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服降糖藥的合理應用,糖尿病,對糖尿病的一些基本認識,是終身性的疾病 是進行性加重的疾病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三大治療原則,目標化 綜合化 個體化,目標化,糖尿病治療要求達到的目標,代謝控制良好(血糖、血脂、糖化血紅蛋白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體能狀況 生活素質優良 不發生嚴重的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 高滲綜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延緩慢性并發癥的出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將其危險性降至最低程度 治程中減少低血糖發生,避免嚴重低血糖,2型糖尿病控制目標 (亞洲太平洋地區NIDDM政策組1999年),良好 一般 餐前血糖 7 餐后血糖 10 HbA1c 8 總膽固醇 4.5 6 低密度脂蛋白 4.5 高密度脂蛋白 1.1 0.9-1.1 2.2 血 壓 160/95 體重指數(男) 27 體重指數(女) 26,綜合化,糖尿病現代治療五駕馬車,教育 飲食治療 運動 藥物 血糖監測,個 體 化,飲食運動,一種口服降糖藥,多種口服降糖藥,胰島素或胰島素加口服降糖藥,2型糖尿病的發生的基本環節,胰島素分泌缺陷 胰島素生物作用障礙,胰島素抵抗,肝糖產生,胰島素分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大血管并發癥,2型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各種病理生理異常的演變,糖尿病發生,NGT,口服治療糖尿病藥物分類,磺酰脲類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奇特 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 非磺酰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雙呱類 苯乙雙胍,二甲雙胍 抑制肝臟葡萄糖生成 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延緩葡萄糖吸收 噻唑烷二酮類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增強胰島素作用 腸促胰島素類似物,各類口服抗糖藥的作用部位,非磺酰脲類 磺酰脲類,胰腺,胰島素分泌受損,a糖苷酶抑制劑,腸道,高血糖,HGP,肝臟,葡萄糖攝取,肌肉脂肪,二甲雙胍 噻唑烷二酮類,二甲雙胍 噻唑烷二酮類,口服抗糖藥適應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 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者,安全、有效 依從性佳 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時,降低餐后血糖 降低HbA1C 避免嚴重低血糖 個體化,合理選擇病人,口服藥的選擇原則,磺酰脲類藥物,生理狀態下葡萄糖刺激 胰島素釋放的模式,磺酰脲類藥物受體,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36 kD),磺脲類藥物受體,磺脲類藥物受體,去極化,ATP,格列美脲(65 kD),格列本脲(140 kD),Kir 6.2,磺酰脲類藥物作用機理,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可與b細胞膜上的SU受體特異性結合關閉K+通道,使膜電位改變開啟Ca2+通道,細胞內 Ca2+升高,促使胰島素分泌 部分磺酰脲類藥物有外周作用 減輕肝臟胰島素抵抗 減輕肌肉組織胰島素抵抗,磺脲類藥物藥代動力學,磺脲類降糖藥劑量及用法,日劑量 日服次數 格列本脲 1.25/15 mg 12次 格列吡嗪 2.5-30mg 12次 格列齊特 40320mg 12次 格列喹酮 15120mg 23次 格列美脲 18mg 1次,磺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磺脲類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糖(最常見的為格列本脲) 低血糖發生往往不象胰島素引起的那樣容易早期察覺,且持續時間長,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害。 嚴重低血糖多見于老年人或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長效制劑時,老年人慎用。 個體差異較大,臨床中需注意 體重增加 過敏反應,磺脲類藥物總結,適用于b細胞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 特別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 種類較多,臨床應用時注意每種藥物的特點 可與雙胍類藥物、TZD、AGI和胰島素合用 低血糖為其主要不良反應,尤以優降糖相對多見 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大多數藥物禁忌使用,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瑞格列奈-諾和龍 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的結合位點,瑞格列奈藥代動力學,服藥后時間(分鐘),0,100,200,瑞格列奈濃 度 (mg/l),25,20,15,10,5,0,300,400,起效時間:030分鐘 達峰時間:1小時 半衰期: 1小時,92% 經糞膽途徑排出, 小于8經腎臟排出,臨床應用,適用于治療正常體重尤其是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不能使用二甲雙胍或胰島素增敏劑的肥胖或超重患者 快速起效、作用時間短的特點方便不能固定進餐時間的患者,餐前服藥,不進餐不服藥,根據進餐時間和次數調整用藥 除SU外,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合用,推薦起始劑量(單獨或聯用),餐前即刻服用,0.5 mg a.c.,新患者或HbA1c8%,最大劑量: 4mg/次,16mg/日,1.0 mg a.c.,以往曾使用口服降糖藥 或HbA1c 8%,2.0 mg a.c.,瑞格列奈劑量及用法,瑞格列奈療效,Goldberg; 1998 Diabetes Care; 21,瑞格列奈 降低餐后血糖5.7mmol/ 瑞格列奈 降低空腹血糖4.1mmol/l 瑞格列奈 降低 HbA1c 1.8%,瑞格列奈的不良反應,瑞格列奈主要的副作用為輕度低血糖,通過給碳水化合物較容易糾正 嚴重低血糖的發生率比SU低,0,* 瑞格列奈 vs. 