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9卷 第 1期 2007年 2月 基礎英語教育 J o u r n a l o f B a s i c E n g l i s hE d u c a t i o n V o l . 9,N o . 1 F e b . ,2007 92 初中英語考試命題技巧 吳秋蘭 摘 要:測試評價是英語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重要保證。作為評價的試卷應該 難度適中, 充分體現(xiàn)教育、 教學目標 , 并能對教學產生最大的正面導向作用, 從而真正體現(xiàn)受 測試者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 準確反映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在此問題上, 命題者要從命題的方 向、 內容、 原則與方法等幾個方面去研究和把握 。 關鍵詞:初中英語 ; 測試評價 ; 命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 623. 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9- 2536 ( 2007)01- 0092- 04 測試評價是英語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 過評價 , 教師及時檢測和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 掌握情況 , 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 從而對教學內容 、 進度和方法進行適當?shù)恼{整 , 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進 。為此 , 作 為評價的試卷必須是一份難度適中 , 能充分體現(xiàn) 教育 、 教學目標 , 并能對教學產生最大正面導向 作用的試題 。命題者命題時應以審慎的態(tài)度去認 真研究教學目標 , 然后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命題 , 避免出現(xiàn)不科學 、 不能考出能力的試題 。 要產生一份能真正體現(xiàn)受測試者真實的英語 水平和能力 、 便于準確檢測教學效果或選拔高素 質的人才的試題 , 筆者認為命題者要考慮到以下 幾個方面的問題 : 一 、 命題指導思想 無論是單元測試 、 學段測試、 學期考試 、 學年 考試, 還是中考 、 會考都應按照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 的教學目標命題 , 同時, 命題還要從注重知識考查 轉向側重對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的考查 。所以 , 近年來佛山市統(tǒng)考的試題題型除取消了忽視語篇的 聽力部分的聽選單詞、 聽選句子和聽短文填上所缺 詞的題型 , 還取消了筆試部分的單詞辨音、 完全按 中文提示詞進行翻譯和寫作的機械題型, 代之以注 重語篇能力的聽對話、 聽短文回答問題的應用型聽 力題型以及發(fā)揮想象力和主觀性寫作的筆試題型 。 總分初一 、 初二為 100分 , 初三為 120分 , 具體的 題型要點分布如下 : 題號題型測試目標題數(shù)分值 一聽對話, 回答問題獲取信息1010 二聽對話, 回答問題獲取信息5/105/10 三聽短文, 回答問題理解和獲取信息55 四選擇填空詞匯、 語法、 習語、 交際1515 五完形填空綜合運用1010 六閱讀理解理解能力10/1520/30 93 七單詞拼寫詞匯、 語義1010 八完成句子交際1010 九閱讀信息并回答問題理解和交際5/105/10 十書面表達寫作110 二 、 考試內容 測試評價應按照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 標準 ( 英語課程研制組 ,2002)的要求 , 而不是 機械地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 ;應重點檢測教材中 的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部分 , 而不是全部能力要 求和全部知識 , 特別注意不是全部詞匯 。例如 : 外研版 B o o kI( 下 )Mo d u l e1 的 非黑體詞 p u b , o p e r a 和 b a l l e t 等詞 , 應該是初二 、 初三甚至是高 一才要求掌握和強化的詞匯 , 命題者就無需在初 一的單詞拼寫或完成句子的考題里要求學生把它 們寫出來 。測試評價的內容應該是教材的核心部 分 , 教材中有些詞匯和結構知識是因為教材編寫 的語境設計需要而出現(xiàn)的 , 并不要求學生掌握 。 至于哪些內容才是要求掌握的測試重點 , 在外語 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師用書每個模塊的第 一頁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師用書每個單元 的第一頁都以表格的形式列出 , 非常清楚 。 三 、 命題的原則 試題在選篇和確定測試重點上都應貫徹“突 出語篇 , 強調運用 , 重在交際 ” 的命題原則 。近 幾年的測試較以前更加注重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 扭轉了中學英語教學中 “重知識傳授 , 輕能力培 養(yǎng) ” 的做法 。無論是完形填空 、 閱讀理解 , 還是 選擇填空等題型都牢牢抓住語篇及應用這個中心 , 所以 , 需要閱讀理解的題型( 包括完形填空和信 息回答 )占了約 50%的比例 , 即使是選擇題也體 現(xiàn)了這一命題原則 。例如 :2006年的中考選擇題 27小題和 34小題 。 27. S u c haw o n d e r f u l c o n c e r t i s r e a l l yp l e a s a n t f o r o u r. A . e a r s B . h e a d s C . m o u t h s 答 案 :A學 生 必 須 在 看 懂 了“ w o n d e r f u l c o n c e r t ” ( 動聽的音樂 ) 、 “p l e a s a n t ” ( 愉快的 )的 前提下才能知道是對 “e a r s ” ( 耳朵 )產生的效果。 