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080.40
CCSP2754
西藏自治區地方標準
DB54/T0313—2024
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技術規程
TechnicalStandardforgroutedconcreteframes
fillingwithbamboo-basedcementwall
2024-04-08發布2024-05-08實施
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聯合發布
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DB54/T0313—2024
目次
前言................................................................................III
1總則................................................................................1
2術語和定義..........................................................................2
2.1術語............................................................................2
2.2主要符號........................................................................2
3部件................................................................................4
3.1竹基模殼........................................................................4
3.2竹基墻板........................................................................5
3.3灌芯框架........................................................................6
3.4界面抗剪鍵......................................................................6
4基本規定............................................................................7
4.1一般規定........................................................................7
4.2結構布置........................................................................7
4.3結構計算........................................................................8
5結構設計...........................................................................10
5.1構件設計.......................................................................10
5.2連接設計.......................................................................10
5.3基礎設計.......................................................................13
6制作、運輸與施工安裝...............................................................14
6.1制作...........................................................................14
6.2運輸...........................................................................14
6.3施工安裝.......................................................................15
7施工驗收...........................................................................17
7.1一般規定.......................................................................17
7.2構件驗收.......................................................................17
7.3施工安裝驗收...................................................................18
附錄A竹基墻板受剪性能試驗方法.......................................................19
本規程用詞說明.......................................................................21
引用標準名錄.........................................................................22
附:條文說明.........................................................................24
I
DB54/T0313—2024
Contents
Foreword.............................................................................III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2
3Components...........................................................................4
3.1Bamboo-basedcementshell-form...................................................4
3.2Bamboo-basedcementwall.........................................................5
