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旗袍制作工藝 李霞芳.doc_第1頁
海派旗袍制作工藝 李霞芳.doc_第2頁
海派旗袍制作工藝 李霞芳.doc_第3頁
海派旗袍制作工藝 李霞芳.doc_第4頁
海派旗袍制作工藝 李霞芳.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表項目類別:民間手工技藝 項目名稱:海派旗袍 傳承人姓名:李霞芳 保護單位: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交流中心 區(縣)/單位: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印制二八年十月注意事項及填表說明一、注意事項(一)封面中“項目類別”及“項目名稱”應按已公布的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類別及名稱正確填寫,項目類別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傳統舞蹈(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游藝與雜技(雜技與競技),傳統美術(民間美術),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二)表格一律用電腦填寫并打印,內容應準確無誤,不得弄虛作假。二、填表說明(一)“榮譽稱號”欄目中,填寫傳承人曾獲得的榮譽稱號,如“民間工藝大師”等,如沒有,可不填。(二)“確定為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時間”欄目中,填寫何年何月被確定為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項目不屬于區縣保護項目的,此欄可不填。(三)“個人簡歷”欄目中,簡要填寫傳承人的工作、學習情況。“傳承譜系”欄目中,填寫項目清晰的傳承脈絡。(四)“學習與實踐經歷”欄目中,應填寫傳承人在學習傳藝,履行傳承義務等方面的情況。“技藝特點”欄目中,應填寫傳承人在該項目領域里獨特的技藝表現形式等。(五)“個人成就”欄目中,應填寫傳承人所獲得的獎勵、表彰及成果;“持有該項目的相關實物、資料情況”欄目應填寫傳承人所擁有的與項目相關的珍貴實物、資料;在“照片及音像資料目錄”欄目中填寫資料清單,如沒有附帶相關照片及音像資料,可不填。(六)在“本人申請意見”欄目中應填寫本人愿意作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人選;“項目保護單位意見”、“區縣級文化行政部門審核意見”欄目中,須加蓋項目保護單位及區縣級文化行政部門的公章。在“區縣專家小組評議意見”欄目中,應填寫專家評審意見;在“區縣專家小組名單”欄目中應填寫專家“姓名”、“性別”、“年齡”、“專業”、“職稱”等個人信息。姓 名李霞芳性 別女照片出生年月1946年1月民 族漢文化程度大學職 業演藝職務職稱高級服裝設計師榮譽稱號旗袍皇后確定為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時間2007年10月工作單位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交流中心聯系電話64711235郵編200030電子信箱X通訊地址衡山路335弄3號個人簡歷學習經歷19611966年畢業于靜安區戲曲學校1988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1998年進修畢業于中國紡織大學2003年進修清華大學高層管理班工作經歷19881998年任蜂花藝術團團長從事音樂舞蹈 本人是獨唱演員19941997年創辦全國第一家民辦“霞芳孤兒院”任院長19982003年上海霞芳旗袍有限公司法人2003年至今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交流中心(備注)藝術團至今存在兩次更名:由蜂花藝術團上海霞芳藝術團上海霞芳(旗袍皇后)藝術團從1988年研究設計旗袍至今傳承譜系1、鑲嵌工藝傳承于七千年前的“燕京八絕”,北京工藝美術最大的特色便是宮廷藝術,而宮廷藝術最集中的體現便是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這八種手工藝,并稱“燕京八絕”。2、盤花工藝傳承于清朝的宮廷,起源于彝族服飾的做花工藝。彝族服飾的主要藝術手段是做花,彝族把服裝及用品上的紋飾工藝統稱為“做花”。“做花”主要有八種工藝:即挑花、貼花、穿花、鎖花、盤花、滾花、補花和刺繡。各種不同的工藝手段有不同的用途,其藝術效果也各異。3、“繡”即繡花工藝,主要傳承了多種中國傳統的工藝技巧,內涵豐富的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元素,它是一種起源于民間、完善于宮廷、普及于裁縫匠人的手工技藝。學習與實踐經歷我在戲劇學院和中國紡織大學的學習,受美學熏陶,打下了扎實的美學基礎,對我從事旗袍的制作和設計有很大益處,提高了審美情趣。