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doc_第1頁
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doc_第2頁
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doc_第3頁
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doc_第4頁
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類論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分析摘要:近年來,各大高校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引人關注,而且有可能發展成為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它不僅關系到個人今后的人生發展,還關系到學校乃至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主要論述分析社會環境對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影響以及不良的個體心理品質對農村大學生的影響。以求尋找有效的途徑去改善這種狀況。關鍵詞:農村大學生;社會環境;個體心理品質近來,一項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17%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交際困難、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成為困擾大學生的四大心理問題。而和城鎮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而有關大學校園里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有不少就是針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出現的問題。云南大學馬加爵殘忍殺死四名同學后潛逃被抓捕歸,案并在最近執行死刑、南京某知名大學的一名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在山東連續制造3起爆炸事件,致使一農民家毀、人重傷,最后落網、南昌一薛姓大學生連續將7名同學殺害自己也被繩之以法等等,這些觸目驚心而且都帶有血淋淋的內容的報道看過后實在令人揪心,其中都暴露出了我們的大學校園中農村生源這個特殊群體中所存在的問題,而這幾起事件則以對于生命的戕害這種無以復加的結局告終,令人唏噓不已。媒體對于這些最終告別自己生命作為大學生活結束的年輕人的生存環境的采訪調查中,無不發現這幾個大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心理問題,而且這種心理問題并非只是突發性地偶爾冒出來,幾乎都是存在了大量時日。其實,大學校園里農村生源中的問題遠不止這些。前不久媒體報道,北京某外經貿大學法學院一個來自江蘇農村申領助學貸款的女研究生,在與他人以戀愛名義同居的過程中,為了手機電話充值卡或廉價服裝之類的小便宜,從而同時與兩個男人周旋。拋開道德層面不談,從經濟層面上看,應該是三農問題在大學校園里的很有意味的反映,顯示出如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面對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時的位勢落差;而從心理層面上看,與老鄉瓜葛則至少是對于城市壁壘的逃避和對故土的回歸。那么究竟是什么影響著農村大學生的行為呢?下面從社會環境和個人心理品質兩方面來進行探討。1社會環境對農村大學生的影響(1)城鄉差別導致農村大學生的嚴重自卑心理。由于城鄉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來自偏僻山村或城市遠郊的學生一旦步入喧鬧的繁華城市,難免眼花繚亂、新鮮好奇。當他們看到別人的穿著是如此的入時和得體,方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是多么的土氣和寒酸;當他們看慣了鄉村里那些慵懶散漫的面容,再看看都市人的神采飛揚和自信,覺得自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當他們看到城市學生瀟灑地旋轉于舞廳和卡拉OK廳,而自己連每日的三餐都難以應付的時候,自卑之感便油然而生。筆者曾在心理咨詢站接待過幾位農村籍的男學生,他們幾乎都同樣地傾吐了這樣的心聲:這個城市的繁華離我太遠,似乎與我無緣,我們一下火車,就被淹沒在茫茫的人群中,在繁華的大上海面前,我們是多么的黯然無光,我們內心很自卑,但又不愿讓人知道,于是我們處處設防,十分敏感,生怕上海同學笑話我們,所以我們覺得活得很累。還有一位同學說:“為了不使自己在上海同學面前顯得土氣,一到上海,我就上街去買衣服,當我買來減價的西裝穿在身上后,本想揚眉吐氣一番,不料,還是引來了議論,說這衣服檔次太低,便宜沒好貨,等等,反正,在這個城市里,我們是處處受氣,抬不起頭來”。這些問題,在農村籍大學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幾年來,由于經濟改革,我國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村的物質生活條件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況,不是短期內就能改變的,許多地方依然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甚至農民的溫飽都成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哈內認為:許多心理變態是由于對環境的不良適應而引起的。當人原有的心理定勢不能隨著外界的改變而作出相應的改變,當人們的思想狀況、情感態度,意志活動等個體內在諸因素來不及協調,那么,人就會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個體就會與社會與他人發生矛盾沖突,當他們不能及時渲瀉解脫這種不安和焦慮的時候,就會產生迷茫、空虛、焦慮、壓抑、緊張等感覺。(2)農村大學生在群體中地位變化,心理沒有重新定位而致強烈的失落感。