3.3Groutedconcreteframe...........................................................6
3.4Interfacialshearconnector......................................................6
4Groundrules.........................................................................7
4.1Generalrule.....................................................................7
4.2Structuralarrangement...........................................................7
4.3Structuralcalculation...........................................................8
5Structuraldesign...................................................................10
5.1Componentdesign................................................................10
5.2Connectiondesign...............................................................10
5.3Foundationdesign...............................................................13
6Fabrication,transportationandconstruction.........................................14
6.1Fabrication.....................................................................14
6.2Transportation..................................................................14
6.3Construction....................................................................15
7Constructionacceptance.............................................................17
7.1Generalrequirements............................................................17
7.2Memberacceptance...............................................................17
7.3Erectionacceptance.............................................................18
AppendixATestmethodforshearperformanceofBBCwall..............................19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1
Listofquotedstandards..............................................................22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4
II
DB54/T0313—2024
前言
根據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0年第二批推薦性地方標準
制定計劃的函》,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并在廣泛征求
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程。
本規程共分7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部件、基本規定、結構設計、制作運輸與施
工安裝、施工驗收。
本規程的某些內容涉及專利,涉及專利的具體技術問題,使用者可直接與本規程主編單位協商處
理,本規程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規程由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西藏濤揚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
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至解釋單位(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格桑林卡,
郵政編碼:850030)。
本標準主編單位:西藏濤揚集團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區建筑勘察設計院
本標準參編單位:西藏濤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西藏濤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西藏濤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濤揚綠建科技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崗位培訓中心
天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興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質華興(北京)技術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方圓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雄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朝陽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員:王東方劉明輝楊濤尼瑪更才李進明邵青偉
李明雨顧紹義齊曼亦劉小榮盧國安陸參
祁勇劉冶朱連騰成波郭奇吳煥娟
李俊梅孫玉品徐軍翔巴振寧杜志強曾慶華
代春生
本規程主要審查人員:鄒劍強侯莉石維彬廖俊濤朱文革李奇
陶昌軍
III
DB54/T0313—2024
