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doc19.doc_第1頁
《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doc19.doc_第2頁
《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doc19.doc_第3頁
《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doc19.doc_第4頁
《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doc19.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為政與管理藝術學而主要是談管理者的內在修養,強調管理者要不斷總結,不怕別人的不理解。這里的為政是說如何把內在的東西,用在企業管理上,也就是如何外化。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譯文孔子說:“用德行來治理國家,如同北極星處在自己的位置上,而眾多的星辰拱衛它。” 國家的管理要靠德,企業管理的德是什么呢?就是企業文化和管理者的品質。 銷售隊伍的管理要靠企業文化,而不單靠銷售經理或總經理的個人能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道”,它象北斗星一樣居于中央,公司其它要素,就象眾星一樣圍繞它。 其它要素是什么呢?在麥肯錫的7-S模型框架中,硬件要素是戰略、結構、制度,軟件要素是風格、人員、技能,所有這些要素都以企業文化為中心展開。以企業文化為管理之道的公司,就象日月星辰一樣運做有秩序。 在銷售的角度培養什么文化觀念呢?要培養市場的觀念,以市場為中心,一切的工作圍繞客戶展開才有意義,避免閉門造車;要培養節約的觀念,費用要用在刀刃上,避免企業內的鋪張浪費;要培養風險的觀念,客戶信用好,要給一定的信用額度,但如何審批,如何監控要有制度有方法,并展開培訓,把制度和方法落實到銷售代表;培養團隊合作的觀念,靠一個能人開拓市場是風險很大的,也是不穩固的。企業文化是銷售隊伍的根,一支有文化的隊伍是不可戰勝的,所以銷售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要站在文化的角度來思考。 公司的德是企業文化,個人的德就是品質。優秀的銷售經理要有個人魅力,吸引銷售代表團結在周圍,如果銷售代表說:“這個公司,我也干夠了,行業我也做膩了,很想換換。但正因為你還在這個公司,我就舍不得走了。經理,你什么時候離開,我跟你走。”做到了這點,銷售經理就是以德服人,才算是做成了。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樹立明確的企業文化,站在個人的角度上,釋放個人魅力。兩者結合起來,會迸發出更大的力量。客戶和銷售代表會圍繞在他身邊,認同他,并認同公司,業務工作才能做好,才可以長久地“居其所”,坐穩目前的位子,并長久發展。 管理譯文“北極星處在自己的位置上,而眾多的星辰拱衛它。用企業文化來統帥公司,用個人魅力統帥下屬,同樣如此。”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慮沒有邪念。” 詩經是儒家的經典,可以看成儒家思想的詩歌形式,歌頌了人間的真善美,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孔子用一句話總結詩經,就是“思無邪”。正是因為“思無邪”,才能把精力集中到正道上來,才有真善美。 如果站在企業管理的角度上,老板做企業,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考企業發展的正道。如果老板總想著如何剝削員工、如何官商勾結、如何欺騙消費者,而不在管理上下工夫。那老板很容易走邪路,最后成為金錢的奴隸,成為權力的奴隸。如果老板在這個行業做得不錯,看到別的行業很好,就想多元化,很可能因為分散精力而導致失敗。如何“思無邪”,如何在這個行業內打造,無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管理者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老板是要承擔社會責任,尤其是大企業的老板。但企業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贏利,而不是社會責任。所以象牟其中那樣,整天考慮總理的事,不管出發點怎么樣,也是“邪念“,也不會有好結果。 管理者首先要把自己想清楚,我要的是什么,公司為什么要用我,以這個為出發點思考工作,才能無邪,面對誘惑,才不會失去自我。 管理譯文“企業管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思慮沒有邪念,專注就會勝利。” 