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業畢業論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doc_第1頁
哲學專業畢業論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doc_第2頁
哲學專業畢業論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doc_第3頁
哲學專業畢業論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doc_第4頁
哲學專業畢業論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經典詮釋及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一些省察摘要:本論文旨在針對經典詮釋及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作一深切的反思,其主要省思的對象為當代新儒學及其相關之中國經典之詮釋與哲學系統之研究。首先,指出古典話語、現代生活話語、現代學術話語當有一恰當之辯證、融通與轉化;并因之檢討了格義與逆格義諸問題。再者,就學界之話語詮釋權及文化主體性的相關問題提出檢討,厘清權力與知識的復雜關系。進一步,則就文化型態學,依天人、物我、人己諸向度對比存有的連續觀與存有的斷裂觀,進而對比存在與思維的一致性及存在與價值的和合性,因之而指出當前中國哲學詮釋所及之問題及其解消之道。正因有如此宏觀之對比,我們在中國哲學之研究上才能從古典的話語里,有著適切而允當之詮釋,對比厘清,所以求其融通轉化與創造也。如此中國哲學之研究才能不僅僅止于史的研究,而可以是論的創構。當然,置于道、意、象、構、言這五個詮釋之層級觀之,它有著詮釋學上的循環,正因此循環而有新的轉化與創造也。關鍵詞:格義;逆格義;生活世界;道;話語;方法;當代;思考;存有;連續觀;斷裂觀;筷子;叉子O、緣起:二OO二年冬十一月廿五日,我回到闊別已久的母校臺灣大學哲學系,應林義正主任及陳鼓應教授之邀,為研究生們做了講座,題為當代中國哲學思維向度之理論反思,講時并無綱要,只是隨順著自己這些年關心的意向行去,講稿整理了出來,下了標題之后,總的來說,問題集中在話語、思考、方法,而涉及到的則是文化主體性、歷史社會總體、生活世界,傳統與當代,大陸與臺灣等論題1。現在這篇文章,主要想繼續著這篇講稿的討論,而針對于中國哲學的研究方向與方法,就自己這三十年來參與研究的一些心得,提出些許討論,來請教諸位方家。一、關于古典話語、現代話語、現代學術話語諸問題1、關于中國哲學研究之話語,其所涉及的有古典話語、現代話語,此兩者又分別涉及于生活話語、學術話語,如此一來,就有古典生活話語、古典學術話語,現代生活話語、現代學術話語四個向度2。1那日講的主題是當代中國哲學思維向度之理論反思,講稿紀錄已刊載于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一書附錄三(臺北:讀冊文化,2003年),大體的內容標目如下:一、問題的緣起:關于哲學話語的問題二、過去接受西學的過程是運用一種格義的方式三、未來接受西學仍應正視中國文化本身的主體性四、從文化類型學的對比展開對自身文化的理解五、理解中國哲學必須照顧到歷史社會總體六、歸返原典以破斥虛假論述七、哲學語言本身應回到生活世界去檢察八、研究中國哲學應學習操作古典話語九、方法論上應跨越本質主義的思考十、結語:保臺灣以存中華文化之統,并以此邁向世界*問題與討論:2關于此,我最早的反思在二OO二年十一月參加國際船山學會議所提論文關于中國哲學詮釋的格義1.1.古典生活話語與古典學術話語其話語關系較為親近,再說,本來生活話語與學術話語原是通和為一的,它們的關系是連續的,而不是斷裂的。如孔老夫子之點出仁、禮、義,這是學術話語,它既是古代,但仍活現在現代之中。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3、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4。這便將學術話語與生活話語的連續性清楚的表露出來。但其話語仍古而雅,對于現代的人們來說,仍不見其活潑潑地生命力。1.2.中國哲學之研究自然不免要依倚于原先的重要典籍,而傳統典籍之語,實不外于古典生活話語與古典學術話語所交織而成者。有一研究類型即以此兩者之話語重說一遍,但他的成就在于恰當的確置其情境與角色,做了相當清楚而明白的概括。這概括與確置仍有其整理之功。但他很難啟動我們當代人所及于生活世界而生的嶄新思考。1.3.想讓這些古典話語啟動我們當前生活世界的嶄新思考,自然要將它們驅策到現代的生活世界之中,一方面就讓現代生活世界里仍然活存著這些活生生的話語,如成語中的罄竹難書,出爾反爾、群龍無首、騎虎難下,這些話語就在我們當前的生活之中,而他一樣也生活在古代的過去,只是意思有了些變遷。如此一來,我們說孔子的六藝之教是禮、樂、射、御、書、數,就將此置于生活世界之中,瑯瑯上口,亦無不可,它也有著一定的效能。但著實的說,仍問題探索之一對于船山哲學幾個問題之深層反思-從勞思光對王船山哲學的誤解說起,此文刊于船山學刊,2003年第四期,中國:湖南長沙。3語出孟子離婁下。4語出孟子離婁上。與現實生活世界稍稍有隔;但若將此轉做一詮釋說禮是分寸節度,樂是和合同一,射是指向對象的確定,御是主體的掌握,書是典籍的教養,數是邏輯的思辯5,它或者不能盡其義的充分表達其義蘊之總體,但卻因與現實生活世界通在一起,而起了新的作用。1.4.若再舉一例,則更明白。如三達德是智、仁、勇,此智仁勇人人能說,但還是有隔;若轉做一詮釋說智是清明的腦袋,仁是柔軟的心腸,勇是堅定的意志6。這顯然地與現今的生活世界近了些,聽起來自然親切些,我們的心靈里就有一具體而真切的存在覺知。當然,這是某個向度的詮釋,并不足以盡其義蘊之全。不過,單就這樣向度的詮釋,它就啟動了一新的交談與融通之可能。對于中國哲學的發展來說,這樣的交談、融通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唯有這樣的交談與融通達到相當程度,我們才可能啟動新的哲學概念之締造。1.5.用現代話語,不論是用現代生活話語、還是學術話語,嘗試著去將原先的古典話語的意思說出來,這便是一理解、詮釋與表述、重構的過程。這過程也就有這創造的作用,這是無庸置疑的。我們之說孝是對于生命根源的追溯與崇敬,說悌是順著同樣的生命根源而生長,彼此橫面的感通相與。說心即理強調的是說那內在的道德主體性即是道德實踐所依循的法則,說性即理強調的是說那道德的本性即具有道德實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