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下雨時,雨滴看上去好像是連成一條線,這是由于()A.雨滴下落速度大而連在了一起 B.雨滴小,看起來就連成了線C.人眼有視覺暫留現象 D.觀察時間和雨滴下落時間太短2.下列四種現象中,其物態變化過程與霜形成相同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B.草葉間露珠晶瑩C.冰凍的海面D.窗玻璃上冰花剔透3.甲、乙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導體,甲、乙的橫截面及長度如圖所示,電阻相等的是()A. B.C. D.4.下列幾組數據中最符合我們生活實際的是()A.你步行的速度約是10m/sB.一名普通的初三學生身高約為170mmC.咸寧地區夏季的最高氣溫可達到50℃D.一個普通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5.下列體育項目中的一些現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來解釋的是A.跳水運動員踩踏跳板,身體向上跳起B.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身體離墻而去C.鉛球運動員投出鉛球后,鉛球在空中會下落D.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身體前進6.甲車從M點、乙車從N點同時相向運動,它們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當甲、乙相遇時.乙距M點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M、N間的距離為s,則A.v甲<v乙,s=36米 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 D.v甲>v乙,s=18米7.冰在熔化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內能不變,比熱容不變 B.比熱容、內能、溫度都不變C.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比熱容變大 D.比熱容變大,內能增加,溫度升高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首先需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下列照片中的情況屬于已經調整好的是()A. B.C. D.9.如圖所示,甲、乙是同一個人的兩幅照片,乙圖中他拿的眼鏡是A.凸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B.凸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C.凹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D.凹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10.陽陽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進行了總結,其中正確的是()①縮小的都是實像,放大的都是虛像;②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③縮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④實像遠離凸透鏡時變大,虛像靠近凸透鏡時變小;⑤實像和物體在凸透鏡的兩側,虛像和物體在凸透鏡的同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11.被踩癟的乒乓球(但沒有破)放在熱水里燙一會,被踩癟的地方重新鼓起來了。就球內的氣體而言,變形過程中,沒有發生變化的物理量是()A.質量 B.密度 C.形狀 D.體積12.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賞了建國70周年主題為《我的祖國》的專場音樂會。其中關于音樂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男高音的音調比男低音的音調低B.小洋主要是根據響度來區分不同樂器的聲音C.當長笛演奏時,是長笛內的空氣振動發聲D.欣賞音樂期間,大家把手機調至靜音是在阻斷噪聲的傳播13.一名蹦極運動員從高處豎直下落,在此過程中先向下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直到最低處,若以運動員為參照物,地面的運動情況是()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減速運動B.地面在靠近,先做減速、后做加速運動C.地面在遠離,先做加速、后做減速運動D.地面在遠離,先做減速、后做加速運動14.下列各種“成像”中,關于其對應成像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小孔成像”——像是等大、倒立的虛像B.“平面鏡成像”——像是等大、正立的虛像C.“照相機成像”——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D.“放大鏡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15.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透過樹叢的光束B.雨后的彩虹C.水中的倒影D.海市蜃樓16.如圖所示,電視節目中“闖關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當小強正通過關卡1左側9m遠的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卡是()A.關卡4 B.關卡3 C.關卡2 D.關卡117.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的是A.初夏早晨,小草上結出的露珠 B.隆冬時節,口中哈出的白氣C.深秋早晨,楓葉上蒙上的白霜 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18.入冬以來氣候干燥,許多地區多處發生火災。如若被困火災現場,建筑物內受困人員應捂鼻、彎腰迅速撤離火場,這是因為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與空氣相比()A.溫度較低,密度較大 B.溫度較低,密度較小C.溫度較高,密度較大 D.溫度較高,密度較小19.如圖所示,在一塊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小明同學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水。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這個實驗用來探究水蒸發快慢是否與()A.水的表面積有關B.水的溫度有關C.水的質量有關D.水上方空氣的流速有關20.女高音與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聲音的()A.音色 B.音調C.響度 D.速度21.如圖,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現象表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該現象表明空氣能傳播聲音C.