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27《訂鬼》教學設計語文版.doc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27《訂鬼》教學設計語文版.doc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27《訂鬼》教學設計語文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訂鬼 1教學目標 1. 掌握常用文言詞匯,翻譯全文。2. 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后逐層論證的方法。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文言詞語,有了一定的基礎。3重點難點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2、學習王充無鬼論的樸素唯物論點思想。體會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1. 給下列斜體字注音。傳( ) 皰( ) 丁寢衽()椎( ) 繩纆( ) 箠( )2. 朗讀課文,疏通課文,理解文意。二、有關資料。1. 作者簡介:王充(2797),字仲任,上虞人,東漢著名思想家。所著 論衡一書,30卷,85篇,20余萬言,以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著力批判了當時盛行的讖緯迷信思想和天地萬物由神主宰的謬論,成為一部戰斗的宣傳無神論的光輝巨著,開創了我哲學史上樸素唯物主義的新階段王充讀書時記憶力特強,過目成誦,因此,博通了“眾流百家之言”。離開太學后,王充曾兩次出任過小官,因為人耿直,不愿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結果辭職還家,一邊教書,一邊研究學問。王充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教書、思考、寫作中度過,生活始終清貧。到了晚年,依然“貧無一畝庇身,賤無斗石之秩”。王充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等書,但流傳至今的只有論衡一書,其他都已失傳。王充反對生知之說,反對知識的先驗論,他說:“天地之間,含血之類,無 生知者”,他反對那種認為圣人能前知千歲、后知萬世的說法。他認為“不學自知,不問自曉”的事是古今所沒有的。他說: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王充重視知識的力量,認為有知識就有力量,人有知學,則有力矣。他舉例說明蕭何收集秦代保存的文書資料,掌握了很多知識,然后以知為力,協助劉邦打敗了項羽。2. 是作者用畢生精力為中國中世紀思想界開辟了一條新路的一部重要著作 。涉及到哲學、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問題,用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批判了占統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的唯心論,在一定程度上為唯物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背景資料自古以來,鬼神迷信是剝削階級賴以維持統治的精神支柱。尤其在東漢光武帝劉秀篡奪農民起義成果建立劉漢王朝以后,多種矛盾和自然災害空前嚴重,使東漢社會很不穩定。在這情況下,統治者大力宣傳鬼神迷信,嚴重毒害人民的 心靈。王充在這是發出了作為一名無神論者的吶喊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1.解釋下列加點字。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故得病寢衽:存想則目虛見:何以效之:顧玩所見:二者用精至矣:病者困?。夯蛐褂谀浚簳內談t鬼見:據案其身:2.翻譯下列句子。凡天地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何以效之?二者用精至矣.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3分組翻譯課文。第一段翻譯:第二段翻譯:第三段翻譯:第四段翻譯:3.朗讀課文,并討論。對于“鬼”這種現象,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請結合有關文字,具體說明。作者是用什么論證方法,按怎樣的 思路來證明他的觀點的?請結合有關的文段談談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