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論文-教學實驗室醫學真菌的保藏.doc_第1頁
職業教育論文-教學實驗室醫學真菌的保藏.doc_第2頁
職業教育論文-教學實驗室醫學真菌的保藏.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教育論文-教學實驗室醫學真菌的保藏【關鍵詞】真菌保藏實驗室微生物學醫學真菌作為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資源,已成為微生物學實驗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應用頻率較高。這其中部分為病原性真菌,而如何有效地保存保管好真菌菌種,以何種方式長期穩定地保持其生物遺傳特性,則成為我們日常工作中需要研究探討的問題。1材料與方法1.1教學實驗室保存的菌種(1)單細胞真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隱球菌。(2)多細胞真菌:黑曲霉菌、青霉菌、木霉菌。1.2醫學真菌菌種的鑒定菌種使用前,均需進行形態學、生化學方面的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具體鑒定方法:(1)單細胞真菌:碳源發酵試驗、產子囊孢子及芽管試驗、咖啡酸試驗、尿素酶試驗;單細胞與多細胞真菌鑒定共用實驗:玉米粉吐溫80瓊脂小培養顯微鏡下觀察。(2)多細胞真菌:蛋白水解試驗、37生長試驗、溫度試驗、PDA小培養實驗。1.3真菌菌種的保藏方法由于教學實驗各時期使用的真菌菌種在數量及種類上不盡相同,所以與其相適應的培養方法與保管方式亦不相同。大體上分為定期傳代保存法、超低溫凍結保存法兩種。1.3.1定期傳代保存法(1)液體培養基保存法:單細胞真菌接種于RPMI1640培養基中,37培養24h,取出后置4冰箱保存。該方法用于學期初低溫凍結菌種的復蘇、增菌培養。(2)瓊脂平板培養基保存法:學期開始,多細胞凍結菌種解凍后,劃線接種于察氏平板培養基上面,28培養78d,再將培養菌絡移種于改良馬丁平板培養基上,28培養7d,待培養菌絡生長良好,置4冰箱保存。為多細胞真菌的復蘇與鑒定試驗。(3)瓊脂斜面培養基保存法:單細胞真菌由液體培養基中多細胞真菌從馬丁培養基表面,分別挑取菌種菌絡,蜿蜒化線接種于各自相對應的瓊脂斜面培養基中,經37或28培養生長良好后,置4冰箱保存備用。該方法用于學期中,真菌菌種即將使用,實驗課前的菌種純化和制備階段。(4)液體石蠟覆蓋保存法:將無菌液體石蠟油覆蓋于菌絡生長良好的瓊脂斜面真菌培養物表面,厚度約1cm左右,置4冰箱保存。該法用于學期末對真菌菌種較長時期的保存方法。1.3.2液氮超低溫凍結保存法將單細胞或多細胞真菌培養物,以無菌生理鹽水洗下并計數,加入等量脫脂牛奶保護劑,分裝進安瓿后封口。選擇菌種不同的適宜冷卻速度,使瓿內菌懸液急速或慢速凍結成冰。置液氮超低溫下保存。2結果2.1定期傳代保存法(1)液體培養基保存法,可保存單細胞真菌15d左右。(2)瓊脂平板培養基保存法,保存多細胞真菌15d。(3)瓊脂斜面培養基保存法,保存單細胞、多細胞真菌1個月。(4)液體石蠟覆蓋保存法,可保存真菌菌種6個月。2.2液氮超低溫凍結保存法可保存凍結菌種1年。3小結一般認為,傳代移種保存法保存的菌種,易失去病原性,而超低溫保存法能夠完整的保存菌種的致病性。為此,我們針對實驗的初、中、末3個時期,實驗顯示,反復的移種傳代會使菌種的致病力和生理活性下降,孢子形成能力減弱,故超低溫凍結保存菌種,是最佳保藏菌種的方法,唯一不足的是菌種復蘇啟動時間較長。【參考文獻】1王家俊.臨床真菌檢驗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5:312.2張卓然.醫學微生物實驗學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