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doc_第1頁
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doc_第2頁
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doc_第3頁
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doc_第4頁
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摘要產品成本是企業的重要經濟指標。作業成本法是把成本精確地再分配至成本對象中的方法。再多品種制造企業里,許多產品實際上是在侵蝕著企業的利潤,而這被傳統成本方法提供的信息所掩蓋。大大被侵蝕掉的利潤,并非被其他產品所消耗,而是不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所致。傳統的成本核算是以數量為基礎的。它隱含了一個假定,成本計算中普遍采用產量關聯基準分配。這種基準最常見的表現形態就是材料耗用額、直接工時、設備工時等。然而,現實企業中資源的消耗與產量不相關的例子比比皆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產品更新換代加快,企業的生產特點由大規模,單一品種生產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使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環境、技術工藝等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加生產的復雜化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的運用使得管理作業增多,而直接的生產活動相對減少,這一切使得生產的間接費用呈急劇上升的趨勢。以少量人工費用為基礎分配大量的制造費用,必然帶來成本分配的偏差。所以作業成本應運而生。本文介紹了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現實意義,并將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作比較,同時通過實例使大家對作業成本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為中心的。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成本動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費用的分配應著眼于費用發生的原因,把費用的分配與導致這些費用產生的原因聯系起來,按照費用發生的原因分配。成本動因(costdrivers),又譯作成本驅動因素,是對導致成本發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質的某一類重要的事項進行的度量,是對作業的量化表現。成本動因通常選擇作業活動耗用的資源的計量標準來進行度量,如質量檢查次數、用電度數等。選擇合理的成本動因很重要,最好由成本會計師、生產工藝工程師、ABC專家共同組成專門小組來做選擇,要把企業看作價值鏈的組合,照顧到動因選擇的全面性、代表性、操作性和動因與其他部門的密切關聯性。主要以資源消耗數量作為基礎的動因,通常是伴隨著短期變動成本而發生的,是分配短期變動成本的根據,大多既與作業量有關,又與產量有關,接近于傳統的變動成本處理方法,比如制造業中機器運轉時間、加料重量、工時(雖然不等同于傳統成本法的“工時比例分配法”,但工時仍可以選擇為動因)。但是主要以作業量(可以看作工作量,但不是產量)為基礎的成本動因,如檢驗、維修等部門作業,導致了長期變動成本的發生,是分配長期變動成本的依據。如表1-1:表1-1制造企業的部分成本動因及各自驅動的成本成本動因驅動的成本生產批次生產、調度部門的相關成本進料定單數量材料采購部門的相關成本驗收次數驗收部門的相關成本發貨單數量發貨部門的相關成本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維修次數維修部門的相關成本檢驗次數質量管理部門的相關成本生產調整和投產準備次數生產調整部門的相關成本成本庫,即作業中心,由相同性質的成本歸為一類而構成,如維修車間、檢驗車間各自對應一個成本庫。選擇成本庫(作業中心)的類別時,也應該照顧其與整個價值鏈、其他部門聯系的密切性。成本庫的主要類別有:(1)單位水平作業中心,即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發生的作業量不變,作業總量隨產量變動,如原材料耗用中心。(2)批次水平作業中心,即生產每一批產品所發生的作業量不變,作業總量隨生產批量呈正比例變動,如生產調度、計提準備、質量檢驗中心。(3)產品水平作業中心,即為支付生產每類產品或勞務所發生的作業總量隨著產品的項目呈正比例變動,如產品測試中心。(4)維持水平作業中心,為了維持生產環境所發生的作業,如冬天取暖、夏天降溫、車間照明等中心。分配率,某一成本庫耗用的可歸集的總成本,除以該成本庫對應的總作業量。其意義和作用類似于制造成本法的制造費用分配率。作業成本的分配方法為:某產品應分配的某類作業成本i=該類作業成本分配率該產品消耗的該類作業量該產品應分配的全部作業成本=i生產過程應該描述為:生產導致作業發生,產品耗用作業,作用耗用資源,從而導致成本發生。這與傳統的制造成本法中產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這樣,就以作業成本的核算追蹤了產品形成和成本積累的過程,對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進行追本溯源:從“前因”上講,由于成本由作業引起,對成本的分析應該是對價值鏈的分析,而價值鏈貫穿于企業經營的所有環節,所以成本分析首先從市場需求和產品設計環節開始;從“后果”上講,要搞清作業的完成實際耗費了多少資源,這些資源是如何實現價值轉移的,最終向客戶(即市場)轉移了多少價值、收取了多少價值,成本分析才算結束。