34. T i n a c a n t s e et h eb l a c k b o a r db e c a u s et h eb o y w h os i t sh e r i s v e r yb i g a n dt a l l . A . b e h i n d B . i nf r o n t o f C . n e x t t o 答案 :B學 生必須在 看懂了“ c a n ts e et h e b l a c k b o a r d ” ( 不能看見黑板 ) 、 “b e c a u s e ” ( 因為 ) 和 “b i ga n dt a l l ”( 高大的 )才能選擇 “ i nf r o n t o f ” ( 在 前面 ) 。 四 、 命題技術 ( 一 )聽力部分 聽力部分應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 能力 , 不但要考查學生能否聽懂對話 , 還要考查 學生是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信息 。因此 , 所 提供的語言和語境要盡量真實 、 地道 。在借助語 境測試學生理解力時提供給學生閱讀的量要適當 , 選項中的內容不能太多 , 根據(jù)回答問題的數(shù)量選 擇句數(shù)合適的對話和字數(shù)適量 、 程度適中的短文 。 同時還要盡量避免下列情況 : 1. 所提的問題過于牽強 。如 : A :Wep r o d u c e12, 000 b i k e s i no u r f a c t o r y e v e r y y e a r . B :G r e a t ! R i d i n gi sg o o df o ro u rh e a l t ht h o u g h t h e ya r es l o w e r t h a nc a r s . Q :Wh a t d o e st h em a nl i k e ? 這樣的問題讓人不知所云 , 問題與對話內容 之間的聯(lián)系也較為牽強 。 2. 全部答案都過于直接 。 如果對話的答案都不用思考就能找到 , 就不 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 也不便于區(qū) 別各層次的學生 。如 : A :Wh a t s e a s o ni si t ? B :I t sw i n t e r . Q :Wh a t s e a s o ni si t ? 這樣的問題可稍作處理 , 變?yōu)?: A :Wh a t ac o l dd a yt o d a y ! 94 B :Y e s , i t s a l l w h i t eo u t s i d e . Q :Wh a t s e a s o ni s i t ? 第一個對話的答案太直接, 而第二個對話則要 理解和思考一下 c o l d 和 w h i t e 是什么季節(jié)的天氣特征 才能得出答案 , 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聽力理解能力 。 ( 二 )選擇填空 選擇填空測試的是各詞性的用法 , 各時態(tài) 、 語態(tài)的結構 , 習慣用語和交際用語等的用法 。這 一題型強調語言的實用性和交際性 , 應注重將語 言知識與語言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 , 在語境中考 查知識的運用 , 考查與實際生活相近的 、 常用的 基本表達方式 。出題時通過設置各種語境盡可能 地把不同方面的知識包含其中 , 并對動詞 、 句型 或時態(tài)結構有所側重 , 如 : 1. E x c u s em e , m a yI u s ey o u r d i c t i o n a r y ? S o r r y , I h a v en od i c t i o n a r y . . A . T h a t s r i g h t B . T h a n ky o ua l l t h es a m e C . Y o uc a nb u ym eo n e 答案 :B以考查語言運用為主 , 尤其是以口 語語言運用為主 。 2. A r e A l i c ea n dT o ms t i l l l i v i n gi nN e wY o r k ? N o , t h e yt oT o r o n t o . A . a r em o v e dB . w i l l m o v e C . h a v ej u s t m o v e d 答案 :C對語法點的考查不是基于語言形式 , 而是基于意義和運用 。 3. Wh a t s o n et h i r da n dah a l f , d oy o uk n o w ? Y e s , i t s. A . o n ef i f t h B . t w of i f t h s C . f i v es i x t h s 答案 :C不僅測試英語知識 , 還測試了在學 生知識范圍內的學科之間的運用能力 。 但是要避免以下幾種情況 : 1. 單純考查語法知識 , 而且對個別語法現(xiàn)象 考查過細以致出現(xiàn)偏題 、 難題與怪題 。如 : O u r l i f em u c he a s i e r i nt h ef u t u r e . A . w i l l b e B . i s g o i n gt o b e C . i s 課本里有I t s g o i n gt ob es u n n yt h i sa f t e r n o o n . 的形 式, 也有 I t w i l l b es u n n yt h i s a f t e r n o o n . 的形式, 因此, 沒有具體的情景就沒有必要細分 w i l l 與 b eg o i n gt o 。 2. 語境不夠充分 , 答案難以確定 。如 : 1) T h ef i s hi nt h ep o n ds w i m m i n g h a p p i l y . A . i s B . w a s C . a r e 沒有上下文 , 所有的答案都可以 , 因為“魚 塘里有一條魚或多條魚 ”,“現(xiàn)在在游 ” 和 “過去 在游 ” 都講得通 。 2)I t s t o ob a d , I c a n t g e t t h ea n s w e r . I m u s t t r y w a y . A . o t h e r B . a n o t h e r C . t h e o t h e r 句子里并沒有可以限制次數(shù)的語境 , 所以選 B 和 C 都可以 。 3. 著重記憶 , 忽視語言知識 。如 : Mo t h e r T e r e s as t a r t e dt ow o r ka sai n I n d i ai n1928. A . w o r k e r B . t e a c h e r C . d o c t o r 沒有學過外研版 Mo d u l e11的同學可能記不起 或根本不知道 Mo t h e r T e r e s a 是一個在 1979年獲得 諾貝爾和平獎的醫(yī)生 , 也就無法作答 。 ( 三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一種比較客觀地測試學生英語知 識和運用能力的綜合測試題 。它要求學生在領會 文章大意的基礎上解題 , 學生根據(jù)上下文判斷所 缺的單詞或詞組 , 既檢測學生對單詞搭配 、 習慣 用法和語法知識的掌握 , 也考查他們的篇章理解 和推理能力 , 它注重對學生篇章整體把握能力的 檢測 。所選的文章應為通俗易懂 、 語言流暢 、 貼 近生活 、 比較新穎或體現(xiàn)跨學科聯(lián)系的短文 。應 避免以下幾種情況 : 1. 生詞量過多 。生詞量過多會給學生閱讀和 理解造成一定的難度 , 如果都加上中文注釋 , 又 會極大地降低試題的信度 。 2. 與學生的知識范圍脫節(jié)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 距離太遠 。如果所選用的內容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 如:包含較難理解的技術名詞的科技文章等 , 學生會 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意思, 難于選取正確的答案。 3. 留空不當 。首句和尾句挖空 , 一句話里有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格 , 都會給學生閱讀和理解 造成難度 , 難以從整句把握具體含義 , 不能發(fā)揮 整體把握語篇的能力 , 不能起到正確反映出學生 95 理解能力的作用 。如 : I n t h e,a s h o p p i n g c e n t r e i s a w h e r em a n yd i f f e r e n ts h o p sa n ds t o r e sa r e c o l l e c t e du n d e r o n e r o o f( 屋頂 ).c a nb u y e v e r y t h i n gy o ut h e r e . ( 四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的題材與完形填空差不多 , 可根據(jù) 不同的年級選取 150 - 190詞的文章 , 同樣應該題 材新穎 , 貼近學生生活 , 有實際應用意義 。體裁 既可以是記敘文 、 說明文 、 應用文 , 也可以是記 敘與議論相結合的文體 , 盡可能讓學生在閱讀過 程中體會到文章中的知識性 、 趣味性和娛樂性 , 盡可能把微觀閱讀技巧與宏觀閱讀技巧相結合 。 除了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一些信息點外 , 也要適 當出一些指出文章主題 、 總結歸納結論和預測結 果等方面的問題 。如 :Wh a t c a nw el e a r nf r o mt h e s t o r y ? / T h es t o r yt e l l su s t h a t. / Wh a t i s t h em a i ni d e ao f t h es t o r y ? 同時要注意 : 1. 文章的生詞量應不超過 3%。生詞量過多 會增加閱讀的難度 , 學生無法理解 , 達不到考查 的目的 。 2. 避免注釋過多 。過多的中文注釋 , 使學生 可以較容易地猜出文章大意 , 不能有效地考查學 生的閱讀能力 。 3. 文章要有足夠的字數(shù) 。對閱讀的考查不僅 應有質的考查 , 也要有量的考查 。文章字數(shù)太少 , 考不出學生應有的閱讀水平 。 4. 注意語言的真實性 。不真實的語言會防礙 學生的正常思維 , 使學生無可適從 。 ( 五 )閱讀信息 閱讀信息并回答問題是閱讀理解的另一種考查 形式。要學生能找出信息 , 命題者所給的信息就必須 是學生能看懂并熟悉的內容, 而且設置的問題不應全 部都是難度較大的特殊疑問句 , 可以有兩題左右為一 般疑問句以降低難度。要避免學生不熟悉的內容和生 詞過多的內容 , 如 :2005年某市中考的信息回答題考 的是出入境健康檢疫申明卡, 文章里出現(xiàn)了課程標準 里沒要求認讀且沒作中文注釋的 a r r i v a l , v e h i c l e , d e s t i n a t i o n , s e x , n a t i o n a l i t y , r e g i o n , p a s s p o r t , c o n t a c t , c a s e ,i t e m ,s y m p t o m s b r e a t h i n g d i s e a s e ,p r o b a b l e , s u s p e c t e d , i t e m s , a r t i c l e , b i o l o g i c a l , c l o t h i n g , h e r e b y , d e c l a r e , s i g n a t u r e 等生詞, 有些還是與醫(yī)學方面有聯(lián) 系的術語 , 學生從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全球貸款卓越合同模板
- 2025采購合同范本協(xié)議書
- 2025買賣合同違約范文
- 《智能穿戴設備裝配工藝培訓課件》
- 2025臨時勞動合同
- 北京市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全流程用戶培訓規(guī)劃備案
- 2025年大型娛樂設施服務項目合作計劃書
- 甲苯管路施工方案
- 景觀苔蘚施工方案
- “營改增”新政要點及對房地產業(yè)影響
- 湖南省長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中華民族節(jié)日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學
- 《政府采購管理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5500字
- 糖尿病護理查房提出問題
- 回收設施布局與優(yōu)化-深度研究
- 2024年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微專題2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學考試題(附參考答案)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2025年中考一模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
- 森林無人機滅火技術集成-深度研究
- 股份轉讓協(xié)議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