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標簽規范(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doc_第1頁
營養標簽規范(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doc_第2頁
營養標簽規范(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doc_第3頁
營養標簽規范(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doc_第4頁
營養標簽規范(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2.中國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3.食品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準則附件1食品營養成分標示準則依據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中所涉及的內容要求,制定本準則。本準則規定了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定義、折算系數、營養成分分析和標示方法、數值表達、允許誤差和推薦的營養標簽格式等內容。一、術語和定義1預包裝食品(prepackaged foods) 經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的食品。2營養成分(nutritional components) 指食品中具有的營養素和有益成分。包括營養素、水分、膳食纖維等。3. 營養素 (nutrients) 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維持機體生長、發育、活動、繁殖以及正常代謝所需的物質,缺少這些物質,將導致機體發生相應的生化或生理學的不良變化。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五大類。4. 能量(energy) 指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在人體代謝中產生的能量。推薦以千焦(kJ)或焦耳(J)標示,當以千卡(kcal)標示能量值時,應同時標示千焦(kJ)。食品中產能營養素的能量折算系數如表1所示:表 1 食物中產能營養素的能量折算系數成分kJ / g (*kcal/g)成分kJ / g (kcal/g)蛋白質17(4)乙醇(酒精)29 (7)脂肪37(9)有機酸13(3)碳水化合物17(4)膳食纖維8 (2)* 1千卡(kcal)的能量相當于4.184千焦(kJ)。5. 蛋白質 (protein) 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組成。食品中蛋白質含量可通過“總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數”,或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總和來確定。在測定出“總氮量”后,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計算公式如下:蛋白質(g/100g)=總氮量(g/100g)氮折算系數不同食品的氮折算系數如表2所示,對于原料復雜的加工或配方食品,統一使用折算系數6.25。表2 不同食品氮折算系數*食物折算系數食物折算系數小麥雞蛋全小麥粉5.83雞蛋(整)6.25麥糠麩皮6.31蛋黃6.12麥胚芽5.80蛋白6.32麥胚粉5.70肉類和魚類6.25燕麥5.83動物明膠5.55大麥、黑麥粉5.83乳及乳制品6.38小米6.31酪蛋白6.40玉米6.25人乳6.37大米及米粉5.95豆類堅果、種子類大豆(黃)5.71巴西果5.46其它豆類6.25花生5.46杏仁5.18其他如核桃、榛子等5.30其它食品6.25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6. 脂肪和脂肪酸 (fat and fatty acid)由于檢測方法的不同,脂肪有粗脂肪(crude fat)或總脂肪(total fat)之分,在營養標簽上均可標示為“脂肪”。粗脂肪(crude fat) 食品中一大類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乙醚或石油醚)的化合物的總稱。除了甘油三酯外,還包括磷脂、固醇、色素等。可通過索氏抽提法或羅高氏法等方法測定。總脂肪(total fat) 食物總脂肪(或總脂肪酸)為各種單個脂肪酸含量的總和。可使用內標法或外標法測定獲得。當使用索氏提取法測定粗脂肪含量時,可使用以下公式和脂肪酸折算系數來計算食品中總脂肪(酸)的含量。不同食品脂肪酸折算系數見表3。總脂肪(酸)含量(total fatty acids)(g/100g)該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g/100g)脂肪酸折算系數脂肪酸(fatty acid):脂肪酸指有機酸中鏈狀羧酸的總稱,與甘油結合成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指碳鏈上不含雙鍵的脂肪酸。如軟脂酸、硬脂酸等。在標簽上也可標示為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 指碳鏈上含一個或一個以上雙鍵的脂肪酸,僅包括順式(cis)部分。在標簽上也可標示為不飽和脂肪(unsaturated fat)。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指碳鏈上含有一個雙鍵的脂肪酸的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指碳鏈上含有兩個和兩個以上雙鍵的脂肪酸的總和。