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追求共同發展目標導航1.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重點)。2.了解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3.理解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的辯證關系(難點)。一、世界經濟全球化1含義:經濟全球化是在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國際分工不斷擴大和深化的基礎上,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并逐漸結合成一個統一整體的過程。2表現(1)世界貿易增長速度加快;世界各國生產日趨國際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緊密;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管理制度更加國際化;跨國公司的迅速增加與擴大等。(2)經濟區域發展集團化趨勢的加強:區域性經濟集團的發展,一方面加快了區域經濟集團內部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提高了區域經濟集團的對外開放程度和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各個區域經濟集團之間也在相互競爭中謀求協調與合作,增強了世界經濟的相互依賴和互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基礎。3影響(1)積極性:它既可以促成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為各國經濟實行優勢互補和不斷發展提供條件,加快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國際社會的穩定。(2)消極性:擴大了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并給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提出了新的挑戰。易錯提醒1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因為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2經濟全球化不等同全球一體化;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經濟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體化,兩者不是同一概念。思維點撥世界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利益的失衡,但面對全球化我們只能迎接挑戰,趨利避害。二、建立國際新秩序1背景: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嚴重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擴大了南北差距。2建立新秩序的斗爭(1)20世紀70年代隨著大批民族獨立國家的興起,發展中國家于1973年在“石油斗爭”的推動下,明確提出“爭取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斗爭目標。1974年,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通過了七十七國集團起草的關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2)冷戰結束后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呼聲。中國一直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原則。易錯提醒國際舊秩序是發達國家建立的,是保障發達國家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工具,發達國家極力維護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發展中國家只有聯合起來,共同向發達國家展開斗爭,才能徹底打破國際舊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三、為了世界的共同繁榮1和平與發展的必要性(1)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是造成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重要因素。(2)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惡化,也會給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造成動蕩,損害和限制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并可能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2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發展的重要保證。各國的共同發展則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發展促進了全球的和平。(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也是當今世界形勢發展的總趨勢。在和平穩定中謀求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史論要旨1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和平是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發展則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知識圖示主題和平與發展史料一“戰爭不僅僅是一種實際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種理論上的必要,一種邏輯的要求。國家這一概念意味著戰爭的概念”大國崛起史料二當代幾對伙伴關系的基本表述:中俄:面向21世紀的平等互信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設性的戰略伙伴關系。日俄:創造性合作伙伴關系。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關系。中日: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系。史料三當今世界,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相互交織、密不可分。發展離不開和平,和平也離不開發展。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另一方面,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長久和平的重要基礎。史料解讀(1)說明鼓吹戰爭,認為戰爭是人類發展的必要,是國家存在的基本價值。(2)說明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反映出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3)說明和平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世界和平是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各國共同發展是世界長久和平的基礎。問題思考(1)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團結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史實說明史料一所宣揚的觀點是錯誤的。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先后建立了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共體、歐盟,發行統一貨幣歐元;這種團結合作的一體化方式極大促進了西歐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2)史料二說明了當今世界的什么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原因:人們反對戰爭呼吁和平;核戰爭的毀滅性;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需要;彼此力量的相互制約等。(3)根據史料三,分析說明和平與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你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怎樣做才能促進世界和平?答案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如何做:只有大力發展本國經濟,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有效地制止戰爭,促進世界和平。史論總結和平與發展的辯證關系二者辯證關系可用下圖表示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1)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2)戰亂和沖突則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甚至可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3)歷史上,兩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都是在和平時期完成的,而兩次世界大戰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從正反兩方面證明了和平是發展的前提。2發展是和平的保證(1)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利益共享,為彼此和平共處提供了物質保障,抑制了世界戰爭的爆發。(2)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的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3)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學習思考提示跨國公司的積極作用表現在: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深化,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客觀上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其消極作用表現為:強化了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優勢,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國公司憑借其強大實力,操縱弱小國家的經濟命脈,干涉他國內政。史學爭鳴提示經濟全球化由發達國家主導,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由此帶來利益的不均衡,加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造成財富高度集中。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趨勢,不可制止。正確的做法是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即利用其有利因素和資源,加快發展;同時,及時防范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和風險,爭取在全球化過程中維護自身的權利。學習思考提示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和平是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發展的重要保證,和平推動了發展;而各國的共同發展則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發展促進了全球的和平。