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doc_第1頁
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doc_第2頁
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doc_第3頁
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doc_第4頁
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商業地產設計標準化指引隆基泰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事業部商業地產管理中心二O一二年十二月編寫說明(一)編制目的本標準是為了適應隆基泰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開發過程中新的發展要求,滿足本集團項目開發公司更好地營造高品質樓盤、增強與客戶的互動、促進銷售的需要,旨在指導設計單位和各項目公司的技術管理人員正確掌握示范區設計的理念、原則和方法,成為項目公司把握示范區設計的指導性手冊。(二)適用范圍1、適用于集團商業地產管理中心、規劃設計中心;2、適用于各區域公司租售管理部、規劃設計部;3、適用于與集團合作的各建筑設計院。(三)應用說明1、本問所述設計要求為設計過程中的技術要求文件,具體設計管理流程需按照集團規劃設計中心各類專項設計管理指引執行。2、本文所述設計要求為非流程性要求,各項要求間整體存在一定的先后關系,但具體分項間不可拘泥于行文先后順序,需整體同步考慮。目錄一 住宅樓盤配套商業設計技術指引 41.住宅樓盤配套商業的技術要求 42.商業配套的類型 43.商業配套的規劃 54.商業配套的規模 55.商業業態規劃設置要點 66.建筑布局設計要點 67.建筑結構、水電、暖通設計要點 78.交通設計要點 99.設計模塊 9二 商業街建筑設計技術指引 10三 購物中心建筑設計技術指引 751.購物中心建筑設計技術要求 752.商業業態的分類 763.購物中心的特點及分類 764.平面柱網與建筑層高 775.室內商業街及中庭共享空間尺度 776.店鋪開間、進深與面積的關系 777.垂直電梯與自動扶梯的服務參數 778.公共衛生間設置參數 77一、 住宅樓盤配套商業設計技術指引1.住宅樓盤配套商業的技術要求衡量標準住宅底商獨立商業街社區商業中心規模1.面積定量法:住宅配套商業合理面積()=住宅開發體量()58%2.人口定量法:住宅配套商業合理面積()=住宅導入人口(人)11.2(/人)位置1.住宅區內 2.住宅區外1.住宅區外,主入口附近1.住宅區外,主入口附近層數以1層為宜以1層為宜,不超過2層不超過2層層高3.56米首層,3.56米;二層,4米首層4.5米;二層,4米柱距78米78米8米商鋪開間35米35米3.58米商鋪進深810米810米8米開間與進深比例以1:2為宜,不超過1:3以1:2為宜,不超過1:3以1:2為宜,不超過1:3商業街寬度以810米為宜,不超過12米以810米為宜,不超過12米商業街長度以100150米為宜,不超過200米以100150米為宜,不超過200米水電設計預留給水接口,排水、排污接口。強電、弱電接至電配電箱。2.商業配套的類型根據樓盤項目特點及整體布局,可建設以下不同類型的商業配套:2.1住宅底商即利用住宅樓盤首層作為商業用房。按照所在的地域,又可以分為:在住宅區內設置;在住宅區周邊沿街設置。2.2獨立商業街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態布置的單層或多層商業物業,其沿街兩側設有獨立商鋪。2.3社區商業中心設置在樓盤人流集中地區,是各種業態的社區商業服務網點相對集中的商業地域,包括超市、肉菜市場、便利店、餐飲店、藥店等各類社區商業網點的集合體。3.商業配套的規劃3.1便利性原則:商業從空間上實現就近性,從而形成時間上的便利性,體現滿足社區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則。3.2和諧性原則:實現住宅與商業的相對分離,充分體現商業與居民的親和性及商業設施的不擾民,確保商業內外環境與居住環境的相互和諧性原則。3.3開放性原則:在樓盤內實現商業布局和規劃的不內閉,保證能同時服務于外部客流和通過性客流,符合政府對區域總體商業規劃的要求。3.4 適度開發原則:商業配套的開發建設以服從住宅需要為基本原則,商業配套的開發要適量,根據居住人口情況及樓盤開發進度,分期分階段開發商業配套。3.5景觀再造原則:以景觀意境為線索,將商業配套的建筑與空間景觀設計融入整個樓盤,創造新的景觀,營造一個多功能的、舒適的、令人愉悅的具有文化氣息的購物、休閑的環境。4.