3、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文孔子說:“用政令來教導,用刑法來整治,民眾如果免除了刑法,也不感到羞恥;用德行來教導,用禮儀來整治,民眾有廉恥,而且敬服。” 管理學中有所謂X型熱管理,和所謂Y型人管理。所謂X型人的管理,是把員工看成不負責任的人,需要在強迫下,才能工作,所有管理的手段是制度和懲罰。所謂Y型人的管理,是把員工看成自主的人,員工知道要做什么工作,也知道怎么工作,管理者只要提供支持就可以了。這個兩種管理思想,無所謂對錯,更無所謂高下,要看員工的實際情況運用。其實孔子的話隱含了中國人的特點,那就是“互動”。既不是X型人,也不是Y型人人,而是你用什么方式對他,他就會是什么類型的人。如果你非常嚴格,過分強調制度,違反就懲罰,那么員工一定就會“免而無恥”;如果你尊重他們,給他們面子,他們就會“有恥且格”。 其實“道之以德”中的德,還是強調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制度對公司當然很重要,可以想象一個沒有制度的公司,一定是個“大家拿”,不垮才怪。但如果公司特別強調制度和規范,而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建設,可能公司出臺了某項政策,員工和客戶不首先考慮如何執行,而是首先想怎樣鉆漏洞。銷售上,只要是政策和制度,都會有漏洞,鉆成功了,而沒有受到懲罰,他們還會笑話公司的管理水平落后,這就是“免而無恥”。 如果重視企業文化,也就抓住了“道”,在這樣思想指導下,給下面充分授權,尤其是給分公司授權,并用信任和尊敬來對待他們,用制度來約束他們,他們就會自我管理,也就是“有格”,他們會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 總之就是用制度來約束,用文化來改變,用情感來感染,用事業來激勵。 管理譯文“如果用死板的制度來管理公司,用嚴格的考核來管理員工,員工違反了制度,而沒有受到懲罰,不會感到羞恥,而只會認為管理者無能;反過來,用企業文化來熏陶,把員工放在事業伙伴的尊貴位置上,那么員工就會自己管理自己,違反了公司制度,就有羞恥之心,而且敬服。” 4、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榘。”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致力于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不疑惑,五十歲了解天命,六十歲聽到什么都能領悟,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孔子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從十五歲開始的,到七十歲達到了最高境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其中,他提到了“三十而立”的概念。 銷售經理大多是三十歲以下,我經常問他們,三十歲你準備做什么,四十歲你準備做什么,很多人沉默,很多人思考,也有很多人沒有想法,沒有想法和目標的人,怎么能帶動整個團隊? 三十歲以前,可以有很多嘗試,也允許犯錯誤,可以做很多行業、也可以做很多專業,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三十歲前找到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立在哪里。否則三十歲以后犯錯誤,是悲慘的,代價巨大,尋尋覓覓找不到目標也很可憐,活著有什么味道?行尸走肉而已。 擺在職業人前面的就幾條路,今后可以做老板、做職業經理人、做自由職業者、做某方面的專家、做普通員工。目標清楚了,今天的工作才有意義,你才可能做出你人生的計劃,才可能達到成功。 老板也喜歡用一個有目標的人,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就一定有“求”于老板,這樣的人才好用。否則用什么激勵他呢?怎么可能讓他長久保持干勁呢?沒有想法的員工是最難管理的,他的需求經常在變,管理者怎么可能跟上他的變化,怎么能摸透他的心思? 所以無論站在個人發展的角度上,還是公司管理的角度上,都要幫助員工樹立明確的目標,做好職業規劃,員工和公司共同成長,雙贏。 管理譯文“對自己有規劃的人,才能實現你的目標,才能體會到做人的快樂,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你的不同階段的目標是什么?”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說:“不違背。” 樊遲為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我和他說,不違背”。 樊遲說:“什么意思呢?”