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指加工中產生的含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非共軛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總和。在標簽上也可標示為反式脂肪(trans fat)。不包括天然的反式脂肪酸。表3 不同食品脂肪酸折算系數*食物名稱折算系數食物名稱折算系數小麥、大麥和黑麥牛肉(瘦)0.916全麥0.720牛肉(肥)0.953面粉0.670羊肉(瘦)0.916麥麩0.820羊肉(肥)0.953燕麥0.940豬肉(瘦)0.910大米0.850豬肉(肥)0.953豆類家禽0.945大豆及制品0.930腦0.561其它豆類0.775心0.789蔬菜和水果0.800腎0.747鱷梨0.956肝0.741堅果0.956乳及乳制品0.945花生0.951蛋類0.830蓮子0.930魚油脂類魚肉(含油多)0.900油脂類(椰子油除外)0.956魚肉0.700椰子油0.942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7.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指糖、寡糖、多糖的總稱,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營養素。糖(sugar):指所有的單糖、雙糖。如葡萄糖、蔗糖等。寡糖(oligosaccharide):也稱低聚糖,指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為3-9的碳水化合物。多糖(polysaccharide):指聚合度10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非淀粉多糖。碳水化合物的計算 食品營養標簽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指每克產生能量為17kJ/g (4kcal/g)的部分,數值可由減法或加法獲得。減法:食品總質量分別減去蛋白質、脂肪、水分、灰分和膳食纖維的質量,即是碳水化合物的量。加法:淀粉和糖的總和即為碳水化合物。總碳水化合物指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總和。8.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膳食纖維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DP 3、不能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對人體有健康意義的物質。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菊粉及其他一些膳食纖維單體成分等。9. 營養素參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NRV)指“中國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的簡稱,是專用于食品標簽的、比較食品營養成分含量多少的參考標準,是消費者選擇食品時的一種營養參照尺度。營養素參考值主要依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NI)和適宜攝入量(AI)而制定。二、營養成分的標示營養成分表中營養成分的標示,是對食品中營養成分含量做出的確切描述。營養成分的含量標示使用每100克(g)、100毫升(ml)食品或每份食用量作為單位,營養成分的含量用具體數值表示,同時標示該營養成分含量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一)能量和核心營養素的標示核心營養素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食品企業對食品進行營養成分標示和/或營養聲稱、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標示時,應首先標示能量及4種核心營養素的含量。1. 能量:能量以千焦(kJ)或焦耳(J)標示。當以千卡(kcal)標示能量值時,應同時標示千焦(kJ)。例如: 能量 kJ, 或者 能量 kcal ( xx kJ )2. 蛋白質:蛋白質以“克(g)”的形式標示。3. 脂肪:以“克(g)”的形式標示,若同時標示飽和脂肪酸和其它脂肪酸含量時,可標示為 :脂肪 克(g)- 飽和脂肪(酸) 克(g)- 不飽和脂肪(酸) 克(g)(自愿)- 反式脂肪(酸) 克(g)(自愿)4. 碳水化合物:以“克(g)”的形式標示。若同時標示糖的含量時,可標示為:碳水化合物 克(g)-糖 克(g)5. 鈉:以“毫克(mg)”的形式標示。(二)宜標示的營養成分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糖、膳食纖維、鈣和維生素A與人體健康關系重要,是推薦標示的重要營養成分。飽和脂肪(酸)、糖的標示如前所述,膽固醇、膳食纖維、鈣和維生素A的標示方法如下:1. 膽固醇:以毫克(mg)標示,例如 :膽固醇 毫克(mg)。2.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菊粉及其他一些膳食纖維單體成分。膳食纖維可根據其成分選擇檢測方法和標示方式。1)以國標GB5009.88或GB/T 9822測定數據,標示為:不溶性膳食纖維 克(g);2)以AOAC 985.29、AOAC 991.43 方法測定數據,標示為:膳食纖維克(g);也可標示為: 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 膳食纖維 克(g)或 膳食纖維 克(g)-可溶性膳食纖維 克(g)(自愿)-不溶性膳食纖維 克(g)(自愿)3)以AOAC其他方法測定的膳食纖維單體成分的數據,可標示出膳食纖維和單體成分如 “膳食纖維(以xxx計)克或g ”,例如: 膳食纖維(以菊粉計) 克(g)3. 