該現象表明聲能傳遞能量D.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掛在左邊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也會彈起22.甲、乙兩車在公路上,分別從P、Q兩點同時相向運動,它們的圖像如圖所示,經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P、Q間的距離為s,則()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cmC.v甲<v乙,s=16m D.v甲<v乙,s=8cm23.下列四個表達式是某班四位同學在學習“長度與時間單位換算”時的演算過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A.0.6m=0.6×100=60cm B.5.8m=5.8×100cm=580cm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24.下列各種現象與其涉及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中,錯誤的是A.高原反應﹣﹣大氣壓和海拔高度的關系B.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C.水下潛水艇能夠上浮﹣﹣液體的壓強和深度的關系D.利用高壓鍋容易將飯煮熟﹣﹣沸點和氣體壓強的關系25.下列圖所示的現象中,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A.鉛筆好像被水面折斷B.雨后天空出現彩虹C.人在墻上形成的影子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26.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裝有水,把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鐵塊、鋁塊依次放在甲、乙、丙三個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來裝水最多的杯子是(ρ銅>ρ鐵>ρ鋁)A.甲杯 B.乙杯C.丙杯 D.原來裝水一樣多27.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色不同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音調就越高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D.聲音只能傳遞信息,不能傳遞能量28.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B.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音調越高C.教室周圍植樹可以減弱噪聲 D.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29.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吸熱 B.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C.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放熱 D.云的形成是汽化現象,放熱30.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根據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t1時刻兩隊所走距離相等B.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的快C.t1時刻甲隊超過乙隊D.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測得鉛筆的長度為______cm;體溫計示數為_______℃。32.請寫出以下現象所屬的物態變化名稱:夏天吃冰棒時,打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______;寒冷的冬天,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______;用久了的燈泡鎢絲變細______。33.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__℃。34.紅色三角梅在陽光下十分鮮艷,它反射了太陽光中的___色光;若只被藍光照射,該三角梅看起來是___色的。35.(云南中考)小明從汽車的后視鏡里看見駕駛員的眼睛,此時駕駛員通過車內后視鏡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見小明;小明在后視鏡里看到的駕駛員的像是______(填“虛”或“實”)像.36.通常情況下,暖氣片應安裝在窗戶的________(填“上”或“下”)方,這樣周圍空氣受熱后密度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空氣往上運動.37.如圖所示,一只小鳥棲息在清澈見底的平靜湖邊,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當它展翅飛離的過程中,小鳥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8.2018年12月8日2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的探測之旅,月亮______光源(選填是或不是),農歷十五,我們無論在天涯海角都能看到明月,是因為月球表面發生的是______發射,我們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是因為光的______傳播,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預選區,玉兔二號巡視器與嫦娥四號分離駛抵月球表面,玉兔二號巡視器從地球到月球,它的質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9.順德政府將大良多個路段的水泥路面改成有許多空隙的“海棉”瀝青路面,這樣可以在________中減弱噪聲,但是瀝青路面在烈日下會變軟,這是瀝青吸熱發生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緣故,在這個過程中瀝青的溫度是升高的,說明瀝青是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0.在每周一學校的升旗儀式上雄壯的國歌聲是通過傳到每個人的耳朵的,全校師生從操場的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旗桿上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是因為太陽光在國旗表面發生了______(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回顧實驗和探究:(1)探究固體加熱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圖甲是給某固態物質加熱的裝置,該物質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①圖丙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②該固體是______(選晶體或非晶體),圖乙是其______圖象(填熔化或凝固)。