孔子說:“活著,以禮事奉,死了,以禮安葬,以禮祭祀。” 企業中的“孝”就是服從。孔子進一步解釋就是不違背,“孝”往往和“順”聯系在一起,不違背,服從上司的決定,順著上司的意思辦事,就是服從,就是“孝”。 當上司在位時,下屬要尊敬上司,當他下臺時,不能人一走,茶就涼。還要記得管理者對公司的貢獻,經常記得,經常慰問。培養尊敬上司的文化,在位的管理者也會感覺到舒服和安全,從而做好目前的工作。 管理譯文“員工對管理者的服從,要體現在工作的各個方面,要形成一種尊敬上司的文化。當管理者在位時,對他要尊敬,下臺了,還要尊敬,不能忘記。”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孟武伯詢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說:“不令父母親為子女擔憂。” 父母作為家長,要經常為兒女擔憂,擔憂學業,擔憂事業,擔憂婚姻。所以孔子說不讓父母擔憂,全都自己搞定的子女,才是好子女,才是孝。現在有的家長,把孝子定義為考上大學的人,也是這個道理。 企業管理中,什么樣的下屬是經理喜歡的下屬?上司只要能說出來,一定能做出來的下屬。上司只要想得到,一定能做得到的下屬,也就是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下屬。對這樣的下屬,上司可以采用授權管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你辦事,我放心,是企業中的“孝”,是下屬的最高境界。 管理譯文“不讓上司操心的下屬,才是好下屬,才真正是尊敬上司,服從上司,才是真“孝”。” 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子游詢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說:“現在的孝是指能養,人們對狗馬都能飼養,不恭敬,有什么區別呢?” 既然在這家公司工作了,暫時還不想離開,那為什么不活得更好呢?怎樣才能在企業中,活得更好,首先取決于上司對你的態度。那種“我只要把我該干的活,都干了,就可以了,不要看任何人的臉色”的觀念是錯誤的。都不看上司的臉色,只把活干好,而對上司不恭敬,這個上司當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遇到君子還好說,他只看工作,對別的不會很計較。如果是個小人,很可能給你穿小鞋。要知道你沒有權力選擇上司,而上司有權力選擇你。 上司之所以成為你的上司,一定有他的長處。而這個長處就是你學習的地方。如果對上司不恭敬,上司怎么可能教你呢? 總體來看,對上司,除了不讓他為你的工作擔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之外,還要有發自內心的恭敬。 管理譯文“現在的下屬對上司的“孝”,就是指能為上司干活,為任何人都能干活掙錢。如果不對上司恭敬,有什么區別呢?”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子夏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說:“難在態度,有了事情由子女去效勞,有了酒食讓長輩來享用,這就是孝嗎?” 事情由下屬去完成,功勞歸上司,這是企業中的法則。要不你的上司要你做什么?當然是做事情。他既然給了你做事情的機會,你就可以在做事情中,得到學習和成長,要所謂的功勞干什么呢?干脆讓它歸上司。于是說:“我是在我們經理的領導下,完成工作的,沒有他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雖然實際上,他對你的工作根本不懂。聰明的上司,也不會把功勞完全攬在自己身上,否則以后沒人給他干活了,老板也會認為他太“獨”。他于是要推讓一下,你再接過來,于是雙方各得其所,他有領導功勞,你有執行功勞,皆大歡喜。 但做到事情自己做,功勞歸上司,就可以了嗎? 對上司的態度才是最難的,也就是“色難”。你能從內心深處感激上司,給你提供機會嗎?你真得認為功勞歸屬上司嗎?日常工作中不會持才傲物嗎?上司可能不因為你的能力而欣賞你,而一定會因為你的態度而懲罰你。 管理譯文“對上司難在態度,工作上的事情下屬完成,功勞歸上司,這樣就可以了嗎?態度不對也不對!” 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譯文孔子說:“我和顏回言談終日,他無所問,如同愚人。他回去以后,我觀察他獨處的作為,也都能發揚所學的道理,顏回不愚蠢呀?” 孔子評價自己得意門生顏回時,認為顏回沒有當面違背他,沒有問問題,也就是“無違”,顯出愚笨的樣子,并能不斷地反省自己,就認為顏回不錯,是個好同志。 為什么顏回這樣做呢?難道顏回不知道,當面對老師的觀點提出疑問,采用辯論的方式,可以促使老師詳細解釋,自己也可以多學到些嗎?辯論也可以讓孔子有很多啟發,為什么顏回“無違”呢? 原來他早就料定了孔子的脾氣,只有“無違”和“如愚”,孔子才可說他好,否則可能對他的評價要降低,所以“不違”、“如愚”來讓老師喜歡和多講。