鈣:以“毫克(mg)”的形式標示。4維生素A: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均以“微克視黃醇當量(g RE)” 標示。食品中總的維生素A(g RE)= 維生素A(g RE)+ -胡蘿卜素(mg)/6胡蘿卜素轉換為維生素A的公式為:維生素A(g RE)= -胡蘿卜素(mg)/6(三)其它營養成分1. 維生素E:維生素E是指-生育酚、-生育酚、-生育酚、三烯生育酚和-生育酚的分析測定數值的總和。維生素E用“總-生育酚當量”表示,即 mg -TE,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維生素E (mg -TE)=-生育酚(mg)+0.5-生育酚(mg)+0.1-生育酚(mg)+0.3三烯生育酚(mg) + 0.01-生育酚(mg)2. 葉酸:食品中天然存在和人工合成的葉酸吸收利用程度不同,所以葉酸的表達有兩種形式:“微克( g)”或者 “微克膳食葉酸當量(Dietary Folate Equivalent, g DFE)。1 g 葉酸當量(g DEF)=0.6g強化劑葉酸。計算強化食品中葉酸的含量如下公式:食品葉酸當量(g DEF)=食品中天然的葉酸(mg)+ 1.7強化的葉酸(mg)3. 煙酸(煙酰胺):以“毫克(mg)”的形式標示。4. 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毫克(mg)”或“微克(g)”的形式標示。(四)營養成分標示的順序為統一標示格式和方便消費者,營養成分表的成分應按照以下順序排列。當缺少項目時, 依序上移。能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碳水化合物-糖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溶性膳食纖維鈉鈣維生素A其他維生素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抗壞血酸)、煙酸(煙酰胺)、葉酸、泛酸、生物素和膽堿;其他礦物質包括磷、鉀、鎂、鐵、鋅、碘、硒、銅、氟、鉻、錳和鉬。三、 營養成分數值的表達食品營養成分數值的表達應科學、規范并簡單明了。以下規定了營養成分數值的修約、修約間隔和零數值定義。(一) 修約和修約間隔營養成分數值的修約規則根據GB/T 8170數值修約規則的有關規定執行。修約間隔是制定修約保留位數的一種方式。為統一標示格式和方便消費者,每種營養成分數值的修約間隔見下表4。表4 營養成分表達和修約間隔能量或營養成分單位修約間隔能量和營養成分單位修約間隔能量kJ1泛酸mg0.01蛋白質g0.1生物素mg0.1脂肪g0.1膽堿mg0.1飽和脂肪酸g0.1鈣mg1膽固醇mg1磷mg1碳水化合物(糖)g0.1鉀mg1膳食纖維g0.1鈉mg1維生素AmgRE1鎂mg1維生素Dmg0.1鐵mg0.1維生素Emga-TE0.01鋅mg0.01維生素Kmg0.1碘mg0.1維生素B1mg0.01硒mg0.1維生素B2mg0.01銅mg0.01維生素B6mg0.01氟mg0.01維生素B12mg0.1鉻mg0.1維生素Cmg0.1錳mg0.01煙酸mg0.01鉬mg0.1葉酸mgDFE1 (二) “零”數值的表達 當某食品營養成分含量低微,或其攝入量對人體營養健康的影響微不足道時,允許標示“0”的數值。可標示的“0”的界限值如下表:表5 標示“0”的界限值* 用份表示的時候,同時要符合每100g“0”的界限值要求。四、標示值的允許誤差在產品保質期內,判斷標簽上營養成分含量標示值允許的誤差范圍應遵循如下原則:表6 標示值允許誤差范圍的判斷原則食品營養成分標示值允許誤差范圍食品的蛋白質、多不飽和及單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淀粉,總的、可溶性或不溶性膳食纖維及其單體,維生素(不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A),礦物質(不包括鈉)80%標示值食品中的能量以及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鈉,糖120%標示值強化食品中的營養素(除維生素D和維生素A之外)標示值食品中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A80%-180%標示值 五、營養標簽的推薦格式 推薦的營養標簽的基本格式有4種,可任選其一。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單位可以用文字或括號內的字母標示。 (一) 基本格式 格式1a營養成分表 格式1b營養成分表#注:能量和核心營養成分應為粗體或其他方法使其顯著。若再標示除核心和重要營養成分外的其它營養素,應列在推薦的營養成分之下,并用橫線隔開。 (二)附有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格式 格式2營養成分表 營養聲稱如:低脂肪XX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如: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不宜超過30% # 注: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應當標在營養成分表下端;營養聲稱可以標在營養成分表下端、上端或其他任意位置。 (三)附有外文的格式 格式3營養成分表 Nutrition Information (四)橫排格式 格式4營養成分表六、營養成分的分析食品營養標簽用數據可通過計算或檢測方法獲得。計算法是根據食品原料的配比,或其他確實的資料如公認的食物營養成分數據、相似的同類食品等的成分數據計算出產品的營養成分含量,所得結果應可信。直接分析時所用的檢驗方法、樣品采集的基本選擇原則按照GB/T5009.1規定執行。檢驗方法應首先選擇國家標準方法的最新版本,如有并列方法時,可根據適用范圍選擇適宜的方法。當無國標方法時,推薦優先使用美國公職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的方法,經過驗證的、引自權威文獻報道或行業公認的權威方法也可以使用。