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語課程基本問題淺析.doc_第1頁
法律英語課程基本問題淺析.doc_第2頁
法律英語課程基本問題淺析.doc_第3頁
法律英語課程基本問題淺析.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律英語課程基本問題淺析馬成慧劉建軍(牡丹江師范學院商務英語系,黑龍江牡丹江157000)摘要:一門學科是否成熟,關鍵要看其范疇理論是否已經建立。法律英語課程從誕生至今已有時日,然而,相關理論仍然模糊不清。這種現狀即說明了法律英語課程理論建設的滯后,也導致了法律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困難重重。本文從法律英語課程的問題出發,重點關注法律英語課程的內涵、教學對象、教學目標、課程體系建設以及教材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關鍵詞:法律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課程體系學科劃分是一個由合到分,再從分到合的過程。學科劃分不應當是知識自身必然屬性的體現,而應是以研究為目的人為做出的區分。目前,專業學習越來越注意到學科之間的貫通和聯系。缺少學科間必要的貫通,就缺少建立知識架構的必要能力,社會實踐與理論研究就都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調整,復合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日益重要。法律英語作為專業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就體現了這種學科知識間整合的趨勢。然而,這種整合也難免面臨許多困難。某一門學科體系的成熟必然要經歷較長時間的摸索。法律英語課程中法律知識與英語技能培養孰輕孰重?法律英語課程是否要根據教學對象做不同類型的劃分?法律英語教學模式應當怎樣體現培養目標的要求?法律英語教學需要通過何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效率?盡管法律英語教學實踐已有時日,要回答這樣一系列問題還是需要審慎思考的。我國的法律英語教學及研究肇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育界對法律英語學科的內涵在認識上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但20多年的發展對于形成一個成熟的學科來說,時間仍稍短,關于法律英語課程的一些基本問題仍未有確切的說法。1.定位問題盡管法律英語教學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實踐,然而教育界對法律英語課程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位置仍然未有明晰的說法。國內公開出版的教材也往往冠以“法律英語”、“法律專業英語”、“美國法律英語”、“涉外法律英語”等等模糊的名稱。法律英語究竟是什么?法律英語應該在高校教學體系中(主要涉及法律院校與英語院校)占有怎樣的位置?法律英語課程應該與其它課程怎樣的相互呼應以至于構成科學的教學體系?法律英語至少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以英語語言為媒介,系統學習國內法律與涉外法律知識的課程名稱。二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機構的法律載體及其表現形式(法律英語語篇的文體學闡釋,劉士川,重慶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包括英語國家法律文本、司法裁決、法庭用語等(語言與法律:司法領域的語言學研究,吳偉平,2002)。成立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是這個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術力量。這個層面的法律英語應當屬于法律語言學的范疇,但不是法律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法律英語課程所關注的是法律英語概念第一個層次的內容。法律英語課程屬于高校法律院系與英語院系的高年級課程,需要一些基礎課程作為輔助,否則在開課過程中會由于學生未知知識過多而無法有效達到教學預期。如何與法律學科其它課程或英語語言學科其它課程相銜接、相匹配應當是法律英語課程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2.教學對象與目標問題法律英語課程應當開設在法律院系還是英語語言專業院系并沒有定論,實際上,我國法律院系與英語語言專業院系都在開設這類課程。這也就涉及到教學對象與教學目標的厘清問題。缺乏對法律英語課程教學對象的分析與研究,必然導致授課內容、教材編撰無的放矢,教學目標也無法準確地設定。法律英語課程較早是為我國法律院系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一門課程,而后,一些英語專業院系也開始嘗試法律英語教學。教學對象的知識結構不同,教學內容與策略就應當有所側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法律英語的前景是什么呢?從事法律工作?即使對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系統的學習法律并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程度已經不是一件易事,何況英語專業的學生,要用英語系統地掌握法律知識,難度可想而知。再者,想在法律方面從事工作,要參加司法考試,得到工作資格。這不啻又是一個高高的門檻。如果沒有較高水平的法律應用能力,英語專業學生的法律英語課程就毫無意義了。所謂“雙高”,也便成了一種神話,很難企及。因此,對于英語語言專業的學生來說,借法律知識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應當是首選。在此過程中,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建立法律思維邏輯,為將來可能的職業選擇奠定基礎則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對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又有所不同。法律知識成為已知知識,未知知識是英語語言方面的。因此,由已知帶動未知,法學專業法律英語課程就要符合法學專業學生的需要。按照漢語法律課程的系統用英語做簡單重復,是國內當前大多數雙語法律教學的做法。這種授課方式并沒有細致地考慮法學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是差強人意。3.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問題國內相關論文述及法律英語的教學內容時,大多會把法律英語與通用英語的教學內容做比較(張瑞,法律英語教學內容研究,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李野,高校法律英語教學方法淺析,載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齊曉燕,如何學好法律英語,載于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重點關注法律英語與通用英語在詞匯、句法等方面的不同,強調法律英語用詞嚴謹,外來語較多,句法復雜等等。這種比較側重法律英語的語言特點,只是反映了法律英語課程內容特征的一個方面,缺乏宏觀角度對法律英語教學內容的分析。法律英語的教學內容要遵循的是“法律+英語”的模式,而不是“法律英語”或“法律英語”的模式。對于法律知識與英語語言知識的有機整合正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必然導致教材體例不清晰。大多數法律英語教材都是從語言習得的角度設計教材體例,忽視了法律知識的邏輯結構,結果必然導致法律知識淪為語言習得的附庸。這種教材編寫方式依循“法律英語”的理念,無益于幫助學生建立法律知識的邏輯結構,所謂法律英語習得便徒有其表了。此外,沒有一定的英語語言技能和一定的法律知識做基礎,法律英語課程作為一門課程獨立發揮作用的困難很大。未知的知識過多、語言技能薄弱會導致法律知識與英語技能無法有效整合,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教學收效可想而知。法律英語課程的開課時間應當經過仔細的論證,使其可以與其它課程有機統一,形成科學的課程體系。同時,將法律英語由一門課程發展成為一套課程體系也應當是法律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向。4.教學方法問題國內的法律英語教學大體有三種模式,即“法學專業(漢語講授)+法律英語閱讀課程”、“英語專業+法學課程(漢語講授)”、“法學專業+英文教材(英語講授)+基礎英語課程”模式。法律英語課程的性質應當屬于實踐技能培養類型而不是理論研究類型,這從法律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便可見端倪。3過多地進行傳統講授方式的授課模式,客觀上不利于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在教學模式上,應當注重分析內容、實踐內容環節的安排,盡量給學生多提供討論與研究的時間,減少講授環節所占的比重。目前的法律英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問題也是眾多復合型內容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問題的代表。國內尚無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結語法律英語課程存在的意義毋庸置疑,如何去建設、完善它,使其可以發揮更加適當的作用才是當前理論研究的重點。理論指導實踐。任何一門學科,如果沒有相關的探討研究予以理論上的支持,那么,它的發展甚至存在必將受到威脅。對法律英語課程范疇的研究方興未艾,其所涉及的理論問題皆可獨立成章進行探討,本文權作一種思路的提倡。參考文獻1張文娟,沙麗金.法律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教學改革思路探討.載于四川教學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92-95頁,2008.12種夏,李劍波.法律英語教學模式比較研究.載于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第9卷第3期,129-134頁,2007.63牛曉.法律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載于云南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