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技術規程
1總則
1.0.1為了在建筑工程中促進應用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方便施工、綠色環保,制定本規程。
1.0.2本規程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8度及以下,層數不大于3層、檐口高度不大于12m的低層房屋
建筑的設計、制作、施工及驗收。
1.0.3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設計、制作和施工、驗收,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
國家及西藏自治區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
DB54/T0313—2024
2術語和定義
2.1術語
2.1.1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groutedconcreteframesfillingwithbamboo-basedcement
wall
由灌芯框架面內設置竹基墻板而形成的結構,簡稱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其中竹基墻板與
灌芯框架由界面抗剪鍵連接,僅承受水平力。
2.1.2灌芯框架groutedconcreteframe
竹基模殼內置鋼筋骨架并現澆混凝土后形成的異形柱框架,簡稱灌芯框架;灌芯框架由異形柱和
框架梁構成。
2.1.3竹基墻板bamboo-basedcementwall
由竹基肋板、竹基面板構成的結構墻板,墻板作為支撐系統僅承受主體結構傳遞的水平荷載,簡
稱竹基墻板。其中,竹基肋板、竹基面板由竹基水泥板構成;墻板空腔內可根據設計、使用要求填充
保溫、隔聲、加強材料等。
2.1.4竹基模殼bamboo-basedcementshell-form
由竹基水泥板組裝而成的免拆模板,簡稱竹基模殼。竹基模殼在澆筑混凝土時作為施工模板,在
建筑物使用中作為飾面基板。竹基模殼宜與竹基墻板在工廠集成組裝。
2.1.5竹基水泥板bamboo-basedcementpanels
以水泥或水泥中摻入硅質、鈣質材料等為膠凝材料,竹粉、竹顆粒等為主要填料,竹纖維、竹絲、
竹帶、竹筋等為加筋材料,經鋪裝成型、組坯加筋和養護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板材。
2.1.6竹基材料bamboo-basedmaterial
竹材經機械加工和改性處理后形成的竹筋、竹帶、竹絲、竹纖維、竹顆?;蛑穹鄣炔牧?。
2.1.7鋼筋骨架reinforcementskeleton
按規定形狀、尺寸通過焊接或綁扎等方式整體成型的鋼筋骨架。
2.1.8界面抗剪鍵interfacialshearconnector
將竹基墻板與灌芯框架連接起來,使兩者之間能夠傳遞界面剪力并共同工作的零件。
2.2主要符號
2.2.1作用、作用效應及承載力
∑——節點左、右側梁端截面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的較大值;
∑——節點上、下柱端截面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
——不考慮地震作用時,承載力極限狀況下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考慮多遇地震作用時,承載力極限狀況下地震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
——荷載作用組合的效應標準值;
——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變形容許值;
、——有地震作用組合,且經調整后的柱上、下端彎矩設計值;
——異形柱斜截面剪力設計值;
2.2.2幾何參數
——柱的凈高;
2.2.3計算系數
——柱端彎矩增大系數;
2
DB54/T0313—2024
——柱剪力增大系數;
——結構重要性系數;
——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3
DB54/T0313—2024
3部件
3.1竹基模殼
3.1.1膠凝材料應采用節地、節能、利廢、性能穩定、綠色環保的原材料,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
限制使用的材料。
3.1.2竹基材料應進行防蟲、防腐及脫糖處理。
3.1.3竹基模殼的外觀質量應符合表3.1.3的規定。
表3.1.3外觀質量要求
缺陷名稱外觀質量要求
邊角缺損<10mm,不計;≥10mm且≤20mm,不超過3處
斷裂透痕寬度<10mm,不計;寬度≥10mm且≤20mm,不超過1處
局部松軟寬度<5mm,不計;寬度≥5mm且≤10mm,或長度≤1/10板長,不超過1處
板面污染污染面積≤100mm2
3.1.4竹基模殼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1.4的規定。
表3.1.4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單位:mm
項目尺寸規格允許偏差
長度()600、1200、1800、2400±5
寬度()600、900、1200±3
厚度()15~30±1
注:1允許供需雙方協商,生產所需規格的產品。
3.1.5竹基模殼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及試驗方法應符合表3.1.5的規定。
表3.1.5物理力學性能
序號項目指標
3
1表觀密度(g/cm)≥1.2
2吸水率(%)≤15
3不透水性24h檢驗后允許板反面出現濕痕,但不應出現水滴
凍融循環后試件靜曲強度與對比標準態靜曲強度的比值應≥0.80,試件不應出現裂
抗凍性
4耐久性紋、分層或其他缺陷
耐干濕性能浸泡-干燥循環50次后的試件與對比試件飽水狀態抗折強度的比值為0.80
5燃燒性能等級不低于B1級
靜曲強度強度≥8.0
6
(MPa)飽水強度≥6.0
7彈性模量(MPa)≥500
8抗沖擊性能沖擊5次,板面覆面層無脫落、裂紋
9握釘力(N)≥1000
10放射性內照射指數1.0,外照射指數1.0
汞(以總汞計)≤0.02
可浸出重鉛(以總鉛計)≤2.0
11金屬砷(以總砷計)≤0.6
(mg/L)鎘(以總鎘計)≤0.1
鉻(以總鉻計)≤1.5
注:1凍融循環次數為嚴寒地區50次,寒冷地區25次,夏熱冬冷地區15次;
2室外側竹基模殼應進行六面防水處理;
3室外側竹基模殼設置外保溫時,凍融循環次數可減低一級。
4
DB54/T0313—2024
3.1.6竹基模殼的錨固件可選用木螺釘、鋼釘或自鉆自攻螺釘等,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木螺釘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十字槽沉頭木螺釘》GB/T951和《開槽沉頭木螺釘》GB/T100
的規定;