為越劇團制作演出旗袍,在旗袍的細節處用手工美化,用于舞臺展示,為我奠定了旗袍設計和制作技藝的基礎。在開設旗袍有限公司的過程中,通過實踐為設計和制作旗袍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當我被評上高級服裝設計師,我定位于旗袍的制作。上海霞芳旗袍有限公司從1998年開設至今,使我不斷的實踐提高,由于不間斷的旗袍展示表演,促使我對旗袍技藝要求精雕細鑿。技藝特點手工制作,精美絕倫是中國旗袍的重要性。旗袍并非僅為中國婦女最喜愛的服飾,東南亞一帶如越南等國也盛行旗袍,但唯有中國旗袍精美絕倫,無與倫比,其奧妙在于中國旗袍融合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元素。中國旗袍的精美體現在它鑲、嵌、滾、盤、繡等一系列傳統手工制作工藝上。上世紀中期,考古學家曾從漢墓中發掘一件金縷石衣,其制作工藝驚絕世人,而中國旗袍的制作工藝正是承傳了這千百年來的傳統工藝。從旗袍的演變過程來看,起初為使旗袍經久耐穿,旗女們在袖、領底邊處鑲上厚實的布料,以增加這些易損部位的耐磨性,再后來,為裝飾的需要以花邊代替布料。旗袍大身上多繡以多色花紋,領、袖、襟、裙、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清末同治年間,鑲滾裝飾達到無以多加的地步,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于幾乎難以辯識本來的衣料。當時,清朝官涎旗袍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這雖然體現當時畸形的審美觀,但對于旗袍制作工藝的修煉也達到了極致。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旗袍的鑲嵌工藝始于民問,完善于官楚、普及于裁縫匠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那種庸俗的大塊面積鑲嵌滾邊的旗袍裝飾形式早已被拋棄,但體現精美裝飾風格的工藝技藝還是被保留下來。只是它和現代審美情趣相互融合后顯得更加精美、更加藝術化。一件經典的中國旗袍必須由鑲嵌、滾、盤、繡一系列傳統手工制作工藝來完成。個人成就被譽為“旗袍皇后”李霞芳女士,她是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中心的法人,她為中國旗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999年11月,這位專攻旗袍的高級服裝設計師,分別在上海市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廣電大廈等舉辦“李霞芳旗袍文化展示”;2000年在錦滄文華大酒店舉辦“旗袍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主題發布會;2001年在世貿商城“中國旗袍秀”主題發布會;2002年在新天地“中國旗袍華夏情” 主題發布會;2003年在上海大劇院舉辦“花樣年華一大型旗袍服飾文藝晚會”;2003年、2004年“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中心”受中法文化年北京組委會和上海市新聞辦的邀請,先后兩次赴法國巴黎表演,展示中國旗袍文化的魅力,受到法國媒體的追捧;為東方航空公司空姐設計的旗袍和中裝,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世界航空服飾博覽會”,戰勝美、法、意等強國,獲唯一的兩個大獎:“郁金香獎;新星獎;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對藝術敏銳的感覺使我在旗袍文化的領域中開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為中國旗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旗袍藝術領域中取得的成績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力,前美國總統夫人希拉里在 2000年競選參議員時為她量身設計訂制旗袍,深受她的喜愛和華裔選民的認同,在選舉中大獲全勝并親筆寫來感謝信內容如下:親愛的李女士,謝謝!謝謝!非常感謝您為我2000年競選勝利而特別制作的服裝。衷心祝愿您!一一希拉里2004年獲美國國家教育集團頒發的“名譽教授證書”國家領導人彭佩云為我的旗袍藝術親筆題詞“霞芳旗袍、東方妙韻”;上海霞芳中華服飾研究中心”數年如一日的弘揚中國旗袍文化,受到文廣局兩度表彰。持有該項目的相關實物、資料情況目前在我們單位有六百多件旗袍(并非批量旗袍,而是每件不同,還可以上臺演出展示的旗袍)關于旗袍相關報道有上百篇,另外推動旗袍發展的表演盤片有十幾盤。照片及音像資料目錄1、旗袍樣本2、在上海大劇院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