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畢業論文+CAD圖紙全套】_第1頁
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畢業論文+CAD圖紙全套】_第2頁
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畢業論文+CAD圖紙全套】_第3頁
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畢業論文+CAD圖紙全套】_第4頁
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畢業論文+CAD圖紙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摘 要 本次設計是完成一臺立式數控銑床機械部分的設計。在設計中主要對銑床總體結構進行布局,伺服系統和主軸系統進行設計計算,其中伺服系統包括伺服電機、滾珠絲杠、軸承等,主軸系統的包括主軸、齒輪、液壓缸。同時對床身、工作臺進行了造型和設計,對導軌進行了選型設計,對 機床進行 了 整體布置,最后對主軸、滾珠絲杠、軸承進行了校核計算。 本次設計中機床 立柱 采 用 固定立式 ,床身與立柱通過雙頭螺栓聯接,伺服電機采用交流伺服電機,主軸電機采用交流主軸電機,主軸系統采用二級滑移齒輪變速機構,進給系統采用直線滾動導軌。主軸箱的上下移 動實現 Z 向的進給,其配重采用鏈條及鏈輪的結構實現,放于立柱體內。潤滑油采用單獨的油泵提供集中潤滑。 關鍵詞: 數控銑床;伺服電機;滾珠絲杠;軸承;液壓缸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I - n of a In we as of as of of we of we In by by 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I - 目 錄 摘 要 . I . I 1 綜述 . - 式銑床主要技術參數 .1 - 要內容 .1 - 1. 1. 2 擬定方案 .1 - 1. 1. 3 確定總體方案 .2 - 1. 1. 4 機床總體布局的基本要求 .2 - 2 數控機床的發展趨勢 . 13 控機床的定義 . 13 控機床的發展趨勢 . 14 3 機床機械部分的結構 . 17 床的結構設計 . 17 式數控銑床的車身 . 17 身的支承 . 17 身的板布置和截面的形狀(縱向、橫向助板) . 17 身材料的選擇(高磷耐磨鑄鐵) . 18 柱的設計 . 18 立柱的設計要求: . 18 柱的結構 . 18 柱與床身的聯接 . 18 柱的導軌精度 . 19 作臺的設計 . 19 作臺尺寸形狀 . 19 . 20 作臺的其他 結構 . 21 4 伺服進給系統 . 22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I - 服進給系統的種類和組成 . 22 C 伺服機構的種類 . 22 服進給機構的組成 . 23 珠絲杠的選用與計算 . 23 . 23 . 27 . 31 承軸承的選用與計算: . 35 機的選型 . 35 伺服控制電機的基本要求 . 35 制電機類型選擇 . 36 服電機選型 . 36 . 36 . 40 . 41 軸電機的選擇 . 43 軌的設計 . 43 軌的設計和作用 . 43 動導軌塊 . 44 軌的結構類型選用的是滾動直線導軌 . 44 次設計選用的型號是 45型 . 48 勞壽命計算: . 49 軌的防護和潤滑: . 50 5 主軸系統的設計 . 52 軸系統的設計 . 52 軸部件: . 52 軸支承的選擇與配置 . 53 軸箱變速裝置 . 54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I - 輪尺寸及結構設計 . 54 軸 箱部件的校核 . 55 軸器的設計 . 60 6 配重的設計 . 62 7 液壓缸 . 65 結論 . 68 致 謝 . 69 參考文獻 . 70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1 - 1 綜述 20 世紀中期,隨著技術的發展,自動信息處理、數據 處理以及電子機的出現,給自動化技術帶來了新的概念,用數字化信號對機床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推動了機床自動化的發展。 采用數字技術進行機械加工,最早是在 40 年代初,由美國北密支安的一個小型飛機承包商派爾遜斯公司( 現的。他們在制造飛機的框架及直升飛機的轉動機翼時,利用全數字電子計算機對機翼加工路徑進行數據處理,并考慮到刀具直徑對加工路線的影響,使得加工精度達到 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1952 年,麻省理工 學院 在一臺立式銑床上,裝上了一套試驗性的數控系統,成功地實現了同時控制三軸的運動。這臺數控機床被大家稱為世界上第一臺數控機床。 這臺機床是一臺試驗性機床,到了 1954 年 11 月,在派爾遜斯專利的基礎上,第一臺工業用的數控機床由美國本迪克斯公司( 式生產出來。 在此以后,從 1960 年開始,其他一些工業國家,如德國、日本都陸續開發、生產及使用了數控機床。 數 控機床中最初出現并獲得使用的是數控銑床,因為數控機床能夠解決普通機床難于勝任的、需要進行輪廓加工的曲線或曲面零件。 然而,由于當時的數控系統采用的是電子管,體積龐大,功耗高,因此除了在軍事部門使用外,在其他行業沒有得到推廣使用。 到了 1960 年以后,點位控制的數控機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為點位控制的數控系統比起輪廓控制的數控系統要簡單得多。因此,數控銑床、沖床、坐標鏜床大量發展,據統計資料表明,到 1966 年實際使用的約 6000 臺數控機床中, 85%是點位控制的機床。 數控機床的發展中 ,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中心。這是一種具有自動換刀裝置的數控機床,它能實現工件一次裝卡而進行多工序的加工。這種產品最初是在 1959 年3 月,由美國卡耐 ; 特雷克公司( 開發出來的。這種機床在刀庫中裝有絲錐、鉆頭、鉸刀、銑刀等刀具,根據穿孔帶的指令自動選擇刀具,并通過機械手將刀具裝在主軸上,對工件進行加工。它可縮短機床上零件的裝卸時間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2 - 和更換刀具的時間。加工中心現在已經成為數控機床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品種,不僅有立式、臥式等用于箱體零件加工的鏜銑類加工中心,還有用于回轉整體零件加工的車 削中心、磨削中心等。 1967 年,英國首先把幾臺數控機床連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統,這就是所謂的柔性制造系統( 后,美、歐、日等也相繼進行開發及應用。 