孔子都是這樣,何況我們剛剛富起來的老板?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到底能不能撐?沒見過!真正能做到胸襟開闊的老板太少了。管理者在老板面前要象小綿羊一樣溫順!不要高估老板的肚量,老板富裕也沒多久,目前主要盯著自己的口袋,“無違”和“如愚”的策略最保險。 管理譯文“聰明難,糊涂更難,從聰明轉到糊涂難上加難。和比自己強的人交往,笨一點是好事,對方會好人師地多說,不就學到了嗎?回去以后慢慢總結和體會,收獲不是更大嗎?”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譯文孔子說:“觀看他的作為,考察他的經歷,了解他追求的是什么,此人還能有什么隱瞞呢?此人還能有什么隱瞞呢?” 銷售經理在制定營銷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客戶的需求,也就是要“視其所以”,客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了解客戶的發展經歷,也就是要“觀其所由”。還要看客戶現在追求什么,也就是他的需求。一般來說客戶追求賺錢和發展兩條主線,交叉而成四種動機。 第一類客戶追求賺不賺錢無所謂,發展不發展也無所謂。 第二類客戶追求現在賺不賺錢無所謂,但要考慮長遠發展。 第三類客戶追求現在一定要賺錢,今后發展無所謂,大不了轉行。 第四類客戶追求現在也要賺錢,今后更要長遠發展。 了解了客戶的需求和動機,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政策,用老鼠對付貓,用兔子對付老虎,應付有余。在和客戶交往中,要注意客戶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知道什么是客戶“安”的,客戶感到爽的。用客戶喜歡的方式和他交往,客戶是流氓,你要變成流氓;客戶是紳士,你要變成紳士。 做到了這三點,客戶就完全被你搞定了。 譯文“觀看他的作為,考察他的經歷,了解他追求的是什么,此人還能有什么隱瞞呢?此人還能有什么隱瞞呢?”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了解新的知識,就能成為老師了。” 銷售經理平常不能只忙業務,還要承擔培訓的角色,不要都指望公司的培訓部,總部組織的培訓頻率比較少,實用性也比較差,就勝在系統性好上。銷售經理對客戶、對銷售代表做的OJT(在職訓練)是最實用,最好的培訓。 所以銷售經理要不斷地總結自己過往的經歷,總結成經驗,并不斷地學習最新營銷理念,管理知識,來“知新”,這樣才是一個好的教練。 管理譯文“總結以往的經驗,策劃今后的工作,就可以培訓下屬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是器皿。” 企業就是舞臺,老板是導演,銷售經理是主演,其他的員工是配角。在演“業務”這場游戲時,銷售經理注意自己的不同角色。所謂角色,就是在別人面前,你是什么樣子,所以你要演什么。銷售經理的角色是,在上司面前代表下屬,在下屬面前代表公司,在同僚面前代表部門。這樣三個角色,才全面地反映了經理的角色。不要把自己用一個模式,也就是“器”來約束住,管理者要上通才,銷售經理尤其如此。 作為演員的銷售經理還要有全面的知識,財務知識要懂一點,物流知識要懂一點,人力資源要懂一點,營銷知識要非常精通。不能只有營銷能力,要做到“不器”。具備了這些知識和技能以后,還要通過日常工作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的是別人能看到的,看不到的,別人會認為你沒有。也就是上司給的任務能不能完成,也就是能干;有沒有創新的思路,也就是能想;能不能把干出來的,想到的說出來,寫出來,就是能說和能寫。 管理譯文“管理者要時刻認清自己的角色,不要太執著,也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要爭取成為通才。”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譯文子貢問君子,孔子說:“先做然后再說,并貫徹到底。” 優秀銷售經理的行動力很重要,要貫徹兩個凡是的理念。凡是公司決定的事,凡是自己想好了的事,就要去做,在做中調整。 目前市場變動很劇烈,加入了WTO以后,給國內企業的時間有限,以后的對手就是跨國公司了。所以目前來看行動力比思路更重要,中國企業失敗在思路上的不多,而失敗在行動力上的太多了。每個企業都可以看到很多“指點江山”的人,厲害一點的“激蕩文字”,但坐而言的人太多,起而行的人太少。海爾張瑞敏的理念是迅速反應、馬上行動,因為他認為八十年代,做市場是打固定靶;九十年代是打移動靶;現在是打飛靶了。不在運動中調整,一定在思考中失敗。 再說思考多數是老板的事,銷售經理主要是執行的能力。公司的決策一出來,只有銷售經理先帶頭做了,下面的銷售代表才會跟隨,也就是“后從之”;如果銷售經理抱怨,客戶和銷售代表一定都會觀望,這樣就亂了思想,失去了團隊,腐化了組織。 