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質辨識與三伏敷貼,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章薇,一、談談體質辨識,體質是人類生命的重要表現形式,自古 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和我國秦漢時期黃帝內經以來的醫家一直重視研究人的體質,目前逐漸形成專門的學術體系。,體質是指人類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由遺傳性(先天)和獲得性(后天)因素所決定的表現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動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智力、情感、行為、個性、性格、意志,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性、協調性 、走跳跑投等活動能力,新陳代謝水平;器官、系統功能,體表形態、體格體型 、內部結構及功能的完整協調性,形態 結構,功能 水平,身體 素質,心理 發育,適應 能力,自然環境 、心理環境、對疾病的抵抗、修復能力,體質的構成,體質可分論,體病相關論,體質可調論,受時空、遺傳、飲食與心理等多因素影響,人群存在個體差異,是體質可分論的基礎;,不同體質與疾病發生有內在聯系,并影響證候類型與演變,是體病相關論的基礎;,基于體質偏頗狀態及動態可變性特征,從體質入手,調節人體整體機能使其恢復健康,是體質可調論的基礎。,中國人九種體質(2006年流行病學抽樣調查) 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973計劃),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平和質,國家標準九分法 9 種基本類型.,總體特征陰陽氣血調和,功能協調體質 形體特征體形勻稱,肌膚明潤; 食量適中,二便通暢; 舌質紅潤,脈緩有力; 夜眠安和,精力充沛。 心理特征性格開朗,反應靈敏。 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 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 能力較強。,平和質,總體特征疲乏、氣短、自汗、少神。 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 心理特征性格內向,較膽小,不喜歡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小腸吸收 不良、血小板減少等疾病;或生 病后不易痊愈。 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氣虛質,總體特征畏寒怕冷,手足不溫, 神疲嗜睡,易汗尿清。 形體特征形體白胖,肌肉松軟, 舌胖有痕,脈沉遲弱。 心理特征性格一般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多為寒證疾病,如痰飲、腫脹、泄瀉等, 血壓低、心動過緩、免疫低下、甲減、性功能下降。 適應能力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陽虛質,總體特征口燥咽干、手足心熱、口渴便燥。 形體特征體形瘦長,膚唇偏干, 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動。 發病傾向易患陰虛燥熱病變,如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 征、甲亢、虛勞、遺精、失眠、口腔潰瘍等。 適應能力不耐熱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陰虛質,總體特征體胖腹滿,皮脂較多, 口膩舌胖,舌膩脈滑。 形體特征體胖腹滿,大便不爽, 面色暗黃,容易困倦。 心理特征性格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 發病傾向易患糖尿病、中風、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病、冠心病、脂肪肝、膽結石、痛風等。 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潮濕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容易 患濕證。,痰濕質,總體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粉刺, 口苦口干、小便短赤, 舌苔黃膩,脈多滑數。 形體特征形體中等或偏瘦,身重不爽。 心理特征容易心煩急躁、懈怠。 發病傾向易患癤瘡、黃疸以及其他火熱病證, 男易陰囊潮濕,女易帶下增多。 適應能力對潮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夏末秋初), 濕熱交蒸的氣候較難適應。