③第10min時,該物質處于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④該物質的凝固點是______℃。⑤組裝圖甲中的實驗器材時,應______組裝(填“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2)探究聲音的特性:①如圖,把鋼尺緊按在桌而上,撥動其伸出桌面端,聽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實驗現象;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做幾次實驗。實驗發現,音調由物體振動的______決定,鋼尺伸出桌面端越短,發出的音調越______。②如圖,先輕敲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狀況;再重敲此音叉,觀察現象。實驗可得,聲音的響度由發聲體的______決定;兩次實驗中,音叉發聲的音調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42.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裝置。(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拿一支沒有點燃的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A的像完全______。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同時也證明了_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從遠處逐漸向凸透鏡的焦點靠近時,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所成像的大小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今年國慶節期間,小濤同學參觀了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其中看到了有按照與真人一比一比例制成的籃球明星姚明的蠟像,如圖所示,這是目前該館內“最高大”的蠟像。已知姚明體重約為140kg,其蠟像的平均密度為0.9×103kg/m3,人體的平均密度約等于水的密度。g取10N/kg,請通過計算回答:(1)姚明的體積大約是多少?(2)姚明蠟像的質量是多少?44.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則:(1)汽車30分鐘內駛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若甲乙兩地相距90km,則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需多少分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詳解】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雨滴都會豎直的落回地面,人的眼睛具有“視覺暫留”的功能,觀察到雨滴時,還留有上一個物體的像,因此雨滴看起來是連續的。故選C。2、D【詳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A.冰雪消融,冰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A項不符合題意;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海水結冰是凝固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直接變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與霜的形成相同,故D符合題意。3、A【詳解】甲、乙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導體,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A.圖中甲導線橫截面積是乙導線橫截面積的2倍,長度是乙的2倍,設乙的電阻為R乙,則R甲=R乙=R乙,故A符合題意;B.圖中甲導線的橫截面積是乙導線橫截面積的一半,長度是乙的2倍,R甲=22R乙=4R乙,故B不符合題意;C.圖中甲導線的橫截面積是乙導線橫截面積的2倍,長度相等,R甲=R乙,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甲導線的橫截面積是乙導線橫截面積的2倍,長度是乙的一半,R甲=R乙=乙,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分析】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詳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1m/s,故A不符合題意;B.一名普通的初三學生身高約為1.7m=1700mm故B不符合題意;C.咸寧地區夏季的最高氣溫可達到35℃,故C不符合題意;D.3個蘋果的質量大約500g,一個普通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故D符合題意。故選D。5、C【詳解】A.跳水運動員踩踏跳飯,給踏板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上的力,身體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題意;B.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運動員給墻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墻會給身體施加一個力,身體離墻而去,故B不符合題意;C.鉛球運動員投出鉛球后,鉛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會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題意;D.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給水施加了一個向后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前的力,身體前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6、D【分析】根據圖甲和圖乙讀出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然后根據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據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時間,算出12s通過的路程,它們的路程之差就是P、Q兩點間的距離.