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01
CCSZ00
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2319—2024
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導則
Directivesforevaluationofprovisioningecologicalproducts
2024-09-23發布2025-01-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1/T2319—2024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總體原則.........................................................................................3
5評價方法.........................................................................................4
6環境屬性評價.....................................................................................5
7品質屬性評價....................................................................................12
8資源屬性評價....................................................................................12
9低碳屬性評價....................................................................................13
10全生命周期管理..................................................................................14
附錄A(資料性)北京市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目錄清單.................................................18
附錄B(資料性)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標準內容框架...............................................19
附錄C(規范性)產地環境監測方法.................................................................20
附錄D(規范性)產地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分析方法.....................................................22
附錄E(規范性)產地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標分析方法...................................................23
附錄F(規范性)地下水質量檢測指標分析方法.......................................................28
附錄G(規范性)土壤環境質量指標分析方法.........................................................31
附錄H(規范性)產地生物多樣性質量指標計算方法...................................................32
附錄I(資料性)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及聲明報告框架.................................................33
附錄J(資料性)溯源系統數字標簽字段.............................................................37
附錄K(資料性)禁止使用農藥清單名錄.............................................................38
參考文獻..........................................................................................39
I
DB11/T23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實施。
本文件起草單位:清華大學、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
室、密云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密云區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毅、杜斌、高大偉、賁權民、王穎捷、雷寰、劉力、徐明、耿淼、李淼、汪
自書、么新、李東方、齊超、陳浩、鐘翡、張俊民、方錫紅、吳忠高、李凱、白夢實、潘幸興、齊增祿、
陳祥義、王少華、韋紅衛、梁崇波、藺艷、任一凡、田瑞冬、辛爽。
II
DB11/T2319—2024
引言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相關要求,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
實現機制,探索構建北京市基于數字化的、覆蓋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評價標準體系,拓展
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增值渠道,激發生態產品經濟發展潛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提升區域經濟綠色
發展水平,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提出了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的通用要求,用于指導分品類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標
準的制定,推動建立北京市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體系。
III
DB11/T2319—2024
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導則
1范圍
本文件確立了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的總體原則,規定了評價方法及環境屬性、品質屬性、資源
