 C 語言本身 沒有提供輸入 輸出機制 也沒有并行操作 同步火協同程序等復雜控制 而是 提供了大量而有效的庫函數來實現輸入 輸出 字符串處理及存儲分配等功能 3 C 語言是一種表達式語言 它有功能很強的運算符 用這些運算符可構 成書寫簡潔而功能很強的表達式 從而提高軟件的生產效率 由于運算符類型 極其豐富 從而使得表達式的類型靈活 多樣 在其他高級語言中難以實現的 運算 在 C 語言中能很容易地辦到 4 高級語言能否用來描述系統軟件 特別是操作系統 編譯程序等 除了 要求該語言表達能力強之外 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 語言生成的目標代碼的質 量如何 如果代碼質量低 系統開銷就大 那就失去使用價值 試驗表明 正 對同一問題 用 C 語言編寫的程序一般所生成的目標代碼的效率僅比用匯編語 言生成的目標代碼效率低 10 20 在代碼質量方面 C 語言確實可與匯編語言 媲美 這是其他高級語言尚無法與之匹敵的 5 用 C 語言編寫的程序很容易進行移植并且是嚴格定義的 模塊結構語言 當今人們普遍認為 C 語言層次清晰 結構緊湊 比非結構化語言更易于使 用和維護 6 31 第第四四章章 M MI IS S 系系統統基基本本理理論論 4 1 MIS 系統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統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簡稱 MIS 是一個由人 計算機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收集 傳遞 存儲 加工 維護和使用的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按照其名稱進行基本概念分解 可分為管理 信息和系統三 個部分 事實上 MIS 正是在這三個科學領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信息反映著客觀事物 信息以數據 文字 符號 聲音和圖像等各種不同 的形式表示出來 這些形式經過轉換都可以輸入到計算機中 在管理信息系統 中 信息是管理的對象 數據是一組表示數量 行為和目標的非隨機的可兼備的符號 它可以是字 母 數字或其他符號 如 也可以是圖像 聲音或者味道 數據項可以按使 用的目的組織數據結構 管理的含義一般說來就是計劃 組織 領導和控制的活動 利用已有的和 可以爭取到的各種資源 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 所應用的一切思想 理論和 方法就構成了管理的主要內容 系統是為了某種目標而將一些部件有機地結合的一個整體 一個大系統還 可以分成若干個子系統 各子系統又可以有它自己的組成部件 總之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 而且它還在不斷地發展著 4 2 MIS 系統的開發梗概 4 2 1 MIS 系統的開發原則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項耗資大 技術復雜 管理變革明顯 并需要相當一段 時間才能完成的工程項目 系統分析是 MIS 系統開發中最重要的一環 系統分析的主要內容是對原工 作狀態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展示 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方案 常用 MIS 開發方法學 及比較軟件作為一種工程化產品的概念到現在已經發展了近三十年 而對軟件 開發方法的探討與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從傳統的生命周期法到原形法 面 向對象法 這種演變趨勢體現了軟件開發從手工生產向自動化生產的轉變過程 也體現了軟件開發方法論發展的規律 開發方法學是 MIS 系統開發的指導原則 沒有開發方法學的指導 或者未把開發方法學放在應有的位置 那就不可能從 總體上把握開發過程 是導致 MIS 系統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 MIS 開發和維 護的困難認識不足 過多地偏重于編碼階段的實現 即使在引入 CASE 工具后的 7 31 今天 實踐中這種狀況仍未得到徹底改觀 現有的 MIS 開發方法學為數不多 有影響的主要為以下三種方法 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面向對象法 4 2 2 MIS 系統的開發步驟 如圖 4 1 所示 圖圖 4 14 1 MIS 系統的開發步驟 4 2 3 開發方法的選擇 工資管理系統的開發方法有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和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等 生命周期法 Life Cycle Method 是 20 世紀 60 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應用廣泛 且比較成熟的管理系統開發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將系統的開發工作從開始到 