1974 年以后,隨著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微處理器直接用于數控機床,使數控的軟件功能加強,發展成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簡稱為床),進一步推動了數控機床的普及應用和大力發展。 80 年代,國際上出現了 1 4 臺加工中心或車削中心為主體,再配上工件自動裝卸和監控檢驗裝置的柔性 制造單元( 這種單元投資少,見效快,既可單獨長時間少人看管運行,也可集成到 更高級的集成制造系統中使用。 目前, 從切削加工向板材冷作、焊接、裝配等領域擴展,從中小批量加工向大批量加工發展。 所以機床數控技術,被認為是機械自動化的基礎技術。 那什么是車床呢?據資料所載,所謂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盤、套和其他 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并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 1797 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并于1800 年采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 1817 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采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 1845 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 1848 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 1873 年,美國的斯潘塞制成一臺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軸自動車床; 20 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 40 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 50 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于 60 年代開始用于車床,70 年代后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3 -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 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于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于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臥式和立式之分。單軸臥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 3 5 倍。 仿形 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于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 10 15 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臺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于加工較大、較重、難于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向往復運動,用于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于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 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聯合車床主要用于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還可進行鏜、銑、鉆、插、磨等加工,具有 “一機多能 ”的特點,適用于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 看機床的水平主要看金屬切削機床,其他機床技術和復雜性不高,就是近幾年很流行的電加工機床,也只是方法的改變,沒什么復雜性和科技含量。 我國的數控磨床水平不錯,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因為它簡單,基本屬于勞動密集型。 金屬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屬形狀。去除材料,主要靠車和銑,車床發展為 數控車床,銑床發展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軸機床,可以讓復雜零件在精度和形狀上一次到位,例如,飛機上的一個復雜零件,以前由很多種工人:車工、銑工、磨床工、畫線工、熱處理工用好幾個月干,其中還有報廢的,最新的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4 - 復合數控機床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全干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設計的還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著壽命長,可靠性好。 由普通發展到數控,一個人頂原來的十個,在精度上,更是沒法說,適應性上,零件變了,換個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為最低,以前在工廠,誰要時會車渦輪、蝸桿,沒個 10 年 8 年的不行,要是誰掌握了,那牛得很。現在用數控設備,只要你會編程,把參數輸進去就可以了,很簡單,剛畢業的技校學生都會,而且批量的產品質量也有保證。 自美國在 50 年代末搞出世界一臺數控車床后,機床制造業就進入了數控時代,在六十年代也搞出了第一代數控機床,但后來中國進入了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等 80 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的數控機床水平,差距就是 20 年了,其實奮起直追還有希望,但國營工廠不思進取,到了 90 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水平,已有 30 年的差距了。