屬性、低碳屬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評價要求和評價結果。
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地區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的評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4806.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陶瓷制品
GB480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T16716.1包裝與環境第1部分:通則
GB/T18455包裝回收標志
GB19778包裝玻璃容器鉛、鎘、砷、銻溶出允許限量
GB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
GB299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3165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
HJ663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NY/T396農用水源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NY/T397農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NY/T525有機肥料
NY884生物有機肥
DB11/T1764用水定額(所有部分)
1
DB11/T2319—2024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生態系統ecosystem
一定空間范圍內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非生態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整體。
注:包括森林、灌叢、草地、農田、濕地、荒漠、城市、海洋等生態系統類型。
[來源:DB11/T2059—2022,3.1]
3.2
生態產品ecologicalproduct
生態系統為經濟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提供且被使用的貨物與服務貢獻。
注:包括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類產品。
[來源:DB11/T2059—2022,3.8,有修改]
3.3
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provisioningecologicalproduct
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并被使用的物質產品。
注:包括農產品、林產品、畜牧產品、水產品、淡水資源、生物質能及其他物質產品,如糧食、油料、蔬菜、水果、
木材、生物質能、畜產品、水產品、中草藥、牧草、花卉等。
[來源:DB11/T2059—2022,3.10,有修改]
3.4
人放天養reproducedbypeopleandcultivatedbynature
通過人工采集植物種子或繁育動物種苗,種植或放生到自然環境中后在無人為干預情況下完成生
長發育的生產方式。
3.5
自繁自養self-reproductionandself-cultivation
生產者通過自我繁殖動物幼體、植物繁殖體和自我生產以減少外部依賴和降低成本的生產方式。
3.6
生境條件habitatconditions
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賴以生存的環境要素(因子)。
注:包括但不限于溫度、濕度、光照、土壤質量、食物來源、水源、遮蔽物等。
3.7
環境屬性指標environmentalattributeindicators
用于表征產地環境本底特征的指標。
注:包括但不限于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等。
2
DB11/T2319—2024
3.8
品質屬性指標qualityattributeindicators
用于表征生態產品品質的屬性指標。
注:包括但不限于外觀、感官、理化、安全、質量管理、有益健康因子、農獸藥殘留、微生物限量等。
3.9
資源屬性指標resourcesattributeindicators
用于表征生態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各種生產加工措施對水、土地、生物等各類資源影響的指標。
3.10
低碳屬性指標lowcarbonattributeindicators
用于表征生態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所采取的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足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
施的指標。
3.11
全生命周期lifecycle
產品系統中前后銜接的一系列階段,從自然界或從自然資源中獲取原材料,直至最終處置。
[來源:GB/T24044—2008,3.1]
3.12
溯源traceability
追蹤產品產地環境、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全過程信息的過程。
3.13
產品碳足跡carbonfootprint
產品系統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
3.14
生產單元productionunit
由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生產者實施管理的生態生產區域。
3.15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
注:通常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三個層次。
4總體原則
4.1強調生態優先
優先關注生態產品產地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質量、地下水質量、土壤質量、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本
底條件,鼓勵減少人為干預,促進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
3
DB11/T2319—2024
4.2關注消費者健康
生態產品評價以消費者健康安全為關注焦點,在符合適用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等規范性要求的基
礎上,鼓勵無毒、無害、有益健康的檢測評估。
4.3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
重點分析生態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生產資料采集、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召回