表7中列出了核心營養素以及宜標示的重要營養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其它方法可在相關標準和文獻中查找。表7 營養標簽中核心和重要營養成分的測定方法營養成分標準號標準名稱蛋白質GB/T 5009.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T 5413.1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乳粉 蛋白質的測定GB/T 5511糧食、油料檢驗 粗蛋白質測定法GB/T 14489.2油料粗蛋白質的測定法GB/T 14771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GB/T 15673食用菌粗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GB/T 12091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測定方法GB/T 9695.11肉與肉制品 氮含量測定脂肪GB/T 5009.6食品中脂肪的測定GB/T 5512糧食、油料檢驗 粗脂肪測定法GB/T 9695.1肉與肉制品 游離脂肪含量的測定GB/T 9695.7肉與肉制品 總脂肪含量測定GB/T 12088淀粉總脂肪測定方法GB/T 14772食品中粗脂肪的測定方法GB/T 15674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測定方法脂肪酸GB/T 9695.2肉與肉制品 脂肪酸測定GB/T 17376動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備GB/T 17377動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氣相色譜分析膽固醇GB/T 5009.128食品中膽固醇的測定GB/T 9695.24肉與肉制品 膽固醇含量測定糖GB/T 5009.7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GB/T 5009.8食品中蔗糖的測定GB/T 5513糧食、油料檢驗 還原糖和非還原糖測定法GB/T 16285食品中葡萄糖的測定方法 酶-比色法和酶-電極法GB/T 16286食品中蔗糖的測定方法 酶-比色法GB/T 18932.22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含量的測定方法 液相色譜示差折光檢測法淀粉GB/T 5009.9食品中淀粉的測定GB/T 5514糧食、油料檢驗 淀粉測定法GB/T 9695.14肉制品 淀粉含量測定GB/T 16287食品中淀粉的測定方法 酶-比色法GB/T 20378原淀粉 淀粉含量的測定 旋光法膳食纖維GB/T 5009.88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測定GB/T 9822谷物不溶性膳食纖維測定法AOAC 985.29食物中總膳食纖維 酶-重量法AOAC 991.43食物中總的、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纖維 酶-重量法MES-TRIS緩沖液AOAC 992.16總膳食纖維 酶重量法AOAC 993.21淀粉含量2%的食物及其制品中總膳食纖維 非酶重量法AOAC 994.13總膳食纖維(測定值等于中性糖、糖醛酸殘基和Klason木質素) 氣相色譜比色重量法AOAC 997.08食物制品中的果聚糖 離子交換色譜法AOAC 999.03測定食物中總的果聚糖AOAC 2000.11食物中聚葡萄糖 離子交換色譜法AOAC 2001.02測定特定食品中的反式低聚半乳糖 離子交換色譜法AOAC 2001.03測定特定食品中的總膳食纖維 包含抗性麥芽糊精 酶重量法和液相色譜法AOAC 2002.02淀粉與植物性基質中的抗性淀粉 酶消化法Englyst方法膳食纖維(非淀粉多糖)的常規測定比色法鈉GB/T 5009.91食品中鉀、鈉的測定GB/T 11904水質 鉀和鈉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2457食品中氯化鈉的測定方法GB/T 15402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鈉、鉀含量的測定GB/T 18932.11蜂蜜中鉀、磷、鐵、鈣、鋅、鋁、鈉、鎂、硼、錳、銅、鋇、鈦、釩、鎳、鈷、鉻含量的測定方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ICP-AES)法GB/T 18932.12蜂蜜中鉀、鈉、鈣、鎂、鋅、鐵、銅、錳、鉻、鉛、鎘含量的測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法鈣GB/T 5009.92食品中鈣的測定GB/T 7476水質 鈣的測定EDTA滴定法GB/T 7477水質 鈣和鎂總量的測定EDTA滴定法GB/T 9695.13肉與肉制品 鈣含量測定GB/T 11905水質 鈣和鎂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4609谷物中銅、鐵、錳、鋅、鈣、鎂的測定法 原子吸收法GB/T 14610谷物及谷物制品中鈣的測定GB/T 18932.11蜂蜜中鉀、磷、鐵、鈣、鋅、鋁、鈉、鎂、硼、錳、銅、鋇、鈦、釩、鎳、鈷、鉻含量的測定方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ICP-AES)法GB/T 18932.12蜂蜜中鉀、鈉、鈣、鎂、鋅、鐵、銅、錳、鉻、鉛、鎘含量的測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法維生素AGB/T 5009.82食品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測定GB/T 9695.26肉與肉制品 維生素A 含量測定GB/T 5009.83食品中胡蘿卜素的測定 附件2中國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本附件規定了預包裝食品用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及其使用方法。