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53高考總復習A版生物-專題過關檢測練-第9章基因的本質_第1頁
2026版53高考總復習A版生物-專題過關檢測練-第9章基因的本質_第2頁
2026版53高考總復習A版生物-專題過關檢測練-第9章基因的本質_第3頁
2026版53高考總復習A版生物-專題過關檢測練-第9章基因的本質_第4頁
2026版53高考總復習A版生物-專題過關檢測練-第9章基因的本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過關檢測練1.(教考銜接:必修2第3章第4節信息P59)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過程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培養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可出現在T2噬菌體的核酸中B.T2噬菌體病毒顆粒內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質C.T2噬菌體也可以在肺炎鏈球菌中復制和增殖D.流感病毒與T2噬菌體的核酸類型和增殖過程相同答案A2.根據S型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的差異,將其分為SⅠ、SⅡ、SⅢ等類型,不同類型的S型菌發生基因突變后失去莢膜,成為相應類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R型菌也可回復突變為相應類型的S型菌(SⅠ、SⅡ、SⅢ)。S型細菌的莢膜能阻止外源DNA進入細胞,為探究S型細菌的形成機制,科研人員將加熱殺死的甲菌破碎后獲得提取物,冷卻后加到乙菌培養液中混合均勻,再接種到平板上,經培養后檢測子代細菌的類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肺炎鏈球菌的擬核DNA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該實驗中的甲菌應為R型細菌,乙菌應為S型細菌C.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Ⅱ,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Ⅱ,則能說明SⅢ是轉化而來的D.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Ⅲ,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Ⅲ,則能排除基因突變的可能答案C3.“θ”型復制是某些環狀DNA分子復制的方式,從環狀雙鏈DNA特定的復制點開始,以正負兩鏈為模板雙向進行,正(+)鏈膨大,負(-)鏈內陷,形成像希臘字母“θ”的形狀。一條新生子鏈沿母鏈(+)內側延長,另一條子鏈沿母鏈(-)外側延長,當延長到一定長度時,通過相應酶連接成閉環,形成兩個子代DNA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參與該過程的酶有解旋酶和DNA連接酶等B.復制形成的兩條子鏈的堿基序列相同C.閉環前,每條子鏈的3'端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D.“正鏈膨大,負鏈內陷”過程中氫鍵斷裂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4.DNA復制時,一條子鏈的合成是連續的,稱為前導鏈;另一條子鏈的合成是不連續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連成一條完整的長鏈),稱為后隨鏈。復制過程中,由于DNA聚合酶不能發動新鏈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鏈的延長,因此DNA合成是由RNA引物引發的,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前導鏈合成方向與復制叉移動方向一致,后隨鏈的合成方向與之相反B.前導鏈合成所需的嘌呤堿基數目等于后隨鏈合成所需的嘌呤堿基數目C.圖中所示的“空白”區域可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新鏈來填補D.圖中引物的合成方向為5'→3',該過程需要在RNA聚合酶作用下進行答案B5.(創新考·DNA變性與數學模型結合)DNA分子的堿基具有吸收260nm波長光的特性。當DNA兩條鏈堿基緊密連接時,吸光度偏低;兩條鏈分離時,吸光度升高,因此DNA變性可通過DNA溶液對260nm波長光的吸光度來檢測。肺炎鏈球菌DNA的變性曲線如圖所示,吸光度達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稱為熔解溫度(T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會破壞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使DNA變性B.A、T堿基對所占比例越高的DNA,變性曲線中Tm值越高C.加熱至約70℃時DNA兩條鏈從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分離D.利用PCR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時需要先將DNA變性答案D6.噬菌體φX174的遺傳物質是單鏈環狀DNA分子(含有a個腺嘌呤),其復制過程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利用一個被15N標記的噬菌體φX174侵染宿主細胞進行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噬菌體φX174的遺傳物質復制時,所需的尿嘧啶核苷酸來自宿主細胞B.滾動復制n次后提取DNA進行離心,離心后試管中會出現輕、中、重3種條帶C.若該正鏈進行圖示復制最終產生4條正鏈DNA,則共消耗游離的腺嘌呤3a個D.若噬菌體φX174的正鏈中嘌呤所占的比例為b,則負鏈中嘧啶所占比例也為b答案D7.某DNA片段的兩條鏈分別是①鏈和②鏈,①鏈的堿基序列為5'-AGTCG-3'。亞硝酸鹽可使DNA的某些堿基脫去氨基,其變化是C轉變為U(U與A配對),A轉變為I(I為次黃嘌呤,與C配對)。此DNA片段經亞硝酸鹽作用后,其中一條鏈中的堿基A、C發生了脫氨基作用,經兩輪復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DNA片段沒經亞硝酸鹽作用前含有8個磷酸二酯鍵B.經亞硝酸鹽作用后,①鏈中的堿基A和C發生了脫氨基作用C.經亞硝酸鹽作用后,DNA片段經兩輪復制產生異常DNA片段2個D.經亞硝酸鹽作用后,DNA片段經兩輪復制消耗游離的堿基C共12個答案D8.(不定項)(新情境·放射自顯影技術)放射自顯影技術可用于區分DNA復制的方向。復制開始時,首先用低放射性的3H脫氧胸苷作原料進行培養,一定時間后轉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原料中進行培養,在放射自顯影圖像上觀察比較放射性標記的強度,結果如圖甲和圖乙。圖丙和圖丁分別表示不同DNA復制過程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圖乙分別對應圖丙、圖丁代表的DNA復制方式B.若解旋酶移動速率恒定,則圖丙表示的復制方式比圖丁的效率高C.⑤⑥復制完成后,兩條完整子鏈中A+G/T+C的值相等D.