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施-01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水施-01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水施-01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水施-01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都江路(新城路-書院路)道路工程 水施-01 第4頁 共4頁說 明第三篇 排水工程四川中恒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設計依據 (1)南湖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給排水規劃圖(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2013.05);(2)都江路(新城路-書院路)工程測量資料(長沙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3)都江路道路規劃設計要點;(4)本院道路專業提供的道路設計圖;2.設計采用的規范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4-2006)(2014年版);(2)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 (GB 50318-2000);(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68-2008);(4)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41-2008);(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6)長沙市城市道路管線檢查井、蓋病害綜合防治辦法(修編);(7)其它工程有關規范規定。3.工程概況本次設計的都江路西起新城路東至書院路,為新建道路,根據業主提供的都江路道路規劃設計要點,本道路排水采用合流制。擬在道路中線處設置一根排水管道,自西向東排入書院路已建排水系統。本道路合流管道匯水面積依據業主提供的南湖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給排水規劃圖(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2013.05)并結合現狀進行劃分。設計都江路路段合流管道承接道路兩側地塊雨、污水并轉輸部分橘洲灣路、新城路、南沿路雨、污水。根據管線測量資料書院路現有一根d2400的合流管道,經復核過水能力已經不能滿足要求, 建議按照規劃對書院路排水系統進行優化:增設溢流井和一根直排湘江的雨水管道 ,高區雨污水經截流后雨水直排湘江,污水進入低排合流系統。4.設計標準4.1雨水設計流量Q=qF式中:Q 雨水設計流量(L/s); q 設計暴雨強度(L/sha): 徑流系數,取綜合徑流系數=0.68。 F 匯水面積 (ha)設計采用長沙地區暴雨強度公式:(0.25年T10年時) 式中:q降雨強度( L/sha);t雨水流行時間,(min);T設計重現期,取T=3年;其中t=t1+t2,t1為地面集水時間,t2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取t1=10min。4.2、污水設計流量設計綜合污水流量按以下公式及參數進行計算:污水量計算公式Q=KzFrq/86400其中:Q污水設計流量(L/s)F匯水面積(ha)q綜合污水定額(L/capd),按控規取450L/(capd)r單位面積規劃人口數(cap/ha),按控規取100cap/haKz為綜合污水量總變化系數綜合污水量總變化系數表(Kz)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總變化系數(Kz)2.32.01.81.71.61.51.41.33、合流管水力計算設計管段編號管長L(m)匯水面積 (ha)管內雨水流行時間(min)單位面積徑流量L/s*ha設計雨水流量Q1(L/s)設計污水流量Q2(L/s)設計合流流量Q(L/s)管徑D(mm)坡度I()流速v(m/s)管道輸水能力Q (L/s)t2L/vP1-P22655.23.690.08201.311110137.1112471800155.5314078P2-P511157.53.770.49200.911553142.2116951800155.5314078經計算,管徑d=1800。5.排水管道及附屬設施5.1 管材和基礎1、直徑600d1200的排水管道采用鋼筋混凝土承插管,d1200的排水管道采用鋼筋混凝土企口管,以橡膠圈接口,管道基礎均采用180混凝土基礎。管道覆土高度H0.7m采用級管,360混凝土滿包基礎。管道覆土高度0.7mH7m的鋼筋混凝土管采用級管。2、直徑d600的排水管道采用HDPE鋼帶增強結構排水管。當管道覆土H4m時,其環剛度不小于8KN/;當管道覆土H4m時,其環剛度不小于10KN/。HDPE管的施工做法詳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2。HDPE管道連接采用電熱熔帶連接,做法詳06MS201-2/42頁;管道和檢查井連接采用砼拱圈加止水圈,做法詳06MS201-2/56、57頁;HDPE管道的基礎為200mm厚粗砂(或級配砂礫石)墊層基礎,做法詳06MS201-2/54頁。 5.2 溝槽開挖管道溝槽開挖:道路挖方區,若地質滿足路基要求,則直接開挖。道路填方區,先按路基的密實度要求,填筑路基,當填筑到設計管道管頂50cm的高程時,反開挖排水管溝槽。 