,濕熱質,總體特征膚色晦黯,易現瘀斑, 發易脫落,肌膚干澀, 舌質紫黯,脈象細澀。 形體特征體型瘦長,出血傾向。 心理特征健忘,易煩, 發病傾向易患癥瘕及痛證、血證,女性多見痛經閉 經,崩漏,腦卒中、乳腺增生、偏頭痛、 心絞痛或心梗。 適應能力不耐受風邪、寒邪、熱邪、燥邪,耐冬不耐夏。,血瘀質,總體特征神情抑郁,胸肋滿痛, 喜歡嘆氣,脈象弦細。 形體特征形體偏瘦較多。 心理特征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 發病傾向易患抑郁、臟燥、百合病、失眠、驚恐等病癥。 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氣郁質,總體特征過敏反應,家族性特征。 形體特征多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缺陷。 心理特征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 發病傾向過敏體質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癥及藥物過敏、 遺傳性疾病等。 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則對氣候,異物不能適 應,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很差,容易舊病發作。,特稟質,未病之前以減少發病。 既病之后針對體質的偏差,先安未受 邪之地,防止疾病的傳變。 康復階段繼續改善患者體質,以期陰 平陽秘,內環境平衡。,為什么要了解體質?,冬病夏治-是對冬季寒冷季節好發或感寒后易發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氣溫高和機體陽氣旺盛時,給予養陽補益的治療方法,通過祛除體內沉積的寒氣,調整陰陽,達到陰平陽秘,使宿疾得復。,二、談談冬病夏治,穴位作用伏陽偏盛,人身腠理開放,刺激局部,藥物更易透皮吸收,發揮溫通經絡、驅散寒邪之效。 藥效作用藥性透皮,由表入里,激發全身經氣,直達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 艾灸作用借灸火熱力,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溫經散寒、扶正祛邪作用。 綜合作用復合療法,非經、穴、藥功效的簡單疊加,而是諸治療因素相互影響、作用、補充,共同發揮作用的整體疊加。,1+1 2,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與淋巴液循環; 促進炎癥及代謝產物吸收,增強或調整免疫功能; 加強組織代謝,增強細胞活力; 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胃腸系疾病,疼痛病癥,肺系疾病,凡秋冬易發和加重的疾病, 均屬冬病夏治的范疇。,陽虛體弱,素體陽虛、四肢不溫、反復感冒、慢性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免疫功能低下 慢性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變應性咽喉炎;慢性虛寒性胃腸病、慢性腹瀉、夜尿頻多等; 腰腿冷痛、四肢冷麻、頸腰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骨性關節炎、面癱、凍瘡等; 小兒體虛易感冒、反復咳嗽、慢支、哮喘、慢性腹瀉、消化不良、遺尿。,陽虛質,氣虛質,痰濕質,特稟質,比較適合冬病夏治的體質,老少咸宜 易于接受,安全實用 驗之有效,傳統療法 副作用少,費用低廉 操作簡便,為發揮中醫防病治病的特色優勢,我院自1983年起連續30年開展“三伏”穴位貼敷活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宣傳墻報、院報院網、 健康講座、報刊投稿、 發放傳單、橫幅海報、 熱線答疑、采訪報道、 媒體造勢、擴大影響。,前期廣告宣傳,灸法是用艾絨或合用其他藥在穴位溫熨,借灸火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驅邪、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 三伏天運用灸療,稱三伏灸。 用于關節、筋骨、肌肉疼痛、各種虛證、痛證及寒證。,三伏灸,將藥物或物體加熱后置于穴位、經脈、壓痛點等特定部位,來回運動或固定在局部,使經脈調和、氣血流通而解除疾病痛苦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于痛證、寒證、虛證等。 慢性腹瀉、消化不良、胃寒胃痛、婦女痛經、男性腎虛、小兒遺尿以及感寒導致的關節、肌肉疼痛。,三伏熨,清張璐張氏醫通采用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共為末, 入麝香, 生姜汁調敷肺俞、膏肓、百勞等穴治療冷哮。