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老年性抑郁癥.doc_第1頁
中醫藥治療老年性抑郁癥.doc_第2頁
中醫藥治療老年性抑郁癥.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藥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祖國醫學對抑郁癥的認識,現代研究中醫的人士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抑郁癥應屬中醫學“郁證”的范疇,有的認為應屬“臟躁”,還有的認為應屬“癲證”、“梅核氣”等等。本文將現代醫學對抑郁癥的診斷癥狀與古醫籍文獻記載有關“郁證”等病癥進行對照,來說明中醫對抑郁癥的認識。【郁證】中醫學的“郁證”,是指因情感拂郁,氣機郁結不舒,而逐漸引起五臟氣機阻滯所致的一類病證。其名出自內經。郁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郁證包括情志、外邪、飲食等因素所致的郁癥。狹義郁證多指因七情所傷而致的氣機郁滯之證。其主要癥狀如景岳全書?郁證所言:“憂郁傷脾而吞酸嘔惡”,“若憂郁傷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若憂思傷心脾,以致氣血日消,飲食日減”。再如赤水玄珠?郁證門云:“心郁者,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肝郁者,兩脅微膨,噯氣連連有聲。”“脾郁者,中脘微滿,生涎少食,四肢無力。”“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腎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濁或淋,不能久立。”由此可見,郁證所表現出的飲食減少,倦怠乏力,健忘等等,與抑郁癥是相符的。因此,勿容置疑,抑郁癥應隸屬于郁證的范疇。中醫藥治療分型:()辨證論治 本病以虛證多見,實證較少,主要病變部位在心脾肝腎。臨床首當辨證虛實,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五型辨證論治。 、肝郁脾虛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情緒不穩,唉聲嘆氣,兩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傷,肝失條達,脾虛氣結,思慮太過,情緒不穩,悲觀厭世,唉聲嘆氣;肝氣郁滯,氣機不暢,故兩脅脹痛,肝郁乘脾犯胃,則出現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均為肝郁脾虛之象。以多愁善慮廉見善太息,胸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為辨證要點。 、氣滯血淤 主證:情緒抑郁,自殺企圖,心情煩躁,思維聯想緩慢,運動遲緩,面色晦暗,脅肋脹痛,婦女閉經。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苔白,脈沉弦。 辨證分析:本證因氣郁日久,血流不暢,痰血停積所致。以情緒抑郁,思維聯想緩慢,面色晦暗,脅肋脹痛,舌質紫暗或有淤點為辨證要點。肝血淤滯,肝失條達,則情緒抑郁,時有自殺企圖,心情煩躁,痰血停著,心神不寧,故思維聯想及運動遲緩。肝郁氣滯。則脅肋脹痛,婦女閉經。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脈沉弦,均為血淤之象。 、心脾兩虛 主證: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易驚,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黃,少腹脹滿、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分析:本證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心血虧虛,心神失養,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興趣缺乏,頭昏易驚,善悲易哭。脾氣虛則倦怠乏力,脾虛健運失職,則腹脹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氣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無華,舌淡,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脾腎陽虛 主證: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臥少動,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納呆便溏,婦女帶下清稀,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稟賦素虛,久病失養,或勞房傷腎,下元虧損,命門火衰,脾陽得不到溫養所致。陽虛陰盛,故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臥少動。脾腎陽虛,痰飲內停,上凌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陽痿遺精,帶下清稀,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陰虛火旺 主證:情緒不寧,煩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本證多由于長期思虛太過或是房勞傷腎,導致陰虛火旺,擾亂心神而致。陰虛火旺,心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熱內生,則見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以情緒不寧,煩躁,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常用藥方: 【方名】 逍遙散【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 柴胡(15克) 當歸(15克) 白芍(15克) 白術(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用法】 酌定用量,作湯劑煎服【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和營【方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處】傷寒論。 【組成】 柴胡12克 龍骨 黃芩 生姜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 大黃6克(切) 牡蠣4.5克(熬) 大棗(擘)6枚 【用法】上藥十二味,除大黃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納大黃,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溫服100毫升。 【功用】 和解清熱,鎮驚安神。【方名】 甘麥大棗湯【出處】金匱要略【組成】 炙甘草10克,小麥30克,大棗5枚。 【用法】 上三味加水適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勻。早晚溫服。本方有養心安神,補牌和中之功。 【功用】 養心安神,補脾和中。【方名】 百合地黃湯【來源】金匱要略卷上。 【異名】 百合湯(傷寒全生集)。 【組成】 百合7枚(擘) 生地黃汁200毫升 【用法】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地黃汁,煎取300毫升,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服后大便色黑如漆。 【功用】 滋陰清熱。此外,比較常用的中醫治療抑郁癥的單方中藥包括柴胡,貫葉連翹,石菖蒲,銀杏葉,刺五加等抑郁癥日常注意事項:1、首先應與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系,要密切觀察自殺的先兆癥狀;如焦慮不安、失眠、沉默少語或心情豁然開朗、在出事地點徘徊、憂郁煩躁、拒餐、臥床不起等。護理人員不應讓患者單獨活動,可陪伴患者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如各種工療和娛療,在與患者的接觸中,應能識別這些動向,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使他們振作起來,避免意外發生。 2、安置患者住在護理人員易觀察的大房間,設施安全,光線明亮,空氣流通、整潔舒適的治療休養環境中。墻壁以明快色彩為主,并且掛壁畫及適量的鮮花,以利于調動患者積極良好的情緒,煥發對生活的熱愛。 3、嚴格執行整體護理管理制度,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有消極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巡視。尤其在夜間、凌晨、午睡、飯前和交接班及節假日等病房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