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_第1頁
DB14∕T 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_第2頁
DB14∕T 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_第3頁
DB14∕T 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_第4頁
DB14∕T 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

CCSB50

14

山西省地方標準

DB14/T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

2023-12-04發布2024-03-04實施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4/T291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環境與設施.........................................................................1

5繁育...............................................................................2

6養殖技術...........................................................................3

7病害防治...........................................................................4

8生產檔案...........................................................................4

附錄A(資料性)雌雄親鯢鑒別.........................................................5

附錄B(資料性)病害防治.............................................................6

附錄C(資料性)管理記錄.............................................................7

I

DB14/T29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標準的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柴炎、齊志宏、張元、梁文明、韓明利、鄧麗娜。

II

DB14/T2910—2023

大鯢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大鯢(Andriasdavidianus)人工繁育和養殖的術語和定義、環境與設施、繁育、養

殖技術、病害防治、生產檔案等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大鯢的人工繁育及養殖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2733食品安全鮮、凍動物性水產品

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

SC/T1114大鯢

SC/T1147大鯢親本和苗種

SC/T9101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稚鯢

從受精卵孵化脫膜到外鰓消失階段的大鯢。

3.2

幼鯢

從外鰓消失到生殖系統趨于成熟階段的大鯢。

3.3

成鯢

生殖系統趨于成熟后的大鯢。

3.4

親鯢

性腺發育成熟并用于繁殖的大鯢。

4環境與設施

4.1場址選擇

環境安靜,周邊植被茂盛,水源充足,無污染,交通、電力、通信便捷。

4.2水質要求

1

DB14/T2910—2023

水溫5℃~25℃。水源水質符合GB11607的規定。

4.3室外培育池

建設相對獨立的仿生態親鯢培育池,面積10m2~15m2。池底鋪設砂礫或鵝卵石,根據親鯢大小,

設置適宜空間和水深的洞穴。

4.4室內培育池

在遮光、通風條件好的構(建)筑物內,設置稚鯢池、幼鯢池和成鯢池。室內池建設參照表1。

表1室內池建設要求

池塘類型面積(m2)長寬比例池深(cm)水深(cm)建設要求

稚鯢池0.5~1.01:1~1:0.430~405~10池底平坦,池壁、池底光滑。

幼鯢池0.8~1.51:1~1:0.430~408~15池底平坦,池壁、池底光滑。

成鯢池3.0~5.01:1~1:0.440~6020~30設不同規格,便于分池飼養。

4.5進、排水與水處理系統

進、排水系統獨立分開,保持暢通。

4.5.1蓄水池

設置正常用水量的1~2倍蓄水池,補充或調節養殖用水。

4.5.2沉淀池、過濾池

設置沉淀池、過濾池,內置過濾材料,保持水質清潔。

4.5.3尾水處理、排放

設置養殖尾水處理系統,排水符合SC/T9101有關要求。

4.6活餌培育池

設置活餌培育池。

4.7其他設施

設置防漏、防逃、防洪、防疫等設施設備。

5繁育

5.1種源

種質來源清晰,隔離檢疫合格;或自育非近親親鯢,符合SC/T1114、SC/T1147要求。

5.2親鯢選擇

選擇健康、有活力、體質肥壯的6齡~10齡親鯢,雌雄配比為1:1。雌雄親鯢鑒別參考附錄A。

5.3親鯢培育

2

DB14/T2910—2023

5.3.1前期準備

采用聚維酮碘對成鯢池進行消毒,用量按照使用說明;器具消毒使用10mg/L~20mg/L的高錳酸鉀

溶液浸泡30min;親鯢消毒使用3%~5%鹽水浸浴5min左右。

5.3.2放養密度

1尾/m2,每個獨立繁殖區放養10尾~15尾。

5.3.3飼養

5.3.3.1餌料要求

大小適口的活魚或畜禽肉塊,3%鹽水浸泡10min,質量符合GB2733有關要求。

5.3.3.2投飼量、投喂頻次

一次投飼量為大鯢體重的2.0%~5.0%,根據水溫和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投喂頻次參考表2。

表2不同水溫下親鯢投喂頻次

水溫(℃)投喂頻次

5~10每隔5d~7d投喂1次

10~15每隔3d~5d投喂1次

15~22每隔2d~3d投喂1次

5.4交配產卵

每年7月至9月繁殖季節,雌雄親鯢在室外培育池中自行完成交配產卵。

5.5人工孵化

5.5.1孵化方式:采取流水孵化,受精卵均勻平鋪在塑料孵化篩箱底部,置于稚鯢池,懸浮于水中。

5.5.2孵化密度:受精卵按1000粒/m2~1500粒/m2的密度平鋪。

5.5.3孵化時間:水溫18℃~25℃時,33d~38d孵出;水溫14℃~21℃時,38d~40d孵出。

5.6孵化管理

控制水溫、水質、水位、流速等條件,10d徹底清洗、消毒孵化器具1次,做法參照5.3.1,及時清

除未受精的卵或死卵、壞卵,做好孵化生產記錄。

6養殖技術

6.1大鯢受精卵破膜后經過稚鯢、幼鯢、成鯢三個養殖階段,各階段養殖過程包括:前期養殖池塘及

器具消毒處理、各階段大鯢的養殖密度確定、餌料投喂及日常管理等技術,具體操作參考表3。

6.2養殖過程中,水質符合4.2要求;餌料投喂,需根據鯢體大小選擇適口鮮活餌料;并根據水溫、

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和投喂頻次。養殖過程中,個體出現生長差異時,及時根據大小分級分池養殖。

