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縣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doc_第1頁
水城縣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doc_第2頁
水城縣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doc_第3頁
水城縣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doc_第4頁
水城縣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城縣主要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匯報近年來,我縣優勢特色農產品(如:獼猴桃、茶葉)在不斷擴大,已逐步建立了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涌現了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精品名牌,效益日益顯現,已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一、主要特色農產品發展現狀(一)基本情況水城位于貴州西部,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腹地。總面積3584平方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轄27個鄉,6個鎮,總人口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9萬人。居住著苗、彝、布依、水、回等26個少數民族。全縣農用地總面積為185萬畝,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馬鈴薯、水稻、小麥、苦蕎、大麥、大豆和其他雜糧(如稗子、蕓豆、小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生姜、花生、生漆、大蒜等。特色產業有獼猴桃、茶葉、核桃等,中藥材有天麻、杜仲、黃蓮、半夏等,天然草場81.2萬畝、已查明的野生物種有102種,豬、牛、羊、雞、鴨等是主要畜牧資源,以黑山羊為主的草食動物養殖具有較好的地方特色,其肉質優良、味道鮮美而著名,已形成的特色有羊肉粉、羊湯鍋等。 截止5月30日為止,全縣在農業部門登記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52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1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33家(含2014年新增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4家)、縣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8家。龍頭企業上聯市場,下連農戶,既是生產加工中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務中心、是農業產業化穩定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2013年全縣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55.87萬畝,其中馬鈴薯93.7萬畝、玉米40.01萬畝、雜糧8萬畝、大豆5.01萬畝、水稻7.01萬畝,種植小麥7萬畝,油菜種植完成1萬畝。推廣脫毒馬鈴薯72萬畝、交玉米32萬畝,推廣雜交水稻種植6.5萬畝。涌現出了以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轉化、銷耗本地約20%的小麥,以六盤水永恒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為代表,轉化、銷耗本地約50%的稻谷,以水城興龍精淀粉有限公司為代表,轉化、銷耗本地約40%的馬鈴薯,以水城縣滿全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轉化、銷耗本地約50%的苦蕎,以水城茶葉發展有限公司、六盤水青龍春茶葉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帶動茶葉發展近萬畝,有力帶動了本地水城十大優勢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本地農民的增產增收。 (二)主要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特色優勢的凸顯,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帶動下,全縣初步形成了以獼猴桃、茶葉、大米、馬鈴薯精淀粉、苦蕎產品、掛面、綠殼雞蛋為主等具有區域優勢的特色產品。獼猴桃:全縣從事獼猴桃種植龍頭企業初步統計有14家,除了其他全縣面上種植外,14家龍頭企業目前種植獼猴桃據不完全統計在3.8萬畝以上,目前可采摘面積在1.3萬畝以上,產量在500噸以上,主要銷往六盤水、貴陽等周邊城市。茶葉:全縣從事茶葉生產加工龍頭企業6家,其中:3家已形成生產規模,3家正在建設基地,品種主要有水城縣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的水城春、六盤水青龍春茶葉開發有限公司的野生茶、六盤水超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紅茶,3家茶葉龍頭企業生產能力都在100噸左右,建設基地或帶動茶葉種植1萬畝以上,主要銷往貴州、北京、廣州、珠海等。大米:全縣從事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只有六盤水永恒糧油貿易有限公司1家,該企業年加工精致大米產品3.6萬噸,主要銷往云、貴兩省,2013年實現產值上億。馬鈴薯精淀粉:全縣從事馬鈴薯精淀粉生產龍頭企業主要有水城興龍精淀粉有限公司1家,改企業年加工精淀粉能力5000噸,主要銷往天津、韓國。苦蕎產品:全縣從事苦蕎產品生產龍頭企業3家,分別是六盤水滿全農業有限公司、水城縣三高蕎麥食品有限公司、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有苦蕎茶、苦蕎米、苦蕎面、苦蕎醬油和苦蕎醋,年生產能力在10萬噸左右,主要銷往貴州、廣西、湖南、海南等。掛面:全縣從事掛面生產的龍頭企業主要是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該企業年加工掛面3萬噸,主要銷往云、貴、川、廣西、廣州。綠殼雞蛋:全縣從事綠殼雞蛋生產龍頭企業2家,分別是六盤水市三足鼎農牧業有限公司和六盤水宏宇旭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年生產綠殼雞蛋在3000萬枚以上,主要銷往六盤水、北京、廣州。(三)特色農產品發展主要模式 1、龍頭企業帶動型:公司+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帶動型,以企業為主導,以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為“龍頭”,重點圍繞一種或幾種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與生產基地和農戶實行有機的聯合,進行一體化經營,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在實際運行中,企業聯基地,基地聯農戶,進行專業協作。 2、公司+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基地機制。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牽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周圍大批農民從事農產品商品生產。3、合同訂單、以土地入股等模式。企業以訂單合同發展帶動農業生產,農戶流轉土地,或按土地租金逐年遞增,或以土地入股,年終參加分紅等模式發展農業生產,圍繞一種或幾種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與生產基地和農戶實行有機的聯合,進行一體化經營,體現著龍頭企業與參與農戶之間不同程度的共同利益關系。 二、發展趨勢 特色農產品發展將會帶動產業進一步形成規模、打造品牌。一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確立了以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為戰略目標的發展思路,有效地促進了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二是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紅心獼猴桃、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