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體育認知形式與體育學習方式轉變論文關鍵詞:體育;認知形式;運動性認知;學習方式論文摘要:運動性認知是體育技能學習主要的認知形式,由此決定了體育學習方式具有體驗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而這些特征也是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高度一致的。體育學習方式的轉變,既要改變認知至上的偏頗,又要避免脫離體育認知特點空談育人目標的極端傾向,對多樣化體育學習方式進行整合,并賦予體驗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Abstract:Movementcognitionisthemaincognitiveformoflearningskillofphysicaleducation.Thisspecialcognitiveformdecidethat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characterizedofbeingexperiencing,self-independent,explorativeandco-operative.andthesecharacteristicsarealsohighlyconsistentwiththepurposeofall-roundeducationundernewcurriculum.Changeof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tovarybiasofcognitionsupremacyaswellasavoidextremetendencyofidletalkingabouteducationalpurposewhichhasdivorcedfromPE.cognitivecharacteristic,tointegratediversifiedlearningapproachandendueitcharacteristics,namelyexperience,self-independence,explorationandco-operation.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cognitiveform;movementcognition;learningapproach1問題的提出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方式,總是與這門學科特有的認知形式和目標有著緊密的聯系,體現在學科具體的認知活動中的,但總體上看,文化課的學習由于在認知形式上的共性,也就具有學習方式上的共有特征。一般教學理論(包括新課程理論)主要關注的也是一般文化課程,因此,關于學習方式轉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大都能夠在文化課的教學中對號入座,直接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行為。但教學理論卻較少關涉體育學科的“個性”,導致許多體育教師對新的體育學習方式的認識上的迷茫,進而出現教學實踐中的拒斥傾向。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教與學的行為上,學習方式的轉變自然成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和主要目標之一,但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卻受到了忽視。要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既要領會本次基礎教育改革的總的改革目標,又要深刻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特點,把體育認知形式的特殊性作為認識的起點,探討新的體育學習方式的特征,以此進一步提高對體育教學學習方式轉變的意義的認識。2體育認知形式的特點一般認為,學生在學校的各門課程的學習中主要包括的認知形式有三種1:其一是概念性認知,也就是借助言語、符號對世界的認知,這是數學、語文等主要學科中廣泛采用的認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認知,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對一定形象的想象對世界的認知,書法、繪畫、音樂等的學習主要采用這種認知形式;其三是運動性認知,它是借助身體與外界發生直接的運動關系時的認知形式,它主要運用于體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為主的課程學習中。體育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言語和文字了解所學動作的要領,通過對示范和相關媒體的觀察了解動作的形象與過程。但通過概念性認知和形象性認知,學生只知道了所學的動作技能的“應然狀態”,而這遠不是體育學習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夠用自己的身體把這種“應然狀態”表現出來。這就要借助于“身體”這一特殊的認知工具,沒有反復的身體體驗與練習,即使是對體能沒有很高要求的簡單動作,比如徒手操,學生在身體姿態、節奏等方面也會與觀察到的動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動作要領大相徑庭。因此,體育學習雖然包括多種認知形式,但運動性認知是體育學習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認知形式。3體育認知過程中學習方式的特征3.1體育學習方式的體驗性特征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往往都是從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對動作的形象和要領的感知開始的。而事實上,教師無論多么規范的示范動作和多么有效的講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學動作的有關要領的信息完全表達出來。教師(包括體育教材)可能傳遞給學生的,只是諸如“兩臂上舉”、“抬頭挺胸”之類的反映動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動作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身體感受的內部信息,則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有時甚至連活動主體也“意會”不到。換句話說,完成動作的關鍵是動作者的內部感覺,而不是語言文字信息。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完成動作過程中有關身體感受性的內部信息。很顯然,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過程,實際也就是把概念性認知和形象性認知的結果轉化為自己身體的直接感受,從而直接體驗到所學動作技能練習過程中的內部信息。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化自然成為我們分析問題的焦點。如果學生的練習是有積極效果的,那么在練習之前,學生無論在主觀上意識與否,實際上都需將該形象想定為自己,即學生是把自己虛擬地投入到該動作者之中,與其化為一體地去揣摩、體驗、感受。在這種虛擬地將主體(學生本人)移入到客體(示范者)的過程中,學生形成了或者說“悟”出了示范者完成該動作時的內在感覺。并且在后面的實際練習時,以這種“悟”出的感受的實現作為目標來表現自己的身體。而“悟”出的內在感覺與實際練習中真實獲得的內部信息之間的程度、差別的縮小或減少,也就成為學生動作學習的基本目標。2學生之所以能夠將內部信息的內在感覺掌握,是學生將自己的主體“移入”到示范動作之中,潛勢地使自己的運動得以成立,并隨著客體(示范動作)虛擬運動的同時形成“運動共感”3。在這時,教師所體驗的內在感覺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學生方面。盡管這時學生還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學動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備了那種雖然還模糊、還不太清晰,但過去未曾有過的那種體驗。而這種體驗才正是教師所要教、學生所要學的內容。可見,學生動作技能的獲得,是學生所獲得的外部信息與身體感受相互作用的結果。沒有身體的直接感受,所有的關于動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沒有意義性的。而隨著身體感受的進一步加深,表現在外部形態上是學生的動作與教師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對學生深層的意義上看,一方面加深對通過概念性認知和形象性認知所獲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練習中所獲得的關于過程、方法的體驗,將會遷移到新的動作技能的學習中。因此,體驗本身既是獲得技能的手段和過程,同時也和動作技能一起,成為運動性認知所追求的目標與結果,體驗性也就成為體育學習方式的本質特征之一。3.2體育學習方式的自主性特征人在嬰幼兒時期,某些初級動作技能的形成會帶有相當的主體不自覺的成分,但這些初級動作技能對此后的動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積極意義的,在新的動作技能學習“把自己虛擬地投入到該動作者之中”時,學習者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聯系自身已知或已會的動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體驗新動作。同樣的在體育教學中,任何新動作的學習,都是在已經掌握該動作的“下位動作”之后,或者說學習者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運動性認知之后。任何新授動作本身都會包含著相當程度的已會動作的認知成分、環節或要素,所謂的新動作實際上是原有已會動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減與組合。因此,能否形成新的運動性認知,不在于各種輔助練習手段之間在理論上的邏輯關系正確與否,而在于有形的輔助練習是不是與學生原有的運動性認知之間具有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宜賓2025年宜賓三江新區事業單位第一次考核招聘2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成本與管理會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中外建筑鑒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組織行為學(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西藏民族與宗教事務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西醫外科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資產評估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農業大學《插圖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師范大學《機器人技術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生鐵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陜西省高三高考三模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
- 糖尿病老人護理講課課件
- 美發技能鑒定考試模擬題與參考答案解析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海南會考試題及答案地理
- JJG 693-201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測試三-國開(HB)-參考資料
- 醫用診斷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性能檢測操作規程
- 風機基礎降水專項施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