【詳解】由圖象可知,s甲=12m時,t甲=6s;s乙=12m時,t乙=12s;則甲的速度:v甲==2m/s;乙的速度:v乙===1m/s;v甲>v乙,故AB錯誤;相遇時,甲通過的路程為:s甲=v甲t=2m/s×t,乙車通過的路程為:s乙=v乙t=1m/s×t,M、N間的距離為:s=s甲+s乙=2m/s×t+1m/s×t=1m/s×t+12m,解得相遇的時間:t=6s,帶入M、N間的距離為:s=s甲+s乙=2m/s×t+1m/s×t=2m/s×6s+1m/s×6s=18m,故C錯誤,D正確.7、C【詳解】冰是晶體,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保持不變,冰變成水后比熱容變大。故選C。8、C【詳解】觀察上述四副圖可以看出,燭焰、凸透鏡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央大致在同一高度的是C圖,A圖中凸透鏡的角度不對,B圖中的凸透鏡太低,D圖中光屏的位置太低,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A【詳解】由圖可知當把眼鏡片靠近眼鏡時,眼睛被放大,起到放大鏡的作用,所以該鏡片是凸透鏡,近視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遠視眼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而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可以用來矯正遠視眼,故選A。10、C【詳解】①凸透鏡可成放大的實像,也可成放大的虛像,所以①說法錯誤;②凸透鏡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所以②說法正確;③凸透鏡可成放大的、倒立的實像,所以③說法錯誤;④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即像遠離凸透鏡時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即像靠近凸透鏡時變小,所以④說法正確;⑤在凸透鏡成像中,實像和物體分別在凸透鏡的兩側,虛像和物體在凸透鏡的同一側,所以⑤說法正確。故選C。11、A【詳解】質量是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當球被踩癟時,形狀發生了變化;雖然球內的氣體體積減小,但由于球沒有破裂,球內氣體的分子數量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所以球內氣體的質量沒有發生變化,但由于氣體體積減小,根據ρ=可知,球內氣體的密度會變大。故選A。12、C【詳解】A.音調代表聲音的高低,男高音的音調比男低音的音調高,故A不正確;B.小洋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區分不同樂器的聲音,故B不正確;C.吹長笛時,使笛內空氣會發生振動,振動產生聲音,故C正確;D.欣賞音樂期間,手機調至靜音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選C。13、A【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靜止情況,從物體相對于參照物而言,有無位置變化來入手。【詳解】蹦極運動員從高處豎直下落,在此過程中先向下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直到最低處,這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若以運動員為參照物,地面相對于運動員之間的位置來說變化的先快后慢,此時地面向上運動(靠近運動員),其運動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參照物及其選擇。14、A【詳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取決于光屏距小孔的距離,可以是等大的實像,也可以是放大的實像或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符合題意;B.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道,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凸透鏡成像規律知道,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凸透鏡成像規律知道,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5、C【詳解】A.透過樹叢的光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空氣由于受熱等因素變得不再是均勻介質,光在不均勻介質中發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B【詳解】由題知,關卡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小強正通過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由可得,小強到達關卡1時所用的時間:,所以關卡1不會擋住他;每兩個關卡間距離8m,所以小強通過相鄰兩關卡所用的時間小強到達關卡2的時間: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關卡2不會擋住他;小強到達關卡3的時間: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關卡3會最先擋住他;選項B符合題意.17、C【詳解】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題意;B.口中哈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故C符合題意D.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是冰的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18、D【詳解】建筑物內起火后,溫度較高,室內有毒氣體體積膨脹,密度減小;有毒氣體漂浮在房間的上方,所以建筑物內受困人員應捂鼻、彎腰迅速撤離火場。故選D。19、A【詳解】根據題意知道,質量相同的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說明小明同學研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B【詳解】唱歌中的高低音是由于歌手聲帶振動頻率不同而決定的,是指聲音的音調高低,故選B。21、D【詳解】A.泡沫塑料球彈起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音叉振動,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題意知道,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說明聲音通過空氣由右邊的音叉傳播到左邊音叉,引起振動而發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敲擊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來了,說明空氣可以傳聲,小球跳起也表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在月球上沒有空氣,聲音不能傳播,若做這個實驗,則掛在左邊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也不會彈起,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2、C【詳解】由圖像可知,相同的時間內,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的,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即v甲<v乙。