這些外地或郊縣的學生在當地從小到大可謂都是出類拔萃的,是當地的優秀生和學習尖子,有的甚至在進大學前還受到過全體擺宴慶祝的厚愛,然而到了強手如云的高校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住這份光榮的,他們當中許多人的優勢不見了,有的甚至落在了別人的后面,他們的心理怎么能一下子扭轉過來呢?于是心理問題便產生了。筆者曾經接待過這樣兩個咨詢個案。女學生A是上海原川沙某重點中學的學生,中學時是學習尖子,學生干部,一直是老師的寵兒,然而到了我校后,成績再也沒有名列前茅,各方面也并不顯突出,于是自尊心受到嚴重損傷,心情一直不好,羞于見人,不愿與人交流,把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圈里,最后終于導致神經性厭食,體重從原來的90多斤下降到60多斤左右。男學生B,外語系本科學生,他在中學時一直是優等生,英語的筆試成績也不錯,一直是村里孩子們的楷模,他的自我感覺一直很好,然而,在大學開學的第一節英語課上就出了洋相,他在課堂上的英語朗讀被同學們的哄堂大笑打斷,老師也說他的英語發音帶著濃重的外地口音,不標準。這個堂堂的優等生一下子發現自己原來連A、B、C字母都沒念準過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沮喪啊!還有一位河南籍的中文系男學生C,在當地也算是一小秀才,作文常常被當作范文在同學中傳閱,然而,當他操著濃重河南口音的普通話到中文系報到時,教師和學生都聽不懂他的話,最后只能借助于紙和筆才完成了報到的手續,他此時的心理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說,生活上的差距尚能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忍受下來的話,那么學習上優勢的失去,對于這些從小到大一直被奉為學習尖子的農村籍學生來說,這種打擊則是巨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于生活條件的自嘆不如,才使他們發奮努力把所有的自信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學習上,一旦連這點優勢都不存在的話,他們的心理便嚴重的失衡,產生了強烈的“失落”的感。(3)長期來,農村學校教育中忽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因而造成學生心理的脆弱和缺陷。據了解,大多的農村學校,一直沒有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必不可少的內容來予以足夠的重視,他們的老師只告訴學生,讀書好了,可以出人投地,光宗耀祖,可以改變貧窮,卻沒有教會學生們如何去面對挫折,如何適應變化了的新環境,如何化解心理適應不良反應等等。試想,這種忽視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又怎么能夠培養出具有堅強人格和意志品格的現代都市人呢?另外由于環境的閉塞以及忽視青春期教育,特別是性教育,使一些農村籍學生不懂得愛與被愛,在課堂上談愛色變,而與此相對照的是民間對性的極度渲染,造成農村學生一方面在性意識上早熟,另一方面又是性知識的貧乏和偏差,因而與異性交往時他們往往會手足無措,無法區分友誼和愛情,不知如何選擇理想的朋友,有的則出現性心理的障礙或變態。(4)家庭教育的不利而致農村學生的心理品質不良。由于農村學生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低下,有的甚至是幾代文盲,在學習上無法幫助自己的子婦,對子女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則訓斥、打罵,很難使子女養成良好的意志和個性品格。而有的父母在學習上無法幫助子女,一旦有條件,便想在生活上彌補,雖然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體體面面、不顯寒酸,他們對孩子百般溺愛,使孩子目中無人,任性驕橫,于是,在新的集體中便不能適應,與人格格不入,難怪有的學生會向社會求助,發出“尋找精神義父”的呼吁。2不良的個體心理品質對農村大學生的影響(1)心理品質的脆弱。由于上文曾經敘述過的農村教育和家庭的影響等原因,這些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經形成了心理定勢,心理素質脆弱,只能接受成功和榮譽,而不能經受失敗的壓力,因而在新的環境里容易受挫折,一旦挫折強度較大,或持續時間較長時,就會失望自卑,心灰意懶,萎靡不振直至造成輕生、出走等事件的發生。(2)個性缺陷。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壓力和挫折,對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反應模式,這與主體人的個性特征是有直接聯系的,農村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孤僻、沉郁壓抑,過于自卑,過于自尊,或急躁、沖動、或多疑、好鉆牛角尖,或有太強的個人欲望或有較高的期望值,或不善人際關系等,這些都是不利于大學生成長的心理缺陷。(3)心理發展的內在矛盾。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正處于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階段,成熟和不成熟常常會交迭在一起,農村籍學生尤其明顯。這些較集中地反映在他們的內心矛盾中,如,自立與依賴,自尊和自卑,理想與現實,感情與理智,要求與滿足,沖動與壓抑等等。當這種遠離父母、親人的農村籍學生長期處于內心矛盾,特別是內在矛盾沖突強度加大時,便會心理失衡,引發一系列的生理疾病和嚴重的心理疾患,象神經衰弱、癔病(歇斯底里)焦慮、強迫癥大都出于這樣的原因。(4)青春期發展的不穩定性。青春期的大學生是情緒最豐富、最強烈、最復雜、最動蕩的時期,他們的情緒富有沖動性,雖然農村籍學生的外在表現沒有城市籍學生顯得外露,但這種不穩定性也是同樣存在的,他們越壓抑不外露,越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因而他們的苦悶和煩惱遠比城市學生體驗得多,這是容易產生心理障礙乃至精神疾病以及自殺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3啟示我們要正視農村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給他們補上青春期心理教育這一課,引導農村大學生在生活中要敢于迎接各種挫折考驗,培養堅強的、穩定的人格素質。我們高校學生工作部門的同志要關心來自農村的學生的成長和生活,要通過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