中國改革開放前走的是蘇聯的路子,什么叫蘇聯的路子,舉個例子來講:比如,生產一根軸,蘇聯的方式是建一個專用生產線,用多 臺專用機床,好處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這根軸的參數發生了變化,這條線就報廢了,生產人員也就沒事做了。在 1960 1980 年代,國營工廠一個產品生產幾十年不變樣。到了1980 年代后,當時搞商品,這些廠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經營就困難了,到了 90 年代就大量破產,大量職工下崗。現代的生產也有大批量生產,但主要是單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種,只要你的設備是數控的,適應起來就快。專業機床的路子已經到頭了, ;西方走的路和前蘇聯不一樣,當年的 “東芝 ”事件,就是日本東芝賣給蘇聯了幾臺五軸聯動的數控銑床,讓蘇聯在潛艇的推進螺旋槳上 的制造,上了一個檔次,讓美國的聲納聽不到潛艇聲音了,所以美國要懲處東芝公司。由此也可見,前蘇聯的機床制造業也落后了,他們落后,我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美國搞出了世界第一臺數控機床,但數控機床的發展,還是要數德國。德國本來在機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無非就是搞機電一體化,機械方面德國已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電子系統方面,德國的電子系統工業本來就強大,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就執機床界的牛耳了。 但日本人的強項就是仿造,從上世紀 70 年代起,日本大量從德國引進技術,消化后大量仿造,經過努力,日本在 90 年代起 ,就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數控機床生產國,直到現在還是。他們在機床制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了世界前面,如在機床復合(一機多種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的核心就在數控系統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統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發拿科公司。第一代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5 - 的系統用步進電機,我們現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電機。現在的數控系統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電機和系統內的邏輯控制軟件,交流伺服電機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誰能制造,這是一個光學、機械、電子的綜合體。邏輯控制軟件就是控制機床的各軸運動,而這些軸是用伺服電機驅動的,一般的系統能 同時控制 3 軸,高級系統能控制五軸,能控 5 軸的,五軸以上也沒問題。我們國家也由有 5 軸系統,但 “做秀 ”的成份多,還沒實用化。我們的工廠用的五軸和五軸以上機床, 100進口 17。 機床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其核心就是數控系統。我們目前不要說系統,就是國內造的質量稍微好一點的數控機床,所用的高精度滾珠絲杠,軸承都是進口的,主要是買日本的,我們自產的滾珠絲杠、軸承在精度、壽命方面都有問題。目前國內的各大機床廠,數控系統 100外購,各廠家一般都買日本發那科、三菱的系統,占 80以上,也有德國西門子的系統 ,但比較少。德國西門子系統為什么用的少呢?早期,德國系統不太能適合我們的電網,我們的電網穩定性不夠,西門子系統的電子伺服模塊容易燒壞。日本就不同了,他們的系統就燒不壞。近來西門子系統改進了不少,價格方面還是略高。德國人很不重視中國,所以他們的系統漢語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漢語化版的。 就國產高級數控機床而言,其利潤的主體是被外國人拿走了,中國只是掙了一個辛苦錢。 美國為什么沒有能成為數控機床制造大國呢?這個和他們當時制定產業政策的人有關,再加上當時美國的勞動力貴,買比制造劃算。機床屬于投資大,見 效慢,回報率底的產業,而且需要技術積累。不太附和美國情況。但后來美國發現,機床屬于戰略物資,沒有它,飛機、大炮、坦克、軍艦的制造都有問題,所以他們重新制定政策,扶植了一些機床廠,規定了一些單位只能買國產設備,就是貴也得買,這就為美國保留了一些數控機床行業。美國機床在世界上沒有什么競爭力。 歐洲的機床,除德國外,瑞士的也很好,要說超高精密機床,瑞士的相當好,但價格也是天價。一般用戶用不起。意大利、英國、法國屬于二流,中國很少買他們的機床。西班牙為了讓中國進口他們的機床,不惜貸款給中國,但買的人也很少 ?借錢總 是要還的。 韓國、的數控機床制造能力比大陸地區略強,不過水平差不多。他們也是在上世紀 90 年代引進日本技術發展的。韓國應該好一點,它有自己制造的、已經商業化了的數控系統,但進口到中國的機床,應我們的要求,也換成了日本系統。我們對他們的系統信不過。韓國數控機床主要有兩家:大宇和現代。大宇目前在我國設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6 - 有合資。臺灣機床和我們大體一樣,自己造機械部分,系統采購日本的。但他們的機床質量差,壽命短,目前在大陸影響很壞。其實他們比我們國產的要好一點。但我們自己的差,我們還能容忍,臺灣的機床是用美金買來的,用的不好,那火就大了。臺灣最主要的幾家機床廠已打算把工廠遷往大陸,大部分都在上海。這些廠目前在國內的競爭中,也打著國產 ”的旗號。 近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引起了世界一些主要機床廠商的注意, 2000年,日本最大的機床制造商 “馬扎克 ”在中國銀川設立了一家數控機床合資廠,據說制造水平相當高,號稱 “智能化、化 ”工廠,和世界同步。今年日本另外一家大機床廠大隈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一家能年產 1000 臺數控機床的控股公司,德國的一家很有名的企業也在上海設立了工廠。 目前,國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勵國民使用國產數控機床,各廠家也在努力追趕。國內買 機床最多的是軍工企業,一個購買計劃里, 80是進口,國產機床滿足不了需要。今后五年內,這個趨勢不會改變。不過就目前國內的需要來講,我國的數控機床目前能滿足中低檔產品的訂貨。