一、定義中國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以下簡稱“營養素參考值”)是食品營養標簽上比較食品營養素含量多少的參考標準,是消費者選擇食品時的一種營養參照尺度。營養素參考值依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NI)和適宜攝入量(AI)而制定。二、適用范圍NRV僅適用于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的標示,但4歲以下的兒童食品和專用于孕婦的食品除外。三、使用方式1. 用于比較和描述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的多少,如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數(NRV%);2. 指定其修約間隔為1,如1%,5%,16%等;3. 使用營養聲稱和零數值的標示時,用做標準參考數值。四、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NRV)以下數值經中國營養學會第六屆六次常務理事會通過并發布。表1 營養素參考值 (NRV) #. 能量相當于2000kcal;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別占總能量的13%、27%與60%。 # 膳食纖維暫為營養成分五、標示和計算在營養標簽上,以營養素含量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標示,指定其修約間隔為1。計算公式為: XNRV100% = Y %式中 : X = 食品中某營養素的含量NRV = 該營養素的營養素參考值Y % = 計算結果舉例:經測定或計算得知100克餅干中含有:能量 1823 kJ蛋白質 9.0 g脂肪 12.7 g碳水化合物 70.6 g鈉 204 mg維生素A 72 mg RE維生素B1 0.09 mg參照上表1中上述營養素的NRV數值,根據公式計算結果,并按修約間隔取整數。餅干的營養成分表表示為:營養成分表 附件3食品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準則依據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中所涉及的內容要求,制定本準則。本準則規定了食品營養標簽使用的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條件以及標準化用語。一、定義(一)營養聲稱是指食品營養標簽上對食物營養特性的確切描述和說明,包括:1. 含量聲稱: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水平的聲稱。聲稱用語包括 “含有”、“高”、“低”或“無”等(如牛奶是鈣的來源、低脂奶、高膳食纖維餅干等);2. 比較聲稱:指與消費者熟知同類食品的營養成分含量或能量值進行比較后的聲稱。聲稱用語包括“增加”和“減少”等。所聲稱的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差異必須 25%(如普通奶粉可作為脫脂奶粉的基準食品;普通醬油可作為強化鐵醬油的基準食品等)。(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指某營養成分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聲稱。二、基本使用原則(一)本準則規定的營養和功能聲稱適用于所有預包裝食品,但不包括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和醫學用途食品可參照此原則。(二)營養聲稱所涉及的物質僅指表1所列項目中的能量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中所涉及的營養成分,僅指具有營養素參考數值(NRV)的成分。(三)營養聲稱應符合本準則中對聲稱的含量要求和條件。比較聲稱應按質量分數或倍數或百分數標示含量差異。(四)營養聲稱可以標在營養成分表下端、上端或其他任意醒目位置。但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應標示在營養成分表的下端。(五)當同時符合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的要求時,也可同時進行兩種聲稱。三、營養聲稱的要求和條件使用含量聲稱或比較聲稱,必須滿足表1所給出的能量或任一營養成分的含量要求,并符合其限制性條件。表1 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的要求和條件 注:使用每份食品的含量時也必須符合100g(ml)的含量規定四、營養成分功能聲稱使用要求和條件當能量或營養素含量符合表1有關要求時,根據食品的營養特性,可選用以下一條或多條功能聲稱的標準用語。以下用語不得刪改和添加。1. 能量:人體需要能量來維持生命活動。機體的生長發育和一切活動都需要能量。適當的能量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2. 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構成物質并提供多種氨基酸。蛋白質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必需的重要物質,有助于組織的形成和生長。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