商業配套的規模4.1 面積定量法:住宅配套商業合理面積()=住宅開發體量()58%這個模型中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以上的面積定量僅考慮社區商業為自身所處的住宅服務,不包括項目以外住宅。可以根據以上的定量模型粗略確定一個大致的面積范圍段,同時考量項目所處商業環境和周邊居住人口狀況。如果項目處于成熟的社區,周邊已有商業網點密集,則應該把自身的配套商業定位為內向型為主,開發體量不宜超過理論數字。如果項目處于城市新區,原始商業缺乏,而新建住宅眾多,則可以除了規劃部分內向型社區商業之外,同時規劃部分外向型商業,從而整個社區商業體量的確定不用嚴格套用以上的模型,可適度放大。4.2中型樓盤:4.2.1樓盤總人口規模:20005000戶。4.2.2商業配套的總建筑規模:參照總建筑面積的5%-7%的標準進行配置。4.2.3可設定的商業層次:住宅底商+商業街。4.3大型樓盤:4.3.1 樓盤總人口規模:500015000戶。4.3.2商業配套的總建筑規模:參照總建筑面積的7%-8%的標準進行配置。4.3.3可設定的商業層次:住宅底商+商業街+社區商業中心, 商業街和社區商業中心的總建筑面積與住宅底商的搭配比例以80:20為宜。5.商業業態規劃設置要點5.1 各種商業業態建筑面積規劃比例宜按照購物(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專賣店等)40、餐飲(日常性餐飲)30和其他便利服務(洗衣、藥店、美容美發、各種維修、家政服務等)30的比例進行設置。5.2 中型樓盤應配置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專賣店、日常性餐飲以及洗衣、藥店、美容美發、各種維修、家政服務等基本服務,肉菜市場或便民菜店依據樓盤具體情況需要決定是否設置。業街。6.2總建筑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樓盤,應在小區主要出入口處集中設置社區商業中心,并以集中獨立商業形式設置,同時在二期、三期組團中心位置或重要出入口按人口規模和地塊條件設置住宅底商、單側式商業街或小型商業中心。6.3商業街及社區商業中心應布置在社區對外開放、人流多、道路相對寬敞、便利的地方,應臨街或臨路設置,如設置住宅底商,也必須臨街或臨路。5.3 大型樓盤除設置以上商業業態外,還需要設置大型綜合超市、文化娛樂設施,并可設立銀行、電信、郵政、醫療設施、酒吧、康體健身設施、電影院、汽車服務店等服務設施。5.4青少年活動、老年活動中心、自行車庫,可根據樓盤開發具體情況進行配置。6.建筑布局設計要點6.1總建筑面積在2050萬平方米的樓盤,可以結合項目情況,在小區主要入口處或首期組團中心位置設置住宅底商或單側式商6.4商業街可根據條件合理布置,但規模不宜過大,長度應控制在 100150米之間,最長不應超過200米。6.5兩側式商業街寬度應控制在810米,最寬不超過12米為宜,單側式商業街寬度應控制在5米左右。6.6商業街宜按照東西方向排列,以入口為中軸對稱布局,建筑立面宜采用塔樓、騎樓的元素,使空間產生新的劃分。6.7社區商業中心宜與酒店、運動中心等大型配套形成組團,以酒店為中軸進行分散布局,同時社區商業中心應與樓盤屋村巴士停靠點進行整體規劃,這樣節省停車位空間,又方便居民購買,更能提升商鋪的價值。7建筑結構、水電、暖通設計要點7.1住宅底商7.1.1層高為6米(如果地方規范有要求,應該按照地方規范有關要求),層數以1層至2層為宜,應合理優化剪力墻設計,以保證商鋪的使用空間。7.1.2單間商鋪建筑面積以2050平方米為宜,最大不應超過200平方米。7.1.3商鋪開間以35米為宜,如果商家后期經營需要較大門面,則可以通過橫向打通的方式擴展空間。7.1.4商鋪進深根據經營業態進行規劃,以810米為宜,最大進深不應超過15米。7.1.5商鋪開間與進深的比例以1:2為宜,不應超過1:3。7.1.6商鋪內部原則上不進行室內裝修,保持毛坯狀態。7.1.7預留水、電、燃氣、排污等各項設施的接駁(建議住宅底商按照單位建筑用電量以100w 標準計算),但不設置餐飲所需的煙道, 電話線、網絡接入商鋪內,各類水管、線纜等盡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慮與整體建筑的美觀和諧。7.1.8商鋪外觀設計需要預留空調外掛位置,可統一設置百葉窗或其他裝置,空調外掛位置一般要高于地面2.5米,但不可設置在住戶陽臺附近,以避免擾民。7.1.9商鋪外觀設計應考慮改造外裝的需要,預留商家招牌、廣告和其它飾物的位置。7.1.10為降低噪音和視覺干擾,在首層商業與二層住宅之間可使用雨罩、騎樓、遮陽等形式將商業空間與居住空間在室外區分開。7.1.11不設置專用貨流通道及專用停車場。7.2商業街、社區商業中心7.2.1 層高不小于4.5米,柱距在8米以上,樓層以不超過2層為宜,特殊情況下不超過3層。7.2.2單間商鋪建筑面積以30150平方米為宜,最大不應超過500平方米。