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制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 ,并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 “效率 ”和“創新 ”,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 1952 年研制出世界第一臺數控機床、 1958 年創制出加工中心、 70 年代初研制成 1987 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制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 80 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于 1982 年被后進的日本超過,并大量進 口。從 90 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7 -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 1956年研制出第一臺數控機床后,德國特別注重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并重。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 、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采用。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 (如 “機振法 ”、 “機電法 ”、 “機信法 ”等 )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 1958 年研制出第一臺數控機床后, 1978 年產量 (7,342 臺 )超過美國 (5,688 臺 ),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2001 年產量 46,604 臺,出口 27,409 臺,占 59%)。戰略上 先仿后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 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 3,674 人,科研人員超過 600 人,月產能力 7,000 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占 50%,在國內約占 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于 1958 年研制出第一臺數控機床,發展過 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在 19581979 年間為第一階段,從 1979 年至今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中對數控機床特點、發展條件缺乏認識,在人員素質差、基礎薄弱、配套件不過關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終因表現欠佳,無法用于生產而停頓。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大,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第二階段從日、德、美、西班牙先后引進數控系統技術,從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奧、韓國、省共 11 國 (地區 )引進數控機床先進技術和合作、合資生產,解決了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數控機床開始正式生產和使用,并逐步向前發 展。通過六五 ”期間引進數控技術, “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 “科技攻關 ”,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8 - 產業發展迅速, 1998 2004 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 2002 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 2004 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 美元,國內數控機床制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 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 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 ,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18。 在 20 余年間,數控機床的設計和制造技術有較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培訓一批設計、制造、使用和維護的人才;通過合作生產先進數控機床,使設計、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縮小 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通過利用國外先進元部件、數控系統配套,開始能自行設計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軸聯動加工的數控機床,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對關鍵技術的試驗、消化、掌握及創新卻較差。至今許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能獨立發展,基本上處于從仿制走向自行開發階段,與日本數控機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象日本 “機電法 ”、 “機信法那樣的指引;嚴重缺乏各方面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缺少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數控系統不配套;企業和專業間缺乏合作,基本上孤軍作戰 ,雖然廠多人眾,但形成不了合力。