磺 脲 類 : p 0.03,0.5,1,1.5,2,2.5,3,3.5,4,瑞 格 列 奈,格 列 苯 脲,格 列 齊 特,格 列 吡 嗪,磺 脲類 聯 合用 藥,*,發生低血糖的比率(%),瑞格列奈與磺脲類藥物 發生低血糖相對危險性的比較,瑞格列奈總結,由于其快速作用,快速代謝的特點,使得這類藥物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餐后血糖,并且使用方式靈活 治療劑量很少出現低血糖,有良好的安全性 主要由肝臟代謝,通過糞膽途徑排出,因此老年患者和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可安全使用,不需調整劑量 研究發現這類藥物不加速細胞功能衰竭,雙胍類,主要有二甲雙胍和苯乙雙胍(又稱降糖靈)。后者因容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現已經少用。 二甲雙胍、美迪康、迪化糖錠、格華止均為同一成分,但要注意每片劑量有不同: 二甲雙胍、美迪康:0.25 迪化糖錠、格華止:0.5,二甲雙胍劑量,常用劑量 1.5-2.0g/day , 最大劑量 2.5g/day,二甲雙胍的降糖作用,在肝臟: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并且減少肝糖輸出降低基礎血糖 在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加強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攝取和氧化,促進糖原的合成降低餐后血糖 延緩小腸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腸道利用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可抑制食欲,有利于控制體重,可減少內臟和體內總的脂肪含量 僅降低升高的血糖,不影響正常血糖單獨應用不引起低血糖,故有人稱其為抗高血糖藥。,二甲雙胍降糖外的作用,改善血脂異常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血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LDL-C和增加HDL-C濃度 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降低PAI-1濃度,降低血小板的密度和聚集能力 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雙胍類藥物作用機制,減少胰島素分泌負擔,減少肝糖輸出,控制血糖,增加肌肉葡萄糖攝取,肌 肉,胰 腺,肝臟,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Medical Management of Non-Insulin-Dependent(Type2) Diabetes.3rd et.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1994,二甲雙胍藥代動力學,攝取6小時內,從小腸吸收 達峰時間為12小時 半衰期為48小時 從腎臟中清除,臨床應用,是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 可延緩IGT向糖尿病發展 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用 改善胰島素抵抗,可用于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雙胍類藥物不良反應,常見有消化道反應 惡心、嘔吐、腹脹、腹瀉 乳酸性酸中毒 多發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服用苯乙雙胍的患者相對多見,雙胍類藥物總結,由于其作用特點,故不增高血胰島素水平,不增加體重,臨床適用于肥胖患者 乳酸性酸中毒在苯乙雙胍相對多見,二甲雙胍在治療劑量使用時少見 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噻唑烷二酮類 羅格列酮 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類的作用機制,高選擇性激活肌肉和脂肪組織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過氧化物酶增殖體激活受體 ) 促進外周組織胰島素引起GLUT1和GLUT4介導的葡萄糖攝取 增強脂肪細胞胰島素激活的GLUT-4轉位,TZD的常用劑量,藥物 常用劑量 羅格列酮 4-8 mg (1-2次/天) 吡格列酮 1545mg(1-2次/天),Rosiglitazone package insert,TZD的代謝與排泄(羅格列酮),經腎臟排泄占64 經糞膽途徑排泄23,臨床應用,適用于胰島素抵抗為突出表現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肥胖超重的患者 可與SU、二甲雙胍和胰島素合用 顯示降糖作用需較長時間,一般24周開始起效,612周出現明顯療效,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頭痛、乏力、腹瀉 與磺脲類及胰島素合用,可出現低血糖。 水腫、水儲留和體重增加是常見的付作用。