結束劃分為若干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任務 而系統開發出來后 并不 意味著生命周期的結束 而意味著根據組織的需要對系統的修改和重建的開始 8 31 原型法 Prototyping Method 是 20 世紀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 旨在改變生命周 期法的缺點的一種系統開發方法 該法的開發思路是首先根據用戶的要求 由 用戶和開發者共同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 利用系統快速生成工具 建立一個系統模型 再在此基礎上與用戶交流 將模型不斷補充 修改 完善 如此反復 最終直至用戶和開發者都比較滿意為止 從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 較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統 面向對象 Object Oriented 的開發方法于 20 世 紀 80 年代開始興起的 是一種基于問題對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種系統開發方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以對象為基礎 對象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心 基于以 上三種方法的特點和各自的優缺點 本職工工資管理系統利用軟件工程化思想 和方法 總體上是采用結構化生命法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的 而系統實現等步 驟則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對對象的方法 9 31 第第五五章章 工工資資管管理理系系統統分分析析 5 1 系統開發目標 本系統要對職工工資管理日常的工資發放進行數據輸入 并對各項工資條 款進行計算 匯總各項數據生成員工個人賬目 顯示出具體工資詳細 采用用 戶名 密碼安全機制 限制權限登陸訪問 保證系統資源不受人為因素的干擾 5 2 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使用最小的代價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確定問題是否能解 決 通過復雜系統的規模與目標 研究與此類似的系統后 我們具體從下面兩 個方面考慮 技術上的可行性 由于對職工工資管理系統這一類的企業財務系統進行開發已有一定的時期 有很多成功的實例 技術基礎也已經非常雄厚 因而技術上的準備應該不成問 題 經濟上的可行性 由于職工工資管理系統是一個比較小型的系統 是由我一個人結合網絡上 較成熟的例子進行開發的 所以從人力 物力 財力方面來說都是可行的 5 3 需求分析 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應該全面 深入 發展 全面是指考查由 MIS 管理的信 息是否有紕漏 必須保證各靜態 動態信息的完全 深入是指對信息的內容 結構 含義 變換 生存周期的分析和認識 發展是指對信息未來發展變化的 預測 因為信息在某個系統 機構內的變化往往存在著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 需求分析應該預見這種規律 否則就會縮短 MIS 的使用壽命 為了保證需求分 析的完備性 就必須保證需求分析的時間 通過對企業原先手工進行員工工資管理業務的情況 可以設計出管理系統 的各項主要功能 系統的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整體結構合理 風格一致 模塊化結構 操作簡便 開發方法 文檔規范化 便于管理 可擴充 10 31 完善的數據輸入 維護 輸出 自檢性能高 用戶誤輸 錯輸均有提示 容錯性能高 某個用戶的操作錯誤不會引起整個系統的癱瘓 每一功能的 操作都有信息提示以免重復操作 錯誤操作有警告 以便用戶及時改正 在保證功能完善的前提下 盡量使得系統操作的界面友好化 程序接口靈活 保證在今后軟件維護過程中更加方便 11 31 第第六六章章 總總體體設設計計 本部分主要介紹系統要實現的功能 搭好設計的總體框架 使我們對要開 發的系統有一個系統 全面 確切的認識 6 1 系統功能模塊圖 利用接受鍵盤功能菜單提示序號來對職工信息進行管理 數據加工 信息 查詢 系統維護等工作 系統的功能模塊結構如圖系統的功能模塊結構如圖 6 16 1 所示 所示 密碼錯誤密碼錯誤 密碼正確密碼正確 圖圖 6 16 1 系統的功能模塊結構 系統登陸界面 判斷密碼正誤 系統信息介紹界面 系統主菜單界面 4 瀏覽職工工資 5 刪除記錄 6 插入記錄 7 職工工資排序 8 保存職工工資 9 安全退出系統 1 工資錄入 2 工資修改 3 工資查詢 12 31 6 2 功能說明 本系統大致分為如下四大功能模塊 1 員工信息 分為員工信息瀏覽和員工信息查詢 在員工信息瀏覽子模塊中 可以對員工的編號 姓名 基本工資 扣款 獎金等信息進行瀏覽 并可以對員工信息進行增加記錄 