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成為當今世界形勢發展的總趨勢,在和平穩定中謀求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自我測評解答(1)世界貿易增長速度加快;(2)世界各國的生產日趨國際化;(3)各國的經濟聯系日趨緊密;(4)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管理制度更加國際化;(5)跨國公司的迅速增加與擴大;(6)經濟區域發展集團化趨勢加強。材料閱讀與思考解答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但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世界貧富差距拉大、金融風險加大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沖擊等。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這一挑戰,中國應當做到以下幾點: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對本國金融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監督和管理,防范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國力;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1觀察下圖,使非洲擺脫落后、貧困的根本途徑應是()貧困的非洲饑餓的非洲A建立多極化的世界格局B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C加大對非洲援助的力度D改變非洲各國落后的政治體制答案B解析20世紀初形成的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是一種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正是這種舊秩序帶來了非洲的落后和貧困,因此,擺脫這種狀況的根本途徑就是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2兩極格局的結束之所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主要是因為()A經濟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發展B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C使原來處于對峙狀態的國家經濟交流加強D大型跨國公司數量增加答案C解析兩極格局下東西方國家處于對峙狀態,經濟、文化、思想等交流被“冷戰”所隔斷,兩極格局解體后東西方國家交流加強,有利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3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使世界各地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建立起來有利于一些發展中國家趕超發達國家極大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A B C D答案C解析當今世界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尚未建立起來,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傳入發展中國家,從而有利于一些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故不選,應選。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45年8月6日,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到了廣島;隨后杜魯門發表聲明,要求日本趕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彈打擊。8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正激烈討論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結束戰爭,10時58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長崎,兩次原子彈爆炸共造成數十萬日本人傷亡。摘編自魏啟敏軍情揭密:美國向日本投擲核彈的臺前幕后材料二長期以來,西方一直指責伊朗進行核試驗的目的是核武器,并要求伊朗放棄核計劃,但伊朗一貫的態度則是“否認、拒絕、繼續核試驗”。但近來在西方經濟、政治,甚至軍事的多重壓力下,最近幾周伊朗的態度逐漸軟化,并表示愿意重啟核計劃談判。騰訊新聞(1)二戰后期美國為什么要研究并試制原子彈?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什么危害?(2)原子能最早應用于戰爭說明了什么?(3)今天人們為什么對伊朗核問題如此關注?你認為應如何正確利用核能?答案(1)原因:敦促日本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危害:造成日本數十萬居民傷亡,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2)說明了戰爭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科技反過來加劇了戰爭的殘酷。(3)原因:核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心理嚴重,人們不希望再次看到核戰爭。認識:和平利用,作為能源可用于生產、生活。解析第(1)問要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分析作答。第(2)問要注意戰爭與科技之間的辯證關系。第(3)問要結合核戰爭的危險進行分析?;A達標1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這種感覺直接來源于()A各國之間經濟上的緊密合作B交通和通訊技術的日新月異C各國生產和銷售都連成一體D東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響答案B解析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交通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它們在客觀上為全球化創造了條件。可結合題干中“拉近”和“感覺”等字詞來做出正確判斷。2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經發表一篇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個美國家庭抵制“中國制造”近一年后終于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沒有勇氣再嘗試這種日子。以上材料說明()A中國產品因質量差而引起美國家庭的抵制B中國產品已經成功進入美國市場C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D經濟全球化受到人們的抵制答案C解析A項材料不能體現;B項為表象;通過分析材料可知,美國家庭抵制“中國制造”失敗了,故C項正確。3目前,不少人已經認識到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影響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因素,貧困會導致沖突。這表明()A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B和平與發展是彼此聯系而又相互影響的C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D整個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答案B解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貧富差距拉大,國內容易產生社會動蕩,也會給外部勢力提供干涉的借口,所以貧困會導致沖突。B項符合題目要求;A、C兩項強調戰亂、沖突與和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與本題的意思正相反,而本題強調的是經濟發展與否對政治局勢的影響;D項表述正確,但只強調了經濟這一個方面,沒有表明和平與發展的關系。4鄧小平說:“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發展起來,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起來,可以避免世界大戰?!边@句話最能說明()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B新的世界大戰是不會爆發的C發展是和平的保障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貧困是潛在的戰爭威脅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了避免世界大戰的兩個條件是和平力量的發展、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只有發展才能避免世界大戰的爆發。因此,發展是和平的保障。5“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是解決全球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實現全球協調、平衡、普遍發展,才能實現持久的和平與穩定”。下列符合材料觀點的是()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A BC D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和平與發展之間關系的理解以及對材料的分析,強調的是發展對和平的作用。強調的是和平對發展的作用,沒有表明和平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所以不符合題意。6觀察下圖,抵御和消除圖片中現象的根本途徑是()水污染大氣污染艾滋病禍及兒童南斯拉夫難民A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B消除貧富差距C走和平與發展之路 D消滅霸權主義答案C解析根據圖片信息可知,這是20世紀存在的全球性問題,和平與發展是抵御和消除這些威脅的根本途徑。能力提升7閱讀下列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陜西師范大學《傳熱學與換熱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管理職業學院《景觀植物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基礎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文藝演出策劃與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表面活性劑作用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不要下河游泳安全教育
- 生態系統的穩態教學設計
-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3DSMAX效果圖與動畫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定額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大學《測量平差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經內科常見頭痛和抑郁焦慮培訓課件
- 普通遺傳學講稿
- (中職)化學分析技術項目七 測定鐵礦石的全鐵量教學課件
- 臨時支撐體系拆除審批表
- 錦程網生涯規劃書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完整版)《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規范》
- 新制經濟學學習教案
- 鐵皮石斛集約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 GB∕T 31838.7-2021 固體絕緣材料 介電和電阻特性 第7部分:電阻特性(DC方法) 高溫下測量體積電阻和體積電阻率
- 變頻器變頻altivar71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