由此出發,作業成本計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詳細化、更具有可控性。作業成本核算的運行需要先確定資源、作業、成本對象以及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并根據實際的消耗關系建立資源向作業的分配和作業向產品的分配。資源就是各項費用,來自企業總分類賬戶;成本對象通常是各種產品;作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作業成本采用二階段分配實現成本計算,即資源成本按資源動因分配到各個作業,歸集到作業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各產品。傳統成本與企業生產無關,作業成本與企業生產聯系緊密。作業成本核算體系的設計要充分考慮企業實施作業成本的目的,其作業的認定是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后得出的,并結合生產過程確定成本動因,在生產過程分析的基礎上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因此可以說作業成本法是按企業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定制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個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傳統成本則相反,它有固定的模式,雖然也有分批法、分步法和品種法等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并未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和目的,企業必須選擇一種成本核算方法。傳統成本法是企業適應成本核算方法,而作業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適應企業,兩者有根本的不同。作業成本核算的運行需要先確定資源、作業、成本對象以及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并根據實際的消耗關系建立資源向作業的分配和作業向產品的分配。資源就是各項費用,來自企業總分類賬戶;成本對象通常是各種產品;作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作業成本采用二階段分配實現成本計算,即資源成本按資源動因分配到各個作業,歸集到作業的成本按作業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動因分配各產品。作業成本法的計算步驟:作業成本計算程序分為兩階段六步驟。第一階段是將制造費用分配到同質的作業成本庫,并計算每一個成本庫的分配率;第二階段是利用作業成本庫分配率,把制造費用分攤給產品,計算產品成本。實際操作步驟如下:1)識別和定義選擇主要作業。生產一個產品所需的作業是很多的,而且每項作業還可進一步細分。一般而言,每種作業成本包括說明執行這一作業所耗用的資源及生產每項產品所耗用的這一作業活動的成本、衡量作業與產品之間的關系的成本等。因此,在作業識別時,只需識別主要的作業,而將各類細小的作業加以歸類。作業篩選往往針對過程進行設問以尋求改善的可能。在確認作業時,要特別注意具有以下特征作業:資源昂貴,金額重大的作業;產品之間的使用程度差異極大的作業;需求形態與眾不同的作業。2)歸集資源費用到同質成本庫。這些資源通常可以從企業的總分類帳中得到,但總分類帳并無執行各項作業所消耗資源的成本。因此必須將獲得的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上去,求得各項的作業成本通常有兩方法:直接費用法:直接衡量作業所消耗的成本,這種方法雖比較精確,但衡量的成本高。估計法:根據調查獲得每一作業所消耗資源的數量或比例進行分配。它得到的信息較可靠,衡量過程本身成本不高,經常采用。同質作業成本歸集在一起便構成同質成本庫,同質成本庫是一個可用一項成本動因解釋成本變動的若干項作業的集合。這些作業可構成同質作業,其成本即同質作業成本。3)選擇成本動因,計算成本庫分配率。從中選擇一個成本動因作為計算成本分配率的基準。成本計量要考慮成本動因材料是否易于獲得;成本動因和消耗資源之間相關程度越高,現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會越小。成本動因相關程度的確定可運用經驗法和數量法:經驗法是利用各相關的作業經理,依據其經驗,對一項作業中可能的動因做出評估確定權數。數量法是指用回歸分析,比較各成本動因與成本間的相關程度。4)計算成本分配率:某成本庫分配率=某成本庫制造費用額/成本動因消耗量5)把作業庫中的費用分配到產品上去。計算分配制造費用的最后一步是根據計算出的各成本庫分配率和產品消耗的成本動因數量,把成本庫中的制造成本費用分配到各產品線上。某產品某成本動因成本=某成本庫分配率成本動因數量6)計算產品成本:作業成本計算的目標最終要計算出產品的成本。直接成本可單獨作為一個作業成本庫處理。將產品分攤的制造費用,加上產品直接成本,為產品成本。即:某產品成本=成本動因成本+直接成本作業成本法的現實意義作業成本法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學,解決了傳統成本信息失真問題同一種產品的單位成本在作業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計算出的結果常有差異,甚至相差懸殊。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兩種方法對間接費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單位產品耗用的某一項成本標準(如產品耗用的工時占總工時的比率),當成了對所有費用(如在電器開關制造類企業中,包括備料、液壓、噴漆、加鹽、檢查和折舊費等)進行分配的比率。