修改記錄 刪除記錄 等操作 在員工信息查詢模塊中 可按員工號進行查詢 2 工資設定 包括對基本工資 扣款 獎金的設定 在工資結算中系統自動做出運算 實發工資 基本工資 扣款 獎金 3 工資匯總 在工資管理中 要分別輸入每一個員工的各項工資條款 這樣才能運用計 算機技術來管理好員工的工資發放情況 其中包括 職工編號 職工姓名 基 本工資 扣款 獎金 4 個人工資查詢 此模塊使得查詢按照職工的編號進行查詢 5 退出 此功能塊為退出系統 6 3 系統的運行要求 系統運行的軟硬件具體要求如表 6 1 和 6 2 所示 表表 6 16 1 硬件要求 設備名稱說明 處理器奔騰 III 以上 256MB 內 存256MB 內存越大 速度越快 硬 盤 40GB 鼠 標2D 鼠標 13 31 表表 6 26 2 軟件要求 名 稱說明 操作系統Windows vista Windows XP 應用軟件Visual Studio 2005 中文版 本部分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各個部分要實現的功能 搭好了設計的總體框架 使我們對要開發的系統能夠更加系統的 全面的 確切的認識 下一步就可以 進行系統的詳細設計與具體功能的實現了 14 31 第第七七章章 詳詳細細設設計計與與實實現現 7 1 數據存儲設計 管理系統中數據存儲可以說是系統中的核心 在此系統中數據都被存儲在 per list2 doc 這個 word 小文件中 具體設計如下 void Save struct person per 職工工資保存函數 int i j pp per 指針指向結構 system cls printf n n n t t正在保存信息 請耐心等候 n printf n n t t tSaving for j 0 j 20 j Sleep 300 printf if fp fopen per list2 doc wb NULL printf Cannot open file strike any key exit getch exit 1 fprintf fp 職工編號 職工姓名 基本工資 扣款 獎金 實發工資 總工資 n for i 0 i shuru i per i sum per i paid per i discount per i extra per i realpaid per i paid per i discount fprintf fp 6d 8s 7 1f t 5 1f t 5 1f t 5 1f t 6 1f t n per i num per i name per i paid per i discount per i extra per i realpaid p er i sum 7 2 系統主菜單設置 void Menu struct person per 50 最大職工人數 struct person p 聲明一個結構指針 15 31 p per 指針指向結構變量per int i in 接收用戶的選擇 char ch 用于判斷是否繼續 do system cls printf n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職 工 工 資 管 理 系 統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1 錄入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2 修改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3 查詢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4 瀏覽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5 刪除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6 插入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7 職工工資排序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8 保存職工工資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9 安全退出系統 n printf t t n printf t t 請您正確選擇 if scanf d printf 沒有此選項 請正確選擇 getch continue fflush stdin switch in case 1 Inputper per 調用錄入職工工資函數 break case 2 16 31 Modifyper per 調用修改職工工資函函數 break case 3 Findper per 調用查詢職工工資函數 break case 4 Listper per 調用瀏覽職工工資函數 break case 5 Delper per 調用刪除職工工資函數 break case 6 Insertper per 插入職工工資信息 break case 7 Sortper per 調用職工工資排序函數 break case 8 Save per 保存職工工資函數 break case 9 退出系統 break default printf 沒有此選項 請正確選擇 getch