管理譯文“優秀的管理者是先做然后再說,或者不說的。但無論說不說,都要把認定的事貫徹到底。”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孔子說:“君子忠信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忠信。” 優秀的銷售經理對待下屬要一視同仁,象圓滿的圓周一樣等距離,給每個人公平的機會,不能因為下屬是同學、同鄉、同年,對自己“好”而有所偏差,要“周全”。不要讓別人有所“攀比”和指責,這樣的指責會破壞公司的管理體系。 差的銷售經理會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偏向某個銷售代表,對他進行促銷上、銷售政策上的傾斜,內部的不公平一定會導致銷售隊伍的不穩定,別人干著還有什么意思?優秀的人想辭職,留下來的都是庸才。 所以在管理銷售代表時,要以公司的制度和原則為準繩,盡量不要參雜個人的情緒。 管理譯文“優秀的管理者對公司忠誠,對員工守信,而沒有私心;差勁的管理者正好相反。”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茫;思考而不學習就危險。” 只有實踐的經歷,而沒有總結成經驗,就會很迷茫,對個人對公司都沒有價值。只總結而不去實踐,就象很多“高級經理”,會對一線市場不了解,講課或開會,別人不知他說什么,還自以為理論性比較強,這樣也會很危險。 管理譯文“實踐但不總結,就會迷茫;只總結但不實踐,就很危險。”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譯文孔子說:“學習異端邪說,才是禍害呀。” 基本上,銷售經理都是很有自信的人,這種自信可以影響到客戶,影響到銷售代表,對提高公司政策的執行,有很大幫助。但往往有些人,會從自信變得很執拗,愛鉆牛角尖,也就是專注“異端”。銷售經理在業務中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公司決定了,老板拍板了,就要放棄自己的想法,服從并貫徹公司的決定。還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是專注“異端”,會給自己、給公司惹很大的禍害。 大師的理論也不能盡信,尤其是西方的營銷方法,如果照搬到中國,就可能不是真理而是“異端”了。所以要多聽、多想、多聯系實際,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好的策略,否則它們可能變成禍害。 管理譯文“思路偏激,盲目接受別人的想法,就容易被誤導,禍害自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由,我來告訴你什么是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 這是孔子教育弟子子路的話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最實在的話,也是最有智慧的話。 當上司問你的時候,也要堅持這個原則,知道了就要說,不知道就不能推測地說,否則容易出問題。有個老板對他的下屬說:“我知道你有一些事情,不方便直接和我講,我不怪你,你也要考慮對別人的影響,和周圍的人處理好關系。但只要是我問到了,就一定要說實話,不能騙我。這是個原則問題。”也是這個道理。 上司沒有問,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一旦他問到,就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才是明智,才符合管理原則。 管理譯文孔子說:“由,我來告訴你什么是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 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馀,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譯文子張學習求祿位。孔子說:“多聽,保留疑問,慎重地談論其余的,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慎重地實行其余的,就會減少悔恨。言語減少了錯誤,行為減少了悔恨,俸祿就在其中了。” 工作中很容易犯的四錯是:入錯行、跟錯人、說錯話、做錯事。現在來看,除了家電這樣的自由競爭行業,大多數行業都在上升階段,空間還是很大的,所以行業的區別沒有那么大。老板是難以琢磨的,跟哪個老板,就是一場賭博,要靠平常的多觀察和判斷。 最經常出錯的,就是說錯話和做錯事了。在說話以前要考慮一下,是否容易傷害到別人。自己的想法可以說,傷害到別人的就要保留,私下可以交流,但當眾一定不能說。做事以前也要周密的策劃,細心地考慮,“這件事情對公司有什么好處,對我有什么好處,容易傷害到誰,萬一做錯了怎么辦”。