7.2.3商鋪開間以3.58米為宜,如果商家后期經營需要較大門面,則可以通過橫向打通的方式擴展空間。7.2.4商鋪進深根據經營業態進行規劃,以712米為宜,最大不應超過18米。7.2.5商鋪開間與進深的比例以1:2為宜,不應超過1:3。7.2.6商鋪內部原則上不進行室內裝修,保持毛坯狀態。需要裝修公共通道、大堂等公共部分。7.2.7預留水、電、燃氣、排污等各項設施的接駁(建議社區商業中心以150-200w 標準計算單位建筑用電量,商業街以120150 w標準計算單位建筑用電量),餐飲規劃區域的給排水量需達到國家標準且要預留煙道,電話線、網絡接入商鋪內,根據未來用途和商家,在結構上預留強弱電、電梯等設施設備的安裝條件,各類水管、線纜等盡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慮與整體建筑的美觀和諧。7.2.8需要預留空調外掛位置,可統一設置百葉窗或其他裝置。7.2.9原則上不安裝手扶電梯,超市、農貿市場設置在二樓區域的,需預留手扶電梯位置。7.2.10滿足超市、餐飲等特殊經營業態對房屋承重荷載的要求。7.2.11設置專用貨流通道及專用停車場(原則上只設地上停車場),商業街停車數量不低于1輛/100,社區商業中心停車數量不低于1.5輛/100。7.2.12其它照明電源的設置:主要包括戶外廣告燈箱的電源線路以及防盜電動卷閘門的電源線路、公共照明的電源線路。同時為保證商鋪今后可能采用三相電源,需在配電間及電源保護預埋管管徑方面預留足夠的空間,以保證今后線路的更換。8.交通設計要點8.1運動與通路: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居民的行走習慣和商家的經營需求,根據現有地形的地理高差及出入口條件的布局方式,設計人行道、車道、貨物通道,商業街及社區商業中心可考慮設置無障礙通道。8.2人車分流:人流與車流應避免交叉,利用豎向高差的變化將行車道路與人行道劃分成兩個不同的空間,保證行人在購物時的安全。8.3停車位:商業街可沿街布置停車位,社區商業中心需集中區域布置停車位,并利用適宜的綠化進行分割,合理地布置人行商業空間。9.設計模塊9.1西班牙風格模塊9.2現代簡約風格模塊二. 商業街建筑設計技術指引1總則為明晰室外步行街中銷售物業與持有物業的產權劃分,防止和減少室外步行街的安全隱患,提高室外步行街的產品品質,規避室外步行街在銷售和后期運營環節潛在的法律風險,特制定本手冊,用于指導隆基泰和所開發的室外步行街的設計、施工,并規范室外步行街在銷售、物管環節的相關合同條款。室外步行街的設計除了符合本業務指導手冊中的相關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術語l “一拖二”獨立商鋪通過戶內樓梯連接首、二層,且首、二層做為一個獨立單元同時銷售的商鋪,單個商鋪間無連通。l 加連廊商鋪通常為分層銷售的商鋪,單個商鋪間通過公共走道和連廊連接,每層商鋪均獨立對外開門。l 一環鋪與大商業貼臨的外鋪,屬于大商業裙房。l 二環鋪與一環鋪相對的商鋪,位于室外步行街一側。l 三環鋪與二環鋪背靠背的商鋪,臨小區路或市政路。3職責界面劃分編號部門 商業區室外步行街總圖方 案 平面單 體方案外立面 方案 店招方 案 公共區 域內裝 方案 幕墻施 工圖 土建施 工圖 夜景照 明方案 及施工 圖 景觀方 案及施 工圖 導向標識 方案及施 工圖 1 規劃設計中心 2集團商管中心及商貿公司 3項目公司 圖例:圖紙審核負責配合提供條件 4獨立產權專篇4.1室外步行街要獨立設置樓梯、電梯、貨梯、垃圾房、公共衛生間,不與大商業共用。4.2室外步行街物管用房面積不少于 200 ,其中 60 的租賃服務用房,設置于室外步行街內,其余物管用房可與相鄰其他銷售物業比鄰設置或放置在綜合體銷售塔樓與大商業交接部位,設備轉換層下部。租賃服務用房不應占用沿街商鋪和首層商鋪,可放置在室外步行街輔助用房區二層。4.3室外步行街設置獨立的給水、排水、供暖、電氣、弱電系統。其中,一環鋪的機電系統應考慮后期拆改的可能性,如一環鋪后期拆改不應影響二、三環鋪的正常運營。4.4室外步行街燃氣系統獨立設置。當一環鋪為持有物業時,并入購物中心燃氣系統。當一環鋪為銷售物業時,特別注意一環鋪與大商業的燃氣系統不應交叉。4.5室外步行街設置獨立的消防系統。(加連廊商鋪和持有的一環鋪除外)4.5.1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水箱間:均單獨設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放置在獨立的室外步行街地下室,消防水箱放置在室外步行街最高處(結合立面設計,放在公共區域的上部)。4.5.2消防水系統:消火栓系統、噴淋系統的所有水泵、水箱、管線均獨立設置。4.6室外步行街設置獨立的火災報警系統。4.6.1消防控制室:室外步行街的消防控制室獨立設置。