2鋼釘應符合行業現行標準《木結構用鋼釘》LY/T2059的規定;
3自鉆自攻螺釘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十字槽盤頭自鉆自攻螺釘》GB/T15856.1和《十字槽沉
頭自鉆自攻螺釘》GB/T15856.2的規定;
4竹基模殼采用的鋼材,除不銹鋼及耐候鋼外,其他鋼材應進行表面熱浸鍍鋅處理、富鋅涂料處
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防銹措施。當采用表面熱浸鍍鋅處理時,鋅膜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金
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GB/T13912的有關規定。
3.2竹基墻板
3.2.1竹基面板、竹基肋板對膠凝材料和竹基材料的要求應符合本規程第3.1.1條~3.1.2條的規定,
竹基面板的外觀質量、規格尺寸及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本規程第3.1.3條~3.1.5條的規定。竹基肋
板的外觀質量、規格尺寸及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
1竹基肋板的表面應平整、邊緣整齊,不應有裂紋、分層、脫皮、起鼓等缺陷;
2竹基肋板的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1-1的規定。
表3.2.1-1竹基肋板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單位:mm
長度()1000~6000±5
寬度()40、50、60±3
高度()50、100、150、200±1
3竹基肋板的物理力學性能應滿足表3.2.1-2的要求。
表3.2.1-2竹基肋板物理力學性能
序號項目指標
3
1表觀密度(g/cm)≥1.2
凍融循環25次后試件靜曲強度與對比標準態靜曲強度的比值應≥0.80,試件不應出現裂
抗凍性
2耐久性紋、分層或其他缺陷
耐干濕性能浸泡-干燥循環50次后的試件與對比試件飽水狀態抗折強度的比值≥0.80
3燃燒性能等級不低于B1級
靜曲強度強度≥10.0
4(MPa)飽水強度≥8.0
5彈性模量(MPa)≥600
6握釘力(N)≥1000
7放射性內照射指數1.0,外照射指數1.0
汞(以總汞計)≤0.02
可浸出重鉛(以總鉛計)≤2.0
8金屬砷(以總砷計)≤0.6
(mg/L)鎘(以總鎘計)≤0.1
鉻(以總鉻計)≤1.5
注:竹基肋板應進行六面防水處理。
3.2.2竹基墻板可根據設計、使用需要設置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填充材料應符
合下列規定:
1巖棉、玻璃棉作為墻板填充材料時,物理性能指標應分別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用巖棉絕熱
制品》GB/T19686及《建筑用絕熱用玻璃棉制品》GB/T17795的規定;
2泡沫混凝土作為墻板填充材料時,物理性能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泡沫混凝土》JG/T266、
《泡沫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341的規定。
5
DB54/T0313—2024
3.2.3竹基墻板的連接件應符合本規程第3.1.6條的規定,并滿足結構抗側力計算要求。
3.2.4竹基墻板的規格尺寸、力學性能應根據主體結構要求、使用部位、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確
定,可按表3.2.4進行選取。
表3.2.4竹基墻板的規格尺寸、力學性能要求
墻板厚(mm)面板厚度(mm)填充材料受剪極限承載力(kN/m)抗剪剛度[kN/(m·rad)]
25025無或巖棉/玻璃棉≥15≥2000
25025泡沫混凝土≥30≥4000
30025無或巖棉/玻璃棉≥15≥2000
30025泡沫混凝土≥30≥5000
注:泡沫混凝土密度等級不低于A05。
3.3灌芯框架
3.3.1灌芯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指標及耐久性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灌芯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實混凝土,也可采用
普通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的有關規
定;當采用普通混凝土時,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徑不應大于鋼筋最小凈間距的3/4,且不宜大于20mm,
并宜通過現場的工藝試驗確定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及施工方法。
3.3.2鋼筋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有關規定。梁、柱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不宜低于4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灌芯框架宜選用
鋼筋骨架,并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成型鋼筋應用技術規程》JGJ366的有關規定。
3.4界面抗剪鍵
3.4.1竹基墻板與灌芯框架之間應采用界面抗剪鍵進行連接;尚無相應標準的界面抗剪鍵應符合設計
要求,并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3.4.2界面抗剪鍵可選用鋼釘、自攻螺釘、螺栓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緊固件螺栓和螺釘通孔》
GB/T5277、《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98.1、《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母》GB/T
3098.2、《緊固件機械性能自攻螺釘》GB/T3098.5、《緊固件機械性能自鉆自攻螺釘》GB/T
3098.11的有關規定。
6
DB54/T0313—2024
4基本規定
4.1一般規定
4.1.1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建筑應模數協調,采用模塊化、標準化設計,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
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進行集成,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的有
