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 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及其調節,一、人體中水和電解質的含量,1、電解質 是指在溶液中能解離成離子,并能導電的化合物。,陰離子 陽離子 有機酸 蛋白質等,一、人體中水和電解質的含量,2、電解質的分布 細胞內液,K+為主 H2PO4-、HPO42- 少量Mg2+ 、Na + 蛋白質,陽離子 陰離子,維持細胞內液PH值穩定,一、人體中隨和電解質的含量,2、電解質的分布 細胞外液:,Na+為主 Cl-、HCO3-,陽離子 陰離子,維持細胞外液PH值穩定,一、人體中水和電解質的含量,3、電解質的作用 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穩定和電中性。,正常情況下,內環境滲透壓=細胞內液滲透壓,正常情況下,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體液呈電中性,溶液濃度越高,溶液滲透壓越高;溶液濃度越低,溶液滲透壓越低。,細胞外液: 細胞內液:,HPO42- 、H2PO4- 和蛋白質。,HCO3-,二、不同部位體液水和電解質的交換,水、無機鹽:被動運輸,被動運輸:水、氣體、脂溶性物質; 主動運輸:鈉、鉀、氯、HCO3-等離子。,淋巴循環回流,毛細淋巴管壁 (擴散作用),細胞膜 (主動運輸、被動運輸),血漿、組織液、淋巴液之間水和無機鹽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漿中有血漿蛋白,而組織液和淋巴液中無血漿蛋白。,三、水和電解質的平衡,1、無機鹽的平衡:鈉鉀平衡,鈉、鉀的來源,食鹽,鈉、鉀的排出途徑,主要是腎臟,鈉排出的特點,鉀排出的特點,食物,少量的鈉由汗液和糞便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調節鹽代謝的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三、水和電解質的平衡,2、水的失調 體重的2%:脫水、口渴 失水 6%:極度口渴、尿少、虛弱、體溫升高 15%:昏迷、甚至死亡 水潴留:超過體重2%水中毒,四、水和電解質的平衡的調節,水的攝入: 大腦皮層渴覺中樞(神經調節) 滲透壓感受器位于下丘腦 水的排出: 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 (激素調節),下丘腦分泌、垂體后葉釋放、作用于腎臟,四、水和電解質的平衡的調節,1、機體失水,失水,血漿滲透壓 升高,血量 減少,渴覺中樞興奮,主動飲水,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減少,水平衡,2、機體潴水:,指總入水量超過排出水量,因入水量過多或排出過少,細胞外液量驟增,血清鈉濃度降低,滲透壓下降,細胞內液的滲透壓相對較高,水向細胞內轉移,使細胞內外液量都增加。嚴重者就會引起心衰、肺水腫、腦水腫。 處理原則:一般嚴格控制入水量,每日限制入水量在700-1000ml以下,還可以靜脈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土地規劃專業碩士入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媒體傳播與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英語翻譯與口譯專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外賣平臺配送員工作紀律與獎懲制度合同
- 線上兼職稅前稅后薪資結算與稅務規范協議
- 影視企業事務兼聘員工服務合同
- 住宅小區車位租賃合同(含停車管理及月租優惠)
- 抖音與火花元宇宙平臺跨界合作推廣協議
- 網絡直播平臺主播形象權保護與數據安全保密補充協議
- 游戲道具市場調研與品牌推廣合作協議
- 2025年行測真題及答案B卷
- 2025公務員行政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順義區一模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管任職資格考試多選題題庫及答案
- 2025年一級注冊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試真題卷(附答案)
- 2025年政治理論試題及答案解析(140題)
- 全國行政區域身份證代碼表(電子表格版)
- 【基于單片機的智能送餐配送車設計與實現(論文)11000字】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設計師量房表
- 《特種設備目錄》(2022年第114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