位于獨立的室外步行街地下室或首層(如當地規定必須設置首層時)。4.6.2火災報警系統:主機獨立,系統獨立,鋪內消防報警系統按規范設計完成。4.6.3 分級控制:考慮到室外步行街的特點,在購物中心消防控制室增設一級控制,可分控室外步行街消防設備。室外步行街消控室為分控室,只負責室外步行街消防。4.7電視監控系統。4.7.1室外步行街監控室:單獨設置,與室外步行街消控室合用。4.7.2系統:獨立設置。4.7.3雙向監控:購物中心監控室可以對大商業及室外步行街區域實現雙向監控。室外街監控室只對街區內區域進行監控(并含與廣場、內街連通區域的出入口)。4.7.4消防監控和電視監控的管理模式與責任分工由商管公司落實。4.8公共用電4.8.1室外步行街內公共照明、廣告、泛光、動力等用電均引自室外步行街物業配電系統,室外步行街配電系統各回路設低壓計量表(數字式電表)計量(非專變時需供電部門認可)。4.8.2室外步行街內的景觀、導視、泛光照明系統配電要求獨立設置配電回路,并在前端加裝計量表,商管統一收費。4.8.3建筑室外照明(如回廊等)按不低于 50LX/的照度進行設計。5安全專篇5.1適用規范5.1.1防火規范1) 一環鋪為大商業裙房,防火要求與大商業相同。2) 當二、三環鋪為“一拖二”商鋪時,與大商業無連接,視為普通民用建筑,其防火措施遵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 的規定。3) 加連廊商鋪與大商業連通,視為大商業裙房,防火要求與大商業相同。4) 當二、三環鋪上有塔樓(酒樓、商務酒店、住宅或其它業態)時:總高度超過 24 米,遵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 的規定。總高度未超過 24 米,遵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 的規定。5.1.2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 48-885.1.3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1) 連廊玻璃欄板采用安全玻璃,距地 100 不應鏤空。2) 玻璃雨篷應采用安全玻璃。如果二層設落地窗,900 以下設安全玻璃。3) 玻璃門扇采用安全玻璃。5.2總圖5.2.1室外步行街寬度1) 室外步行街寬度應滿足防火間距的要求,綜合各種情況統一取值 9.00m,在此基礎上兩邊各增加 1.502.10m 的雨篷寬度(具體立面設計)。街寬以1214m 為宜。2) 加連廊商鋪首層不設雨篷,建筑內縮 1.001.80m。5.2.2消防車道嚴格按照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設置消防車道:1) 室外步行街的沿街長度大于 150m 時,應在適中位置設置穿過建筑的消防車道。2) 消防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 5.00m。消防車道距高層建筑外墻宜大于5.00m,消防車道上空 4.00m 以下范圍內不應有障礙物。3) 穿過建筑的消防車道上,原則上不布置過街樓。4)消防車道的地面鋪裝應能承受消防車輛的壓力。室外步行街一般采用石材,厚度 50 。5)當室外步行街上有塔樓且塔樓為高層建筑時,其底邊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 1/4 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不應布置高度大于 5.00m、進深大于 4.00m 的裙房。5.3建筑5.3.1防火分隔與建筑構造當二、三環鋪上有塔樓且塔樓為高層時,商鋪與塔樓應分設不同的防火分區。5.3.2安全疏散1)設連廊的室外步行街,公共疏散樓梯的設置距離遵照下表:高層建筑 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 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 其他 40 20 2) 商鋪安全出口l 商鋪安全出口寬度統一為:雙開門 1.8m,單開門 1.0m。l 加連廊商鋪,單鋪建筑面積不超過 60m2時,可設置一個門,門的凈寬不應小于 1.0m;位于走道盡端的商鋪,當其建筑面積不超過 75m2時,可設置一個門,門的凈寬不應小于 1.80m;l 安全出口的門內、門外 1.40m 范圍內不應設踏步,且門必須外開,不應設置門檻。3) 商鋪疏散通道l “一拖二”商鋪戶內疏散樓梯凈寬度不小于 1.2m。l 商鋪的疏散通道、樓梯間內的裝修、櫥窗和廣告牌等均不得影響設計要求的疏散寬度。4) 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按規范設置,且所有導向標示都不受遮擋。