事實上,產品分別耗用各種費用所占各種費用總額的比例,絕不是僅僅用工時比例這樣的單一指標所能代表的(尤其是間接費用)。這樣的實例很多,比如,生產工時或機器工時耗用較多的產品,其耗用的產品質量檢驗費用就多了么?顯然未必,因為檢驗費用的多少與生產時間的長短沒有直接的正比例關系。又如,某產品的工時耗用比重大,也許是由于在集體勞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動中(如勞動密集型產業),許多工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共同在車間勞動造成的,而不是占用車間的絕對時間很多,也就不應該分攤較多的廠房折舊費用。所以,制造成本法下按照單一的工時等標準分配間接費用的做法,顯得草率武斷,必然造成有些產品成本虛增,有些虛減,不符合“誰受益,誰負擔;多受益,多負擔”的公平配比原則和信息相關性原則,導致成本信息失真。我們舉例來說明其信息失真的影響:如果企業本月在同一個車間生產兩種產品,一種產量高,另一種產量低,那么在制造成本法下,高產量的產品由于耗用的工時比較多,就負擔比較多的廠房折舊費,而低產量的產品由于耗用的工時比較少,就負擔比較少的廠房折舊費。然而,兩種產品占用廠房的時間是相同的,應該分擔相同的廠房折舊費。所以,制造成本法高估了高產量產品的成本,低估了低產量產品的成本。而作業成本法則解決了這一問題。從以上分析中還可以看出,作業成本法的關鍵步驟在于,計算出每種作業的分配率,再根據每種產品消耗的某項作業量乘以相應的分配率,得出這種產品消耗的該項作業成本,再把這種產品消耗的各項作業成本加總,就是這種產品的作業總成本。可以看出,作業成本法區別于傳統成本法的計算步驟在于:作業成本法不是直接考慮產品成本或工時成本,而是首先確定間接費用分配的合理基礎作業,然后找出成本動因,具有相同性質的成本動因組成若干個成本庫,一個成本庫所匯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動因來進行間接費用的分配,使之歸屬于各個相關產品。因此,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相比,其根本區別具體表現在:縮小了間接費用分配范圍,由全車間統一分配改為由若干個成本庫進行分配;增加了分配標準,由傳統的按單一標準分配改為按多種標準分配,對每種作業選取屬于自己合理的分配率。作業成本法針對生產過程中每種作業選取屬于自己的分配率,按各產品消耗成本動因或作業的數量將成本庫的成本逐一分配到產品總成本中去,這樣,成本核算的核心就集中在了生產對資源一步步消耗的各個具體環節中,抓住了許多動態變量,就真正消除了傳統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時等作為唯一標準去分配全部間接費用的不合理性,解決了傳統成本法帶來的成本信息失真問題,使成本核算更準確,更具有相關性和配比性。此時仍然根據傳統成本信息作出的產銷決策,常常是有些產品本來是贏利的(尤其在單價很低時,其真實的贏利率還是很高的),但是在傳統法下,企業誤以為是虧損的(比如高產量的產品成本就被高估,獲利水平被低估),從而錯誤地拒絕了定單,喪失了市場機會,在競爭十分激烈的買方市場下,非??上?。而有的產品,實際上是虧損的(尤其在單價很低時,其真實的虧損率是難以容忍的),但是在傳統的成本法下,企業誤以為是贏利的(比如低產量產品的成本就被低估,導致利潤被高估),從而錯誤地接受了定單。這樣,傳統成本法進一步造成了利潤報告的嚴重失真。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定單單價都高于單位成本,但最終卻虧損”這一奇怪現象的原因。作業成本法的本質決定了它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因為采用作業成本法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學性、相關性,從而使產銷和定價決策更加合理、利潤信息更加真實。例某制造企業分廠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經過A和B兩個生產車間,A車間是機器加工車間、B車間是裝配車間。原先使用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分兩步計算其產品成本:第一步,先將分廠的制造費用按機器小時分到兩個生產車間A和B;第二步,再根據直接人工工時將制造費用分給甲產品和乙產品。某年度某月份該企業發生制造費用1000000元,A、B車間的機器小時分別為4000小時和16000小時,直接人工小時分別為2000小時和1000小時。該月份其他有關資料如下表: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甲產品乙產品生產和銷售數(件)200800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元)10050每小時直接人工工資率(元)2520A車間直接人工小時4001600B車間直接人工小時200800企業作業情況如下:作業中心資源分配動因動因量動因率甲產品乙產品移動材料150000移動數150350300啟動機器100000啟動數10154000設備維修200000維修小時8001200100質量控制120000產品數量200800120產品運輸160000運輸次數20602000其他180000機器小時600014000990000人工小時80220030(一)傳統成本計算將制造費用分給A、B部門分配對象分配標準(機器小時)分配率分配額A部門4000200000B部門16000800000合計20000501000000將A、B部門的制造費用分別分給甲、乙產品部門甲產品乙產品合計A部門分配標準40016002000分配率100分配額40000160000200000論文寫作指導、各類文案代寫QQ625880526B部門分配標準2008001000分配率800分配額160000640000800000合計200000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