溝槽承載力要求:在管頂覆土不大于5米時,管道溝槽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20KN/平方米,在管頂覆土大于5米時,管道溝槽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35KN/平方米,檢查井底板基礎處溝槽承載力應不小于150KN/平方米,如觸探試驗未達要求的,應進行基礎處理。開挖寬度:溝槽寬度按照排水管道溝槽開挖圖執行。5.3 溝槽不良基礎處理凡溝槽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要求的,可根據現場實際地質狀況采取相應處理方案,本設計暫提供如下可選方案以供施工現場實際選擇:(1)基礎不良地質較淺,采取超挖溝槽深度0.8米或清除不良土質,再進行砂礫石換填;(2)在基礎極差,存在淤泥質土壤處,示不良淤泥質深度,對淤泥較深可采用打松木樁方式上拋0.8米厚片石擠於進行處理,對淤泥質較淺處,可清除后換填;(3)松散回填土或垃圾土段,亦示不良土質深淺分別采取清除換填或超挖換填處理方式;對回填土段土質極差且范圍較大處,可視現場實際采取局部土體固化加固處理;具體處理范圍及處理方式應根據現場開挖實際現場確定。5.4 HDPE管溝槽回填(1)回填土要求見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2中總說明5.6.2和5.6.3。中粗砂回填,水夯方式對稱回填到管頂以上500mm,500mm以上可采用原土分層回填,密實度同道路路基要求,HDPE管道安裝和回填時宜采用臨時固定措施以防止浮管,廠家應派專人現場指導安裝,并嚴禁野蠻施工。(2)檢查井溝槽回填:檢查井四周回填夯實度不得小于同一位置的道路壓實度。5.5 檢查井檢查井選型及具體做法參見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3中雨水檢查井部分,當排水管徑d=800時其檢查井采用1250,當排水管徑d=1800時其檢查井采用2100x1100, 當d1800排水檢查井為四通井時其檢查井采用4000x2900。位于車行道的檢查井采用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位于紅線外的預留井采用磚砌檢查井,所有檢查井均采用蓋板式。同時排水檢查井上部井圈、井蓋做法應滿足長沙市城市道路管線檢查井、蓋病害綜合防治辦法相關要求,具體詳檢查井加強大樣圖。道路紅線內位于車行道下的檢查井,井蓋面應與設計路面齊平,井蓋采用防沉降井蓋,其承載力不小于55噸/平方米。排水檢查井須安裝防墜網,防墜網應牢固可靠,承重能力100kg。5.6 雨水口1、雨水口均采用磚砌偏溝式雙箅雨水口,其做法詳國標06MS201-8/25頁要求。2、在道路最低點和道路交叉口位置必須設置雨水口,雨水口位置要安裝正確,雨水箅頂部與其相接得道路路面低35cm,并應與道路路面平順連接。在新增加道路開口位置,須將雨水口作相應調整。3、雨水口箅子采用球墨鑄鐵雨水箅子,其承載力不小于25噸/平方米。5.7 雨水口連接管雨水口連接管采用d300HDPE鋼帶增強結構排水管,起點管頂覆土不小于0.7米,排水坡度為1。5.8 雨水預留支管雨水管預留管采用d800鋼筋混凝土承插管,除注明坡度處外,其余均按度0.5敷設。施工時可對雨水預留支管的位置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5.9 管道放線管道的放線定位應按圖示的檢查井位置點坐標進行定位放線,設計采用標高為1956黃海國家基準高程,坐標采用長沙獨立坐標系。6.綠色市政設計專篇6.1 道路排水以長沙市總體規劃及南湖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給排水規劃圖為依據,符合國家及省市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規定。6.2 道路排水較詳細地對現狀排水管線系統進行了分析,結合規劃,妥善解決現狀水系與規劃水系的銜接。6.3 道路排水較詳細地對現狀綜合管線系統進行了分析,對管線現狀位置與規劃道路位置進行對比,摸清了管線的標高,尺寸,做到了精細化設計,并充分考慮了已建管線的保留利用,避免重復建設,減少投資。6.4 在降水強度不超過規劃設計強度的前提下,道路排水系統應不使車道及人行道積水,不妨礙行車安全并易于清理維護;道路的路面水應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響行車安全。6.5 道路排水設計以重力流為主,以節約能源,盡量不設提升設施而達到滿足排水功能的要求。6.6 道路雨水流量按照當地暴雨強度公式計算,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按照國家規范和已編制的排水規劃的要求取值。6.7 道路排水系統的管道(渠)材質除應根據管道荷載、承壓、冰凍情況、水力輸送條件、地質條件等進行選擇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環保、節能、經濟的管材,并提出合適的施工方法,安全、經濟地進行施工。6.8 道路管線工程應綜合安排各類管線,合理分配管道走廊,合理處理管線交叉,滿足相關專業技術規范的要求。各類管線(構筑物)之間水平和垂直的最小凈距,應根據兩者的類型、高程、施工前后和管線損壞的后果等因素,按當地城鎮管道綜合規劃和相應規范確定,并滿足景觀、消防、環保、交通的要求。6.9在坡度較緩的路段,適當加密雨水口的布置;在坡度較大的路段,適當減少雨水口的布置。7.需要說明的問題及注意事項7.1為避免與書院路現狀管線沖突,設計都江路合流管從書院路其他現狀管線下穿過接入書院路現狀d2400合流系統檢查井,都江路合流管穿書院路段管道長35米,埋深4.114.75米,采用開挖方式施工,詳P5WW1753溝槽開挖圖。施工期間基坑及現狀管渠的臨時排水組織需結合施工現場實際以及排水需求,進行專項方案編制。施工期間應采取臨時措施或錯段施工等方法確保在本道路排水系統建成前現有排水管線的正常排水與通暢。7.2在施工時應對排水管道上方的其他現狀管線采取保護措施。7.3施工單位在溝槽開挖前應對排水管線進行綜合放線,核對設計文件中關于其相交叉管線標高是否滿足施工要求,若有不符處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