5.3.3建筑材料1) 保溫材料根據公安部 2011 年 3 月 14 日下發的公消201165 號通知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材料。2)幕墻式建筑應符合下列規定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A級備注:1) 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3mm。2) 采用金屬、石材等非透明幕墻結構的建筑,應設置基層墻體,其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關于外墻耐火極限的有關規定;玻璃幕墻的窗間墻、窗檻墻、裙墻的耐火極限和防火構造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關于建筑幕墻的有關規定。3) 基層墻體內部空腔及建筑幕墻與基層墻體、窗間墻、窗檻墻及裙墻之間的空間,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3)建筑外墻的裝飾層,除采用涂料外,應采用不燃材料。4)屋頂l 對于屋頂基層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 1.00h 的不燃燒體的建筑,其屋頂的保溫材料不應低于 B2 級;其他情況,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1 級。l 屋頂與外墻交界處、屋頂開口部位四周的保溫層,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 的 A 級保溫材料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l 屋頂防水層或可燃保溫層應采用不燃材料進行覆蓋。5.3.4建筑內裝安全疏散通道、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設備用房內部裝修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裝修材料。5.3.5防高空墜物1) 當室外步行街上有塔樓且塔樓直接落地時,首層商鋪出入口處應設防高空墜物的通長安全雨篷,雨篷突出墻面不小于 2.0m。2) 臨空欄桿下部離地 0.10m 高度內不應留空。5.3.6防磕碰和防攀爬1)外廊、連廊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欄桿設計應防兒童攀登。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1m。2)2.5 米以下的建筑突出物、設施設備應采取防磕碰措施。5.4機電5.4.1消防系統和噴淋系統1) 室外步行街消防系統:同獨立產權專篇第 4.6 條。2) 室外消火栓系統:寒冷、嚴寒地區設置地下式消火栓,應有明顯標志;其他區域結合景觀設置為地上式。3) 室內消火栓系統:設置在室內的消火栓沿墻靠柱暗敷,不宜影響商鋪布局。設置消防給水的商鋪,其各層(無可燃物的設備層除外)均應設置消火栓。4) 噴淋系統:按規范設計,設置濕式系統。采用直立式噴頭。5) 防凍要求:寒冷、嚴寒地區的消防系統應根據項目的特點重點考慮防凍措施。5.4.2防排煙和通風、空調1) 防排煙根據消防部門意見。2) 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房間設置機械排煙。5.4.3電氣1) 動力配電系統:所選設備、材料,必須具有國家級檢測中心的檢測合格證書(3C 認證);必須滿足與產品相關的國家標準;供電產品、消防產品應具有入網許可證。消防類雙電源自動轉換裝置(ATS):應選合資 或國產優質,所有 ATS 均選用 PC 級。重要項目應選合資產品。(底商部分:要求除 ATS所選產品為國產優質外,其它同上)。2) 電纜:消防負荷采用低煙無鹵型耐火電纜、導線,其他負荷采用低煙無鹵型阻燃電纜、導線。電纜敷設在電力橋架內,電纜總截面不能大于橋架截面的 40%。3)火災報警系統:同獨立產權專篇第 4.7 條。5.4.4 智能化電視監控系統:同獨立產權專篇第 4.8 條。6 效果控制要點6.1立面6.1.1立面設計原則1) 立面設計風格:與大商業協調統一。2) 商鋪層數、層高:l 室外步行街商鋪層數以二層為宜,原則上不設置三層鋪。l 層高:一環鋪層高同大商業,A、B級店首層 5.7 米,C級店首層 5.4 米,二層 5.1 米。二、三環鋪層高視當地規定,無層高限制的地區,層高同一環鋪;有層高限制的地區,按當地規定執行。所有商鋪不論層高多少,均不考慮預留夾層。l 當室外步行街0.00 隨地形變化存在較大高差時,應保證 4050 米范圍內商鋪二層屋頂平齊,可調節商鋪首層層高,但首層層高不應低于 4.2m。