等)的資源能源消耗、潛在環境影響、生態環境影響、碳排碳匯等因素,選取能夠表征該類產品主要生
態特性并可量化和可檢測驗證的指標進行評價。
5評價方法
5.1評價對象
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以農林牧漁等行業產出的產品為對象。北京市生態產品目錄清單見附錄A,
分品類生態產品評價標準的內容框架見附錄B。
5.2等級劃分
依據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所處的生境條件、生產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的結果,將生態產品分
為特級、一級和二級3個等級:
a)特級產品以原生境條件為主,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強調自然屬性,質量檢測符合自然
生長特征;
b)一級產品以良好的生態系統為主,宜人放天養、自繁自養,質量檢測基本符合自然生長特
征;
c)二級產品宜綠色種養,盡量減少人為活動對生態系統擾動,質量檢測無禁用物質成分。
5.3評價指標體系
5.3.1概述
評價指標的選取可依據產品的特性,結合地方現有生態環境監測和產品評價體系,優先選取可具體
采樣檢測/監測或可量化指標。評價指標包括產地環境屬性、產品品質屬性、產品資源屬性、產品低碳
屬性等,劃分為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
a)定量指標主要包括能夠反映產地環境質量、產品品質特征的可量化指標;
b)定性指標主要包括產品應滿足的法律法規、生態環境、工藝技術、特征特性、相關標準等方
面的指標。
5.3.2環境屬性指標
重點選取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指標。
5.3.3品質屬性指標
重點選取消費者關注度高,影響品質的外觀、感官、理化、安全、質量管理、有益健康因子、污染
物限量、農獸藥殘留等方面的指標。
4
DB11/T2319—2024
5.3.4資源屬性指標
重點選取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應滿足的各類資源減量使用和循環再生,使用可再生、可降解原材
料,豐富生物量、調節環境凈化能力等方面的指標。
5.3.5低碳屬性指標
重點選取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應滿足的低能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或無污染排放以及碳排碳匯
等方面的指標。
5.4評價結果
5.4.1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評價指標應作為生態產品檢測、監測的主要依據,應確保生境條件、生產
過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滿足生態產品相應評價等級要求。
5.4.2本文件采用指標符合性評價的方法,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應當同時滿足環境屬性、品質屬性、
資源屬性、低碳屬性通用要求和評價指標要求(見第6章~第9章要求)以及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見第
10章)。
5.4.3在滿足通用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對比產品各指標值等級,原則上按單指標評價結果最差的等級
確定生態產品的級別。
6環境屬性評價
6.1環境空氣質量
生態產品產地及周邊環境空氣質量指標符合GB3095的規定,其中特級生態產品滿足GB3095的一
級濃度限值要求,一級、二級生態產品滿足GB3095的二級濃度限值要求,各級生態產品需滿足的環境
空氣污染物基本項目、其他項目濃度限值應符合表1、表2的要求。環境空氣采樣與檢測方法應符合附錄
C、附錄D的要求。
表1環境空氣質量要求(基本項目)
生態產品產地及周邊環境空氣質量要求
序號指標平均時間單位
特級一級、二級
年平均≤2060
1二氧化硫(SO2)24小時平均≤50150
1小時平均≤150500
μg/m3
年平均≤4040
2二氧化氮(NO2)24小時平均≤8080
1小時平均≤200200
24小時平均≤44
3一氧化碳(CO)mg/m3
1小時平均≤1010
日最大8小時平均≤100160
4臭氧(O3)
1小時平均≤160200
3
顆粒物年平均≤4070μg/m
5(粒徑小于或等于10μm,24小時平均≤50150
PM10)24小時平均≤3575
5
DB11/T2319—2024
表2環境空氣質量要求(其他項目)
不同等級生態產品濃度限值
序號指標平均時間單位
特級一級、二級
年平均≤80200
1總懸浮顆粒物(TSP)
24小時平均≤120300
年平均≤5050
2氮氧化物(NOx)24小時平均≤100100
1小時平均≤250250μg/m3
年平均≤0.50.5
3鉛(Pb)
季平均≤11
年平均≤0.0010.001
4苯并[a]芘(BaP)
24小時平均≤0.00250.0025
5負氧離子—≥1200500個/cm3
6.2地表水環境質量
生態產品產地內地表水質量指標符合GB3838相關要求,其中特級、一級、二級生態產品產地內地
表水應分別滿足GB3838的Ⅰ類、Ⅱ類、Ⅲ類標準,標準限值應符合表3的要求。產地周邊地表水環境應
符合表4的要求。產地內地表水環境補充項目由當地生態產品主管部門根據生態產品的具體品類在表5
中選擇。地表水環境質量采樣與檢測方法應符合附錄C、附錄E的要求。
表3生態產品產地內地表水質量要求
產地內地表水環境質量要求
序號指標單位
特級一級二級
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
1水溫℃
周平均最大溫升≤1且周平均最大溫降≤2
2pH值6~9無量綱
飽和率90%
3溶解氧≥65
(或7.5)
4高錳酸鹽指數≤246
5化學需氧量(COD)≤151520
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
7氨氮(NH3-N)≤0.150.51.0
8總磷(以P計)≤0.020.10.2
9總氮(湖、庫,以N計)≤0.20.51.0
10銅≤0.011.01.0
mg/L
11鋅≤0.051.01.0
12氟化物(以F-計)≤1.01.01.0
13硒≤0.010.010.01
14砷≤0.050.050.05
15汞≤0.000050.000050.0001
16鎘≤0.0010.0050.005
17鉻(六價)≤0.010.050.05
18鉛≤0.010.010.05
19氰化物≤0.0050.050.2
6
DB11/T2319—2024
表3生態產品產地內地表水質量要求(續)
產地內地表水環境質量要求
序號指標單位
特級一級二級
20揮發酚≤0.0020.0020.005
21石油類≤0.050.050.05
mg/L
2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0.20.2
23硫化物≤0.050.10.2
24糞大腸菌群≤200200010000個/L
2-
25硫酸鹽(以SO4計)≤250250250
26氯化物(以Cl-計)≤250250250
27硝酸鹽(以N計)≤101010
28鐵≤0.30.30.3mg/L