,此法在20世紀50年代被發掘用于防治冬季易發和加重的疾病;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幾十 萬患者接受本法治療。,三伏貼,三伏之際,運用調和營衛溫肺陽之和衛溫肺湯,調和營氣,溫潤肺衛,提高人體免疫力。 三伏之際,運用溫中散寒化濕之化濕溫胃湯,溫中散寒,補氣健脾,化濕和胃,達調和脾胃目的。 三伏之際,運用溫補腎陽之補陽溫腎湯,溫補腎陽,填精益髓,達到保元固本目的。,三伏補,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三伏:立秋日始第1個“庚日”為末伏第1天,初伏:夏至日始第3個“庚日”為入伏第1天,夏至與立秋間有5個庚日,中伏20天,三伏40天,二伏:夏至日始第4個“庚日”為中伏第1天,2013年“三伏”具體時間: 頭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2013年“三伏灸”具體時間: 頭伏灸:頭伏前7月04日7月12日 中伏灸:中伏前7月15日7月22日 末伏灸:末伏前7月25日8月11日 (為每伏前做35次,針灸推拿科),2013年“三伏熨”具體時間: 頭伏熨:頭伏前10天 中伏熨:中伏前10天 末伏熨:末伏前10天 (為每伏前35天),集 中 敷 貼,2013年“三伏貼”具體時間: 頭伏貼:7月13日、7月14日 中伏貼:7月23日、7月24日 末伏貼:8月12日、8月13日,2013年“三伏補”具體時間: 三伏期間(治未病中心)。,原則一:重視辨證論治: 吳師機說:“外治之法,間有不效者,乃看證未的,非藥之不效也”。 冬病夏治,須準確辨證。若虛實不明、寒熱不辨、表里混淆、陰陽不分地使用中藥敷貼外治法, 非但不收效,還可能貽誤病情致疾病惡化。 我院治未病中心三伏辨體質。,原則二:強調三因制宜: 貼敷治病,與內治一樣,同樣要“因人制宜, 因地 制宜,因時制宜”。 必須根據病人年齡、體質、生活習慣、地域 環境和四時氣候變化等情況而采取適宜的藥 物進行敷貼,否則會影響療效。,原則三:選擇合適穴位: 中藥敷貼療法局部用藥較多, 選取穴位施術,應遵循針灸取穴原則。 外治法當選穴少而精,取穴準確,方能療效顯著。,原則四:選擇適當藥物: 敷貼用藥與內服湯藥大致相同,由于本療法需 要皮膚吸收藥味產生治療作用,故敷貼用藥需 選氣味辛香濃烈、易于透皮之藥為主配制而成。,呼吸系統疾病,大椎、肺俞、 風門、腎俞、 天突、膻中、 中府、關元。,慢性腸胃病: 中脘,天樞,至陽, 命門,胃俞,脾俞, 氣海,足三里。,頸痛-大椎、阿是穴。 肩痛-肩髃、臂臑、肩貞、肩前、阿是。 肘臂痛-曲池、手三里、臂臑、阿是穴。 腰痛-腎俞、腰陽關、大腸俞、阿是。 膝痛-膝眼、足三里、膝陽關、陰陵泉、血海、鶴頂,每夏初中末伏第一天各貼敷1次,共計3次;或在三伏期間選擇任意時間貼敷。 取藥如棗大,貼于穴位,膠布固定,每次貼2至4小時,每次間隔710日,連續貼敷35年。 除三伏貼敷外,可于每年起伏前后10天進行伏前、伏后加強貼(即每夏季貼35次)。,前 期 工 作,【組織協調】,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過敏體質、皮膚潰破、感冒發燒者,禁忌敷貼、艾灸、熱熨。 治療前須清潔皮膚。每次敷貼4-6小時,小兒24小時。因藥偏溫熱,敷貼期間皮膚可能會有輕微瘙癢及燒灼感,此為正常反應。 局部有燒灼疼痛或小兒哭鬧不止,可提前取下;若溫熱舒適,可保留一段時間,視情況延長或縮短敷貼時間。小兒皮膚嬌嫩,應仔細觀察其反應,可縮短敷貼時間。,敷貼期間多飲水,忌劇烈運動,防藥物掉落。 敷貼期間注意防寒保暖、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江蘇省科學技術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經驗分享提升軟件設計師考試成功率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洛陽市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
- 學習習慣養成指導計劃
- 個人工作計劃的關鍵要素
- 2024年甘肅省直機關遴選公務員筆試真題
- 軟件設計中的實驗與模型驗證方法試題及答案
- 企業環境變化的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軟件缺陷管理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 解析法學概論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聯合引導項目JJSBYB
- 英國食物介紹british-food(課堂)課件
- 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課件
- DB32 4181-2021 行政執法案卷制作及評查規范
- 涉密文件借閱登記表
- 脊髓損傷康復講義
- 布草洗滌服務方案完整版
- 氣體安全知識培訓(72張)課件
- 電子類產品結構設計標準-
- 音樂神童莫扎特詳細介紹和作品欣賞課件
- 共線向量與共面向量全面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