輕中度水腫的發生率約34,與胰島素合用增至15 可增加心臟負荷2級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禁忌使用 可引起貧血和紅細胞減少,治療時需監測肝功能,-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作用機理,-糖苷酶抑制劑主要作用,機理: 淀粉在小腸吸收需要-葡萄糖苷酶,因而競爭性抑制這些消化酶可推遲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持續約46小時 對葡萄糖的吸收過程沒有影響,臨床應用,空腹血糖在6.1-7.8mmol/L,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單獨使用AGI的最佳適應癥 對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合用 治療IGT的餐后高血糖,延緩或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生 炎癥性腸病、血肌酐大于177umol/L的糖尿病患者不適合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 不良反應,主要不良反應為消化道反應,結腸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發酵導致腹脹、腹痛、腹瀉 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當與胰島素促泌劑和胰島素合用時出現低血糖,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靜脈注射,口服其他糖類或淀粉無效 不易與助消化的淀粉酶、胰酶合用,腸促胰島素類似物,其降低血糖的機制,刺激B細胞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釋放; 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延長胃排空及營養物在胃腸道的轉運時間; 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利用; 腦室內給予GLP-1可抑制攝食 在不同環境中增加胰島B細胞數量,口服抗糖藥失效,主要指磺酰脲類藥物失效 原發性失效:以前未用藥,使用足量磺脲類藥物個月后未見降糖效應 繼發性失效:治療初期能有效控制血糖,但長期治療后療效逐漸下降,血糖不能控制,口服藥物的聯合應用,聯合治療理論基礎 單一藥物治療療效逐年減退,長期效果差;發揮各種藥物不同的優勢,全面進行血糖控制 聯合治療的目的 改善糖代謝,長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保護 細胞功能,延緩其衰竭 減輕胰島素抵抗 延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死亡 減少不良反應,口服藥物的聯合應用,胰島素促分泌劑 (磺酰脲類、非磺酰脲類) -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作用機制新分類,磺脲類 諾和龍 胰島素 腸促胰島素類似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雙胍 噻唑烷二酮,胰島素水平,胰島素作用,淀粉吸收,選擇口服降糖藥物的一般原則,一、根據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特點選用藥物 對肥胖的2型病人,首選藥物為雙胍類、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或噻唑烷二酮,消瘦則用磺脲類、非磺脲類促進劑或胰島素。,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增加雙胍/糖苷酶抑制/噻唑烷二酮,失敗,失敗,成功,成功,失敗,上述藥物互相聯合或加用磺脲類或格列奈類,成功,肥胖及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 保持血糖控制達標 繼續原治療方案,開始加用或改為胰島素治療,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增加磺脲類或格列奈類 、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失敗,失敗,成功,成功,失敗,聯合磺脲、苯甲酸衍生物和雙胍類和/或糖苷酶抑制劑和/或噻唑烷二酮,成功,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 保持血糖控制達標 繼續原治療方案,開始加用或改為胰島素治療,二、由于高血糖本身可導致對胰腺B細胞毒性作用,對于血糖較高的病人(初始治療時空腹血糖 13.9mmol/L、隨機血16.7mmol/L)可短期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降低血糖減輕其毒性作用,然后再改用口服降糖藥,三、如果診斷時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治療開始時即可聯用兩種作用機理不同的口服藥物,其中一種最好是二甲雙胍。因為二甲雙胍是唯一能減輕體重的藥物,對肥胖超重患者尤其重要,四、單一藥物未能達到良好血糖控制,迅速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藥物 五、聯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口服藥物的療效欠佳時,盡快加用或改用胰島素治療 六、對于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患者,選擇即可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藥物,如二甲雙胍和或TZD 七、注意降糖藥物與降壓藥、降脂藥、抗凝藥的相互作用,八、對于65歲的老年患者,低血糖的危害性高于高血糖。血糖控制目標可降低到空腹血糖7.8mmo/L,餐后血糖11.1mmol/L。