經過4s甲、乙相遇,第4s時,甲通過的路程是4m,乙通過的路程是12m。因為甲乙是從P、Q兩點同時相向運動,所以P、Q兩點的距離是二人通過的路程之和,即16m。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23、B【分析】物理量的單位換算,只是對后面的單位m進行單位換算,換算到合適的單位,最后整理成最簡結果.【詳解】A、0.6m=0.6×100cm=60cm,故A錯誤;B、5.8m=5.8×100cm=580cm,故B正確;C、30min=30×60s=1800s,故C錯誤;D、2h=2×60min=120min;故D錯誤.故選B.24、C【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詳解】A.高原反應是由于海拔越高氣壓越小,而造成的不適,故A正確;B.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是因為飛機的機翼的特殊形狀,使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利用了流體壓強一流速的關系,獲得升力,故B正確;C.水下潛水艇能夠上浮,利用了物體的浮沉條件,而不是壓強的關系,故C錯誤;D.利用高壓鍋容易將飯煮熟,是因為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故D正確.關鍵是學生對相關力學知識的的掌握,要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大氣壓、壓強、浮力都是中招的熱點.25、B【詳解】鉛筆折斷是光的折射現象;彩虹的出現是光的色散現象;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倒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符合題意.26、A【分析】要判斷哪個杯子裝水最少,就得需要知道哪個金屬塊的體積最大,而要判斷哪個金屬塊的體積最大,我們可根據密度公式ρ=進行判斷.【詳解】∵m鋁=m鐵=m銅,且ρ銅>ρ鐵>ρ鋁,∴根據ρ=可得,V銅<V鐵<V鋁,∵這三個金屬塊都浸沒入水杯里,∴它們排出水的體積都等于它們各自的體積,即V銅排<V鐵排<V鋁排,∵此時水面恰好相平,且杯子完全相同,∴放銅塊的杯子里的水最多,即甲杯.27、C【詳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響度不同,故A錯誤;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就越大,故B錯誤;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D.聲音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C。28、B【詳解】A.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誤,符合題意;C.教室周圍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調節音量時,喇叭的振幅發生改變,所以發出聲音的響度發生改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29、C【詳解】A.雪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華現象,是放熱的,故A錯誤;B.露也是由水蒸氣液化而成的,液化現象,是放熱的,故B錯誤;C.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凝華現象,是放熱的,故C正確;D.云是水汽凝結成的小水滴(液化)或小冰晶(凝華)懸浮在空氣中的現象,是放熱的,故D錯誤。故選C。30、D【詳解】AC.由圖象可知,0~t1時刻內,甲隊龍舟的速度始終小于乙隊龍舟的速度,由s=vt可知,甲隊龍舟所走的距離小于乙隊龍舟走過的距離,所以,t1時刻甲隊不可能超過乙隊;BD.由圖象可知,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兩隊運動的快慢相同.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0.1cm(或1mm)7.5037.5【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之前,要明確其分度值;(2)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數第二位與分度值對應;(3)體溫計的示數在37℃與38℃之間,最小刻度值為0.1℃,由此讀出該體溫計的示數。【詳解】[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2]物體左側示數為1.00cm,右側示數為8.50cm,所以鉛筆的長度為則鉛筆的長度為7.50cm。[3]由圖可知,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此時體溫計的讀數是37.5℃。32、液化凝固升華【詳解】[1]夏天吃棒冰時,揭開包裝紙后棒冰會冒“白汽”,是冰棒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2]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固態冰。[3]用久了的燈泡鎢絲比新時細,是由于鎢絲發生升華所致。33、37.4【詳解】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0.1℃,其示數為37℃+0.1℃×4=37.4℃34、紅黑【詳解】[1][2]紅色的三角梅只能反射紅色光,其它色光都被三角梅吸收,當紅色三角梅只受到藍光照射時,照在三角梅上的藍光被吸收,沒有光被反射,玫瑰花看起來是黑色的,所以玫瑰花會失去美麗的光彩。35、一定虛【詳解】由題意可知,小明能從汽車的后視鏡里看見駕駛員,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駕駛員通過車內后視鏡一定了也能看見小明;后視鏡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因此小明在后視鏡里看到的駕駛員的像是虛像.36、下減小【解析】暖氣片對空氣進行加熱時,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密度減小,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當冷空氣從窗戶進入房間時,被窗戶下方的暖氣片加熱,空氣受熱上升,可以起到較好的供暖效果.故答案為:下減小37、反射虛不變【詳解】[1][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湖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因此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3]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的大小相等,所以當它展翅飛走時,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