3) 門高:外門高應不小于 2.7 米。4) 通透性l 室外步行街商鋪首、二層立面盡可能通透,每間商鋪玻璃墻面占總墻面的比例不得小于 50%。l 玻璃透光系數在滿足規范要求前提下爭取最大值,其中單層玻璃透光系數不得小于 0.8。5) 立面材料選擇l 外墻面材料采用玻璃或鋁板、石材幕墻。l 外門宜選擇無框玻璃門,單層玻璃透光系數不小于 0.8。6) 合鋪原則l 考慮商家合鋪的可能,商鋪立面按結構柱跨為一個單元進行設計,非結構柱跨處不宜出現豎向構件。l 外墻面應外包結構柱,門窗設計應考慮商家合鋪時更改的可行性。l 商鋪上部如有塔樓,應合理考慮塔樓幕墻龍骨對合鋪時立面改造的影響,塔樓外幕墻龍骨宜布置在商鋪上部梁上,不宜穿過商鋪落地。7) 立面宜采用模塊組合變化,增加豐富性。6.1.2立面雨篷室外步行街商鋪應設置雨篷1) 雨篷設置原則l 當雨篷通長設置時,出挑長度 1.5-2.1m,如寬度受限,最小不能小于1.2m;距地高度不小于 3.6m。l 當雨篷非通長設置時,應居中位于雙開門上方,出挑長度不小于 1.0m,距地高度不小于 2.7m。l 雨篷不應遮擋店招和影響視線。l 連廊商鋪首層內縮 1.0-1.8 米,不再設雨篷。加連廊商鋪“一拖二”商鋪(非通長雨篷)“一拖二”商鋪(通長雨篷)l 加連廊商鋪二層雨篷的設置原則同上。2)雨篷材料鋼結構夾層玻璃雨篷、金屬飾面或布藝雨篷。但安全雨棚不能選用布藝雨棚。6.1.3立面店招1) 店招設置原則l 首層店招,高度不小于 1.0m,面層厚度不大于 100 mm;如通長設置,距地高度不小于 3.6m;如居中設置于雙開門上方,距地高度不小于 2.8m。l “一拖二”商鋪二層店招不允許做通長廣告燈箱,只能做鏤空字(或發光字),字體大小在二層梁下皮和女兒墻頂部范圍內。l 嚴禁在二層走道欄板處設置店招。l 側向店招距地高度不小于 3.0m,凸出墻面不大于 0.8m。2) 店招材料l 面層材料耐火等級不宜低于 B1 級,可選用以下材料:A、不銹鋼板、銅板、鉛板鈑金成型,材料厚度 1.5-2mm B、烤漆玻璃C、戶外雙面鋁塑板(材料厚度:4mm)l 不得使用吸塑亞克力及彩噴燈箱布。6.1.4 立面空調位1)立面空調位設置原則l 立面空調位設于商鋪首層店招上部或二層外墻時,高度不小于 1400 ,厚度不小于 900 。l 立面空調位宜設置在結構柱位置,采用鋁合金百頁遮擋(百頁形式需滿足空調通風需求)。l 空調冷凝水應收集后經敷設在幕墻龍骨內的立管排至首層室外,不允許直排。6.1.5立面欄桿1)立面欄桿設置原則l 加連廊商鋪二層連廊欄桿不應遮擋店招和視線。l 所有欄桿都應符合安全要求。2)立面欄桿材料立面欄桿應采用安全玻璃。6.2景觀 室外步行街景觀應特別考慮入口廣場、節點處的重點綠化處理,加強景觀燈光的照度、夜景照明、小品等商業氛圍的營造。6.2.1景觀燈光1) 景觀燈光設計包括庭院燈、景觀燈、LED地埋燈、小品的夜景照明等,滿足照度要求。2) 庭院燈設計應考慮能夠安裝建筑主體泛光照明燈具,重點考慮轉角處建筑立面的泛光照明。3) LED 埋地燈考慮排水處理,寬度不超過 10CM。6.2.2硬鋪1) 硬鋪裝的設計要簡潔明快,以一種石材為主,不超過三種石材。材料顏色整潔,以暖色調石材為主;石材必須經過單面的防護處理,便于清潔維護。2) 石材厚度至少 5CM。3) 硬鋪裝地面要考慮防滑,禁止使用拋光面及機切面的石材。4) 主要出入口、街區內放大的廣場部位,鋪裝設計應有所變化;波打線的設計應與建筑柱位相呼應。5) 鋪裝的平面布局一般采用街道段、入口段、放大廣場段分別設計,臨鋪區域和人行區域要有一定的區別,形成街區的序列。6) 選擇相對主入口商業廣場所用石材尺度較小的花崗巖,石材做切角處理,利用石材不同面層處理方式,創造不同的鋪裝效果。7)考慮盲道設計;考慮無障礙設計。6.2.3種植1) 采用移動花箱的形式分隔各休閑活動的使用空間。2) 重點位置可使用古樹名木。3) 不設置大型喬木。4) 主街可考慮采用團狀種植方式,保證商業街店招不被植物遮擋;以移動的樹箱、花缽為主。5)灌木種植密度要求不露土。6.2.4小品1) 街區入口處可設牌坊類造型物、字體標識。2) 考慮滾動式的廣告燈箱。3) 垃圾箱必須為分類垃圾箱,間距約為 100 米一組,休息設施間距約為 50米一組,售賣亭應布置于人流量較大又不阻礙人流行動之處,并保證其水電供應。4) 室外步行街必須合理布置用水用電點位,保證廣場活動用電,綠化用水電及鋪裝沖洗用水等后期使用的可能性。5) 座凳設計以無靠背設計,坐凳應能夠固定在地面,同時不影響消防車的通行。6)垃圾桶設計必須采用有頂蓋帶煙灰缸的設計,雨水不能直接進入垃圾桶。6.2.5豎向設計室外排水應通暢,至少滿足常規暴雨下排水正常,坡度宜控制在 1%3%之間。6.2.6重點區域景觀步行街節點廣場形成核心景觀場所,采用雕塑及旱噴的方式烘托氣氛,重點突出夜間景觀效果。6.2.7其他1) 場地中地面井蓋必須經過裝飾處理。