break while in 9 system cls printf n n n n n n n n t t t printf 謝 謝 使 用 本 系 統 n n printf n n t t t t tEnding for i 0 i 30 i Sleep 300 printf printf n 由于具體功能實現的程序代碼相對要占大量論文篇幅 在此贊不一一詳述 詳見畢業設計程序代碼 17 31 7 3 系統各具體功能模塊設計 本職工工資管理系統功能模塊中共含有以下 9 項 1 錄入職工工資 2 修改職工工資 3 查詢職工工資 4 瀏覽職工工資 5 刪除職工工資 6 插入職工工資 7 職工工資排序 8 保存職工工資 9 安全退出系統 系統工作界面其中之一的截圖如圖 7 1 所示 圖圖 7 17 1系統的工作界面 18 31 第第八八章章 系系統統測測試試 8 1 系統開發環境 系統開發環境包括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兩種 硬件平臺是指開發與運行所需要的硬件環境 主要包括計算機機型及硬件 配置 由于本系統是一個小型的 MIS 管理系統 因此對計算機硬件的要求不高 比較經濟 只要配備有奔騰四代賽揚處理器 2 0GHZ 或以上 DDR256M 內存 或以上 60G 硬盤 或以上 的普通微機即可順利運行 軟件平臺是指系統開發與運行的軟件環境 本系統在開發時選用了穩定性 較強的 Windows XP 中文專業版和 Visual Stdio2005 作為開發語言 由于該軟 件產品是 Microsoft 公司的產品 因此彼此之間的兼容性較好 開發出的應用 系統穩定性較高 Visual C 是具有可視化的開發環境并且完全兼容 Turbo C 簡稱 TC 可以快速完成系統的開發 內部集成的數據庫訪問通道使得我們可以輕松方便 的對數據進行管理 本系統在單機上運行 8 2 系統測試 在 MIS 開發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措施保證軟件質量 但是實際開發過程中還 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差錯 系統中通常可能隱藏著錯誤和缺陷 不可避免的需 要周密測試的系統投入 難免今后軟件使用過程中將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因此系統測試是 MIS 開發過程中為保證軟件質量必須進行的工作 大量統計資 料表明 系統測試的工作量往往占 MIS 開發總工作量的 40 以上 因此 我們 必須重視測試工作 由于程序中隱藏的缺陷只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有可靠顯露 系統缺陷通常是 由于對某些特定情況考慮不周造成的 因此測試不是為了表明程序正確 成功 的測試也不是沒有發現錯誤的測試 有意義的軟件測試應該是從 破壞 軟件 系統的角度出發 精心設計最有可以暴露程序系統缺陷的測試方案 因此軟件 測試的目標應該是以盡可能少的代價和時間找出軟件系統中潛在的錯誤和缺陷 從產品角度看 測試計劃中的測試項目包括軟件結構中的分系統層 子系 統層 功能模塊層 程序模塊層中的各類模塊 從測試本身看 分為單元測試 19 31 組合測試 確認測試等 測試對象是隨著階段而異的 最基本 最初的測試是 單元測試 后面的組合測試 確認測試都是以被測過的模塊作為測試對象的 1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也稱模塊測試或程序測試 單元測試是對每個模塊單獨進行的 驗證模塊接口與設計說明書是否一致 對模塊的所有主要處理路徑進行測試且 與預期的結構進行對照 還要對所有錯誤處理路徑進行測試 對源碼進行審查 對照設計說明書 表態地檢查源程序是否符合功能的邏輯要求 是進行單元測 試前的重要工作 單元測試一般是由程序員完成 也稱程序調試 2 組合測試 組合測試也稱集成測試或子系統測試 通常采用自頂向下測試和自底向上 測試兩種測試方法 組合測試的對象是指已經通過單元測試的模塊 不是對零 散模塊進行單個測試 而是用系統化的方法裝配和測試軟件系統 是一個嚴格 的過程 必須認真地進行 其計劃的產生和單元模塊測試的完成日期要協調起 來 這種測試應在系統目標機上進行 造成系統應用的環境條件 除了開發部 分項目負責人參加以外 還應該有相應系統的用戶參加 給評審員進行演示 3 確認測試 確認測試是對通過組合測試的軟件進行的 這些軟件已經存于系統目標設 備的介質上 確認測試的目的是表明軟件是可以工作的 并且符合 軟件需求 說明書 中規定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 確認測試是按照這些要求定出的 確 認測試計劃 進行的 測試工作是由一個獨立的組織進行 而且測試要從用戶 的角度出發 4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是對整體性能的測試 主要解決各子系統之間的數據通信和數據 共享問題以及檢測系統是否達到用戶的實際要求 系統測試的依據是系統分析 報告 系統測試應在系統的整個范圍內進行 這種測試不只對軟件進行 也是 對構成系統的硬 軟件一起進行 系統測試與建構同時進行或略慢 系統測試 需要確認從頭到尾的功能正常才算完成 應當盡量避免系統測試延到項目末尾 進行 5 用戶驗收測試 在系統測試完成后 