關規定。
4.1.2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建筑的防火設計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木結構通用規范》GB55005、《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
《多高層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51226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建筑層數不大于3層、檐口高度不大于12m;
2竹基墻板的燃燒性能為難燃性,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h;
3竹基墻板不得應用于防火墻和電梯井墻。
4.1.3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可靠性
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的規定。
4.1.4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的規
定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結構的截面設計及構造要求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
程》JGJ149對框架結構的規定。
4.1.5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承載能力應滿足下列公式要求:
1不考慮地震作用時:
·································································(4.1.5-1)
2考慮多遇地震作用時:
/······························································(4.1.5-2)
式中:——不考慮地震作用時,承載力極限狀況下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考慮多遇地震作用時,承載力極限狀況下地震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
——結構重要性系數,對于一般結構安全等級取二級,當設計使用年限不少于50年時,
γ0取值不應小于1.0;
——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有關規定
取值。
4.1.6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滿足下式規定:
······································································(4.1.6)
式中:——荷載作用組合的效應標準值;
——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變形容許值。
4.1.7在風荷載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不宜大于1/550;在
罕遇地震作用下,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不宜大于1/50。
4.1.8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中的樓板、屋面板宜使用竹基水泥板底模樓承板或其他免支模鋼筋
混凝土樓板,也可采用普通現澆混凝土板。
4.2結構布置
4.2.1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結構布置要求、結構規則性要求、不規則類型判別和不規則結構
等設計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的規定。
7
DB54/T0313—2024
4.2.2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平面布置宜規則、對稱,質量、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宜均勻。結構
的立面和豎向剖面宜規則、均勻,避免過大的外挑和內收;結構的側向剛度沿豎向宜相近或均勻變化,
避免側向剛度和承載力沿豎向突變。
4.2.3竹基墻板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雙向布置,并使結構兩個主軸方向的側向剛度接近;
2應遵循“均勻、分散、對稱、周邊”的原則;
3竹基墻板豎向宜連續布置,并延伸至基礎;
4竹基墻板長度超過4m時,宜在墻板空腔內設置鋼筋混凝土芯柱;芯柱間距不宜大于4m,截面
尺寸不應小于400mmX墻厚;
5竹基墻板開設門窗洞口時,應在洞口兩側墻板空腔內設置芯柱;芯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400mmX墻厚;
6芯柱可按異形柱進行設計,軸壓比不應大于0.4;
7竹基墻板之間的間距應不大于12m。
4.2.4灌芯框架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灌芯框架縱、橫柱網軸線宜分別對齊拉通;
2異形柱截面肢厚中心線宜與框架梁及竹基墻板中心線對齊。
4.3結構計算
4.3.1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荷載標準值、荷載分項系數、荷載組合及組合值系數應按國家現
行標準《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55001和《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執行。
4.3.2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抗震計算時的阻尼比,在多遇地震下可取0.05,在罕遇地震下可
取0.06。
4.3.3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內力分析時梁和柱可采用梁單元,竹基墻板可采用剪切膜單元。
4.3.4灌芯框架應按能夠承擔包括竹基墻板自重在內的全部重力荷載設計。
4.3.5灌芯框架部分應按設防烈度地震降低0.5度且不低于6度的異形柱框架模型進行包絡設計。
4.3.6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房屋適用的高寬比應符合表4.3.6的要求。
表4.3.6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適用的高寬比
6度7度8度
地震烈度
0.05g0.10g0.15g0.20g
高寬比4.03.53.02.5