②③⑤是不連續復制,其模板鏈的3'端都指向解旋方向答案AC9.某團隊利用三種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和3H,模擬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通過對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進行不同的標記處理后,所得放射性情況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3H只標記大腸桿菌經短時間培養可能得到組別③的結果B.組別②所得子代噬菌體不存在未標記的情況C.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等來自大腸桿菌D.由組別②可以得出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這一結論答案C10.如圖為肺炎鏈球菌不同品系間的轉化,在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過程中,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加熱導致S型細菌DNA氫鍵被破壞,因而斷裂為多個較短的DNA片段B.加入S型細菌的DNA和R型活細菌的培養基中,一段時間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C.S型細菌中的capS進入R型細菌,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屬于基因重組D.capS基因控制多糖類莢膜的形成體現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答案C11.K1莢膜大腸桿菌可引發腦膜炎。某研究小組用熒光染料SYBRGold標記的PNJ1809-36噬菌體(DNA病毒)分別對K1莢膜大腸桿菌、若干種非K1莢膜大腸桿菌、若干種非大腸桿菌進行檢測。結果如表所示:時間K1莢膜大腸桿菌非K1莢膜大腸桿菌非大腸桿菌5min細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環狀熒光無熒光無熒光10min細菌表面環狀熒光模糊,但內部出現熒光無熒光無熒光15min細菌表面的環狀熒光不完整無熒光無熒光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熒光染料SYBRGold標記的是PNJ1809-36噬菌體的DNAB.子代PNJ1809-36噬菌體中均會出現熒光染料SYBRGoldC.PNJ1809-36噬菌體能特異性識別K1莢膜大腸桿菌D.用P標記的PNJ1809-36噬菌體進行實驗會出現相似現象答案B12.TM4為侵染恥垢分枝桿菌的雙鏈DNA噬菌體。恥垢分枝桿菌的stpK7基因是維持TM4噬菌體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細胞死亡的關鍵基因。按照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流程,進行表中的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分析錯誤的是()選項恥垢分枝桿菌TM4噬菌體實驗結果分析A未敲除stpK7組和敲除stpK7組35S標記兩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有明顯區別B32P標記未敲除stpK7未標記大多數子代TM4的DNA只含32P標記C未敲除stpK7組和敲除stpK7組32P標記沉淀中放射性強度敲除stpK7組低于未敲除stpK7組D35S標記的未敲除stpK7組和35S標記的敲除stpK7組未標記兩組子代TM4放射性強度有明顯差別答案A13.不同生物的DNA復制的具體方式不同,某真核生物的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如圖所示,箭頭代表子鏈的延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的A處為DNA分子復制的起點B.DNA復制后的兩條子鏈的堿基序列相同C.圖示過程可能發生在線粒體中D.DNA復制時子鏈的延伸方向是3'→5'答案A14.科學家分析了多種生物DNA的堿基組成,一部分實驗數據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來源ATAG嘌呤人1.561.431.001.001.00鯡魚1.431.431.021.021.02小麥1.221.181.000.970.99結核分枝桿菌0.400.401.091.081.10A.四種生物的DNA中A、T之和與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說明DNA具有多樣性B.如果分析表中四種生物RNA的嘌呤/嘧啶的值,會出現與表中類似的結果C.表中數據說明結核分枝桿菌DNA分子結構的穩定性低于其他三種生物D.四種生物的DNA都含有A、T、G、C四種堿基,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證據答案A15.DNA的合成有兩條途徑,一條途徑是復制,以親代DNA的脫氧核苷酸鏈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另一條途徑是逆轉錄,以RNA為模板合成D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兩條DNA合成的途徑都有磷酸二酯鍵和氫鍵的形成B.與DNA復制相比,逆轉錄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U—AC.兩條途徑中酶均沿著模板鏈的5'到3'方向催化DNA合成D.HIV可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兩條途徑的DNA合成答案C16.復制叉是真核生物DNA復制過程中的基本結構,復制叉由“Y”字形DNA以及結合在該處的與DNA復制有關的蛋白質組成,如圖所示。DNA甲基化會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及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方式的改變。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與DNA復制有關的蛋白質包括解旋酶(B)和DNA聚合酶(A)等B.a、b為新合成的子鏈,會相互結合形成子代DNAC.被甲基化修飾后,基因的堿基序列不發生改變D.合成a、b子鏈的原料相同,即四種核糖核苷酸答案C17.下列關于遺傳學的理解和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一位點,控制相同性狀的兩個基因稱為等位基因B.由基因型為AaBbCcDdEe的細胞發育成的個體一定為二倍體C.一個不含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在含有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原料中經過n次復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數為2n-2D.人群中紅綠色盲等伴X隱性遺傳病的患病基因的基因頻率等于男性群體中的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