2) 地下室采光井、風井、排煙井景觀處理后的采光和通風面積應符合規范要求。3) 地面鋪裝與建筑立面交接部位考慮合理的交接方式,回填時間長,夯實到位的,幕墻壓鋪裝(方案 1);回填時間短,存在沉降風險的,鋪裝撞幕墻(方案2)。4) 室外用電量、用電點及用水點位置由商管確認。5) 屋頂設備必須裝飾處理,進行遮擋。6.3導視6.3.1設計內容總平圖、客流導向牌、衛生間指示牌、警示牌、溫馨提示牌等。6.3.2設置原則1)總平圖l 突出“您的位置”,應標有指北針。l 區分建筑、街道信息等內容的色彩。l 強調信息分級、增強識別性,文字與圖面對比強。l 連接室內步行街節點處、室外步行街內街廣場等重點節點處必須設置總平圖。l 平面圖寬高比例應保持在 800*600 或 600*600 等比縮放,文字高度不得小于 8mm,中英文比例控制在 1:2。2)客流導向牌l 結合室外步行街立面、景觀設置。l 布點不影響消防車通行、不遮擋商鋪入口。l 強調室內步行街入口、衛生間、外街客服中心等功能信息。l 外街口布處要強調道路、公交、地鐵等市政交通信息。l 室外街道交叉處、連接室內步行街節點處必須設置客流導向牌。l 文字高度不得小于 50mm,文字信息排版整齊。3)衛生間指示牌l 醒目、圖形符號符合國標要求。l 體現殘衛或者母嬰室。l 遠端指引應選用出挑式或懸掛式。4)警示牌、溫馨提示牌l 結合室外步行街立面、景觀設置,不單獨設置。l 不遮擋店鋪主形象。6.3.3導視材料及安裝1) 主要材質宜采用:不銹鋼、石材、透明或磨砂的安全玻璃;防水光源、進口亞克力燈片。2) 不得使用吸塑亞克力、彩噴燈箱布。3) 高清寫真燈箱片要求:面板材質從外到內:5mm厚透明亞克力+高清寫真燈箱片+5mm厚白色亞克力板。6.3.4導視安裝1)室外步行街布點,必須保持直線排列。2)基礎部位,如螺栓、角鐵等不得外露。6.4夜景照明6.4.1道路照明1)考慮到室外步行街中間通行消防車的要求,對于路面寬度 12m 以內的室外步行街,景觀路燈宜采用兩側間隔布置的照明方式。路燈高度不超過 5m,宜采用造型美觀的 70W150W 的金鹵光源燈具。2)對于路面寬度大于 12m 的室外步行街,景觀路燈宜采用兩側對稱布置的照明方式。路燈高度不超過 5m,宜采用造型美觀的 70W150W 的金鹵光源燈具。3)對于設置有天幕的室外步行街,可以選擇路面設置燈具的照明方式,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在步行街兩側建筑檐口裝置投光燈具的方式,此方式通常適用于兩層建筑,燈具選擇功率較小的光源,注意路面照度及其均勻度,并應注重防眩光措施。4) 除功能性照明外,街區兩側商鋪應進行景觀裝飾照明以提升步行街夜景效果。6.4.2立面照明1) 商鋪的店招應有照明,選擇可發光廣告標識。2) 店鋪櫥窗應有照明,櫥窗上(或兩側)應裝置射燈進行重點照明。另外櫥窗內應安裝消防設備。3) 商鋪立面墻體部分應安裝壁燈進行裝飾照明,燈具下部距地不小于 2.4米,采用通體發光燈具。4) 立柱可設置地埋燈具進行泛光照明。5) 局部可采用色彩鮮明、具有動態變化效果的照明方式。6) 街區兩側泛光照明整體光色應統一。7設計要點7.1總圖7.1.1退線1)滿足規劃最小的退線要求即可。2)如當地有設置騎樓的要求,則應明確騎樓是否需滿足退線要求。原則上盡量做到騎樓不計入退線范圍內。3)注意當地計算退線距離的要求(是計算到建筑外皮、保溫層還是結構層)。7.1.2保持商鋪連續性為保證沿街連續的商業氛圍,規劃設計不應出現斷鋪現象,商鋪規劃宜沿街成線形不間斷排布。除必要的消防通道和塔樓入口外,地下車庫出入口、自行車坡道等原則上不占用沿街商鋪,并嚴禁占用端頭商鋪。7.1.3與大商業的關系室外步行街與大商業應有通道連接。原則上 U 字形的步行街每邊均設出入口與大商業連通,連通口宜通向室內步行街中庭,通道寬度不小于 6 米。通道兩側商鋪原則上為自持物業。7.1.4節點設置1) 室外步行街入口一般與大商業(室內步行街)入口廣場相結合,朝向城市主要道路。2) 當室外步行街長度超過 120 米時,宜設擴大的節點廣場,廣場面積不小于 18x18m。3) 街角轉折處也應設擴大節點廣場。4) 室外步行街與外部道路的連通,根據消防通道的要求設置。7.1.5轉角商鋪的處理轉角商鋪應結合退線做切角處理。7.1.6豎向、坡道室內外高差不大于 150mm,采用坡道解決高差問題。坡道的設置考慮南北方的排水差異,并同時考慮與城市道路的高差。7.1.7對地下室范圍的設置要求考慮到開工、開盤的需要,二、三環商鋪下面盡量不設或少設地下室。7.2建筑7.2.1平面設計原則1)鋪型劃分標準鋪:按照結構柱網 8.4 米-9.0米,單鋪開間可劃分為 4.2 米-4.5米,進深 12 米-14米。面寬進深比不宜超過 1:3。2)面積控制原則依據商鋪銷售的普遍經驗,單鋪面積不宜超過 120 。(相當于一個 4.2米開間 14 米進深的“一拖二“”的商鋪面積。)3)可視性、通達性規劃設計須保證商鋪沿街具有充分的展示面,避免出現較大的凹凸、進退和遮擋現象。