進行用戶的驗收測試 它是用戶在實際應用環境中所 進行的真實數據測試 在具體的測試中 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由程序設計者之外的人進行測試 測試用例應由兩部分組成 輸入數據和預期輸出結果 應選用不合理的輸入數 據與非法輸入測試 不僅要檢驗程序是否實現預期功能 還應檢查程序是否做 了不應該做的工作 集中測試容易出錯的程序模塊 對程序修改以后 必須重 20 31 新進行測試 在開發本系統時 為了使系統能夠穩定運行 對本系統進行了有 針對性的全面測試 采取的方式是 1 菜單項測試 為了保證每一項菜單能夠正確實現系統設計的功能 我把 相關的基礎數據 基本上全部輸入到本系統中 并對每一個菜單項反復進行了 增加 刪除 修改等操作 從而保證了菜單級別功能的正確實現 2 數據跟蹤 完成菜單項測試后 我又對系統內的每一個數據進行了跟蹤 例如 在工資管理模塊中 我首先對職工數據進行輸入設定 然后在數據刪除 模塊中進行數據刪除操作 隨時觀察這兩個模塊之間是否有沖突產生 配合得 是否正確 然后在完成這兩個功能模塊中進行驗證 說明該功能完全正常 對 其它的功能模塊也進行了類似的設置 3 綜合測試 在以上測試的基礎上對系統功能進行了整體的測試 依次檢 驗系統功能是否符合系統設計的要求 8 3 系統運行與維護 系統的運行 1 初始數據的輸入 本系統的數據輸入采用純鍵盤式輸入方法 2 怎樣使用本系統 本系統的使用相對簡單 基本上只要會使用 Windows 軟件就會使用本系統 在具體的操作時 只需按照界面操作要求利用鍵盤選擇相應數字即可進行相應 功能的選擇 3 系統的維護 本系統是個較復雜的人 機系統 由于系統外部環境與內部因素的變化 不 斷影響系統的運行 同時需要系統不斷地適應這些變化 不斷地完善系統 以 提高系統運行的效率與服務水平 這就需要自始至終進行系統的維護工作 系統的維護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 程序的維護 指的是修改部分或全部程序 這種維護往往是在條件發 生變化或原系統的效率低的情況下進行的 2 數據文件的維護 指的是按照用戶的要求對數據文件進行不定期的修 改 3 代碼的維護 隨著系統的發展和變化 可能會出現舊代碼不能適應新 要求的問題 因此 有必要變更代碼 予以維護 4 硬件的維護 指的是對系統所使用的設備進行維護 21 31 本系統的日常維護由專業人士來負責 如果出現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 則 由開發者來負責 8 4 系統的轉換方案 本次開發的職工工資管理系統采用了并行轉換方式 以保證平衡可靠的過 度 即一方面使用本系統來進行工作 另一方面又繼續沿用老的方式即傳統手 工方式 這種狀況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發現了一些程序中存在的漏 洞和錯誤 用戶也提出一些修改意見 經過程序的進一步完善后 正式投入了 使用 最終達到徹底中止以前老的手工工資管理的操作方式 讓現代化的職工 工資管理系統完全代替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 在試驗階段的半個月之中所發現 的客觀小問題亦可當作軟件測試過程的問題依據 及時反映至軟件開發人員并 修改相應不足使得軟件錯誤或不妥之處得以及時修正 22 31 第第九九章章 系系統統評評價價 系統評價就是客觀 公正的從各個方面評價系統的各項功能 本部分將具 體從三方面闡述 優點 缺點以及將來可能提出的要求 9 1 系統的特點 1 流程符合企業內部工資管理的要求 2 界面友好 輸入信息方便 好多信息 系統自動生成 3 查詢全面 對任何情況或字段都可以查詢 從而對管理進行監督 4 系統擴充容易 由于資料有限 有很多地方還需要更好的完善 5 即面向開發人員 又面向廣大用戶 9 2 系統的缺點 1 由于時間的原因 輸出報表不完善 2 網絡功能欠缺 本系統只能在單片機上運行 不能實現網絡連接 資源 共享 3 容錯性不高 系統的抗錯 容錯性不高 這方面有待加強 4 由于資料有限 有很多地方還設計的不夠詳細 如考勤制度與工資獎金 福利 公積金 應付合計 扣除合計 應發合計的關系等 還需要更好 的完善 5 沒有良好的用戶權限和密碼限制以防止人為的破壞與盜竊數據資源 因 為登錄人員只須提供一個正確的系統進入密碼既可完成所有操作 登入界 面如圖 9 1 所示 9 3 將來可能提出的要求 1 網絡化 系統能支持網絡數據傳輸 數據共享 數據遠程訪問能自動采取一定的加鎖 策略 遠程報表處理 2 多媒體化 系統能夠支持語音輸入 3 智能化 如在系統中存入職工照片使得身份確認更加人性化 23 31 圖圖 9 19 1 系統的登錄界面 24 31 結結 論論 通過這次畢業設計 使我受到了一次用專業知識 專業技能分析和解決問 題的全面而系統的鍛煉 使我真正明白現代社會企業里面運用職工工資管理系 統進行職工工資管理的重要性 作為 IT 專業的畢業高校生在工資管理系統開發 方面我也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了一番 這無疑為我今后進入軟件行業提早熟悉一 下軟件開發所要注意的各個事項 同時使我在綜合知識的選用及在應用軟件開 發的基本思想 方法方面 常用編程設計思路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