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doc_第1頁
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doc_第2頁
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doc_第3頁
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doc_第4頁
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其它相關論文-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911事件后,特別是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比較順利得手后,布什政府要把美國帶進美利堅帝國的時代。美國當政者、特別是鷹派人物,現在就是要按照這一戰略目標改造這個世界,為美國強權統治下的世界和平注入嶄新的內涵。奉行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西方媒體常常把美國國內分成單邊主義派和國際合作派。這似乎有點簡單化了。嚴格說來,美國目前并不存在國際合作派,也不存在不顧任何國際合作的單邊主義派。從本質上來說,美國目前執意奉行的是單邊主義。但它實際上處于獨霸全球與脆弱無力的悖論之中,也有力不從心的一面,也有顧忌國際輿論的一面,仍然需要不同形式的國際合作。這一點,一些鷹派人物也不否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的很清楚,美國需要聯合國發揮帽子和管道的作用,前者給予美國的決定以合法性,后者則可以成為國際援助的通道。也就是說,這樣做既可以增加美國行為的可接受性,又可以幫助美國減負,為美國出力。實際上,911事件以來,美國確實爭取和加強了同各有關大國(如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等)的磋商與合作,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加強了同它們的關系。它奉行的可以說是一條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即組建由它指揮的大國交響樂隊。按照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原則,美國需要聯盟。但它強調,任務將決定聯盟,聯盟絕不能決定任務,非友即敵。現有聯盟可用則用,但要按照它的意向加以改造。如北約,美國要把它轉換為超越大西洋兩岸地域范圍的進攻型組織,順應它全球反恐和更替政權的任務。否則它就要按照任務決定聯盟的原則,組建新的或臨時的志同道合者聯盟。伊拉克戰爭期間它已經這么做了,今后它還會這么做。國際媒體近來不斷傳說的所謂西邊的核心北約和東邊的亞洲版北約,并非是空穴來風。日本一家報紙最近指出,美國有意建立世界范圍的新同盟,這種同盟被要求順應以反恐戰爭、單邊主義和導彈防御系統為代表的盟國新世界戰略。人們只要把這一議論同美國最近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所作所為對照一下,事情也就十分清楚了。不顧金婚,分裂歐洲歐盟的崛起,特別是歐元的問世,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心病。911事件后,先是德國有了個施羅德現象,反對戰爭,要求平等伙伴關系。接著在對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又出現了嚴重對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公開對美國說不,阻撓北約參與沒有聯合國授權的對伊戰爭,法德甚至同俄羅斯一起發表共同聲明,反對美國單邊戰爭行為。美國對此顯然不能容忍,先后提出了新老歐洲論,推動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和一些東歐國家公開站出來同法德唱反調;拋出懲罰法國、冷落德國、原諒俄國的區別對待方針;花大力氣拉攏東歐國家,揚波抑德,邀請波蘭參加主持伊拉克一個地區的維和任務;決定把駐德幾個師的兵力移至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一些東歐國家,以顯親東疏西意向(當然,也有使美軍更貼近歐亞大陸接合部和中東以及防止俄羅斯可能東山再起的深層次考慮)。現在看來,盡管雙方都有人呼吁要挽救大西洋兩岸的金婚,美國有的學者甚至吁請布什去熱情擁抱希拉克和施羅德,法德方面也作了一些讓步和妥協,但雙方在這個世界誰主沉浮、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等新世紀行為準則和戰略取向方面,矛盾很難調和。正如美國一位教授所說,兩者正由傳統的盟友變為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對手;歐盟在長期內成為美國的勢均力敵的對手的前景不可避免。全面施壓,各個擊破從各方面看,美國對它所謂的邪惡軸心國家和無賴國家遲早是要一個一個收拾的。但它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美國當政者(包括鷹派人物)心里十分清楚,他們目前還是相當孤立的,連加拿大和墨西哥這樣的重要鄰國也不支持它的邪惡軸心論調,更不用說其他大國和發展中國家了。因此,他們采取全面施壓、以壓促變,各個擊破的方針。目前美國一是要穩住亞太,二是不時敲打古巴、蘇丹和利比亞之類的國家,三是重點打擊伊朗和敘利亞,頻頻向它們發出警告和威脅,甚至放風必要時將對它們施行外科手術,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或最后戰而勝之。當前美國在中東實際上有兩個路線圖,一個是巴以的和平路線圖,一個是經過伊拉克通向伊朗或敘利亞的戰爭路線圖,兩者都是美國反恐戰爭和改造中東總體戰略的一部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所謂和平路線圖,也不一定和平。最近巴以雙方相互恐怖襲擊,以暴易暴惡性升級,美國表示要嚴厲對付哈馬斯,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就不是好兆頭。所謂戰爭路線圖,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戰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變數很大,有待進一步觀察。成功之路何在冷戰結束后,人們普遍渴望美國善用它的優勢資源,善待弱小民族和國家。美國經不住帝國使命的誘惑,相信美國歷史上某個總統所說的,恨我們(美國)有什么關系,只要怕我們就行。其結果勢必對現存世界多邊體系和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構成致命的威脅,給這個本已不太平的世界增加動亂和災難。克林頓過去希望全世界都愛美國,他失敗了。現在布什要全世界都怕美國,他會成功嗎?冷戰時期的一些風云人物,最近在一次世界政治論壇籌備大會上帶有反思意味的話,似乎對此作了回答。他們強調,以武力強加和平,不會有真正的和平;用戰爭輸送民主,則是新的烏托邦,是錯誤的。美國自己的一些有識之士也不斷奉勸美國政府,不要沉醉于濫用權力和過度擴張,并且警告說,神要毀滅誰,就先讓他狂妄自大;美國今天的實力炫耀,可能會成為明天令華盛頓頭痛的問題,實際上,從慶祝帝國的輝煌到帝國實力的衰亡,只是一步之遙。美國喬治城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查爾斯庫普錢在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