4.3.7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應根據抗震設防烈度、建筑場地類別,按表4.3.7的規定,對灌芯
框架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建筑場地為Ⅰ類時,除6度外,應
允許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對應的抗震等級采取抗震構造措施,但相應的計算要求不應降
低。
表4.3.7灌芯框架的抗震等級
6度7度8度
抗震設防烈度
0.05g0.10g0.15g0.20g
灌芯框架四三三(二)二
注:1對7度(0.15g)時建于Ⅲ、Ⅳ類場地的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應按表中括號內所示的抗震等級采取抗
震構造措施。
4.3.8灌芯框架的梁柱節點處,除框架頂層柱、軸壓比小于0.15的柱外,有地震作用組合的柱端彎
矩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4.3.8)
8
DB54/T0313—2024
式中:∑——節點左、右側梁端截面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的較大值;
∑——節點上、下柱端截面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上、下柱端彎矩
設計值,可按彈性分析的彎矩比例分配確定;
——柱端彎矩增大系數;抗震等級為二、三、四級的異形柱框架分別取1.5、1.3、
1.2。
當反彎點不在柱的層高范圍內時,柱端彎矩設計值可取有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值乘以柱端彎矩增
大系數確定。
4.3.9抗震等級為二、三、四級灌芯混凝土異形柱框架的底層,柱下端截面的彎矩設計值,應取有地
震作用組合的彎矩值分別乘以系數1.5、1.3、1.2確定,底層柱縱向鋼筋應按上下端的不利情況配置。
4.3.10抗震等級為二、三、四級灌芯混凝土異形柱框架的角柱,其彎矩設計值應取本規程第4.3.8、
4.3.9條調整后的彎矩值再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數。
4.3.11有地震作用組合的灌芯混凝土異形柱斜截面剪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式中、之和應
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計算,并取其較大值。、的取值應符合本規程4.3.9、4.3.10條的
規定。
/······················································(4.3.11)
式中:、——有地震作用組合,且經調整后的柱上、下端彎矩設計值;
——柱的凈高;
——柱剪力增大系數:抗震等級為二、三、四級分別取1.3、1.2、1.1。
4.3.12各級抗震等級的角柱,有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設計值應按本規程第4.3.11條經調整后的剪力
值再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數。
9
DB54/T0313—2024
5結構設計
5.1構件設計
5.1.1竹基模殼的設計及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竹基模殼應根據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工況進行設計,并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
工規范》GB50666的相關要求;
2竹基模殼的預留間隙應滿足施工中鋼筋安裝及混凝土澆筑要求。需手工操作時,操作側預留操
作縫不宜小于150mm;無需手工操作時,預留間隙可取20mm;
3竹基模殼的厚度宜取20mm,不宜大于30mm;
4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
5.1.2竹基墻板的設計及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1墻板宜采取組裝單元體成套技術,也可采取施工現場組裝的方式;
2墻板的高寬比不宜大于2;
3墻板的厚度不應小于層高的1/20;
4竹基面板厚度不宜小于20mm;
5竹基肋板厚度不宜小于40mm,宜在等分點上布置肋板;墻板周邊均應設置封邊肋板;豎肋間
距不宜大于600mm,橫肋間距不宜大于1200。
5.1.3竹基墻板為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抗側力構件,竹基墻板的抗剪極限承載力和抗剪剛度
應由試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位移角達到1/550時,竹基墻板不得出現可見裂縫;
2位移角達到1/180時,竹基墻板可出現可修補的裂縫;
3位移角達到1/50時,竹基墻板不應出現斷裂或脫落。
5.1.4灌芯框架除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149的規定外,尚應滿足
下列要求:
1異形柱、框架梁和節點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2框架梁截面高度可按計算跨度的1/10~1/15確定,且不宜小于400mm;梁的凈跨與截面高度的
比值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1/4和200mm;
3異形柱截面的肢厚不應小于200mm,肢高不應小于450mm;Z形截面柱腹板凈高不應小于200mm;
4二級抗震等級的房屋角部異形柱及地震區樓梯間,異形柱肢端(轉角處)應設暗柱。暗柱沿肢
高方向尺寸不應小于120mm;暗柱的附加縱向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mm,可取與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相同;
暗柱的附加箍筋直徑和間距同異形柱箍筋,附加箍筋宜設在異形柱兩箍筋中間。
5.2連接設計
5.2.1竹基墻板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竹基墻板四周應采用界面抗剪鍵與灌芯框架可靠連接;界面抗剪鍵的抗剪承載力應大于竹基墻
板抗剪極限承載力的1.5倍;
2竹基墻板四周的封邊肋板應構造加強,肋板厚度不應小于60mm;
3界面抗剪鍵在封邊肋板橫截面方向不宜少于2個,宜布置在封邊肋板寬度中心線附近的1/3區
域內;界面抗剪鍵縱向間距不應大于500mm,端距不應大于300mm,每一連接邊不應少于4個連接點。
10
DB54/T0313—2024
11
66
33
4
4
22
5
5
44
77
1
1
(a)中部連接節點立面(b)端部連接節點立面
圖5.2.1竹基墻板、灌芯框架連接構造
1—竹基墻板;2—竹基模殼;3—樓板;4—界面抗剪鍵;5—框架梁;