29錳≤0.10.10.1
30全氟辛烷磺酸≤0.00004——
31全氟辛酸≤0.00008——
表4生態產品產地周邊地表水質量要求
序號指標產地周邊地表水環境質量要求單位
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
1水溫℃
周平均最大溫升≤1且周平均最大溫降≤2
2pH值6~9無量綱
3溶解氧≥3
4高錳酸鹽指數≤10
5化學需氧量(COD)≤30
6五日生化需氧(BOD5)≤6
7氨氮(NH3-N)≤1.5
8總磷(以P計)≤0.3
9總氮(湖、庫,以N計)≤1.5
10銅≤1.0
11鋅≤1.0
12氟化物(以F-計)≤1.0
13硒≤0.01mg/L
14砷≤0.05
15汞≤0.0001
16鎘≤0.005
17鉻(六價)≤0.05
18鉛≤0.05
19氰化物≤0.2
20揮發酚≤0.005
21石油類≤0.05
2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
23硫化物≤0.2
24糞大腸菌群≤10000個/L
7
DB11/T2319—2024
表5生態產品產地內地表水質量限值(補充項目)
單位為毫克每升
序號指標標準值序號指標標準值序號指標標準值序號指標標準值
1三氯甲烷0.0621乙苯0.341丙烯酰胺0.000561內吸磷0.03
2四氯化碳0.00222二甲苯0.542丙烯腈0.162百菌清0.01
鄰苯二甲酸二丁
3三溴甲烷0.123異丙苯0.25430.00363甲萘威0.05
酯
鄰苯二甲酸二
4二氯甲烷0.0224氯苯0.344(2-乙基己基)0.00864溴氰菊酯0.02
酯
1,2-二氯乙
50.03251,2-二氯苯1.045水合肼0.0165阿特拉津0.003
烷
苯并(a)
6環氧氯丙烷0.02261,4-二氯苯0.346四乙基鉛0.0001662.8×10-6
芘
7氯乙烯0.00527三氯苯0.0247吡啶0.267甲基汞1.0×10-6
1,1-二氯乙
80.0328四氯苯0.0248松節油0.268多氯聯苯2.0×10-5
烯
1,2-二氯乙微囊藻毒素
90.0529六氯苯0.0549苦味酸0.5690.001
烯-LR
10三氯乙烯0.0730硝基苯0.01750丁基黃原酸0.00570黃磷0.003
11四氯乙烯0.0431二硝基苯0.551活性氯0.0171鉬0.07
2,4-二硝基
12氯丁二烯0.002320.000352滴滴涕0.00172鈷1.0
甲苯
2,4,6-三硝
13六氯丁二烯0.0006330.553林丹0.00273鈹0.002
基甲苯
14苯乙烯0.0234硝基氯苯0.0554環氧七氯0.000274硼0.5
2,4-二硝基
15甲醛0.9350.555對硫磷0.00375銻0.005
氯苯
2,4-二氯苯
16乙醛0.05360.09356甲基對硫磷0.00276鎳0.02
酚
2,4,6-三氯
17丙烯醛0.1370.257馬拉硫磷0.0577鋇0.7
苯酚
18三氯乙醛0.0138五氯酚0.00958樂果0.0878釩0.05
19苯0.0139苯胺0.159敵敵畏0.0579鈦0.1
20甲苯0.740聯苯胺0.000260敵百蟲0.0580鉈0.0001
6.3地下水環境質量
產地地下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14848規定,其中特級、一級、二級生態產品地下水環境應分別執行
GB14848的Ⅰ類、Ⅱ類、Ⅲ類標準。地下水采樣與檢測方法應符合附錄C、附錄F的要求。生態產品產地
地下水質量指標以常規指標為主,指標限值應符合表6的要求;不同區域可在常規指標的基礎上,根據
當地實際情況和生態產品具體品類補充選定非常規指標進行評價,非常規指標限值應符合表7的要求。
8
DB11/T2319—2024
表6地下水質量常規指標及限值
生態產品產地地下水質量限值
序號指標
特級一級二級
1色(鉑鈷色度單位)≤5515
2嗅和味無無無
3渾濁度/NTU≤333
4肉眼可見物無無無
5pH值6.5~8.5
6總硬度(以CaCO3計)/(mg/L)≤150300450
7溶解性總固體/(mg/L)≤3005001000
8硫酸鹽/(mg/L)≤50150250
9氯化物/(mg/L)≤50150250
10鐵/(mg/L)≤0.10.20.3
11錳/(mg/L)≤0.050.050.10
12銅/(mg/L)≤0.010.051.00
13鋅/(mg/L)≤0.050.51.00
14鋁/(mg/L)≤0.010.050.20
15揮發性酚類(以苯酚計)/(mg/L)≤0.0010.0010.002
16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不應檢出0.10.3
17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1.02.03.0
18氨氮(以N計)/(mg/L)≤0.020.100.50
19硫化物/(mg/L)≤0.0050.010.02
20鈉/(mg/L)≤100150200
21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L)≤3.03.03.0
22菌落總數/(CFU/mL)≤100100100
23亞硝酸鹽(以N計)/(mg/L)≤0.010.101.00
24硝酸鹽(以N計)/(mg/L)≤2.05.020.0
25氰化物/(mg/L)≤0.0010.010.05
26氟化物/(mg/L)≤1.01.01.0
27碘化物/(mg/L)≤0.040.040.08
28汞/(mg/L)≤0.00010.00010.001
29砷/(mg/L)≤0.0010.0010.01
30硒/(mg/L)≤0.010.010.01
31鎘/(mg/L)≤0.00010.0010.005
32鉻(六價)/(mg/L)≤0.0050.010.05
33鉛/(mg/L)≤0.0050.0050.01
34三氯甲烷/(μg/L)≤0.5660
35四氯化碳/(μg/L)≤0.50.52.0
36苯/(μg/L)≤0.51.010.0
37甲苯/(μg/L)≤0.5140700
38總a放射性/(Bq/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外墻檢修方案
- 標識標牌標書服務方案
- 弱電廣播系統采購方案
- 拆除灶臺施工方案
- 服裝標簽拆除方案
- 賽事管理招標方案
- 花藝定價方案模板
- 電力地下管線及設施保護措施
- 護理人員職業發展述職報告范文
- 加密算法性能優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教師進企業實踐三方協議書
- 施工現場隱患圖片識別合集
- 山西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
- 煤礦在用安全設備檢測檢驗制度
- GB/T 24632.2-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圓度第2部分:規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巖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釬焊接頭強度試驗方法
- 內調焦準距式望遠系統光學設計2022年
- 核磁共振的發展史課件
- 切紙機安全操作規程標準范本
- 國家開放大學2022秋法理學形考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