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 “六五 ”期間引進數控技術, “七五 ”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 ”,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 1998 2004 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 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 2002 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 2004 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 美元,國內數控機床制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 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 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 ,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9 - 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19。 2003 年開始,中國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控機床進口國。目前正在提高機械加工設備 的數控化率, 1999 年,我們國家機械加工設備數控華率是 5 8,目前預計是 15 20之間。 一、 什么是數控機床 車、銑、刨、磨、鏜、鉆、電火花、剪板、折彎、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機械加工方法,所謂機械加工,就是把金屬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包含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兩個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設備都稱為機床,數控機床就是在普通機床上發展過來的,數控的意思就是數字控制。給機床裝上數控系統后,機床就成了數控機床。當然,普通機床發展到數控機床不只是加裝系統這么簡單,例如:從銑床發展到加工中心,機床結構發生變化,最主 要的是加了刀庫,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銑、鏜、鉆的功能。 我們一般所說的數控設備,主要是指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 我國目前各種門類的數控機床都能生產,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世界水平,有的比國外落后 10 15 年,但如果國家支持,追趕起來也不是什么問題,例如:去年,沈陽機床集團收購了德國西思機床公司,意義很大,如果大力消化技術,可以縮短不少差距。大連機床公司也從德國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上海一家企業購買日本著名的機床制造商池貝。, 近幾年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歐洲不少企業倒閉或者被兼并,如馬毫、斯濱納 等。日本不景氣,有不少在 80 年代很出名的機床制造商倒閉,例如:新瀉鐵工所。 二、 數控設備的發展方向 六個方面:智能化、化、高速、高精度、符合、環保。目前德國和瑞士的機床精度最高,綜合起來,德國的水平最高,日本的產值最大。美國的機床業一般。中國大陸、韓國。臺灣屬于同一水平。但就門類、種類多少而言,我們應該能進世界前 4 名。 三、 數控系統由顯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電機、和各種開關、傳感器構成。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廠商是:日本發那客、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其余還有法國扭姆、西班牙凡高等。國內由華中數控、航天數控 等。國內的數控系統剛剛開始產業化、水平質量一般。高檔次的系統全都是進口。 華中數控這幾年發展迅速,軟件水平相當不錯,但差就差在電器 硬件 上,故障率比較高。華中數控也有意向數控機床業進軍,但機床的 硬件 方面不行,質量精度一般。目前國內一些大廠還沒有采用華中數控的。廣州機床廠的簡易數控系統也不錯。 我們國家 機床業最薄弱的環節在數控系統。 買文檔就送您 紙全套, Q 號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10 - 四、 機床精度 1、機械加工機床精度分靜精度、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等 5 種。 2、 機床精度體系:目前我們國家內承認的大致是四種體系:德國 準、日本 準、國際標準 準、國標 標和國際標準差不多。 3、 看一臺機床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重復定位精度,一臺機床的重復定位精度如果能達到 準 .、統計法 ),就是一臺高精度機床,在 準 .、統計法 )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機床,高精度的機床 ,要有最好的軸承、絲杠。 ;4、 加工出高精度零件,不只要求機床精度高,還要有好的工藝方法、好的夾具、好的刀具。 五、 目前世界著名機床廠商在我國的投資情況 1、 2000 年,世界最大的專業機床制造商馬扎克( 寧夏銀川投資建了名為 “寧夏小巨人機床公司 ”的機床公司,生產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和車銑復合中心。機床質量不錯,目前效益良好,年產 600 臺,目前正在建 2 期工程,建成后可以年產 1200 臺。 2、 2003 年,德國著名的機床制造商德馬吉在上海投資建廠,目前年組裝生產數控車床和立式加工中心 120 臺左右 。 3、2002 年,日本著名的機床生產商大隈公司和北京第一機床廠合資建廠,年生產能力為 1000 臺,生產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 4、韓國大宇在山東青島投資建廠,目前生產能力不知。 5、臺灣省的著名機床制造商友嘉在浙江蕭山投資建廠,年生產能力 800 臺。 5、民營企業進入機床行業情況 1、浙江日發公司, 2000 年投產,生產數控車床、加工中心。年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