,九、對于肝功能損害的病人,一般須用胰島素治療 如血糖輕度升高,口服降糖藥中以糖苷酶抑制劑和對肝功能影響較輕可做首選,但如果已經有肝硬化則該藥也不能用,十、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用藥,胰島素 諾和龍 糖適平 苷酶抑制劑,十一、以餐后血糖高為主的病人,諾和龍 苷酶抑制劑,十二、考慮藥物價格和方便服用,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用藥基本思路,是否已經明確診斷? 是否超重? 血糖的絕對值?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個升高更明顯? 有無心、肝、腎功能損害、年齡? 使用以后是否血糖已經達標? 血糖不能達標時如何聯合使用?,五種口服藥作用簡述,磺脲類:刺激胰島素分泌、藥物最多、最常用、須餐前半小時服用 苯甲酸衍生物:也刺激胰島素、但短、快,且對餐后高血糖控制好、低血糖較少、老人、及腎功能不全可用、餐前服用 二甲雙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對葡萄糖利用、能降血脂、降體重、價格便宜、有胃腸刺激、須餐后服用 噻唑烷二酮:胰島素增敏劑,價格較貴、適用于胰島素抵抗、如有代謝綜合癥特征者 -糖苷酶抑制劑 :延緩餐后葡萄糖的吸收、控制餐后高血糖、須開始進餐時服用,小結,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須終身治療 治療注意:目標化空腹血糖7,非空腹血糖10 綜合化五駕馬車 個體化根據不同病情調整方案 目前有五類口服降糖藥、經過飲食和運動治療無效時開始使用 肥胖超重者先用雙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 非肥胖者可先用磺脲類或苯甲酸衍生物 單種藥物不達標時可聯合使用、聯合時注意不同作用機制的互補、同類藥物不相加 不同藥物服用時間不同、注意服用方法,錯漏之處,請多指正,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新進展,腸道激素,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新進展-腸道激素,GLP-1 GLP-1激動劑-exenatide DPP-4抑制劑-LAF237 腸促胰島素類似物:胰淀素promlintide(普蘭林肽),(三)胰升糖素樣多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腸促胰島素激素 多途徑調節血糖 血糖穩態的重要調節因子,GLP-1來源-腸道L細胞,胰升糖素前體 GLP-1(1-37)(無活性) GLP-1(7-37) GLP-1(7-36)酰胺(主要天然肽,占80%),其降低血糖的機制,刺激B細胞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釋放; 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 延長胃排空及營養物在胃腸道的轉運時間; 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利用; 腦室內給予GLP-1可抑制攝食,GLP-1(7-36)酰胺,三餐前皮下注射可使2型病人餐后血糖控制得到改善; 本藥與胰島素聯合應用治療1型病人也可改善餐后血糖控制。 口服片劑生物利用度為靜脈注射的6%、皮下注射的42%,單劑119 nmol空腹口服可使空腹血糖降低1.4 mmol/L、標準餐前口服可使餐后血糖降低4.2 mmool/L。 GLP-1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為葡萄糖依賴性,因此一般無低血糖反應。,GLP-1(7-36)酰胺代謝,GLP-1(7-36)酰胺半衰期短,部分由于二肽酶-4(DPP-IV)裂解所致,,GLP-1激動劑-exenatide,39種氨基酸組成 最初來自蜥蜴唾液分泌物中,現已經用基因合成 通過分子修飾抵抗GLP-1被DPP-4的降解 已經完成臨床3期研究,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報警器產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經濟法考核內容全面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布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工程復印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項目管理備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嬰兒服裝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塑料袋產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試的有效率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可降解膜產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廚房設備產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人音版音樂七年級上冊《在希望的田野上》課件
- 初中班會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 《教育是一場美麗的遇見》 課
- 基于STM32單片機的智能樓宇控制系統設計
- 第二單元《踐行職業道德》測試卷-高二思想政治課《職業道德與法治》附答案
- 三年合同到期不續簽勞動仲裁申請書
- 語文跨學科學習成功案例分析:語文與藝術學科的融合
- 員工培訓與開發
- 《長大以后做什么》繪本省公開課獲獎課件說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GB/T 23106-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毛發護理器具性能測試方法
- 《勞動教育與實踐》在線課程習題測試及答案
- 高標準農田跟蹤審計、工程中間計量、變更價格調整及竣工結算審核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