因立面造型出現的凹凸不大于 1 米。圖示凹進的鋪面有視線遮擋,展示性較差4)結構形式l 上部無塔樓的商鋪普遍采用框架結構。l 上部有塔樓的商鋪,如剪力墻對下部底層商鋪空間存在較大影響, 必須進行結構轉換。l 結構轉換對層高的要求結構轉換在二層商鋪頂會出現較大的梁斷面(轉換后的承托梁高近 1.8米,設計需要考慮轉換梁對凈高的影響)。5)設備層上部有塔樓的商鋪,必須設置設備層。設備層高度 1.82.2 米。設備層做防水,地面找坡至排水最低點,排水最低點設在公共區域范圍內。6)合鋪原則樓梯間、消火栓、空調位、管井、煙道、 商鋪內機電點位等功能性配套設施結合結構柱網設置,為便于后期合鋪的需要。7)空調機位空調機位設置原則:上部無塔樓的商鋪,空調機位在屋頂統一規劃處理,預留基礎。上部有塔樓的商鋪,空調機位結合外立面設計在外墻上布置。連廊商鋪亦滿足以上原則,并在鋪內設冷媒管豎井直通屋頂。8)屋面應為屋面檢修設置樓梯。屋面必須做美化處理,并提前預留美化廊架的基礎。7.2.2 “一拖二”商鋪1)戶內樓梯設置“一拖二”商鋪需要設置戶內樓梯,樓梯寬度 1.2 米。戶內樓梯布局應緊湊,盡可能節約戶內使用空間。樓梯位置:l 設置在商鋪靠后部位,留出鋪前“營業空間”。l 或沿結構柱網設直跑樓梯,便于后期合鋪改造。2)戶內衛生間設置在商鋪后部預留戶內衛生間的上下水點位。3)戶內煙道、風道商鋪應布置煙、風道。l 上部無塔樓的商鋪,煙、風道靠商鋪后部設置。l 上部有塔樓的商鋪,煙、風道靠商鋪前部設置,同時避免占用外墻展示面。砌筑煙道豎井,內襯不銹鋼風管,屋面完成直排排煙口或集中排放接入口。7.2.3加連廊商鋪1)扶梯設置原則室外步行街的自動扶梯應成組布置(每組兩部),點位數應根據街的長度確定設置,間距 60-80 米,入口處扶梯位置離步行街的入口不宜太遠。2)公共疏散樓梯公共疏散樓梯可與大商業室內步行街樓梯結合考慮,樓梯盡可能少占沿街鋪面,如有可能可利用大進深鋪后部設置。應設適當數量的樓梯通往地下停車場。圖示為公共疏散樓梯分布位置3)連廊設計要求l 寬度:二層及二層以上鋪外走廊的寬度為 3-3.5 米。l 二層及二層以上外廊應能環通,間距 40-60 米設連廊連通,連廊寬度 3-4 米。圖示連廊位置分布圖示連廊結合扶梯設置便于交通組織l 與大商業連通室外步行街應與相鄰大商業的室內步行街連通,一般設通道不少于 2 處,通道寬度 68 米左右。l 加連廊商鋪灰空間(含連廊吊頂、連廊面層做法、欄桿等)的設計由建筑設計單位統一完成,避免漏項。l 連廊上部有塔樓的,連廊應設通長安全雨篷,寬度不小于 2 米,防高空墜物。4)步行街入口部分可設“一拖二”商鋪室外步行街二層不應設置較長的盡端式外廊,入口部分的鋪根據情況可做成“一拖二”的商鋪。圖示商業街入口部分 “一拖二”商鋪位置7.2.4配套設施1) 公共衛生間室外步行街應設置獨立的公共衛生間。l 衛生間間距 120-150m,面積 40-60 /組(300-500m長度的室外街,宜設 2 組衛生間,300m可設 1 組公共衛生間)。公共衛生間位置應相對隱蔽,嚴禁占用沿街商鋪。l 衛生間分設男女盥洗前室,并有視線遮擋和防串味措施。盥洗室設洗手盆 2-3 。l 每組衛生間蹲位數:男衛3個,女衛5個,男衛生間小便斗3個,男女衛生間至少各設置 1 個無障礙廁位或單獨設置無障礙衛生間(1個廁位)。2) 貨梯室外步行街應考慮設置獨立的貨梯至地下卸貨場,貨梯位置應均衡布置,比較長的步行街不應少于兩組,每組 1-2 部。貨梯旁應有疏散樓梯直通地下停車場。3) 變電室及電表間l 變電室:室外步行街變電室單獨設置于室外步行街獨立地下室。l 電表間:電表統一安裝在電表間內;室外步行街每側設 3 個電表間,面積按不小于 10 考慮。各電表間間距大約 80-100 米,每個電表間布置 3040 塊電表。4) 垃圾房每組貨梯在地下卸貨場附近應設垃圾房(分干濕垃圾房設置),垃圾房面積約 60 。5) 物管用房同獨立產權專篇第 4.2 條。7.3結構7.3.1結構設計依據1)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2) 設計使用年限:50年。3) 抗震設防類別:l 無塔樓室外步行街:丙類l 有塔樓室外步行街:同上部結構7.3.2結構形式1) 室外步行街一般采用框架結構。2) 塔樓為住宅時,通常采用框支剪力墻結構:l 剪力墻結構到底層商鋪必須進行結構轉換。l 采用框支剪力墻結構時,其最大適用高度通常應滿足以下要求:120m(6 度),100m(7度),80m(8度,0.2g),50m(8度,0.3g)。7.3.3荷載1) 恒荷載屋面、樓面、地面以及建筑隔墻的恒荷載標準值根據建筑要求使用的材料、墻體厚度及裝修標準計算確定。毛坯房按照精裝修標準確定恒載。2) 活荷載l 普通商鋪:4.0kN/m2。l 餐飲鋪:4.5kN/m2,已包含廚房墊高 200 填料重量。l 屋面:3.0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