3

DB14/T2910—2023

表3不同階段大鯢養殖管理

養殖稚鯢期

幼鯢期成鯢期

階段開口前開口后

前期對鯢池及器具進行清洗、消毒;對所放養鯢進

在原稚鯢池中養殖

準備行消毒。做法參照5.3.1。

1月齡~3月齡,100尾/m2~150尾/m2;1齡~1.5齡,10尾/m2~15尾/m2;

養殖

同孵化密度3月齡~6月齡,50尾/m2~80尾/m2;2齡,3尾/m2~5尾/m2;1尾/m2

密度

6月齡~12月齡,15尾/m2~20尾/m2。3齡及以上,1尾/m2。

餌料

內源性營養鮮活餌料鮮活餌料鮮活餌料

投喂

保持水質清新,及時清除殘餌、糞便;夏季注

日常保持微流水,水體溶氧每15d~30d對稚鯢消毒1次,每10d對培

意防暑降溫,冬季注意防寒保溫;做好疫病防

管理量保持在5mg/L以上。育器具清洗消毒1次,具體做法參照5.3.1。

治工作和日常管理記錄。

7病害防治

7.1預防措施

堅持“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水體、鯢體、餌料、工具等消毒工作;養殖區封閉管理,

引進物種或患病個體進行隔離。做好疫情報告和患病大鯢隔離、治療或撲殺及無害化處理工作。

7.2治療措施

大鯢人工繁育和養殖過程中主要病害有腹水腹脹病、水霉病、腸炎病、爛尾病、大腳病、水腫病、

吸蟲病和線蟲病等,患病個體應立即隔離、診斷和治療。防治方法參照附錄B。

8生產檔案

做好養殖生產、用藥記錄,形成生產記錄性檔案,保存兩年或以上。記錄表參照附錄C。

4

DB14/T2910—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雌雄親鯢鑒別

A.1雌性親鯢

體質肥壯,腹部柔軟飽滿、富有彈性,兩側向外膨脹;背部中央從頭到尾有1條下凹槽;泄殖孔呈

圓形且松馳,周圍有波浪形的“荷葉邊”,色澤紅潤但不呈深紅色或紫紅色。

A.2雄性親鯢

腹部較小,泄殖孔呈橢圓形,比雌性略大,外圍有橘瓣狀、成橢圓形的隆起圈,泄殖孔外、隆起圈

內有規則的突狀白色細小顆粒。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5

DB14/T2910—2023

B

B

附錄B

(資料性)

病害防治

常見病害防治見表B.1。

表B.1病害防治

病名流行情況主要癥狀治療及防治措施

夏秋季高發,各齡大

腹水腹浮于水面,行動呆滯,不攝食,眼睛變渾,因餌料腐爛,水質惡化生病,故經常換水可預

鯢都可感染,以1齡~

脹病腹部膨脹。防此病。抽盡腹水,3%食鹽水浸泡30min。

2齡幼鯢為主。

用棉球蘸取15mg/L高錳酸鉀溶液,直接輕擦病

四季均可發生,冬春

體表生出棉花狀的灰白色菌絲,嚴重時行爛處消毒,反復用3~5次。稚鯢用2%~3%食鹽

水霉病季是高發期,各齡大

動遲緩,食欲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溶液消毒3min,1次/d,連用3d;用0.3mg/L~

鯢均可感染。

0.5mg/L的亞甲基藍溶液浸泡2min~3min。

發病多在4~9月,集

中在春季和夏季。幼有吐食物現象,后期脫皮嚴重,皮膚無光大蒜素膠囊直接插入餌料魚塊中投喂,連用1

腸炎病

鯢、成鯢、親鯢均可澤。多并發顫抖癥狀。周。

感染。

患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出現紅色

先用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再用硫

主要在成鯢。由于體小點或紅色腫塊,周圍組織充血發炎,表

爛尾病酸新霉素軟膏涂敷患處,1次/d,連續7d可治

表損傷所致。皮呈灰白色。嚴重時患處肌肉壞死,尾部

愈。

骨骼外露,伴有暗紅色或淡黃色液體滲出。

四肢腫大發炎,出血潰爛,行走困難。攝用雙氧水洗凈病灶后抹上四環素軟膏預防。病

幼鯢和成鯢均有發食逐漸減少,腳面糜爛變質,嚴重的腳爪較輕者,及時撈出,用1%的龍膽紫藥水涂抹病

大腳病

病。此病傳染性強。脫落,四腳組織壞死。解剖可見肝腫大并灶,隔離暫養。其他措施參照爛腳病的綜合防

呈灰白色,嚴重的有大量腹水。治技術進行防治。

病鯢肌體全身腫大,常伴有腹水腹脹。初

主要感染1齡幼苗,死每天用1mg/L的二氧化氯對水體消毒1次,連用

水腫病期后肢腫大,后擴展至腹部、頭部。并發

亡率極高。3d;餌料中添加1%的食鹽。

表現顫抖癥狀。

患吸蟲病大鯢體質瘦,體表粘液增多,行

在夏、秋兩季,定期在餌料里添加驅蟲藥物,

吸蟲病春末夏初易感染,主動呆滯,嚴重者堵塞腸道,并引起胃穿孔。

殺滅體內寄生蟲,養殖用水定期殺蟲。可用苦

線蟲病要感染成鯢。患線蟲病大鯢有疼痛反應,不攝食,行動

參堿代替西藥。

減少,痛苦不安。

6

DB14/T2910—2023

C

C

附錄C

(資料性)

管理記錄

養殖生產管理記錄見表C.1,養殖用藥記錄見表C.2

表C.1養殖生產管理記錄

養殖池編號:記錄人:

時間水質檢測情況投喂記錄巡池

氣溫

(年水溫溶氧氨氮其飼料餌料投喂檢查

(℃)pH值其他

月日)(℃)(mg/L)(mg/L)他來源名稱量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