考慮清楚了再行動,少有后悔的,業績和口碑一定好。 管理譯文如何才能升職呢?“多聽,保留疑問,慎重地談論其余的,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慎重地實行其余的,就會減少悔恨。言語減少了錯誤,行為減少了悔恨,就可以坐穩位子,進而升職。” 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哀公問道:“怎么樣才能讓民眾服從?”孔子說:“將正直者置于邪惡者之上,民眾就服從;將邪惡者置于正直者之上,民眾就不服從。” 一個大老板,叫做哀公的問:“怎么讓員工忠誠于公司,服從與公司呢?”孔子說:“把正直的人,放到管理崗位上,把“搞政治”的人拉下來,員工就會感到公平,看到了希望,對公司就會忠誠。把“搞政治”的人,放到管理崗位上,而把正直的人拉下來,員工就會感到不公平,對公司會不忠誠”。 國內的很多企業招聘和提拔人才時,經常在品質和能力之間進行選擇,企業發展初期,急需打開市場,會請一些專業能力很強的人,不大計較品行高下。但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就寧可選擇品質好的人,加以培養,而不是選擇能力強,加以改造。 管理譯文“怎么樣才能讓員工服從和忠誠呢?”“將正直者放在管理崗位上,把搞政治的人拉下來,員工就服從和忠誠;反之就不服從,也不忠誠。” 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勤。” 譯文季康子問“使民眾恭敬,忠誠并努力,怎么做呢?”孔子說:“用莊重來對待他們,他們就恭敬;孝順長者,愛撫幼小,他們就忠誠;舉用善者而教誨無能的人,他們就努力。” 怎樣能讓下屬對上司恭敬呢?這主要取決于上司對下屬的態度。公司和員工來比較,一般來說公司是強勢的,員工是弱勢的。弱勢的員工肯定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在社會上,企業中生存,然后才談得上發展。如果做為強勢的企業都不主動對員工關懷、愛護,而要員工忠于企業,奉獻,好意思嗎?合理嗎?所以我們從什么方面講,作為企業要想讓員工“敬忠以勤”,就要首先對員工好,真正把員工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那么如果企業歸員工有莊重有威信,員工必然對老板恭敬。 如果老板對老員工有人情味,對新員工培養,現在的員工必然忠誠。 如果老板能提拔優秀的員工,培訓能力不足的員工,員工一定努力工作。 總體上來看,企業管理要從老板做起,首先付出,才能換回員工的“敬忠勤”。 管理譯文“如何做到讓員工恭敬,忠誠并努力呢?” “用管理者的威信來對待他們,他們就恭敬;對老員工有人情味,愛護新員工,他們就忠誠;舉用優秀員工而培訓能力差的人,他們就努力。” 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譯文有人問孔子說:“你為什么不去治理國家呢?”孔子說:“書說:孝是什么,孝就是友愛兄弟,并推孝到國家。這也是治理國家,此外什么是治理國家呢?” 管理者大多都忙于每天的日常工作,很少有時間,有心思學習新理論,總結自己的經驗。而做咨詢和培訓的人,每天都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接觸到規律性的東西,因此幾年下來,要比在企業的人收獲大。更何況管理者的很多精力,放在內耗上,對成長的幫助不大。因此孔子雖然想從政,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施展才華,而只好通過教導弟子來修煉。孔子教導弟子,也可以在教導的過程中得到學習和成長。其實教導弟子的過程,也是管理的過程。 有的保險公司規定凡是要做部門經理的人,一定要在培訓部的崗位上有經驗,才可以勝任。讓有實踐經驗的人做培訓,可以幫他總結經驗,經驗沉淀下來,就是公司的財富。他們培訓別人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過程。 管理譯文有人問某大師說:“你為什么不去大公司,而要做咨詢和培訓呢?” 大師說:“培訓和咨詢會接觸根本的東西,這就是每天實踐管理,除此之外,什么是管理?” 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孔子說:“作為人而沒有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就象大車沒倪,小車無杌,憑借什么來行駛呢?” 銷售經理沒有個人信譽就代表了公司沒有信譽,這樣的公司不知道能做什么,就象牛車沒有橫桿,馬車沒有掛鉤,一定走不動。 客戶如果沒有信譽,沒有廠家愿意他真心合作。 銷售代表沒有信譽,沒有公司敢重用他,只能被利用。 所以銷售經理管理客戶和管理隊伍,要把管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