6—上肋板;7—下肋板
5.2.2異形柱上下層水平接縫處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豎向鋼筋可采用搭接連接,將下層異形柱的豎向鋼筋向上延伸并與上層異形柱的豎向鋼筋搭接
[圖5.2.2(a)],也可設置附加連接鋼筋與上、下層異形柱的豎向鋼筋搭接[圖5.2.2(b)];當上下層主
筋數量且位置相同時,宜采用擠壓套筒連接[圖5.2.2(c)],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
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有關規定;
2豎向鋼筋采用逐根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6,連接鋼筋與被連接鋼筋之間的中心距
不應大于4,為連接鋼筋直徑,且不大于16mm;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計算確定;
3附加連接鋼筋的牌號應與異形柱的豎向分布鋼筋相同,其鋼筋直徑不應小于異形柱的豎向鋼筋
直徑,且間距不應大于異形柱的豎向鋼筋間距;
4接縫宜設置在樓面標高處,接縫高度不宜小于20mm;接縫處后澆混凝土應澆筑密實,接縫處混
凝土上表面應設置深度不小于6mm的粗糙面;
5異形柱受力狀態為軸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時,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
111
4
3
222
(a)鋼筋搭接(b)附加鋼筋搭接(c)鋼筋機械連接
圖5.2.2異形柱豎向連接構造
1—上層異形柱縱筋;2—下層異形柱縱筋;3—附加鋼筋;4—機械套筒
11
DB54/T0313—2024
5.2.3竹基模殼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竹基模殼宜與竹基墻板集成組裝;
2竹基模殼內宜設置錨固件與灌芯框架連接,錨固件間距不宜大于300mm;
3竹基模殼內宜設置施工對拉件,施工對拉件設置應根據計算確定,間距不宜大于300mm;
4錨固件宜與施工對拉件結合設置。
3
43
1
4
5
152
2
(a)梁模殼(b)柱模殼
圖5.2.3竹基模殼連接構造
1—竹基模殼;2—竹基墻板;3—鋼筋骨架;4—錨固件;5—施工對拉件
5.2.4竹基墻板的面板、肋板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面板宜采用螺釘固定在肋板上,釘直徑不宜小于2.5mm,釘入肋板的深度不宜小于50mm;
2兩側面板接縫的位置宜錯開一個肋板的間距;
3面板邊緣的釘距不得大于150mm,板中間的釘距不得大于200mm;釘頭中心與面板邊緣的距離
不宜小于15mm;
4肋板宜采用直釘連接,釘直徑不應小于3mm,每個連接節點不得少于2顆釘,釘長應大于80mm,
釘入構件的深度(含釘尖)不得小于釘直徑的12倍;
5肋板之間也可采用L形金屬連接件;L形金屬連接件所用螺釘直徑及數量應按國家現行標準
《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的有關規定確定,螺釘貫入長度應大于30mm;L形金屬連接件尺寸應按
國家現行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有關規定確定。
(a)螺釘連接(b)金屬件連接
圖5.2.4竹基肋板之間連接示意
—螺釘直徑;—釘長
12
DB54/T0313—2024
5.2.5灌芯框架異形柱的竹基模殼拼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柱模殼的拼縫寬度不宜小于20mm;
2柱模殼空腔鋼筋內宜采用鋼筋骨架。
≥20≥20
1
1
33≥20
≥20≥20
44
22
(a)L形截面構造(b)T形截面構造
圖5.2.5灌芯框架異形柱模殼布置
1—竹基模殼;2—竹基墻板;3—鋼筋骨架;4—灌芯混凝土
5.3基礎設計
5.3.1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基礎的變形和承載力計算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與市政地基基礎
通用規范》GB5500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規定進
行。
5.3.2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基礎形式應根據建筑層數、地質狀況、地域特點等因素設置,可
采用柱下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當有地下室時,可采用筏板基礎或獨立柱基加防水板的做法,必要時
也可采用樁基礎。
5.3.3灌芯框架內填竹基墻板結構的基礎可采用墩基礎+基礎梁的形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可采用一柱一墩形式,并將墩基礎與異形柱直接連接;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徽高中教科研聯盟2025年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中學化學高二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江西省吉安市永豐中學高一下化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醫院通訊費用管理辦法
- 機構工資薪酬管理辦法
- 2025年暑假八上古詩文默寫強化訓練早背晚默21-36 素材
- 財政政策與市場信心-洞察及研究
- 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與實施策略
- 智慧學校信息管理辦法
- 云資源訪問控制機制-洞察及研究
- 2024IPv6 技術要求 第2部分:基于 IPv6 段路由(SRv6)的 IP 承載網絡
- 新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第七課課練
-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23
- 部編初一語文閱讀理解最全答題模板與技巧+專項訓練練習題
- 弟子規注音A4直接打印版
- 金融學原理重點總結彭興韻
- 譯林版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課件》ppt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ma600學員座艙圖冊用戶培訓中心
- 液壓過濾器的設計和制造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自測題、綜合測試題、初中英語新課標過關抽測試卷及優秀答卷(共17套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